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
什么是殘奧會
殘奧會一般指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始辦于1960年,是由國際奧委會和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專為殘疾人舉行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于夏季奧運會后舉辦一屆,至2020年已舉辦16屆。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精選13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精選1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1
盡管戰(zhàn)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烏克蘭代表團在本屆冬殘奧會上共奪得29枚獎牌,11枚金牌,位列獎牌榜第2,僅次于中國。烏克蘭殘奧會主席蘇什克維奇告訴記者:“戰(zhàn)爭是一種巨大的動力。”
他更想強調(diào)的是,戰(zhàn)爭避開了奧運會,但卻在殘奧會期間,“好像在說,這不重要,我們沒有價值”。
“我們本可以放棄,不來北京。情況就是這樣。炸彈在爆炸,導彈在爆炸。每個人都明白,如果烏克蘭不參加殘奧會,烏克蘭就不存在。”
我們采訪到了烏克蘭殘奧代表團中的三位運動員。他們分別是參加越野滑雪和冬季兩項的巴堅科娃、布伊和亞羅維。他們向我們講述了這支隊伍如何躲過轟炸和爆炸,歷經(jīng)4天4夜才抵達北京,又如何在隨后的比賽中一面不斷收到來自家鄉(xiāng)的噩耗,一面為了向全世界展現(xiàn)烏克蘭的堅韌——“現(xiàn)在有兩條前線,一條是我們的士兵在烏克蘭,一條是我們在北京的賽場上。”
12天里,運動員們最大的壓力就是“非常想獲勝,覺得這樣能更多幫助到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但在一項比賽中包攬前三名后,冠軍布伊泣不成聲:“唱國歌的時候,我們心里很難受,我們無法實際照顧到自己的國家......”
最終,此刻,2022年3月13日晚,北京殘奧會閉幕式正在進行,賽事結束,一個送別的晚上,他們從國家隊運動員變回烏克蘭平民,變回父親、妻子、女兒,9名運動員和教練來自遭受最嚴重轟炸的哈爾科夫,他們都不可能回家了。
明天去哪兒?
今晚他們沒有答案。
“現(xiàn)在有兩條前線,
一條是我們的士兵在烏克蘭,
一條是我們在北京的賽場上。”
當指導員馬爾琴科(Andriy Marchenko)帶領視障運動員拿到了第一枚金牌,他打電話告訴家人這個好消息,可當時,他的家人正躲在地下室里,他聽到炸彈在他們周圍爆炸。
視障運動員蘇亞爾科(Dmytro Suiarko)在冬季兩項的比賽中拿了銅牌,但在賽后接受采訪時,他說自己搞砸了,“因為昨天我的家被炸毀了”。他住在切爾尼戈夫,基輔以北約90 英里的地方,就在他比賽的前一天,炸彈襲擊了那里的一個住宅區(qū),數(shù)十人死去。
拉列京娜(Anastasiia Laletina)剛滿19歲,3月8日上午,正式比賽前幾小時,家里發(fā)來消息:當兵的父親被俄軍俘虜了,他們打了他。拉列京娜退賽了。代表團的新聞發(fā)言人說她情緒極度低落,正在接受隊醫(yī)的幫助。
但也就在同一天,3月8日的上午,在冬季兩項-女子中距離站姿比賽中,烏克蘭包攬金銀銅,三面烏克蘭國旗升起。下午,在冬季兩項-男子中距離視障比賽中,烏克蘭再一次包攬前三名,再一次升起了三面烏克蘭國旗。
盡管戰(zhàn)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烏克蘭殘奧會主席蘇什克維奇(Valerii Sushkevych)說,烏克蘭代表團在北京冬殘奧會上的成績也是前所未有的:最終,他們共奪得29枚獎牌,11枚金牌,位列獎牌榜第2,僅次于中國。一些運動員在最近的世界杯上只拿到第五或第六名,在1月舉行的世錦賽上也沒有拿到獎牌,但這次的表現(xiàn)超出了預期。
“戰(zhàn)爭是一種巨大的動力,一種強大的動力”,蘇什克維奇對記者說。
在主席蘇什克維奇的記憶里,烏克蘭殘奧代表團一向是很強大的,每次去參加大型比賽都是運動員們歡聚的時刻,他們會一起享受友誼,慶祝勝利,但這次不同。
“早上我問運動員,‘你睡了嗎?’我問另一個,‘你睡了嗎?’他們說,‘不,不,’他們的臉呆滯、悲傷,情緒非常糟。我們都在想著家。”蘇什克維奇對一家外媒說。
為了凝聚軍心,蘇什克維奇在集體會上鼓勵所有的運動員:“現(xiàn)在有兩條前線,一條是我們的士兵在烏克蘭,一條是我們在北京的賽場上。”
一位女運動員的父親真的上了前線,“他在烏克蘭戰(zhàn)斗,我在這里戰(zhàn)斗,我們一起為了結束戰(zhàn)爭,為了烏克蘭的和平而戰(zhàn)斗”。運動員亞維羅60歲、住在郊外的父親也報名加入了村里的民兵組織,每天巡邏,看察敵情。
一位男運動員說,比賽射擊時,他想象自己是一位母親,一位保護自己孩子的母親,“那么當有敵人向我的孩子撲過來,我要怎樣向他射擊呢?”
女運動員利亞申科(Liudmyla Liashenko)的家在哈爾科夫,那里一直被轟炸,3月7日那天被炸毀,導致她退出了越野滑雪的比賽。但在24小時后,她就參加了冬季兩項的比賽,拿到銅牌,兩天后又在另一個項目中拿了金牌。
利亞申科(Liudmyla Liashenko)
開戰(zhàn)以來,運動員沃夫琴斯基(Grygorii Vovchynskyi)“每天都哭”,難以入睡,夜里做噩夢。不過,他遠在國內(nèi)的媽媽表現(xiàn)得很樂觀。在連線烏克蘭一家網(wǎng)絡電視臺時,媽媽笑得非常開心:“婦女節(jié)之前我就有預感,他一定會拿金牌的,我跟他說了,他不信。”
結果,沃夫琴斯基真的在3月5日,婦女節(jié)前三天奪冠了,而媽媽當時正在看比賽直播。
“就在今天,你們知道嗎,我太開心了!”媽媽在視頻連線中喊了出來,“兒子的金牌就是送我的婦女節(jié)禮物,他真的努力做到了!對所有的烏克蘭女性來說,這都是最棒的禮物”。
盧基揚年科(Vitalii Lukianenko)43歲了,是代表團里年齡最大的運動員。由于視神經(jīng)萎縮,他在5歲時失明。他來自受到嚴重炮轟的哈爾科夫,家人在地下室避難。他的健康狀況也不好,椎間盤突出,膝蓋做過四次手術,他在周六上午的比賽中體力耗盡,極度沮喪,蘇什克維奇認為他不能再參賽了。
但站在冬季兩項比賽的起跑線上,盧基揚年科改變了想法,發(fā)誓不會在比賽中感到疲勞和疼痛。
最終,他在男子中距離冬季兩項賽事中奪冠。這是他的第八個殘奧會冠軍。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2
從冬殘奧會開賽第一天,烏克蘭奪得金牌榜第一名開始,人們驚詫于這支隊伍取得的成績。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了一種聲音:是其他國家的運動員在戰(zhàn)爭期間讓著他們嗎?
但其實,烏克蘭從2004年雅典殘奧會開始,就是“殘奧強國”了。2006年都靈冬殘奧會,烏克蘭第3名;2008年北京夏殘奧會,第4名;2012年倫敦夏殘奧會,第4名;2016年里約夏殘奧會,第3名;2018年平昌冬殘奧會,第6名;2020年東京夏殘奧會,第6名——這份成績單顯示的實力似乎已遠遠超越了烏克蘭綜合國力在世界上的排名。
主席蘇什克維奇是這背后重要的推動者。他是烏克蘭殘奧委會的創(chuàng)始人和主席,“烏克蘭體育產(chǎn)業(yè)”協(xié)會主席,也是蘇聯(lián)的兩屆殘奧游泳冠軍,還在2014年以來擔任總統(tǒng)殘疾人權利專員。他提出過多條支持殘奧發(fā)展的相關法律草案,推動政府建立了一套體教融合體系——在烏克蘭各地區(qū)保證有一所學校向殘疾兒童提供以田徑、游泳為主的體育教育。
但現(xiàn)在,這些成果也正在戰(zhàn)爭中消亡。在哈爾科夫,一個提供給失明兒童的體育館被毀了,那是烏克蘭全國最好的訓練場館之一。
蘇什克維奇對一位記者說,在北京期間,他收到了一名使用輪椅的女性的多條短信,那位女性住在一棟大樓的17層,戰(zhàn)爭中電梯壞了,樓里的人都被疏散了,只剩她被困在家里。最近,短信停了,她的電話也打不通了,他不敢去想最壞的可能。
“坐輪椅的人無法躲避炸彈,盲人無法逃離導彈。”他對記者說。
他更想強調(diào)的是,戰(zhàn)爭避開了奧運會,但卻在殘奧會期間,“好像在說,這不重要,我們沒有價值”。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3
2022年2月24日清晨,開戰(zhàn)的那一天,20名烏克蘭殘奧運動員正在意大利的機場,此前他們一直在米蘭附近的滑雪場訓練,那天上午,他們原本要飛回國內(nèi),和團隊的另一半人匯合,再一起飛到北京參加冬殘奧會。
但就在登機前,烏克蘭的機場受到攻擊,領空也關閉了,他們不可能再飛回去。更重要的是,沒有人知道他們還能否在戰(zhàn)爭中前往北京參加這次殘奧會。
兩三天后,蘇什克維奇下了通知:要去。正是他的這個決定凝聚了所有人,推動發(fā)生了后來的一切。他迅速召集了還在烏克蘭的隊員,幾十人在頻繁的炮火、爆炸中,從不同城市趕到利沃夫,帶著要裝3車的滑雪裝備,乘大巴前往意大利。
大巴開了三天三夜,穿過波蘭、斯洛伐克、奧地利。后兩晚,67歲、患有小兒麻痹癥、使用輪椅的蘇什克維奇由于個人健康問題,不得不睡在大巴的地板上。
最后,團隊在米蘭會合,一起飛到伊斯坦布爾轉(zhuǎn)機,趕在開幕式的前兩天,3月2日晚,到達了北京。
隨后的記者會上,蘇什克維奇把代表團抵達北京稱為“一個奇跡”:
“我們團隊的許多成員差點沒能從轟炸和爆炸中逃脫,但我們?nèi)匀怀晒淼搅诉@里。一個超級大國想要摧毀我們的國家,我們出現(xiàn)在殘奧會不僅僅是出席,我們不僅僅是抵達這里的一支隊伍,這表明烏克蘭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都是一個國家。對我們來說,與殘奧會大家庭一同來到這里是一個原則問題,是一個國家的象征,烏克蘭還在,我們將留在這里,我們將繼續(xù)與殘奧會大家庭攜手共進。”
“我們本可以放棄,不來北京。情況就是這樣。炸彈在爆炸,導彈在爆炸。每個人都明白,如果烏克蘭不參加殘奧會,烏克蘭就不存在。”
“到了華沙我就要坐火車去基輔,我知道這樣做很危險,但誰也不能阻止我”
3月10日是冬殘奧會的第六天,也是休息日,當天沒有任何比賽,主席蘇什克維奇帶著烏克蘭代表團,在運動員村4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一排排旗幟下,舉行了一場10分鐘的儀式,呼吁和平,并紀念逝去的同胞。他們舉起寫著“人人和平”的橫幅,女運動員的頭發(fā)上帶著向日葵花環(huán),和藍色、黃色的絲帶。
那天,現(xiàn)場并沒有其他國家的運動員。不過,巴堅科娃說,當她上場比賽時,很多其他國家的運動員,特別是加拿大和挪威的,會來安慰和鼓勵她,這讓她感到很溫暖,是她這次比賽期間最溫暖的時刻。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4
有人說,不敢看殘奧會,怕一看就想哭。
也有人說,奧運會選出來的是最強健的體魄,殘奧會選出來的是最不屈的靈魂。
今天,2020東京殘奧會就要閉幕。過去的十多天,如果你也看了殘奧會,一定會被他們感動。
“你要知道在殘奧會,每個人都有故事。”
為夢想全力以赴,了不起!
在東京,第三次參加殘奧會的31歲老將鄭濤,取得了四金、四破紀錄的耀眼成績!
被稱為“無臂飛魚”的老將鄭濤,此前因一張“咬毛巾”的照片被網(wǎng)友熟知。
因為失去雙臂,鄭濤在比賽出發(fā)時,只能靠緊緊咬著毛巾保持姿勢。
接近終點,他只能用頭部撞擊泳池壁,“扎扎實實地撞上去”。
在男子50米蝶泳S5級項目上,倫敦和里約兩屆殘奧會,鄭濤都以不到一秒的差距屈居亞軍。
一路堅持,游到東京,他終于收獲了夢寐以求的金牌。
打破世界紀錄,奪得金牌后,鄭濤從水中躍起慶祝的那一刻,仿佛背后長了翅膀。
賽后采訪,他笑著說要給女兒樹立榜樣:“看看我,沒有胳膊也能游這么快呢!”
“有夢想,時間到了,該是你的就是你的。”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5
3月6日,北京冬殘奧會殘奧高山滑雪男子超級大回轉(zhuǎn)-站姿組比賽,中國選手梁景怡摘得金牌。至此,中國代表團以6金4銀6銅的戰(zhàn)績暫列本屆冬殘奧獎牌榜第一,中國殘奧高山滑雪隊所獲獎牌占了近一半,我國健兒在殘奧高山滑雪項目中獲得2金2銀3銅,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北京冬殘奧會首個比賽日,中國殘奧高山滑雪隊就收獲了兩銀一銅,朱大慶、閆寒寒、張夢秋奪銀,劉思彤摘銅。3月6日,捷報頻傳,中國選手張夢秋以1分13秒54的成績在殘奧高山滑雪女子超級大回轉(zhuǎn)-站姿組比賽中以絕對優(yōu)勢獲得金牌,這是中國殘奧代表團的第三金,也是中國殘奧高山滑雪隊在本屆殘奧會收獲的首金。在隨后進行的殘奧高山滑雪男子超級大回轉(zhuǎn)-站姿組比賽中,中國選手梁景怡以1分09秒11的成績摘金,這是中國男子運動員在冬殘奧會高山滑雪項目上獲得的首枚金牌。張雯靜、朱大慶、閆寒寒在女子超級大回轉(zhuǎn)的坐姿組和視障組分別獲得了銅牌。
中國殘奧高山滑雪隊組建于2016年,現(xiàn)任主教練為意大利籍教練卡佩里·達利奧。這是支年輕的隊伍,可成長速度之快令人驚嘆。平昌冬殘奧會時,中國在殘奧高山滑雪項目中僅有1人參賽。僅僅四年,在北京冬殘奧會上參與殘奧高山滑雪角逐的中國健兒達到歷史性的22人,無論參賽人數(shù)還是整體實力都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
平昌冬殘奧會上,劉思彤是我國歷史上首位參加冬殘奧會高山滑雪項目的運動員,在女子回轉(zhuǎn)的坐姿組比賽中她因失誤錯過了一個旗門,最終獲得第六。此次北京冬殘奧會上,劉思彤再次向最高榮譽發(fā)起挑戰(zhàn)。3月5日,殘奧高山滑雪女子滑降比賽,劉思彤以1分32秒10的成績摘得坐姿組銅牌。時隔四年,那個在平昌冬殘奧會紅著眼眶的女孩終于在家門口圓夢。
當延慶殘奧頒獎廣場,兩次奏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升起四面中國國旗,全世界將一起見證中國殘奧高山滑雪隊的高光時刻。
從1人參賽到22人獲得參賽資格,從完賽到摘金,一路走來,中國殘奧高山滑雪隊創(chuàng)造了歷史,更見證了中國殘疾人冰雪運動的發(fā)展歷程。近年來,中國殘疾人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和進步,無障礙設施越來越普及,殘疾人能夠擁有平等的教育、就業(yè)機會等權利保障。隨著《中國殘疾人體育事業(yè)發(fā)展和權利保障》白皮書的發(fā)布和“殘健融合”的理念傳播,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殘疾人主動融入、參與到社會和體育運動中,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未來,活出精彩人生。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6
今年的兩屆奧運會可謂是我們國家的盛事,賽場上體育健兒們的精彩表現(xiàn),時刻感染著億萬人民為他們而歡呼,特別是殘奧會上的殘疾運動員們的表現(xiàn)更讓我為他們而激動,雖然他們?nèi)鄙僦眢w的某一部分,但他們身殘志不殘的頑強的拼搏精神令我在心靈的最深處涌起一股股激情與力量!
在殘奧會結束后,我深深地感覺到,他們才是生活的真正強者。從組織者和志愿者熱情的服務中,讓我又感覺到在當今社會殘疾人正在被濃濃地關愛所包圍,他們頑強不屈的精神使他們成為賽場中最為閃亮的人物。
從48年前奧林匹克向殘疾人打開成功之門后,數(shù)以萬計的殘疾運動員用驚人的毅力與頑強不屈的精神,在富有挑戰(zhàn)性的賽場上以攝人心魄的勇氣,書寫著一篇篇動人的華章。他們用行動來向世界證明,我能行!
在賽場上我看到,他們是快樂的使者,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或多或少的都帶著微笑,他們沒有因為自己的生理缺失而煩惱,也沒有因為行動的不方便而氣餒,在這點上是值得我們這些肢體健全的人所學習的,也可以說,他們就是我們所學習的榜樣。
有些運動員雖然雙目失明了,但他們燦爛的笑容并沒有因為雙眼失去光明而暗淡;有些運動員雖然只能依靠著輪椅,但是并沒有因此而阻止了他們對奔跑的渴望;有些運動員雖然失去了雙臂,但是他們心中的翅膀依然引領著他們在賽場上飛翔!
每當觀看他們在賽場上精彩的演繹時,我的內(nèi)心都會感到激情澎湃。因為我看到了,看到了殘疾人的堅強!在我們的身邊,依然有很多殘疾人需要我們?nèi)椭リP心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許一個小小地幫助,或者一句真誠的問候,都會在共同前進和諧道路上灑滿溫暖地陽光!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殘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觀看了殘疾人奧運會后,我被那些殘疾人運動員的精神給震撼到了。
殘運會讓我們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為失去雙腿的錢紅艷,她曾被稱為“籃球女孩”,因為她的爺爺將舊籃球剪開一圈,套在她身體的下面,走路時她就用一雙小手拄著特制的“木手墊”,“一步一步”地挪動身體,開始了借用籃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歲的錢紅艷已是云南隊的一名游泳運動員。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開朗,堅韌不拔。還有,周景景也是一名優(yōu)秀的殘疾人運動員。她出生江蘇省邳州市的一個普通農(nóng)民家庭,3歲那年由于高燒引發(fā)了小兒麻痹癥,失去了獨立行走的能力。16歲時,周景景有機會接觸到了殘疾人體育。一開始她練了4個月的乒乓球,后來江蘇隊選輪椅擊劍隊員,她決定選擇擊劍。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獲得了8枚金牌了。
殘運會,是一個讓人受益良多的課堂。在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們愿意,我們努力,就一定能綻放出美麗的光芒!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7
北京冬殘奧會進入第2個比賽日,在全天共產(chǎn)生的8枚金牌中,中國運動員接連創(chuàng)造佳績,獲得4金1銀3銅:鄭鵬和楊洪瓊分別獲得了殘奧越野滑雪男、女長距離(坐姿)的金牌,梁景怡和張夢秋則摘得殘奧高山滑雪男、女超級大回轉(zhuǎn)(站姿)的`金牌。
中國隊已獲得了6金4銀6銅,獎牌總數(shù)達到16枚,居各參賽代表團首位。
3月6日上午10時,殘奧高山滑雪和殘奧越野滑雪比賽分別在延慶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張家口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同時開賽。在首先結束的殘奧高山滑雪女子超級大回轉(zhuǎn)(視障)比賽中,中國選手朱大慶獲得一枚銅牌,這也是她繼首日比賽獲得女子滑降(視障)銀牌后再度摘得獎牌。
接下來進行的殘奧高山滑雪女子超級大回轉(zhuǎn)(站姿)比賽,中國選手張夢秋以1分13秒54的成績獲得金牌,法國選手瑪麗·博歇以1分14秒97的成績獲得銀牌,加拿大選手阿蘭娜·拉姆齊以1分16秒84的成績獲得銅牌。
在3月5日進行的殘奧高山滑雪女子滑降(站姿)比賽中,張夢秋獲得一枚銀牌。“能用自己的努力把昨天的銀牌換成金色,我太高興了!”張夢秋說,“通過昨天的比賽,我(今天)感覺輕松了一些。昨天的獎牌給了我很大信心,我對自己未來的比賽也更有信心了。”
在隨后進行的殘奧高山滑雪男子超級大回轉(zhuǎn)(站姿)比賽中,中國選手梁景怡以1分09秒11的成績獲得金牌,奧地利選手馬庫斯·薩爾歇爾以1分09秒35的`成績獲得銀牌,加拿大選手亞歷克西斯·吉蒙德以1分10秒02的成績獲得銅牌。
殘奧越野滑雪共產(chǎn)生兩枚金牌。在首先進行的男子長距離(坐姿)比賽中,中國隊有三位選手出戰(zhàn)。最后,鄭鵬以43分09秒2的成績獲得金牌,毛忠武以落后14秒6的成績獲得銀牌,另一位中國選手杜天獲得第四名。
29歲的鄭鵬來自福建莆田,在2018年平昌冬殘奧會上獲得該項目的第四名。他說,此次獲得金牌是夢想成真的時刻。他坦言,在四年的備戰(zhàn)期間,有一段時間的訓練讓他感到無所適從,“這讓我非常焦慮,很感激我們有一支優(yōu)秀的團隊,帶我走出低迷并超越了自己”。
殘奧越野滑雪女子長距離(坐姿)比賽,中國隊同樣派出三位選手出戰(zhàn),楊洪瓊一公里過后即沖到了最前列,并逐漸拉大了與對手間的距離,最后她以43分06秒7的成績完成了比賽,列所有參賽選手中的第一位,為中國隊收獲了當日的第四枚金牌,她的隊友李盼盼獲得銅牌。
32歲的楊洪瓊說:“想到我平時訓練流下的淚水和汗水,還有我為訓練付出的所有努力,這枚金牌是給我的最好回報。”
楊洪瓊還特地感謝前來為她加油助威的觀眾:“其實我在比賽的后半段感到很累,但聽到觀眾們?yōu)槲壹佑停麄兊墓膭罱o了我力量,我感到自己又變得強大了。我想對他們說聲謝謝,他們太可愛了。”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8
在最后的沖刺賽段,日本運動員川除大輝大口呼吸著加快了滑行節(jié)奏,最終以52分52秒8的成績沖過終點,獲得了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殘奧越野滑雪男子長距離傳統(tǒng)技術—站姿冠軍。
川除大輝沖線后,在終點等成績的中國選手蔡佳云跑上前去,邊表達祝賀邊俯身幫他解開固定器,脫下雪板。
所有運動員完賽后,蔡佳云最終僅次于川除大輝,名列第二。
在混采區(qū),蔡佳云格外興奮,“特別高興!我有點不敢相信這是我的成績。平常都沒滑過隊友邱明洋,今天運氣好,贏了他,拿到了這枚銀牌。”
雖然蔡佳云在賽后顯得非常輕松,但實際上這名小伙子在賽前緊張得失眠,輾轉(zhuǎn)反側到今天凌晨三點才睡。“昨天晚上壓力特別大,腦瓜里一直在想今天比賽的選手會不會特別厲害。后來就找了心理輔導老師,接受了輔導,慢慢才睡著。”蔡佳云告訴記者。
記者們在混合采訪區(qū)也問到了蔡佳云為川除大輝解開固定器的事。蔡佳云認為運動員們互相幫助再正常不過。
“之前和川除大輝比過一次賽,雖然沒說過話,但我不會因為不認識他就不幫助他。我們是練體育的,不分國籍,都有一樣的目標,應該互相幫助。”說到這里,他顯得有些激動,“我們?yōu)榱巳祟惗鴳?zhàn),不是為了自己而戰(zhàn)的,我們要突破人類的極限!作為殘疾人運動員,更該互相幫助。”
蔡佳云今天的出發(fā)順序比較靠前,所以要在終點區(qū)等候較長的時間。而他在終點區(qū)也不只幫助了川除大輝。“因為在這兒等成績嘛,他們來了我就尋思幫助一下。”蔡佳云說,“我過終點后就很累,當時就希望有人能幫我脫板,那時候就很難受。看到其他運動員進來了,我知道他們當時的感受,大家行動也都不方便,所以就想幫助他們一下。”
談到后面的比賽,蔡佳云信心很足:“還要比3月9日自由技術短距離和3月12日的自由技術中距離。希望能進前三吧!”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9
剛剛結束的北京冬殘奧會殘奧冬季兩項女子短距離(視障)比賽中,中國運動員王躍和楊倩茹分獲第四名和第五名。“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讓世界看到我。”賽場上,中國運動員道出心聲。
北京冬殘奧會女子短距離(視障)比賽共有9名運動員參賽,其中有兩位是中國運動員。根據(jù)比賽規(guī)則,視力殘疾的運動員是在引導員的引領下完成比賽,運動員使用電子氣步槍,通過感受激光射線的準確度,以聲音頻率作為反饋信號,指示運動員調(diào)整射擊角度,完成最佳射擊。
根據(jù)出發(fā)名單,中國運動員楊倩茹在引導員于洪順的引導下第2個出發(fā),王躍在引導員李亞林的引導下第5個出發(fā)。在和引導員的密切配合下,兩位運動員順利完成了比賽,王躍獲得第四,楊倩茹獲得第五。
“今天的表現(xiàn)比賽前預期要好,我發(fā)揮出了自己的實力。”賽后采訪中,楊倩茹對比賽結果非常滿意。
2001年出生的楊倩茹是來自北京的運動員。剛進入北京殘奧越野滑雪隊時,身高一米七的她體重只有90斤,連完成訓練都非常困難。為了變得強壯,她每晚睡前吃5個雞蛋,為了追趕隊友,她早晚各加練一堂課。終于,她的身體素質(zhì)越來越強壯,和他人的差距也越來越小,并在亞洲杯上奪得兩枚銀牌。
楊倩茹說,她要感謝所有支持她的人,尤其是引導員和教練。“他們當中缺了任何一個,都不會成就今天的我。”楊倩茹說,比賽過程中,引導員于洪順一直在為她喊加油,給了她克服困難的勇氣。
“我從來沒選擇放棄,我會比從前更努力,更堅定。”本屆冬殘奧會,楊倩茹還將參加殘奧冬季兩項中長距離項目的比賽。
22歲的王躍來自河北秦皇島,接觸冰雪運動時剛滿17歲。作為一名殘疾人運動員,在訓練的道路上,王躍遇到的困難常人難以想象。但無論多困難,她都從未想過放棄。
“我看不清世界,但我想讓世界看到我。”王躍說。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10
冬殘奧會吉祥物是雪容融。
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的燈籠造型源于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產(chǎn)品設計專業(yè)本科生姜宇帆對家鄉(xiāng)年味兒的印象。小姑娘的家在位于小興安嶺深處的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每逢過年,這座小縣城都會被濃濃的節(jié)日氛圍包裹,街巷樓宇間,紅紅的燈籠高高掛起,是最常見的景象。
燈籠的創(chuàng)意入圍前十,不過專家們給出的意見卻是“僅保留原創(chuàng)屬性,重新設計形象”。這就意味著,整體形象設計幾乎要從零開始。
同樣出于保密需要,設計團隊將位于學校校園后側居民區(qū)中的一間吉藝專家公寓作為工作室,這間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見證了冬殘奧會吉祥物誕生的全過程。
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視覺傳達系主任吳軼博說,在前期修改階段,她每周都要來冬奧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個多月里,她從長春往返北京的次數(shù)多達30多次,從首都機場到首鋼的“兩點一線”成了她對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藝設計團隊面臨的任務除了為燈籠形象加入多樣化屬性,將其擬人化,賦予其生命,還要將其與奧運結合,這需要多方面的學習。
于是,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學副院長金巍特意買了個燈籠掛在工作室,讓團隊成員每天觀察,每天琢磨。與此同時,所有團隊成員把冬奧組委的宣講錄像看了一遍又一遍,還上網(wǎng)查詢,“惡補”奧運及相關知識,感悟和尋找奧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融合點。“這對我們是一個寶貴經(jīng)驗。”金巍說。
2月下旬,北京冬奧組委專家組經(jīng)討論研究決定,取消中國結的進一步修改,讓團隊主攻燈籠形象的完善設計。到4月初,燈籠形象已基本確定,吉藝設計團隊需要遞交完整的文化闡釋方案。
“這個階段也是團隊最迷茫和煎熬的階段。”郭春方說,“一開始是將吉祥物的屬性與鹿結合,我們嘗試過加鹿角、紅鼻頭,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文化闡釋,大概有近1個月的時間,我們做了各種嘗試,感覺路走不通了。”
設計團隊每天都在不斷嘗試和自我否定之間徘徊,就在這一膠著階段,修改專家組感受到了團隊的迷茫,并及時地給予了指導和幫助。
在雙方多次溝通和嘗試之下,鹿的屬性被放棄,體現(xiàn)“雙奧之城”的天壇、鴿子、長城,以及與冬奧相連的如意(冬奧會跳臺滑雪場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現(xiàn)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設計會有靈感閃現(xiàn)的剎那,但更多的是反復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塊勾勒出它的臉龐,為了最真實的效果,設計團隊在冬天專門往墻上隨意扔了許多雪堆,之后再把墻上的形態(tài)具象化;而為了展現(xiàn)雪容融紅紅的臉龐、彎彎的嘴角,團隊也做了許多微調(diào)。
“團隊在修改的時候就考慮到后期應用,盡可能多地增加應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兩旁和廣告牌的展示效果,還有衍生品的效果,像臺燈、手表等等,都在我們考慮范疇。”吳軼博說,“燈籠本身是可以發(fā)光的,可以帶來溫暖、傳遞力量,這和冬殘奧會的理念非常契合。”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11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于3月4日至13日舉行,中國代表團總人數(shù)217人,其中運動員96人,參加全部六個大項的比賽。這是我國參加冬殘奧會以來,代表團規(guī)模最大、運動員人數(shù)最多、參賽項目最全的一屆。遼寧省派出15名運動員、8名教練員、5名工作人員共28人參加殘奧高山滑雪、殘奧單板滑雪、殘奧越野滑雪和殘奧冬季兩項共四個大項的比賽。
3月6日,遼寧省殘奧運動員劉思彤、張海原、陳亮、李響、孫鴻勝、孫艷龍、王輝、韓沙沙、王擎云將在殘奧高山滑雪超級大回轉(zhuǎn)項目中亮相;毛忠武和馬靜將在殘奧越野滑雪男子(坐姿)18公里和女子(坐姿)15公里比賽中登場。
19歲的孫奇來自朝陽,他曾在殘奧單板滑雪荷蘭世界杯的男子坡面回轉(zhuǎn)LL2級比賽中兩獲金牌,為我國殘奧單板滑雪項目首次爭得國際賽事最高榮譽;葫蘆島籍運動員劉思彤剛剛獲得一枚銅牌,四年前她便是平昌冬殘奧會中國代表團唯一一名高山滑雪參賽運動員,填補了中國運動員這個項目的參賽空白。備戰(zhàn)北京冬殘奧會,省運動員、教練員在中國殘聯(lián)國家集訓隊的組織下刻苦訓練,通過冬夏結合、賽練結合等方式,運動員競技水平不斷提升。
近年來,遼寧省殘疾人競技體育和康復健身均衡協(xié)同發(fā)展,以積極承接中國殘聯(lián)殘奧會、冬殘奧會國家集訓隊項目和參加全國殘運會及國際大賽為契機,推動殘疾人大眾體育融入全民健身,省殘疾人體育工作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在2021年第十一屆殘運會冬季項目比賽中,遼寧省運動員在高山滑雪、單板滑雪、越野滑雪、冬季兩項四個項目中,獲得金牌19枚,銀牌11枚,銅牌21枚。在2019年至2021年期間,遼寧省圓滿完成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及冬季兩項國家隊各項訓練保障工作,為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備戰(zhàn)作出貢獻。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12
“我會拼盡全力,努力站上最高領獎臺為國爭光。”1月16日,到達張家口崇禮萬龍滑雪場后,將出戰(zhàn)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的景縣籍高山滑雪運動員張夢秋,第一時間給景縣的母親高立敏打來電話,平和的聲音中透露著自信。
“她永遠是我們的驕傲。”談起身殘志堅的女兒,高立敏滿臉自豪。
今年剛剛20歲的張夢秋,有著6年運動員職業(yè)生涯。14歲時,因患小兒腦性癱瘓導致身體具有一定運動功能障礙的她,成為了河北省殘疾人冬季項目隊的一名運動員,專攻高山滑雪項目。因為身體原因,她的反應速度要比其他人略慢一些。教練講解的動作要領,別人一個小時就能學會的動作,對于張夢秋來說需要花兩三倍的時間才能掌握。但她不服輸,在教練的耐心指導下,刻苦訓練,反復琢磨技術動作,最終熟練掌握了各項技巧,取得驕人的成績。2017-2018雪季,張夢秋開始在全國比賽中嶄露頭角,并入選了國家集訓隊。從2019年開始,她在新西蘭南半球杯、殘奧高山滑雪世界杯等國際大賽中斬獲6枚金牌,2021年更成為第十一屆全國殘運會和亞殘運會高山滑雪項目的三冠王。
在母親眼里,夢秋是一個開朗、堅強,勇于不斷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的人,一路走來也有著很多的不容易。夢秋曾說:“我的夢想就是站在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的最高領獎臺”。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6年來,張夢秋絕大部分時間呆在寒冷的訓練場,一遍遍做好教練要求的動作,一個個完成好安排的計劃。長時間的訓練和比賽,也給夢秋帶來身體上的傷病,但她仍專心訓練,毫不放松。多年以來取得的各種優(yōu)異成績,都離不開她的努力與堅持。
“一年回家一趟,非常想她,但想到她能為國爭光,我也特別理解。”高立敏透露,2021年,夢秋僅僅回到老家景縣7天,其它時間便全心備戰(zhàn)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每周訓練6天,每天堅持在雪道上滑行6個小時,想家時只能打電話回來。每次打電話,面對母親“注意休息”的叮囑,她也總是語調(diào)輕松地叫大家放心,從未抱怨過訓練辛苦或有壓力。
“一直以來,我們?nèi)胰硕己苤С謮羟铮埠荜P注她的歷次比賽進程。”高立敏表示,夢秋在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比賽當天,全家人將會通過手機、電視等渠道關注她的比賽,為她加油鼓勁,自己也會提前準備好女兒最喜歡吃的美食,等她賽完回家團聚。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13
所有參加殘奧會的運動員,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自強奮斗的故事,每一個人都有一段艱難前行的經(jīng)歷。終于,他們成功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們?yōu)榱顺晒Ω冻隽硕嗌俸顾踔刘r血。他們曾經(jīng)一次次地摔倒,但每次摔倒,都是他們繼續(xù)前行的起點,他們是真的勇士,百折不撓就是最貼切的寫照。
殘奧精神包含著一種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zhì)。賽場內(nèi)外,殘疾人以不屈的毅力,挑戰(zhàn)和超越生命的極限,奏響了生命的最強音,以自我素質(zhì)的提高和自身價值的實現(xiàn),獲得人們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憐憫。同時也教育人們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用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點燃生命的激情。
“超越、融合、共享”,簡單的六個漢字,概括了48年殘奧會運動史的真諦。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殘奧運動已經(jīng)成為世界和平的象征。殘奧運動發(fā)展到今天,對于所有殘疾人運動員來說,不再僅僅是對獎牌的向往,更多的是對超越自我和堅忍不拔精神的追求;對于一個國家來說,舉辦一場殘奧會也不再僅僅是展現(xiàn)該國運動員實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現(xiàn)一個國家對殘疾人事業(yè)的關注和發(fā)展情況;對于整個奧林匹克運動來說,不僅僅是為了匯集世界各國殘疾人運動員參與到競技中來,更多的是為了進一步推動整個人類和平、友誼、進步的進程。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相關文章:
2022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觀后感03-12
北京2022冬殘奧會閉幕式觀后感02-26
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03-15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精選16篇)03-08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通用11篇)02-22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通用5篇)03-15
2022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通用6篇)03-14
2022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觀后感(精選20篇)03-08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優(yōu)秀心得體會03-14
北京冬殘奧會觀后感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