《明史·列傳·卷三十三》閱讀答案及譯文
姚廣孝,長洲人,本醫(yī)家子。年十四,度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應(yīng)真,得其陰陽術(shù)數(shù)之學(xué)。嘗游嵩山寺,相者袁珙見之曰:“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道衍大喜。
洪武中,詔通儒書僧試禮部。不受官,賜僧服還。高皇后崩,太祖選高僧侍諸王,為誦經(jīng)薦福。其儕宗泐時為左善世,舉道衍。燕王與語甚合,請以從。至北平,住持慶壽寺。出入府中,跡甚密,時時屏人語。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奪諸王。道衍遂密勸成祖舉兵。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論民心。”乃進袁珙及卜者金忠。于是成祖意益決。
建文元年六月,燕府護衛(wèi)百戶倪諒上變。詔逮府中官屬。都指揮張信輸誠于成祖,成祖遂決策起兵。適大風(fēng)雨至,檐瓦墮地,成祖色變。道衍曰:“祥也。飛龍在天,從以風(fēng)雨。瓦墮,將易黃也。”兵起,以誅齊泰、黃子澄為名,號其眾曰“靖難之師。”道衍輔世子居守。
成祖即帝位,授道衍僧錄司左善世。帝在藩邸,所接皆武人,獨道衍定策起兵。及帝轉(zhuǎn)戰(zhàn)山東、河北,在軍三年,或旋或否,戰(zhàn)守機事皆決于道衍。道衍未嘗臨戰(zhàn)陣,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為多,論功以為第一。永樂二年四月,拜資善大夫、太子少師。復(fù)其姓,賜名廣孝,贈祖父如其官。帝與語,呼少師而不名。命蓄發(fā),不肯。賜第及兩宮人,皆不受。常居僧寺,冠帶而朝,退仍緇衣。出振蘇、湖。至長洲,以所賜金帛散宗族鄉(xiāng)人。重修《太祖實錄》,廣孝為監(jiān)修。又與解縉等纂修《永樂大典》。書成,帝褒美之。帝往來兩都、出塞北征,廣孝皆留輔太子于南京。五年四月,皇長孫出閣就學(xué),廣孝侍說書。
十六年三月,入觀,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慶壽寺。車駕臨視者再語甚歡賜以金睡壺問所欲言廣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錄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為僧遁去,溥洽知狀,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而命給事中胡濙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溥洽坐系十余年。至是,帝以廣孝言,即命出之。廣孝頓首謝。尋卒。帝震悼,輟視朝二日,命有司治喪,以僧禮葬。追贈推誠輔國協(xié)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謚恭靖。賜葬房山縣東北。帝親制神道碑志其功。官其養(yǎng)子繼尚寶少卿。
節(jié)選自《明史·列傳·卷三十三》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車駕臨視者/再語甚歡/賜以金/睡壺/問所欲/言廣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
B.車駕臨視者/再語甚歡/賜以金/睡壺/問所欲言/廣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
C.車駕臨視者再語/甚歡/賜以金睡壺/問所欲/言廣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
D.車駕臨視者再/語甚歡/賜以金睡壺/問所欲言/廣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靖難,指平定叛亂。這里是指靖難之役,是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兒建文帝朱允炆的戰(zhàn)爭。
B.兩都是指西都長安和東都洛陽,東漢文學(xué)家班固的《兩都賦》中所寫的西、東二都即長安和洛陽。此處的兩都也是此意。
C.出閣意為皇子皇孫出就藩封。古代“太子出閣,則為之廣置講讀之官,使之前有師,后有傅,左有弼,右有輔。”
D.頓首即叩首,九拜之一。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于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和稽首不同,稽首也是古時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姚廣孝雖為僧人,卻精通文學(xué),知識淵博。他因精通儒書通過了禮部組織的考試,還和解縉等一起纂修了《永樂大典》,并因此受到了皇上的褒獎。
B.姚廣孝深謀善辯,力促燕王起兵。朱棣“靖難”起兵前,他向朱棣進獻相士袁珙和卜者金忠,并通過對當(dāng)時形勢的分析,促使燕王朱棣下定決心;在燕王起兵后又以“祥兆”巧解瓦檐墮地之事,更加堅定了朱棣的信心。
C.姚廣孝功勞顯著,深受皇上器重。因為功勞大,皇上授予他資善大夫、太子少師職位,給他復(fù)姓賜名,并追贈其祖父同樣的官職;皇上因故外出時,總是把他留在南京輔佐太子。
D.姚廣孝不甘心放棄畢生事業(yè)的追求,卻又不愿常居官場。他雖然接受了朝廷封賞的官職,卻不肯接受皇上賜予的官宅和宮女,而是長居寺中,身著僧衣,即使年老生病,仍住在慶壽寺。
7.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出入府中,跡甚密,時時屏人語。及太祖崩,惠帝立,以次削奪諸王。(5分)
(2)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為僧遁去,溥洽知狀,或言匿溥洽所。(5分)
參考答案
4.D
5.B 【解析】這里的'“兩都”指北京和南京。
6.B 以“祥兆”巧解瓦檐墮地之事是在起兵之前。
7.(1)(他)出入燕王府中,行蹤十分隱密,經(jīng)常與燕王避人而語。太祖去世后,惠帝即位,依次削除諸王。
【評分標(biāo)準(zhǔn)】“跡”“屏”“以次”“削奪”各1分,句意通順1分,共5分。
(2)當(dāng)初,皇上進入南京,有人說建文帝裝成僧人逃走了,溥洽知道這件事,有人則說建文帝藏在溥洽家里。
【評分標(biāo)準(zhǔn)】“有言”“為”“遁”“匿”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參考譯文】
姚廣孝,長洲人,本是醫(yī)家子弟。十四歲時,他出家為僧,法號道衍,字斯道,奉事道士席應(yīng)真,獲得其陰陽術(shù)數(shù)之學(xué)。道衍曾游歷嵩山寺,有一名叫袁珙的相士見到他后說“:這是何等僧人,三角眼,形如病虎,必定嗜殺成性,是劉秉忠之流。”道衍聽后大喜。
洪武年中,太祖詔令精通儒書的僧人到禮部應(yīng)試。道衍不受官,被賜僧服而歸。高皇后去世后,太祖要挑選高僧陪侍諸王,為他們誦經(jīng)祝福。其同輩宗泐當(dāng)時為左善世,于是舉薦道衍。燕王與他交談,十分投合,便奏請讓道衍跟隨自己。到北平后,道衍住持慶壽寺。他出入燕王府中,行蹤十分隱密,經(jīng)常與燕王避人而語。太祖去世后,惠帝即位,依次削除諸王。道衍于是密勸成祖舉兵。成祖說“:民心向著他,怎么辦?”道衍回答說:“臣知天道,何必去理會民心呢?”然后向成祖推薦袁珙及卜者金忠。于是成祖主意更加堅定。
建文元年(1399)六月,燕府護衛(wèi)百戶倪諒上奏告變。皇上詔令逮捕府中官屬。都指揮張信向成祖獻納誠心,成祖于是決意起兵。適逢大風(fēng)雨突至,屋上的瓦片墜落下地,成祖見此色變。道衍卻說“:這是祥兆。飛龍在天,風(fēng)雨相隨。瓦片墜地,意味著將換成黃色了。”成祖這才起兵,以誅殺齊泰、黃子澄為名,其軍隊號稱“靖難之師”。道衍輔佐世子留守。
成祖即帝位后,授道衍為僧錄司左善世。皇上在藩邸時,所接觸的都是武人,唯獨道衍定策起兵。當(dāng)皇上轉(zhuǎn)戰(zhàn)山東、黃河之北時,在軍中三年,或去或歸,戰(zhàn)守機宜都由道衍決定。道衍雖未曾臨陣作戰(zhàn),但是皇上用兵得天下,道衍出力最多,論功時名列第一。永樂二年(1404)四月,皇上授道衍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恢復(fù)其姓,賜名廣孝,追贈其祖父以同樣的官職。皇上與他交談時,稱他為少師而不叫他的名字。命他蓄發(fā),他不肯。又賜給府邸及兩名宮女,他都不接受。姚廣孝常住僧寺,去朝見皇上時便穿著冠服,佩上腰帶,退朝之后則仍換回僧服。他曾去賑濟蘇、湖,到長洲時,將所賜的黃金、布帛全都分發(fā)給宗族鄉(xiāng)人。朝廷重新編修《太祖實錄》,姚廣孝為監(jiān)修。他又與解縉等纂修《永樂大典》。書成之后,皇上褒獎了他。皇上往來于兩都,出塞北征時,姚廣孝都留在南京輔佐太子。五年四月,皇長孫出門就學(xué),姚廣孝陪同講解書籍。
十六年(1418)三月,姚廣孝入朝覲見,這時他已八十四歲,病得很重,此后再也不能去朝見了,仍住在慶壽寺。皇上兩次乘車前去探視,兩人談得十分高興。皇上賜給他金唾壺,并問他有什么要求。姚廣孝說道“:僧人溥洽被關(guān)在牢里已經(jīng)很久了,希望能赦免他。”溥洽是建文帝的主錄僧。當(dāng)初,皇上進入南京,有人說建文帝裝成僧人逃走了,溥洽知道這件事,有人則說建文帝藏在溥洽家里。皇上便以他事為由禁錮溥洽,而命給事中胡濙等到處尋找建文帝,一直都找不到,溥洽被下獄已有十余年。直到這時,皇上因姚廣孝的請求,馬上下令將他放出來。姚廣孝叩首拜謝。不久便去世了。皇上為之震動悲悼,輟朝二日,并命有關(guān)官員治喪,以僧禮安葬。追贈他為推誠輔國協(xié)謀宣力文臣、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謚號恭靖。賜葬于房山縣東北。皇上親自書寫神道碑文以記述他的功勞,并授給其養(yǎng)子姚繼尚寶少卿的官職。
【《明史·列傳·卷三十三》閱讀答案及譯文】相關(guān)文章:
《宋史列傳》閱讀原文及答案07-01
《柳宗元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8-09
黃庭堅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8-09
《明史·張溥傳》閱讀答案03-08
《范仲淹作墓志》譯文及閱讀答案07-04
《史記淮陰侯列傳》閱讀理解及答案12-20
《明史佞幸傳》課文原文及譯文08-08
韓愈《歐陽生哀辭》閱讀答案及譯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