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的文言文原文和翻譯
《馬說》是唐代文學(xué)家韓愈創(chuàng)作的一篇論說文。這篇寓言性的短論通過對世上有無千里馬這一問題的反復(fù)論證,歸結(jié)到不是沒有千里馬,而是缺少知馬的伯樂,從而對封建統(tǒng)治者不知人、埋沒人才的現(xiàn)象進(jìn)行了有力的揭露,抒發(fā)了封建社會中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感慨和悲憤。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馬說的文言文原文和翻譯,歡迎閱讀!
【原文】
馬說
王令
東郭之兒,生而未嘗逢馬,意其四足而甚大者皆牛也。他日,適市而逢馬焉,驚而呼曰:“是牛,何以是班班也?”其聞?wù)咝χUZ諸市人,而市人笑之。東郭之兒自失焉,歸而語諸長者,則馬也。以是不語者三日。
東郭之先生,聞而過之曰:“孺子亦有所失乎?”曰:“非也。吾常以馬為牛,既知其為馬矣,吾慚而未言,將無以見市人也!”先生曰:“噫!馬信為馬矣,孺子以為牛,孺子之過也。市人乃能笑孺子者,是以馬云也。茍不以馬而以他使是非,幾不能不以牛為馬,其于孺子有間乎?孺子殆未之學(xué)耳,市人固不足慚也。”
【譯文】
東郭(地名)的一個小孩,有生以來未曾見到過馬,心想四條腿很大的動物都是牛了。一天,他到市場上碰見了馬,驚呼道:“這頭牛,怎么端莊強(qiáng)壯啊?”聽見的人們都笑他。傳揚(yáng)于市場的人,市場的人全笑他。東郭的小孩茫然失措,回家說給長者聽,原來是馬啊。因為這事他三天沒有說話。
東郭的先生,聽說后責(zé)備他道:“小孩也有覺得難為情的事嗎?”回答說:“不是。我一直以為馬就是牛,已經(jīng)知道那是馬了,我慚愧得沒什么說的,今后沒有臉面見市場上的人了!”先生說了:“唉!馬就是馬,小孩以為是牛,是小孩的錯。市場的人們可以取笑小孩的,是就馬這件事。如果不以馬的事而以其他的事來分辨是非,(他們)幾乎連指牛為馬都做不到,他們和小孩又有什么區(qū)別呢?小孩只是沒有學(xué)到而已,所以不必在市場的人們面前慚愧什么。”
創(chuàng)作背景
《馬說》寫于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間。當(dāng)時韓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經(jīng)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jié)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盡管如此,韓愈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依附于宣武節(jié)度使董晉、武寧節(jié)度使張建封幕下,終未被采納。后來又相繼依附于一些節(jié)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當(dāng)權(quán),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視,郁郁不得志。
作品鑒賞
《馬說》是一篇說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并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qiáng)加給讀者。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xiàn)出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見韓愈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韓愈命運(yùn)的坎坷。
《馬說》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這個命題不合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jīng)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后逐漸總結(jié)出來的。所以有人認(rèn)為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這句話是錯誤的。韓愈把它作為語言,卻是發(fā)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因為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lǐng)的人太少。于是作者在下文正面點明主旨,把千里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于“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好的`牧馬人,而是“祇辱于奴隸人之手”,受無知小人的腌氣。這些寶馬死于槽櫪之間,其遭遇不幸、結(jié)局悲慘。沒有把這些馬當(dāng)做千里馬,千里馬的死也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里稱也”,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千里馬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透徹,卻有很多辛酸痛楚還沒有吐露,看似奔放,實則內(nèi)涵豐富。
作者刻畫“食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郁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chuàng)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有時欲一展所長卻有力無處使,最后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實現(xiàn)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為奇,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由于食馬者的原因,千里馬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責(zé)難和懲罰,往往被痛打一頓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卻蘊(yùn)涵著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tǒng)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一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里,作者還覺得不夠,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使文章生動深刻,也表現(xiàn)出作者的憤激。作者并沒有立即譴責(zé)這種不識馬的“人”,反而讓他面對著千里馬不懂裝懂,還說“天下無馬”。意思是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jī)方面還是不錯的,他并非不想選拔人才,并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問題,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馬,食馬者卻對著千里馬發(fā)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rèn)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馬。這是作者的諷刺。文章寫至此處,作者立即點明主題,用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結(jié)束,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矛盾形成一個高潮。這是韓愈凝聚濃縮手法的結(jié)果。
【馬說的文言文原文和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文言文馬說原文和翻譯03-15
馬說文言文原文和翻譯09-23
《馬說》文言文原文和翻譯01-27
《馬說》原文和翻譯07-27
馬說原文和翻譯11-17
文言文馬說原文及翻譯07-18
《馬說》文言文原文翻譯07-26
文言文《馬說》的原文及翻譯01-24
馬說文言文翻譯及原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