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寫作背景
導語:《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詩中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這首詩的原文及寫作背景,歡迎大家細細品讀。
雨巷(戴望舒詩作)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彳亍①著,
冷漠,凄清,又惆悵。
她靜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③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的,
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飄過這女郎;
她靜默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④②的籬墻,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④。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
原文注釋
①彳亍(chìchù):小步慢走的樣子。
②惆悵(chóuchànɡ):傷感,失意。
③太息:出聲嘆息。
④頹圮(tuípǐ):倒塌。
創(chuàng)作背景
《雨巷》寫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殺之后。詩人時年22歲。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詩人,面對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隱居在江蘇松江朋友家,孤獨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夜坐聽風,晝眠聽雨”,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可生活貧乏,整天“窗頭明月枕邊書”,詩人只能在“舊時的腳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盤桓中尋求慰藉。個性的輕柔、憂郁和時代的重壓,使《雨巷》成為現(xiàn)實黑暗和理想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
【《雨巷》寫作背景】相關(guān)文章:
雨巷的寫作背景11-18
戴望舒雨巷寫作背景04-24
《雨巷》寫作背景、簡介與點評04-27
戴望舒雨巷背景10-07
雨巷賞析及背景03-23
走進《雨巷》的創(chuàng)作背景04-24
《雨巷》寫作特色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