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絕弦教學設計
一、什么是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
二、伯牙絕弦教學設計(通用22篇)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伯牙絕弦教學設計(通用22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比較、聯(lián)想等多種方式學習課文,在學懂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2、初步運用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詞匯,增加文言文的閱讀體驗。
3、緊扣單元教學目標,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確朋友相交的真摯深情,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背誦積累。
教學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讓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去珍惜友情,呵護友情。
課前熱身:這節(jié)課我要和我們六(1)班的同學給各位領導老師獻上一節(jié)精彩的課堂,同學們有沒有信心?————有,好,有點我們六(1)班的味道。那么我們首先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領導,各位老師的到來。(掌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積累了不少古詩,下面老師就考考大家
填空:,天涯若比鄰。
相識滿天下, .
桃花潭水深千尺,
,欲覓知音難上難。
誰能起來把它們補充完整啊?(分別抽學生)
補充完整后學生齊讀》
師:那么誰能告訴老師以上這幾句古詩都是描寫什么的呢?生:人與人之間的友誼。
師:自古以來純真的友誼被人們所歌頌、所頌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伯牙絕弦就是描寫真正友情的一篇古文。師:板書:伯牙絕弦,(出示課件)
二、理解課題
師:誰來讀一讀這個課題?(指名學生讀課題。)生:伯牙絕弦。(師適時評價、糾正。再全班齊讀)
師:誰能說說這個題目中絕的意思。
(指名回答,教師引導)
三、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勾畫出來,把自己認為難度較大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讀懂
生:自由讀
師:哪個同學起來讀一遍
生1:讀,生2:讀。
師:做出鼓勵性的評價。(聲音哄亮,讀得很有感情,讀出古文的味道)古文和現(xiàn)代文不同,讀古文的時候要注意節(jié)奏,該停頓的地方要停頓。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出示課件)現(xiàn)在老師也想讀一讀怎么樣啊師:范讀
師:請同學起來讀。
生1,生2.(適當評價,適當給以掌聲,讀古文不但要注意節(jié)奏和停頓,還要注意讀出感情)
師:同學們齊讀一遍
四、總結全文
師:正是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繹出這凄美動人的“伯牙絕弦”。這真是讓人痛不欲生、撕心裂肺啊。正是這破琴絕弦,正是這得遇知音而又痛失知音才使得這個故事更加的蕩氣回腸。
師:同學們,今天學習了這個故事,以后遇到很知心的人,我們就可以叫他是我們的————什么?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讀出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
2.借助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理解文章內(nèi)容,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借助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質疑“絕弦”
1、出示課題:伯牙絕弦
2、了解伯牙,解釋“絕”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話說說伯牙絕弦的意思嗎?
3、現(xiàn)在你腦中冒出的問題是什么?(既然伯牙是著名的琴師,應該愛琴如同自己的生命,卻為何斷絕琴弦呢?)
二、反復讀課文,讀出韻味
1、請同學們以自己的節(jié)奏大聲地讀課文,至少讀兩遍,碰到難讀地方的多讀幾遍。
2、指名讀課文,評價:讀文言文我們要讀出停頓與節(jié)奏,才能讓人感受到古文的節(jié)奏美與韻律美。有困難的可以看看大屏幕上的停頓來練練。
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
絕弦,終身∕不復鼓。
3、練讀: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讀得很好。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三、讀懂課文,感受知音相聚之喜
1、文言文的中有些字詞的意思和我們現(xiàn)在有所不同,我們可以參考書中的注
釋或者詞語手冊再去讀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你讀懂了?
2、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1)善是什么意思?文中還有兩個善字,你能猜出什么意思嗎?
3、從課文哪里看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
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說說這句話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聽了贊嘆到:好啊,就像高高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聽了感嘆地說:“真妙啊!就像寬廣的江河在我心里流過。”)
(2)你從這句話中還能讀出什么?
理解他們的心意相通。
從哪里可以看出伯牙的彈奏水平很高?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如何理解?
伯牙心里想到高山,琴聲就表達出高山,心里想到流水,琴聲就表達出流水。
伯牙在動情地彈奏一曲高山流水,子期在欣賞著陶醉著,子期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呢?
(5)帶著這種感受讀讀。
(6)伯牙善鼓琴,他的琴聲肯定不止是表現(xiàn)高山流水,還會表達什么呢?
教師小結:伯牙的琴聲中有自己高遠志向的表白,有內(nèi)心懷才不遇的郁悶,有對親人綿綿不絕的思念,更有對大自然美麗風景的贊美。
(7)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透過伯牙的琴聲,鐘子期感受到徐徐的清風,于是就怎樣贊嘆
出示:
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鐘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雨雪,鐘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鐘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炊煙,鐘子期曰
伯牙鼓琴,志在 ,鐘子期曰
這正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1、琴聲中每一份情感都能得到鐘子期的心領神會,每一首曲子都能得到鐘子期恰如其分的評價,面對如此善聽的鐘子期,伯牙又會是怎樣的心情,他會對鐘子期說什么?
這樣情投意合,這樣的心意相通,他們真是——知音呀!
2、這時的伯牙與子期,你覺得他們還僅僅是音樂上的知音嗎?
四、感受知音離世之悲,感悟絕弦
1、知音相聚,是如此的和諧、美好、歡樂,短暫的相聚過后,兩人分別。相約在明年春暖花開之際,再度相聚,伯牙苦苦等待,日夜盼望,盼來的卻是子期去世的消息。聽到這個消息,伯牙的心情是怎樣的?
出示: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1、齊讀,伯牙怎么說?(謂世再無知音)
2、伯牙怎么就會認為世上再無知音了呢?要知道,伯牙可是當時楚國一流的琴師呀!(琴聲最美妙,也沒有人懂得真正欣賞。伯牙又要回到無人理解,無人傾訴的痛苦中,于是就:齊讀: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1、)“乃”是什么意思?
(2)伯牙斷絕了琴弦,斷的僅僅是琴弦嗎?還斷絕了什么?
(3)當你理解了伯牙的心情,誰來讀讀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伯牙來到子期墓前,破琴絕弦并寫下了一首短歌追悼自己的知音鐘子期
出示詩歌: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
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
但見一杯土,慘然傷我心!
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
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三尺瑤琴為君死,此曲終兮不復彈!
3、此時此刻,我們都被伯牙的深情感動了,你想對伯牙說什么?是想安慰他、贊美他、還是鼓勵他勸慰他呢?請寫下來。
4、子期一死,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彈給何人聽?只留下這一段凄婉動人的破琴絕弦的故事。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文言文是一種傳承祖國燦爛文化的載體。本設計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學中堅持自學為主,重點指導朗讀和背誦,強化感悟、注重積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領,以讀為本,相機點撥,拓展積淀的方式,帶領學生去讀去思考去吸取,與古代文學大師對話,力圖讓學生體驗到學習古文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2、理解文章內(nèi)容,感知文言文的特點,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3、創(chuàng)設情景,點撥感悟,理解故事對于我們的啟示。
4、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感悟祖國的語言魅力,從而自覺地吸收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的的語言文化。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高山流水》錄音或FLASH動畫。
2、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情趣
1、師:我們來看一下下面一組成語:
展示:
一琴一鶴 人琴俱亡 琴心劍膽
琴挑文君 琴瑟和好 琴瑟不調
琴棋書畫 焚琴煮鶴 對牛彈琴
請大家讀一讀,找出這些成語的共同點。
(成語中都含有一個琴字。)
2、師:誰能再說幾個帶琴字的詞語。
(預設答案:琴瑟、琴曲、琴師、琴意、撫琴、鋼琴、月琴、胡琴、口琴、豎琴、小提琴、電子琴……)
師:平時如果有意識地積累一些詞語,可以使我們知識視野更寬闊,對寫作一定有幫助。
3、師:有一個故事千古傳誦,流傳至今,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文章《伯牙絕弦》,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我們以往學的都是現(xiàn)代文,也就是白話文,今天第一次接觸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歡。
4、板書課題:牙絕弦
齊讀課題,解釋課題。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從小游戲入手,引發(fā)學生熱愛語言文字的興趣。然后激情導入新課,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讀通讀順,感知課文
1、請同學說一說這篇課文和平時課文的有什么區(qū)別。
2、先讓學生試著讀一讀,談談體會。
3、師:自由、大聲讀課文,至少讀3遍,有生字的地方,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大聲地讀課文。)
4、師:讀通順了嗎?讀流利了嗎?但是古文的朗讀和現(xiàn)代文不同,要讀出節(jié)奏。再次朗讀課文,這次要求讀得有節(jié)奏。
5、教師范讀,相機指導讀發(fā)。
6、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
7、學生互相交流讀,教師檢查讀,相機指導讀。
(設計意圖:“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本環(huán)節(jié)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給學生充分讀的空間,力求通過朗讀激發(fā)學生閱讀古文的興趣。教師以富有激情的富有韻味的范讀,把學生帶入到語言文字的情景之中,點燃了學生熱愛閱讀文言文的熱情。)
三、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1、師:真是讀得越來越有滋味,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嗎?說說“伯牙絕弦”的意思。
(預設答案:伯牙再也不彈琴了。)
2、師: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絕弦”?
(預設答案:乃擗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師:這句話僅僅是講伯牙終身不彈琴嗎?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預設答案:這世上再也沒有知音,再彈也沒有意思了。)
3、師:當我們深入課文的時候,會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讀讀課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讀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學生再一次自由朗讀后交流。)
4、預設交流1:
我讀懂了“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這句話告訴我們伯牙很喜歡彈琴,鐘子期很喜歡聽。
師:這個“善”字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意思一樣嗎?
(4次。)
師:前面的兩個“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兩個“善”可以怎么說?
(預設答案:啊!好啊!)
師:相當與現(xiàn)代的什么?用現(xiàn)代的表達方式除了說“好啊”還可以怎么說?
(預設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厲害!……)
師:由此可以看這里的“善哉”表示贊嘆。同學們,你還讀懂了什么?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點和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能根據(jù)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4、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藝術的美好。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4
【教學重點】
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背誦積累。
【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文言文《伯牙絕弦》,齊讀課題。
2、正音。弦讀xián,再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初步弄懂古文的意思
1、在1918年魯迅先生發(fā)表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以前,中華民族所有的文章、書籍都是像本文一樣的文言文。(大屏幕出示課文原文)通過電視電影,你知道古人是怎樣讀古文的呢?
2、學生學古人搖頭晃腦初讀本文。
3、在現(xiàn)代,我們都喜歡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讀文章,老師給本文劃分了節(jié)奏,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感情去讀一讀吧。(大屏幕出示劃分好節(jié)奏的古文)
4、學生以抽讀、比賽讀等方式讀古文,教師隨機正音,讓學生能節(jié)奏正確,發(fā)音正確。
三、再讀課文,理解句意
1、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而這些大多都記載在古書古文中,我們要嘗試去讀懂古文。你能根據(jù)在這些字詞解釋的幫助下,讀懂本文每句話的意思嗎?試一試,可以和同桌討論,也可以求助老師。(大屏幕出示帶字詞注解的課文)
2、學生根據(jù)注解嘗試說出每句話的意思。
四、講解課文,感悟知音。
(一)以考查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句意
1、題目伯牙絕弦怎樣翻譯?
2、在正文中哪個詞句和題目的意思差不多?用文中的話來回答。
生:乃破琴絕弦
3、將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
4、誰破琴絕弦?
生:俞伯牙(板書:俞伯牙)
5、請問伯牙破琴絕弦是為了表明自己怎樣的決心呢?用原文回答。
6、你知道俞伯牙最擅長什么嗎?從哪句話知道的?是呀,俞伯牙最擅長于彈琴,是當時天下最出色的琴師,也是當時晉國的司樂太師(板書:司樂太師),這樣一個應該以音樂為生命全部的人竟然做出這樣的舉動,我們猜想一定是發(fā)生了什么大事?因為只有發(fā)生了什么重大的變故,一個人才能做出如此悲壯的舉動,是什么大事呢?
生:子期死。(板書:鐘子期)
7、子期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有沒有交代?
生:鐘子期善聽。
8、課文中哪些句子說明了鐘子期很懂俞伯牙的音樂?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
9、伯牙彈琴時可能還會想到什么?你能用文言文說嗎?
10、伯牙會怎樣評價呢?讓學生模仿峨峨的高山洋洋的江河說文言文。
11、是啊,鐘子期是一個非常懂得俞伯牙音樂的人,你知道嗎,鐘子期是一個樵夫(板書:樵夫),你看一個是晉國的司樂太師,穿的是綾羅綢緞,過的是鐘鳴鼎食的生活;一個是山野樵夫,穿的是粗麻布衣,過的是粗茶淡飯的日子。但是,俞伯牙卻要為了鐘子期破琴絕弦,終身不再彈琴,這樣的壯舉讓你感動嗎,你想說點什么嗎?
12、學生暢所欲言,順勢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知音的含義。
五、創(chuàng)編故事,延伸主題
1、和學生一起將本文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創(chuàng)編成一個生動具體感人的故事。
2、讓學生在高山流水的樂曲聲中,再次被朋友間的純真友誼所動,理解知音的含義,激發(fā)學生有尋求知音的意愿。
【板書設計】
2伯牙絕弦
俞伯牙(司樂太師)
知音
鐘子期(樵夫)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5
一 教材分析
《伯牙絕弦》已然成為中華文化中關于“知音”最為生動、最為震撼的注解之一。它講述了春秋時期,俞伯牙與鐘子期以琴相識,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絕弦、遂成絕響的故事。全文共77字,5句話。1句為起,2、3、4句順承而下,5句急轉而后合,語言凝練典雅,抑揚頓挫,生氣郁勃。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伯牙和子期的相交正是如此的自然恬淡,順理成章。它所折射的藝術美感——那種含蓄深沉、清雅自然的風骨,直達“大音希聲”、“大璞不雕”、“大美無言”的境界,滿足了我們對于這個千古絕唱在感官和心理上的所有期待。讀《伯牙絕弦》,帶來的不僅是對于故事內(nèi)容的震撼,更有故事引起的不勝唏噓的神往以及那種透徹心肺的審美體驗。詩人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而在這里,伯牙子期又該經(jīng)過前世多少次的回眸呢?
教學本文,我期待循循善誘地引領學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閱讀體驗,感受這篇課文特有的語言現(xiàn)象;其次,繼續(xù)滲透文言文的基本閱讀方法,在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的基礎上還能用現(xiàn)代語匯去補充;再有,依托語言層層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內(nèi)涵,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學習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使學生實現(xiàn)文化意象的傳承,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二 教學目標
通過朗讀、品味、比較、聯(lián)想等多種方式學習課文,在學懂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初步運用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詞匯,增加文言文的閱讀體驗。
緊扣單元教學目標,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確朋友相交的真摯深沉,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三 教學準備
在學習本文之前,學生已有一些文言文、古白話文的閱讀基礎,因為在五年級學過《楊氏之子》、《猴王出世》、《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等等,而且就詞句的理解來說,此文詞句更容易理解。當然就課文的內(nèi)涵和意蘊來講,文章所講述的“知音文化”更為豐富和玄妙。我期待呈現(xiàn)學生從無到有,從未知到已知的學習提升過程,因此,課前不讓學生準備任何對課文的預習,只憑借學生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循序漸進地推進學習。教學中,我準備了相關的音樂和簡單的教學課件。
四 教學過程
縱情吟誦識知音。
讀題解題。
(1)讀好課題,強調“弦”的讀音。
(2)齊讀課題。
(3)理解“絕弦”、“伯牙絕弦”的意思。
初讀感知。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課文讀正確。
(2)聚焦難讀的句子,扎扎實實讀好課文。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讀好語氣詞“哉”、“兮”,初步體驗古文朗讀的節(jié)奏和韻味。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
——理解“謂”、“乃”的意思,以詞句的理解提升朗讀質量。
(3)齊讀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內(nèi)容。
高山流水遇知音。
打開語言。
課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寫出了“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呢?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理解句子意思,滲透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語言補充的古文閱讀方法。
(2)聚焦“善”的意思,感受“一字多義”的語言現(xiàn)象。
(3)運用詞語、詩句聯(lián)想的方式豐厚語言,豐滿形象,指導朗讀。在此過程中滲透“泰山”、“江河”的文化意味,感知這兩個中國特有的文化意象。
①讀著這個峨峨兮,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泰山?你想到了哪些詞語?把這樣的感覺讀出來。
②江河在古文里邊特指“長江”和“黃河”。想到長江與黃河,你的腦中又跳出了哪些詞或者詩句?
體驗“知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1)理解“念”和“志”,體味“異字同義”的語言現(xiàn)象。
(2)聚焦“鐘子期必得之”的“之”,循序漸進地感受體味“知音”的內(nèi)涵。
①理解鐘子期與俞伯牙不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靈上的溝通,志向、情懷的悅納
②補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內(nèi)心的寂寞與孤獨,反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③練筆感受伯牙得遇子期,會有怎樣的感慨。
④拓展閱讀《列子湯問》中伯牙的原話,理解后借助成語體會“知音”的境界,再次反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3)師生配合朗讀、同桌互讀,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與快樂。在相互配合朗讀的過程中直觀感知文本前四句語言“對仗工整、瑯瑯上口、情感扶搖直上”的特點,為熟讀成誦打下基礎。
破琴絕弦祭知音。
痛失知音。
從“子期死” 這一文本留白處入手,體驗文本語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想象補充。
出示:“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想象補充,感受人物形象:這時候,你又仿佛看見了一個怎樣的伯牙?
縱情朗讀。
借助情感錯位,指導讀出情感,讀出形象。
朗朗誦歌懷知音。
提領一頓——正是這破琴絕弦,正是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卻又痛失知音,使得這個故事更加的蕩氣回腸。從此,人們不斷地在傳說和吟誦著它!
熟讀成誦。
借助資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傳,并誦讀全文。
五 教材分析
伯牙絕弦
知 音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及本班學生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聯(lián)想等多種方式學習課文,在學懂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2.能運用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詞句意思,初步讀懂故事內(nèi)容。
3.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重、難點】
重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聯(lián)系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詞句意思,在學懂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難點:理解“知音”的真正內(nèi)涵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本文古今字義差別不大,較容易理解,雖然在學習本文之前,學生學過《楊氏之子》,已有一些文言文的閱讀基礎,但對文言文的閱讀體驗還是較少。因此,我布置學生在課前準備了課文的預習,教學中,我準備了相關的音樂和簡單的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讀解題——未見其文先生情
1、課前靜息,音樂傳情。
播放古曲《高山流水》,緊扣本單元的主題,引導學生初步感受音樂的魅力,為新課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
2、簡介人物,讀題揭題。
(1)齊讀課題,強調“弦”的讀音。
(2)簡介主人公,了解故事背景。(板書:伯牙子期)
(3)理解“絕弦”、“伯牙絕弦”的意思,揭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抑揚頓挫品音韻
1、自由讀文,爭取讀準讀通。
出示導學提示,學生借助注音與注釋自由讀課文。
2、難句指導,要求讀出節(jié)奏。
聚焦難讀的句子,扎扎實實讀好課文。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讀好語氣詞“哉”、“兮”,初步體驗古文朗讀的節(jié)奏和停頓。
(2)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
——理解“謂”、“乃”的意思,以詞句的理解提升朗讀質量。
3、配樂熟讀,練習讀出韻味。
師:讀書是越讀越有滋味的,讀古文和我們讀現(xiàn)代文不一樣,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講究節(jié)奏,讀到入情處還會搖頭晃腦,下面我們就來找找古人讀書的感覺。
出示課件,多種形式合作朗讀:
(1)師生對讀兩次。
(2)學生同桌之間分角色練讀一次。
三、研讀悟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1、研讀感悟,初識琴聲之妙。
(1)師:讓我們回到那個八月十五的晚上,漢陽江邊,皓月當空,琴聲陣陣,伯牙和子期一個鼓,一個聽,當伯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不由得贊嘆道——當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聽得如癡如醉,再一次發(fā)出由衷地贊嘆——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指導讀好感嘆的語氣。
(2)相機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善”的不同含義,感受“一字多義”的語言現(xiàn)象。
2、角色體驗,領悟心靈相通。
(1)創(chuàng)設情境,拓展想象,師生分角色對話,進行口頭語言訓練。
出示“伯牙所念,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兮若!”的句式引導學生說話。
(2)引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3)理解“念”和“志”的意思,體味“異字同義”的語言現(xiàn)象。
(4)聚焦“鐘子期必得之”的“之”,循序漸進地體會“知音”的內(nèi)涵,在此滲透“泰山”、“江河”的含義,感知這兩個中國特有的文化意象。
(5)理解鐘子期與俞伯牙不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靈上的溝通,志向、情懷的悅納。(板書:所念必得)
(6)學生用一個成語來形容伯牙和子期之間的心意相通。(心心相印心有靈犀)
3、課堂練筆,感受相遇之喜。
(1)補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內(nèi)心的寂寞與孤獨,反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2)學生練筆:假如你就是伯牙,如今得遇鐘子期這樣懂你的朋友,此時的你會有怎樣的感慨?請用“伯牙得遇鐘子期,欣喜若狂,不由得感慨道:‘善哉!善哉!。’”的句式寫下來。
(3)指名反饋,師簡要點評。(板書:知音)
4、借用原話,重溫知音典故。
(1)拓展閱讀《列子?湯問》中伯牙的原話,理解體會“知音”的境界,再次反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2)師:從此以后,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
四、品讀明理——破琴絕弦祭知音
1、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失知音之悲。
(1)從“子期死”這一文本留白處入手,指名朗讀這三個字,體驗文本語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2)出示句子,師范讀:“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3)想象補充,感受人物形象:這時候,你仿佛看見了一個怎樣的伯牙?在此基礎上請學生帶著自己的體驗讀好這句話。
2、吟誦短歌,體會失知音之痛。
(1)出示短歌,師生吟誦:古書中記載,聞知朋友死訊,伯牙悲痛欲絕,在子期墓前寫下這樣一首短歌: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言!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2)借助短歌中的詩句,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讀出形象讀出悲痛。
師:如今,子期一走,我之所念,無人能得,(擦去板書:所念必得)“摔斷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男生一起讀——
師:如今,子期一走,我又要回到?jīng)]有知音的孤獨中去,(擦去板書:知音)“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女生一起讀——
師:如今,子期不再,留琴何用?就讓我破琴絕弦,也絕了我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吧!一起讀——
師:這真是破琴絕弦肝腸斷,人間無處覓知音!
五、誦讀傳神——一詠三嘆懷知音
1、余音繚繞,提領一頓。
師:正是這喜得知音卻又痛失知音,才使得《伯牙絕弦》這個故事更加的蕩氣回腸。從此,人們不斷地在傳唱和吟誦著它!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后面的“資料袋”,了解這個故事的源遠流長。
2、回味經(jīng)典,背誦全文。
借助“資料袋”,充分靈活地運用教材資源,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傳,一詠三嘆誦讀全文。
六、拓展延伸——莫愁前路無知音
(1)課堂小結,升華認識。
師:同學們,學習了《伯牙絕弦》這個故事,如果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知心的人,你就可以稱他是你的——知音。(再次板書:知音)
師:從此,你和伯牙、子期不再陌生,盡管你們相隔千年,盡管知音難覓知音難求,但我們依然要懷抱著愿望,在生活中苦苦尋覓著自己的——知音!
師:孩子們,你一定會在成長之路上遇到自己的知音,當幸福降臨時,希望大家懂得珍惜!
(2)布置作業(yè),課外延伸。
①收集體現(xiàn)知音好友的詩文和名言警句;
②試著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7
一、導入:剛才聽到的這首樂曲是什么?
從這委婉動人的旋律里,我們似乎傾聽到了一段委婉動人的故事,今天我們在這段音樂的引領下走進《伯牙絕弦》的故事。
板書《伯牙絕弦》指名讀,齊讀。解題,質疑。
二、初讀古文。
1.自由讀古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檢查)
2.范讀,出示畫停頓的內(nèi)容自己再讀古文。
3.指名讀,齊讀。
三、學習課文
幾遍讀下來我們知道了文章寫了兩個人?(伯牙,鐘子期)
1.(出示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說說你有何了解?
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善:善于,擅長)請生讀,鼓作何意?從哪里了解到?(下面注釋)從文中的注釋了解意思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
齊讀,讀出二人的特點來。
師:從哪里看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用筆畫出。指名回答。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細細讀讀第一句:你有何體會?
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此時鐘子期心中浮現(xiàn)怎樣的高山?
(巍峨,高大)文中用一個詞來形容是?(峨峨)
請生讀讀出巍峨的氣勢來。(過渡)孔子曾登泰山而小天下再讀讀,體會高山的巍峨。
再讀子期的話,從哪個詞體現(xiàn)鐘子期善聽?(善哉!)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好啊!讀出它的味道來。
區(qū)別四個善的不同意思。指名讀,齊讀。從哉,兮兩個語氣詞你又作何體會?再讀。
3.用相同方法學習第二句。男女生配合讀。
4.既然說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聲還會表現(xiàn)哪些動人的場景呢?引導學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風、裊裊炊煙、瀟瀟春雨
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拓展和運用:假如現(xiàn)在你是子期,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透過伯牙的琴聲,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風了嗎?于是你怎么贊嘆?(善哉,徐徐兮若清風!)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過伯牙的琴聲,你看見那皎皎的明月了嗎?于是你怎么贊嘆?(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一起想象這樣一幅畫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聽琴。當伯牙鼓琴志在楊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霧、志在炊煙子期會怎樣贊嘆?引導學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說句子。
這正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5.出示伯牙與子期相遇的資料。說說伯牙心情如何?伯牙會對子期說什么?寫下來。
交流匯報,師適時點評:
過渡:伯牙和鐘子期多么想像高山流水一樣相伴相隨。他們約定來年中秋再聚首。第二年當伯牙如約而至時,等來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死(指名讀)伯牙此時心情如何?再讀。
6.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從哪里看出?齊讀感悟,
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碎的僅僅是琴嗎?再讀最后一句。
聽《伯牙吊子期》音樂感受伯牙的
絕望,再讀。
四:總結:
伯牙絕弦只因伯牙所念再無人得之。齊讀,感受絕弦的美麗。
五:板書設計:
伯牙
絕弦
知音
鐘子期死
六、伯牙絕弦教學反思
《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文,是小學階段所學的第二篇古文,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但從文字上看,又是比較淺顯易懂,讀起來朗朗上口。屬于學生易于接受的一篇文章。于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定位是讓學生讀通、讀懂文本。縱觀這節(jié)課我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從讀入手。引導學生從初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師范讀,指導讀好停頓,再到個別讀,到理解感悟讀,層層顯示出不同環(huán)節(jié)讀的任務。一節(jié)課下來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會背誦。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學生對文章有了整體的感知。很多意思自己就能體會,內(nèi)化。
二、文言文或古詩詞可以說是一個整體的意象。一些重點詞句固然需要引導理解,但如果過多地注重于此,則肢解了文言文本身的的整體性或文言文的韻味(語言美)。于是,如何在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與感受文言文的韻味、節(jié)奏美上尋求一個平衡點,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學時教師的過渡語言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學時我按原文呈現(xiàn)的順序進行品讀,先對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的善鼓進行理解,然后用:讀讀句子,你從哪里體會到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以過渡到下面詩句的教學,既完成字詞的理解,又保護文章的整體性,在其它的環(huán)節(jié)中我也嘗試插入一些輔助的資料,渲染氣氛的語言,把古文的意思連貫起來。使整節(jié)課渾然一體。
三、注重對學生的點評。點評是師生交流互動的最好渠道,在朗讀時針對學生不同層次的朗讀予以評價,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朗讀目的,提高朗讀效果。在感悟文本時我適時插入一些能加深體會的話,如學生寫完:伯牙會對子期說什么?在匯報交流時,我給了:相識滿天下,知音只一人。以前是滿面春風皆朋友,如今是有緣千里來相會。琴聲懂心聲懂志向懂,胸懷也懂。這些語言幫助學生把對知音的體會推向高潮。
當然教學中,我對一些詞句的挖掘還不夠深入,如: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引導學生充分感受伯牙與鐘子期互為知音,善彈善聽的特點還不到位。以致學生朗讀缺乏激情。在與學生的交流時還缺乏教育機智,在教案的預設與生成時沒把握好學生的反饋信息。在今后教學中努力做到揚長避短,爭取在教學上有新的飛躍。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8
課文: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相關詩句:(課堂備用)
滿面春風皆朋友,有緣千里終相會 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相識半天下,知音只一人。 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
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知我者,子期也! 士為知己者死。
教學目標:
1、正確、通順、有節(jié)奏的朗讀課文,滲透古文朗讀方法,培養(yǎng)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利用插圖、注釋等方法理解文中詞句的意思,了解課文大意。
3、通過朗讀感悟、情感體驗等方式感受伯牙和鐘子期之間知音深情。
教學過程:
導:(板書:泰山峨峨 江河洋洋)先看看黑板上的四字詞語有什么特點,同學們能不能也說幾個這種形式的詞語。(生說)如果說一些以景物為主的這樣的詞語。(生說并板書4個:白雪皚皚 清風徐徐 波光粼粼 楊柳依依 草色青青等)
一、初讀課文
同學們,咱平時常說——千金易得,知音難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的珍貴啊!今天咱們學習的是一篇文言文,也叫古文,講述的就是兩千多前春秋時期的一個關于知音的故事。
1.練讀。請同學們自由讀三遍課文,第一遍讀準兩個生字的讀音及讀好一個易讀錯的字。第二、三遍將古文讀通順,注意停頓。
2.指名讀。第一個:注意聽,每個字都讀正確了嗎?第二個:注意聽,他在句子中是怎么停頓的?并練讀:“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謂世再無知音”
3.練讀。讀出古文的味道來。什么是古文的味道呢,舉例平淡的讀“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自由讀出自己的味道來。
4.指名讀。
5.齊讀。
二、整體感知
1、同學們,課文讀了幾遍了,這篇古文的大概意思是什么?仔細看書上的插圖和注解,自己先來學習學習。靜靜的默讀,自己學習。
2、檢查:老師問兩個問題,看看同學們自學得怎樣了。
第一個:伯牙和鐘子期分別有什么特點?
出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問:這兩人分別有什么特點?(伯牙喜歡鼓琴,而鐘子期喜歡聽琴。)
1.從哪里看出來是“喜歡”——(善)
2.善字僅僅是喜歡的意思嗎?還會是什么意思?
3.擅長。(一個是鼓琴的高手,一個是聽琴的高手)指名讀,讀出他們的特點來。
4.鼓字是什么意思,(彈)從哪里知道的?(注釋能幫我們很多忙啊!)
5.再讀,讀出他們的特點,(突出善字,并注意停頓。)
第二個:伯牙想彈什么,鐘子期都聽出來了嗎?(想彈高山,想彈流水,都聽出來了。板書:高山流水)
三、句子學習、情感體驗
同學們,伯牙鼓琴,鐘子期聽琴,多么詩意動人的畫面啊,我們也一同前往感受一下這個場面。投影:插圖及高山流水的音樂。
1.同學們,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伯牙,一個怎么的鐘子斯?(彈得認真入情,聽得如癡如醉)
2.投影——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此時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的面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怎么的畫面?(巍峨高大的泰山)——讀出峨峨的感覺
3.鐘子期為什么不以華山或別的什么山來感嘆,而選擇的是泰山呢?(五岳之尊、皇上祭天的地方,巍峨而神圣)——指名讀。
4.如癡如醉的鐘子期聽到伯牙這美妙的琴聲,會發(fā)出怎樣的感嘆——指名讀。(激動的、癡迷的、沉醉的)
5.善哉,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來說是怎么感嘆?(好啊,棒啊,妙啊,強啊)
6.再讀
7.還有另一個感嘆詞是——兮。一個句子中一同時出現(xiàn)兩個感嘆詞,此時的鐘子期看來是真的聽得如癡如醉了,指名讀——
同學們,伯牙表達高山的琴聲令鐘子期如癡如醉,伯牙表達流水的琴聲,鐘子期又會發(fā)出怎樣的感嘆呢?投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1.指名讀
2.此時展現(xiàn)在鐘子期面前的又是怎樣的畫面?( )
3.再讀。
句式練習:同學們,伯牙善鼓,鐘子期善聽啊。如果伯牙志在清風,鐘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風,志在白云,鐘子期曰——悠悠兮若白云。
這正是投影——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同學們,你對這句話,現(xiàn)在有何感想?——念字的理解,必字的朗讀。
四、補充
同學們,學到這,我們覺得伯牙鐘子期能如此心靈相通,那么他們可能是什么關系呢?(學生猜:朋友、知己等)真是這樣的關系嗎?輕聲快讀——投影:伯牙是春秋時期有名的宮廷樂師,名滿天下。聽他彈琴的,雖然大都是宮中的達官顯貴,可卻沒有人真正聽得懂他的琴聲,伯牙甚感孤獨。一日外出途中,他在高山流水間彈奏了起來,以抒發(fā)內(nèi)心的苦悶。不想,一個砍柴的樵夫——鐘子期,駐足靜聽,并聽出了伯牙琴聲中想要表達的意思。(配流水樂曲聲)
板書:(高山流水)巧相遇
只可惜他們兩人相處時間甚短,意猶未盡。于是相約第二年的春天再于此地相會。
投影:插圖及《傷離別》曲。悠遠悲傷。敘述:第二年,伯牙興致勃勃地趕來此地與鐘子期相會,再續(xù)前緣。不想,天有不測風云,等待伯牙的并不是鐘子期的人,而是鐘子期冰冷的墓碑。
同學們,伯牙于茫茫人海中巧遇知音,何等的榮幸。可是此時,當他跪在子期冰冷的墓碑前,昔日的知音已化作一堆黃土。此時的伯牙做了什么?
投影: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1.做了什么?(板:破琴絕弦)這樣做意味著什么?
2.為什么這樣做?(板:謝知音)
五、結尾
后人根據(jù)這個凄美的知音故事,改編成了一曲優(yōu)美的樂曲——播放《高山流水》
讓我們在這美妙的琴聲中,再讀這個故事!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9
一、談“朋友”導入我很高興能
1、今天,我來到嶄新漂亮的甌北七小,看到了幾十張可愛的笑臉,真高興,能與我交個朋友嗎?老師先做個自我介紹,我姓呂,來自于你們的兄弟學校甌北六小。誰也想跟我交個朋友,你能介紹你的一位朋友讓我認識嗎?
2、很高興能認識這么多新朋友—————————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之間往往會發(fā)生許多難以忘懷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于朋友之間深厚友誼的故事—————伯牙絕弦(個別生讀題)
3、這“弦”字比較難讀,我們再來讀一次。
4、這是一篇文言文,古人只用了77個字,卻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現(xiàn)在,我們就一同去品味文言文所帶來的獨特的魅力。
二、整體感知,讀出韻味
1、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地讀,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文章讀通了嗎?誰來讀讀看,請你吧!
(評:聲音很響亮,讀得較通順,讀得字正腔圓)2
3、古文的朗讀和現(xiàn)代文的朗讀是不同的,光讀通讀順還不行,還要讀出文言文特有的節(jié)奏和韻味,老師給文章加了停頓,自己試著練練吧。
(個別讀,評:你很用心在體會停頓;你讀得越來越有韻味了;讀得有板有眼)3
4、文中有幾句的停頓特別難度,聽老師來讀一遍。
誰來讀讀?“兮”這個語氣詞后面可延長并停頓一下,你再來讀一遍。很好有進步,這樣一詠三嘆,頗有音樂美!(多生)我們一起來讀一遍。
5、看來,讀好停頓是讀好文言文的關鍵所在,注意停頓的同時,你也可以激情澎湃讀,也可以搖頭晃腦讀。好,讓我們一起讀。
三、解題,明方法
書是越讀越有滋味了,這時候,讓我們再來讀讀課題,題目中的“絕”是什么意思?你懂了嗎?你是從哪兒知道的?(根據(jù)學生回答黑板貼出示)
1、“借助注解來理解”古文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
2、“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
3、老師今天再向大家介紹一種方法,就是“借助現(xiàn)代漢語中的詞來理解”。譬如:封筆、絕交
四、讀中理解、讀中悟
過渡:文章的課題已經(jīng)讀懂了,我相信你們用上這些方法,自己就能把文章的意思弄懂。請你默讀文章,邊讀邊思考句子的意思,呆會我們來交流:
你讀懂了那一句?2—3
1、交流:你讀懂了哪一句?(生談)
2、哦,你讀懂了這句話,出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這個“善”字是什么意思?(擅長)誰再來讀讀這句。
3、文中哪句話具體描寫了“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呢 ?請拿起筆吧它劃出來。(出示) 2—齊讀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4、同學們,讓我們重溫2000多年前那一次難忘的相遇,請大家閉上眼睛,靜下心來,用心來聆聽伯牙的琴聲吧!(配樂)
(1)伯牙席地而坐,他志在高山,揮指之間,蒼勁渾厚的琴聲在山間飄蕩。子期呀,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高山?于是,你情不自禁地高聲贊嘆————(多生、齊讀)
(2)當伯牙志在流水,轉軸撥弦,輕靈激蕩的樂曲在山間流淌。子期呀,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江河?于是,你情不自禁地高聲贊嘆——————(多生、男女生、齊讀)
這句話中“善哉”用現(xiàn)在的表達方式可以說?(好啊、妙啊)
這個“善哉”的“善”與上文的“善鼓琴、善聽”的“善”意思不一樣。 我們能用自己的朗讀讀出來嗎?
5、好,現(xiàn)在我請你們來推薦一位朗讀高手與老師合作讀。我來當伯牙,你來當子期。—————— 現(xiàn)在,我們?nèi)喽际亲悠凇?/p>
6、伯牙善鼓琴,心里想著高山和流水,就能用琴聲表達出來,伯牙的心里想的僅僅是高山和流水嗎?他想用高山和流水表達什么呢?善聽的子期透過伯牙的琴聲,能聽得懂嗎?(出示)
子期從伯牙的琴聲中還聽出了伯牙希望自己有著山一樣的——————,有著海一樣的———————。(志向、理想、意志、目標;胸懷、心胸 )
7、這樣,伯牙心里想的,子期都能聽懂。這正是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這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啊!像這樣心心相印,心心相通的兩個人,我們稱之為—————————“知音”。(板:知音)
五、在絕弦中,體味知音難覓,唯有珍惜。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作為楚國著名的宮廷樂師,伯牙當時的境遇如何呢?請看下面的一段資料。(師述)
2、 讀了這資料,讓我們再來看看,當伯牙你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出示)
3、 伯牙當時的心情怎么樣?(激動、興奮、驚喜)
4、因此,伯牙與子期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他們多么希望他們倆能像高山流水一樣相伴相隨,永不分離。他們?yōu)I惜別,相約來年再見。一年后,伯牙帶著琴來找子期,可是等待他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那冰冷的墓碑。
(1)面對冰冷的墓碑,他想起了去年高山流水般心心相印的日子,他悲痛萬分,所以——————
(2)面對冰冷的墓碑,又會有誰能懂伯牙的心呢?于是,他大聲哭喊—————
(3)面對冰冷的墓碑,伯牙內(nèi)心絕望,他覺得自己再也找不到像子期這樣的知音了,于是——————
5、伯牙破琴絕弦,剩下的只是無邊的寂寞,留下的只有《伯牙絕弦》這個故事。讓我們再一次齊讀課文,能背的同學背下來。
6、千百年來,伯牙絕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詞,后人根據(jù)這個故事還編寫了一首動聽的歌曲——————高山流水。聽!
6、聽著這千古絕唱,讀著這動人的故事,你感動嗎?面對伯牙,也許你想安慰他,也許你想贊美、鼓勵他,也許你還想到了別的,請將你的想法寫下來。(生交流寫作并小結:是呀,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也許,我們無法遇到知音,或像伯牙和子期一樣曾經(jīng)擁有卻不幸失去,那么請你不要悲傷、不要哭泣,因為幸福在于過程。也許,我們會有幸尋覓到自己的知音,那么請你好好珍惜。)
7、千百年來,有許多文人墨客也寫下了許多關于友情的名言佳句,誰來說說?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唐·王勃)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 王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 李白)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
人生所貴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親(唐·李賀)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幾人?(唐·白居易)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根據(jù)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見真摯的友情。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生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2.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教學準備:
課件、《高山流水》的樂曲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有一個故事千古流傳,令人吟誦至今,它記載了兩個好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它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絕弦》。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
2.生再讀課文,根據(jù)自己對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頓恰當。
3.指名讀,學生評議,在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讀好文言文的節(jié)奏。
4.放錄音范讀,齊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5.指導朗讀,出示課件。
三、讀懂課文,領會文境
1.這是一個發(fā)生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鐘子期,課文記敘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習文言文有哪些方法?(課件示)(借助課后的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通過平時學習古詩知道學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學會用自己的話讀懂課文的意思)
2.學生自學,弄懂課文的意思。
3. 小組合作學習:組內(nèi)交流學習情況,互相補充,疏通文意。
4. 全班交流學習情況:在學生匯報時,老師相機重點指導文中四個“善”字的不同用法和含有“善”的句子意思,弄懂全文的意思。
(1)課件出示含有“善”的句子:“善鼓”、“善聽”中的“善”解釋為“擅長、善于”;兩個“善哉”中的“善”解釋為“太好、太妙”。
(2)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想象:伯牙彈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的場景,還會有哪些動人的場景?假如你是子期,透過伯牙的琴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會用怎樣的詞語來概括呢?這時,你是怎樣贊嘆呢?
(3)分角色表演:老師當伯牙,學生是子期。
課件出示: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善哉,( )兮若明月!
伯牙鼓琴,志在細雨。善哉,綿綿兮如( )!
伯牙鼓琴,志在炊煙。善哉,( )兮像( )!
……
這正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想,我的朋友一定明白而贊嘆,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這就是知音呀!
(4)伯牙為什么絕弦?絕弦說明什么?(這世上再也沒有知音,再彈也沒有意思了。)
四、讀好課文,感悟文情
1. 播放《高山流水》樂曲。
2. 邊聽邊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悟,回味動人故事。
五、拓展文本,升華認識
1. 伯牙為了知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2. 搜集有關的文章進行閱讀,積累有關朋友情意的語句。
六、作業(yè):
1. 收集體現(xiàn)知音良朋的詩文和名言名句
2. 背誦課文,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或伙伴聽。
板書設計:
伯牙絕弦
善鼓琴 善聽
所念 必得之
絕弦 死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11
【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jù)】
教材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jù)的。
【教學背景分析】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伯牙、子期,相知相惜的情誼,自古便廣為流傳。該篇選入小學教材,不僅要讓孩子繼續(xù)接觸和了解文言文的特點,學會借助工具理解文章內(nèi)容,更重要的是感知人與人之間的通過藝術形式所建立起來的相知、相惜的情誼,這樣內(nèi)涵就更加深遠了。我在教學時,重點抓住相知時所喜,相別時所哀,來體會相知的情誼的。并在學習中充分表達學生內(nèi)心所感,與書中人物同喜同悲,即在學生情感萌發(fā)之時,在“讀中寫在讀中感在讀中悟”,以求達到情感共鳴。
【本課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獨立借助注釋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背誦),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4、體會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教學重點】
1、 借助字典和頁下注釋理解全文大意,并能理解重點字詞含義。
2、感悟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潔友情,并動筆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
【課前準備】
1、古箏曲《高山流水》。
2、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楊氏之子》,還記得嗎?誰來起頭,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
師:你的記憶力真好,相信這一課已經(jīng)給你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像《楊氏之子》這樣的文言文,我們已經(jīng)接觸過了,文言文是我們中國文學的瑰寶,更是我們民族所獨有的,它不僅語言精練,而且寓意深遠,是值得我們同學深入理解和研究的。那么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文言文。
2、出示課題:
伯牙絕弦
(強調“弦”讀 xīán,不能讀 xuán。)
3、師:現(xiàn)在,我們就跨越時空,來到春秋時代,來傾聽這個美麗的傳說。
二、總結學法,自主學習
1、師:這是一篇比較淺顯的文言文,同學們都有了學習文言文的基礎,回想一下,應該怎樣學習文言文?
(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借助注釋,一句一句地讀,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讀懂整篇課文的意思;弄不懂的詞句和同學研究,實在弄不明白再問老師。板書簡寫為:讀譯悟背。)
2、學生自讀自悟;同桌小組研討,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匯報,重點點撥
1、生匯報讀課文情況,師生共同正音,必要時老師范讀,指導如何隔詞斷句。
2、于詞語的理解,重點點撥以下詞義:
⑴ 絕:斷絕;
⑵ 鼓:彈;
⑶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⑷ 哉:語氣詞,表示感嘆;
⑸ 峨峨:高;
⑹ 兮:語氣詞,相當于“啊”;
⑺ 洋洋:廣大。
3、生匯報句子意思的理解,提出經(jīng)過研究、討論還弄不懂的詞句,全班討論,教師點撥:
⑴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苦泰山!”意思:伯牙彈琴,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說:“好啊,像泰山一樣巍峨!”
⑵ 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意思:伯牙說世上再也找不到我的知音了,于是摔破琴弦,從此不再彈(琴)。
4、在了解句子意思的基礎上,生連起來說課文意思。
5、為了便于學生準確理解全文意思,特別對重點詞語的解釋進行區(qū)分:
出示課件:
善鼓琴──善哉破琴──絕弦志在高山──伯牙所念
對比區(qū)分含義的不同。
四、深入理解,感情朗讀
1、師:伯牙當時已經(jīng)是楚國著名的音樂家了,你說他還會缺少贊美嗎?那么他為什么單單把子期看作了知音了呢?認真讀讀文章,從文章中找出你的答案。想一想你從中明白了什么?
學生默讀,思考。
師引導:
那么當伯牙聽到那些贊美之詞不著邊際,他們中沒有一人真正理解自己的創(chuàng)作時,他會想些什么?渴望什么?他的渴望最終得到滿足了嗎?
師:對了,終于有一天,伯牙遇見了子期一人善鼓之,一人善聽之你想,伯牙內(nèi)心該是怎樣的激動啊?再讀讀這段話:伯牙鼓琴……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指導朗讀,鐘子期曰“善哉”──表達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怎樣的贊美。
“必得之”──伯牙的感受怎樣?子期的感受又怎樣?發(fā)揮你的想象,先思考,再討論。
兩人抒發(fā)的情感相互交融,心意相同,這樣的朋友,我們就稱之為”知己”,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你再讀讀,發(fā)現(xiàn)那些詞最能表現(xiàn)這一點。
(讀中強調:“峨峨兮若泰山”一句應讀出山的巍峨;“洋洋乎若江河!”應讀出水的寬廣。)
強調“必得之”。
(讀中配樂,出示伯牙、子期畫面,這就是當年那一首高山流水。)
五、談課文感悟
師:無奈世事難料,子期不幸去世。那伯牙會怎樣呢?出示:“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什么意思?你從中讀懂什么了?
(點題,讀懂他們的深情……)
師:此時,當這一曲高山流水再次響起時,如果你是伯牙,會想些什么呢?
動筆寫一寫。寫后,指名2位學生讀。
(有一個詞,正好形容伯牙此時的心情,那就是──悲痛欲絕。)
再讀這一句。
正所謂:“相識滿天下,知己能幾人!”朋友間能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欣賞到如此境地的,恐怕唯有子期與伯牙了。
下面,請同學們再次捧起書,帶著你深入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試背誦。
(配樂。)
指名讀、背(各一人)。
六、課后拓展
雖然說知音難覓,知己難求,但古今中外有不少人成為知音他們攜手共進創(chuàng)造出了偉大的成就,請學生課下搜集有關的“知音”故事,有時間咱們一起交流。
七、作業(yè)
1、熟讀并背誦課文。
2、寫一寫自己和知音的故事。
【效果評價】
預期的效果最為滿意的是學生的朗讀。既表達出知音相遇時的喜悅與相見恨晚,又表達出失去知己時的痛斷肝腸。這一點是最有表達力和說服力的了。教師在引讀時,激情的表達烘托了課堂的氛圍,成為了學生學習探知的助力和方向,鋪就了學生的成長,發(fā)揮的基石,起到了主導的作用。但在學生暢談感想的表述之中,語言的精煉和準確還有待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這也是高年級學生突出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表現(xiàn)。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令人較為滿意。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12
1、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獨有的語言特點和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能借助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用自己的話初步講講這個故事。
3、通過朗讀,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體會知音難覓,珍惜知音的情感。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較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感受藝術(音樂)的美好。
2、通過朗讀,讀
通過朗讀,體會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準備
一、解題質疑,引入課文
初讀課題后,學生理解“絕弦”的意思,大致了解伯牙,就課題提出疑問。
二、讀準字音,初知課文
1、學生自由練讀。
2、檢查初讀情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聯(lián)系注釋,讀懂文意
1、指導學生聯(lián)系注釋嘗試疏通文意,并練習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在學生講述時,教師相機指導理解重點詞句“善”“志”等。
3、學生練習朗讀,讀出文言文韻律。
四、深入體會,品味文情
思考:
伯牙為何絕弦?
1、感悟“知音相遇之喜”:
⑴學生自學:
你是從哪些語句感悟到伯牙、子期就是知音,勾劃相關的語句,讀一讀,品一品。
⑵學生交流,教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理解善鼓的伯牙志在高山與流水時,善聽的子期能準確聽懂伯牙的琴音所傳達的心聲。
學生練習朗讀,讀出文言文的韻味。
拓展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
師生共讀,表達知音相遇之喜。
2、感悟“知音離世之悲”:
借助馮夢龍《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部分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伯牙為何破琴絕弦。
學生練讀,體會伯牙失去知音的復雜情感。
對比朗讀,再次體會知音離世之悲。
五、回味誦讀,升華文心
1、善鼓的伯牙為了知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2、學生討論,教師點撥。
3、師生誦讀全文。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13
一、揭題導入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兩千多年前的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叫──《伯牙絕弦》。師生讀課題。
二、初讀吟誦———整體感知古文行文格局
1、初讀正音:
因為是第一次接觸古文,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讀讀,爭取做到字正腔圓。
師范讀,生跟讀;自練,爭取讀得有有板有眼。
結合課文注釋理解讀課文,盡量讀得有滋有味。
2、講故事──整體感知行文格局。
出示:
“千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這樣的兩個人……”
三、朗讀品味,感受高山流水意象
1、“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知識點:
善,鼓。是什么意思?
讀出他們兩個人的特點。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知識點:
同樣的一個字卻有不同的意思,如“善”;不同的字卻表達同樣的意思,如“志”和“念”;哉、兮語氣詞的妙處。
個性朗讀,體悟:
峨峨泰山與洋洋江河。
3、回讀: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4、走進所念,咀嚼體會詞句意味。
出示:
“志在……,鐘子期曰:“……”
四、高山流水,道是無琴缺有情
1、追尋思念,感懷千古寂寞、萬般惆悵;切己體察,感動一見如故、相見恨晚。
補充伯牙與子期相遇材料。
2、誦讀傾訴,感悟高遠志向、寬闊胸懷:
體會朗讀“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此時,鐘子期僅僅聽懂我的琴聲嗎?還聽懂我的什么?
出示: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觸景生情,此時無聲勝有聲。
反復叩問,體悟伯牙“人生得一知音足矣”。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14
【教材簡介】
這一課是文言文,主要講了春秋時期楚國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伯牙把感情融進樂曲中去,用琴聲表達了他的感受,琴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不管伯牙如何彈奏,子期都能準確地說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絕,覺得世上再也沒有人能成為他的知音,于是,他把心愛的琴摔碎,終身不再彈琴。課文層次清晰,先概括寫了伯牙善彈,子期善聽,再具體寫如何彈如何聽,最后寫子期死,伯牙絕弦。全文共用77個字,表達了朋友之間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為千古佳話。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懂課文:借助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讀好課文: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
4、背誦課文: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激發(fā)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詞句的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體會文言文所表達出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方法】
六步教學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步:激趣導入,解題質疑
1、談話交流:
同學們,古今中外有許多交友的名言名句,誰能說一說?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君子之交淡如水,酒肉朋友不可交。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流傳千古,吟誦至今的有關知己朋友的文言文,感受文言文帶給我們特有的語言魅力。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讀準字音,強調“弦”的讀音。
3、解題質疑:
(1)學生通過課前的查資料簡介伯牙,老師做適當?shù)难a充:伯牙,春秋時期楚國著名的琴師。(可結合參考上的伯牙學琴故事)大致了解伯牙、鐘子期。
(2)理解“絕弦”(如果不易理解可在讀懂環(huán)節(jié)進一步理解)
(3)質疑:如:伯牙為什么絕弦?絕弦說明什么?
(教學設計的主線要簡明。課始從課題入手,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這樣既檢查了學生課前預習查資料的情況,又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還起到了牽問題而統(tǒng)領全篇的作用)
第二步:讀通課文,感知文意
1、檢查讀書情況:指名讀課文,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范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的讀音,讀通詞句。注意斷句停頓。
2、重點指導朗讀的句子:如課件出示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預習,檢查指導學生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老師的評價語言要及時,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把預習落實到位,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第三步:讀懂課文,領會文境
1、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學生讀課文聯(lián)系注釋,試著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小組合作學習:組內(nèi)交流學習情況,互相補充,疏通文意。
3、全班交流學習情況:在學生匯報時,老師相機重點指導文中四個“善”字的不同用法和含有“善”的句子意思及“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的意思,弄懂全文的意思。
(1)課件出示含有“善”的句子:請選擇“善”在文中的意思:擅長、善于;表示贊嘆。
(2)換位體驗:假如你是子期,透過伯牙的琴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贊嘆的?
(3)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想象:伯牙彈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的場景,還會有哪些動人的場景?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風、裊裊炊煙、綿綿細雨等。這時,子期分別是怎樣贊嘆的?
(4)分角色表演:老師當伯牙,學生是子期。(課件出示)
老師: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學生: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老師:伯牙鼓琴,志在細雨。學生:善哉,綿綿兮如()!
老師:伯牙鼓琴,志在炊煙。學生:善哉,()兮像()!
……
最后讓學生連起來說,形成排比句式。再讀領悟文章所描繪的情境。
(5)這正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想,我的朋友一定明白而贊嘆,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這就是知音呀!
4、探究學習:研究解決開課時提出的問題,初步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感。
(1)伯牙為什么絕弦?(借助課件出示馮夢龍的《警世通言》引導學生理解伯牙為何破琴絕弦)
(2)絕弦說明什么?
(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做到細節(jié)飽滿才能更好進行語言訓練,進而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統(tǒng)一、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體現(xiàn)了新課標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凸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層次性過程,使學生的認識由淺入深,層層推進,螺旋上升,既弄懂了文意,又領會到文章所描寫的意境。)
第四步:讀好課文,感悟文情
1、學生練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
2、比賽朗讀:讀出情感。
(在讀通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運用比賽的方法讓學生把課文讀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感受到文言文所表達出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體會到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第五步:背誦課文,領悟寫法
1、指導背誦:課文先概括寫了伯牙善彈,子期善聽,再具體寫如何彈如何聽,最后寫子期死,伯牙絕弦。全文共用77個字,表達了朋友之間真知己的思想境界,成為千古佳話。邊想象邊背誦。
2、學生練背
3、指名背誦
第六步:拓展文本,升華認識
1、欣賞《高山流水》樂曲,回味動人故事。
2、伯牙為了知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
3、搜集有關的文章進行閱讀,積累有關朋友情意的語句。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2、理解文章內(nèi)容,感知文言文的特點,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3、創(chuàng)設情景,點撥感悟,理解故事對于我們的啟示。
4、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感悟祖國的語言魅力,從而自覺地吸收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的的語言文化。
【教學重點】
理解詞句的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體會文言文所表達出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高山流水》錄音和powerpoint。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課前談話、揭題導入:
同學們,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游戲,看看將來誰有可能是文學家。我們知道中國的語言文字最有情味,從文字中,我們能讀出顏色、聲音、畫面、情節(jié),甚至能讀出氣味。我給你一個詞,你能讀出什么呢?請注意看——“鳥語花香”(你和文學家有緣,因為你讀出了聲音和顏色。你將來肯定是一名出色的文學家,你不但讀出了一幅群鳥齊鳴、百花吐艷的畫面,還帶領我們走進了花的海洋,聞到了花的芬芳。你將來肯定能成為文學家,你能通過想象,讀出文字中的情節(jié)。)“高山流水”(這個孩子也有文學家的潛質,你能讀出顏色和聲音。你真棒,你讀出了一幅高山流水圖,靜態(tài)的大山、動態(tài)的河流相映成趣。)不過,當鄒老師看到“高山流水”這個詞時,我讀出來的是一個流傳千古的動人故事——《伯牙絕弦》,因為高山流水覓知音就是講的伯牙絕弦的故事。(上課!)
一、揭題導入
板書課題,生讀。指導生讀準“弦”。《伯牙絕弦》是一篇文言文,還記得我們以前學文言文的方法嗎?生談學習方法。師: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很多,比如反復誦讀加揣摩,比如聯(lián)系上下文,比如參看書下注釋,比如借助工具書等等,今天,我們就繼續(xù)用老祖宗用了幾千年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多讀來品析文言文。
二、初次讀文
1、請同學們朗讀課文3遍,做到字正腔圓。
指名讀,師:他讀得怎么樣?評議字音準確和發(fā)音的清晰。再讀一讀,不但字音要準,每個句子都要讀通順,尤其要注意斷句。
2、指名讀,糾正斷句錯誤的句子。
師:誰來評一評?出示難讀的句子: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師范讀,生再讀。)
師:再把課文讀一讀,讀出古文的意味。
3、生齊讀,要求文從字順。
三、理解課文
過渡:書是越讀越有滋味的,同學們再快速默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一)整體感知:
1、生談讀懂的地方。(提醒學生不要重復別人的話,認真傾聽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品質。)
2、師:同學們的自學能力很強,但是學習文言文,很重要的一點是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你理解這個字的`意思嗎?出示“善鼓琴、善聽、善哉”,指名生理解(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說出誰善鼓琴、誰善聽)。“善哉”用現(xiàn)代的話還可以怎么說。
師:一個“善”字竟然有著完全不一樣的意思,可見我們的語言文字是需要仔細品味的。
(二)細學課文:
1、“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又何以見得?
2、生找有關句子,師出示句子,生理解。
3、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說)哪個字表現(xiàn)出了巍峨?他看見的是巍峨的泰山,你又看見了什么樣的山?你哪個字表現(xiàn)了“高聳入云”?齊讀。
師:是呀,一個“峨”字竟然表達出來了這么多的意象,古人講話真是簡約而不簡單。
還有哪一句能說明子期善聽?出示:伯牙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生理解此句。怎樣讀才能讀出江河的寬廣(浩浩蕩蕩)(你抓住了“洋洋”二字來讀出江河的寬廣。
師:聽的出你是在真心誠意地贊美伯牙,那伯牙只是在用琴聲表現(xiàn)泰山的高大和江河的寬廣嗎?(指名答)
師:引導學生理解古人常以琴言志,將自己的心聲、志向融入琴聲中。他表現(xiàn)高山就是訴說自己的志向有高山般遠大,表現(xiàn)江河就是說自己擁有江河般的胸懷。伯牙是在用琴聲表達自己浩浩然的鴻鵠之志和坦蕩蕩的君子情懷。再讀2、3句,體會句子蘊涵的意義。
師:讀著讀著,我眼前就浮現(xiàn)出了一副畫面,你看見了嗎?生想象伯牙鼓琴,鐘子期聆聽的畫面嗎?(什么時間、什么地方、怎樣彈、怎樣聽?)
指名說。(師:透過文字展開想象,會讓我們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4、(不過,這兩句話更能凸現(xiàn)的是子期的善聽,文中并沒有直接寫伯牙的善鼓,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生補充伯牙善鼓的資料。
5、師:既然伯牙是個著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肯定不止是高山流水,還會表現(xiàn)什么呢?
生:猜想。
師追問:這所有的一切,子期明白嗎?子期理解嗎?子期通曉嗎?
6、師:是呀,高山也罷,流水也罷,悲傷也罷,開懷也罷,真所謂,
伯牙所念——
生:鐘子期必得之。(板書:所念、必得之)
師:此話怎解?指導理解這句話,“念”做何解?為什么“必得之”?強調“一定”“必定”!
生:當伯牙志在高山,子期必得之且贊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當伯牙志在流水,子期必得之且贊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師:當伯牙志在思念、志在悲傷、志在開懷,子期都能理解,這就是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可見他們不是一般的朋友,是——
生:是知音。(板書:知音)
7、師:伯牙當時是楚國著名的宮廷樂師,名滿天天,他為什么偏偏視鐘子期為知音?(生答)
師補充資料:伯牙在楚國做宮廷樂師。一天,楚王君臣飲宴,請伯牙彈琴助興。伯牙彈了他的成名大作《水仙操》。他彈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寫的紅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風、雨、雷、電等變幻多端的海上風光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但他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首優(yōu)秀的樂曲,卻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絲毫興趣。楚王聽了這首樂曲連連搖頭說:“太嘈雜了,換首別的彈彈吧!”伯牙只好改弦更張,換了一首《高山流水》。這時,楚王君臣已經(jīng)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些人在琴聲中已昏昏睡著了。伯牙又氣憤又傷心,在這所謂的上流社會里,藝術竟然遭到如此的踐踏。他心中產(chǎn)生了疑問——天底下究竟有沒有知音?
是呀,雖然聽者無數(shù),但無人真正聽懂他的琴聲,可以想象,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時,沒有人能向子期那樣贊曰——
當他鼓琴志在流水時,沒人贊曰——
所以他一個人來到山澗排遣內(nèi)心的寂寞和孤獨,他萬萬沒有想到,此時、此地、此人——鐘子期,卻能聽懂他的琴聲。
伯牙苦苦尋覓的知音找到了,此時他的心情如何?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他最想對子期說什么?(引導學生說文言文。)
師:是啊,知音相遇,是心靈的交融,讓我們讀課文的前4句,感受他們的快樂。學生齊讀前四句。
8、過渡:同學們的朗讀讓我看到了真正的知音。無奈世事難料,子期不幸身亡。出示句子,指名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生理解句子。
9、子期死了,這對伯牙來說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他的音樂再也無人能理解,他的志向再也無人能明白。意味著他要回到以前孤獨寂寞的日子中了,他不堪承受這種痛苦,所以最后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表現(xiàn)了出來: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他在斷絕琴弦的同時也斷絕了什么?
10、他把自己的快樂、自己的前程都絕斷了,他萬念俱灰,恨不得追隨子期于地下,又哪里在乎這琴這弦呢?
四、課外拓展
悲痛欲絕的伯牙,在子期墓前,寫下了一首短歌,出示詩歌師讀: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師:他用這種“為知己者死”方式悼念知音,讓我們帶著伯牙深深地傷痛和悲愴讀最后一句。(指導學生讀出悲痛、悲愴的氣概。)
五、背誦課文
師:從同學們的眼神中,鄒老師看出來,同學們已經(jīng)被這個故事深深打動了,可全文卻只有短短的77個字,這就是漢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想背誦這篇感人的文章嗎?
1、生自由背誦。閉上眼睛,想想文章的思路和脈絡,心中默背。
2、試背。放《高山流水》的樂曲。
3、指名背誦。
4、師生一起背。(鄒老師也想背誦了,會背的站起來背,還不太熟的,可以坐著小聲地跟著背。)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的就是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典故,人生苦短,知音難求,希望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16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特點和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能根據(jù)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4、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音樂的魅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背誦積累。
【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欲解鳴琴彈,恨無知音賞”(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嘆良金美玉何人曉,恨高山流水知音少”(元金仁杰《蕭何月夜追韓信》)。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薛濤(唐朝代)作品《寄張元夫》);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唐 牟融《寫意》)鐘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月夜彈琴》 李白)。讓同學讀讀。同學們,剛才我們所讀的詩文中都隱含著一個千載流傳,令人吟誦至今的感人故事。
板書課題: 伯牙絕弦
讀題。
知道這個故事的兩主人公是誰嗎?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春秋時期的俞伯牙和鐘子期。俞伯牙是當時著名的音樂家,他彈琴的技藝很高。而鐘子期卻和他大不相同,他不會彈琴,只是一個在山中靠打柴為生的樵夫。那么,他們之間到底有怎樣一段感人的故事呢?就讓我們來學習課文《伯牙絕弦》,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
接下來我們來讀讀這個凄美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把握節(jié)奏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指名讀文。
3、但是,古文的朗讀和現(xiàn)代文不同,它要求讀出文章的節(jié)奏美。現(xiàn)在你再讀一讀課文,看看你能否把握住文章的節(jié)奏。
4、指名讀文,指導讀出文章節(jié)奏。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的大致意思我們了解了嗎?
三、初解絕弦
1.理解文章的題目:“伯牙絕弦”是什么意思?
2.文章還在哪里提到了伯牙絕弦?這里的“絕弦”意味著什么,向世人宣告了什么?(它意味著終身不再彈琴,向世人宣告了徹底地放棄彈琴。)
四、再解絕弦
(一)何為知音。
1、將文章再讀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讀懂了,哪些地方?jīng)]讀懂?學生研讀課文后交流。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2.從何處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換位體驗: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過伯牙的琴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贊嘆?引導贊嘆(好啊,真好啊,妙啊,多妙啊等)
引導讀好句子。從以上三句我們有些什么體會(伯真會彈琴,想表達什么就能表達什么,子期真會欣賞,伯彈什么他就能聽出什么)
3.這正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贊之,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他們真是心息相通啊,這就叫——知音。而不論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還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風,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這就是真正的知音!
(二)相遇相知。
1.伯牙當時已經(jīng)是楚國著名的音樂家,你說他還會缺少贊美嗎?他為什么獨獨把子期看作知音? (出示資料)
俞伯牙是春秋時期的一位宮廷琴師,被人們稱為“師仙”。他彈琴,琴聲優(yōu)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
雖然,有許多人贊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他心里一直非常失落。
有一年,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在一座小山下。晚上,他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琴興大發(fā),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忽然聽到一個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這個人又說:“這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干柴,是個打柴的人,這個人就是鐘子期。俞伯牙不禁驚喜萬分,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于是相談甚歡,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2.終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鐘子期!面對如此善聽的子期,面對這樣難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他一定會對子期說什么?
3.知我者,子期也!這時的伯牙與子期,你覺得他們還僅僅是一對音樂方面的知音嗎?
4.知音歡聚,一定非常歡樂、非常融洽,再讀課文,感受知音歡聚的融洽與歡樂。
(三)知音之死。
無奈世事難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學生讀:“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會認為世上再無知音了呢?
2.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過去的生活中了,沒有知音,無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經(jīng)不堪承受。這種無人能夠傾訴的痛苦,最后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表現(xiàn)了出來: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在這里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他在斷絕琴弦的同時也斷絕了什么?
3.當你理解了伯牙此時的心情,請再讀這句話。
五、深悟絕弦
1、明代小說家馮夢龍在《警世通言》這一本書中,用生動的筆觸描述了這個動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經(jīng)寫下了一首短歌,來追悼自己的知音鐘子期。出示詩歌學生讀: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無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彈給何人聽?只有這一段動人的故事千古流傳!學生讀課文。
3、悟友情
可見知音難覓,知已難得啊,千古以來有多少文人志士在他們的詩文中歌頌著知音知已啊
出示: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六、回味絕弦
人們根據(jù)這個動人的故事,編寫了一首同樣動人的樂曲:《高山流水》。(播放《高山流水》樂曲,請學生欣賞)伴著那一曲動人的《高山流水》再讀讀這個故事。(學生再讀課文,試著背誦)
【板書設計】
25、伯牙絕弦
俞伯牙所念 (琴聲)
知音
鐘子期必得之 (心聲)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17
【教材解讀】
人生苦短,知音難求;云煙萬里,佳話千載。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中華文化在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闡釋,莫過于春秋時期楚國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伯牙絕弦”,是交朋結友的千古楷模,它流傳至今并給人歷久彌新的啟迪。正是這個故事,確立了中華民族高尚人際關系與友情的標準,說它是東方文化之瑰寶也當之無愧。
故事蕩氣回腸、耐人尋味。伯牙喜歡彈琴,子期有很高的音樂鑒賞能力。伯牙把感情溶進樂曲中去,用琴聲表達了他像高山一樣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間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樣奔騰于宇宙之間的智慧,琴技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鐘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與他產(chǎn)生了共鳴。不管伯牙如何彈奏,子期都能準確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絕,覺得世上再沒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古人說:“士為知己者死。”伯牙絕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種真知己的境界,這也正是它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魅力所在。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根據(jù)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播放《高山流水》,這首曲子改編自一個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故事,一個關于友誼與知音的感人的故事,這是一段怎樣的友情,他們的友情源于什么呢?《伯牙絕弦》這篇課文就向我們講述了這個蕩氣回腸、令人回味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感受韻味
1、自由讀:
大聲讀,有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再讀,隨機點評,必要時教師范讀或帶讀,注意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
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流利,特別要注意停頓恰當,在文中作標注: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三、解題質疑,激疑入文
1、理解文章的題目:
“伯牙絕弦”是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用大家熟悉的表達方式說,學對原文詞句作恰當?shù)脑鰷p,使之通順、連貫。)
2、伯牙在什么情況下絕弦?這里的“絕弦”意味著什么,他要向世人表明什么?
3、你對文中的人物還有什么疑問?
四、研讀課文,感受知音
學生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一遍,討論理解,研讀課文后交流。
預設的幾個教學生成點:
1、四個“善”字不同的用法:
“善鼓琴”“善聽”中的“善”字可以理解為“擅長善于”的意思;兩個“善哉”是表贊嘆之義。
2、從何處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換位體驗:
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在高山,志在流水,透過伯牙的琴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贊嘆?
3、既然說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xiàn)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聲還會表現(xiàn)哪些動人的場景呢?引導學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風、裊炊煙、瀟瀟春雨……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18
1.教學目標
1)通過多遍吟誦,讀出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
2)初步運用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學懂課文,初步了解文言文一詞多義、異字同義的語言現(xiàn)象,增加文言文的閱讀體驗。
3)通過聯(lián)想、補充資料等方法,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受到音樂藝術的熏陶。
運用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讀通讀懂文言文,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現(xiàn)象,并積累。
體會俞伯牙得知音之喜和失知音之痛。
2.教學過程
單元
1.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六上第八單元,打開課本,請拿起筆,再次快速瀏覽單元
出示單元
藝術離我們并不遙遠,藝術就在我們身邊。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畫,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藝品。有藝術的地方就有美。本組就是將帶你走進藝術的百花園,感受藝術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主題)
學習本組課文,要注意體會課文表達的感情,欣賞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培養(yǎng)熱愛藝術的情操,還要學習作者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如果有條件,可以通過閱讀和其他渠道更多地了解藝術。(目標)
2.我們身邊有哪些藝術(音樂、舞蹈、剪紙、編織、書畫、吹拉彈唱、繪畫、泥塑、雕刻、建筑、文學等)藝術就在我們身邊。正如羅丹說的:“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3.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要達到哪些目標?(這第一段告訴我們學習主題,第二段告訴我們學習目標,你學完這個單元,你又可以回頭看看這個目標,你是否達成這個目標了。)
4.看看這個單元給我們帶來哪些藝術欣賞呢?讓我們一起看看,請翻到目錄。出示:
伯牙絕弦
月光曲(貝多芬)
蒙娜麗莎之約(繪畫)
我的舞臺(戲劇)
說說每
這節(jié)課我們首先走進《伯牙絕弦》,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出示課文)
一、讀通課文,讀懂文言文之意。
(一)解題導入。
1.讀好課題,強調“弦”的讀音。齊讀課題。
2.解題。“絕”是什么意思?(斷絕)你怎么知道?(評:借助注釋,是我們學習古文重要的方法。)
整個課題是什么意思?伯牙把琴弦弄斷。
(二)反饋預習情況,讀通課文。(難點:兮、若泰山、謂世、破琴絕弦)
課前我們已經(jīng)都去讀過了。知道這是一
聚焦難讀的句子:
1)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誰來幫他?仔細聽他的斷句。有沒有跟他斷的不一樣的?你為什么這樣讀?(有些語言我們是不理解才覺得難讀,“謂”是什么意思?認為。)沒有注釋的時候我們可以借助工具書,字典中謂的意思有兩種:第一種是認為,以為;第二種是叫做、稱作。你認為選哪種?
這一個謂字就是一個詞,世是世界,謂后面要停頓。拿起筆劃上一個斜線表示停頓。
你來試試。你再讀一遍,其它同學拿起筆用斜檔劃出停頓。(評:一點就會,聰慧。真有古文的味道。)還有哪個句子難讀?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19
【教學目標】
1、讀通讀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2、理解文章內(nèi)容,感知文言文的特點,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3、創(chuàng)設情景,點撥感悟,理解故事對于我們的啟示。
4、激發(fā)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感悟祖國的語言魅力,從而自覺地吸收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的的語言文化。
【教學重點】
理解詞句的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體會文言文所表達出音樂藝術的無窮魅力。
【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高山流水》錄音和powerpoint。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課前熱身:誦讀與友情有關的句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
一、導讀題——未成曲調先有情
(課件出示“伯牙鼓琴圖”)
師:同學們,讓我們走進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我們看到的這幅畫叫——“伯牙鼓琴圖”。圖中這位入神彈琴的,一身長袍,羽扇綸巾,他是晉國的上大夫——俞伯牙(板書);這位凝神聽琴的,青布包頭,兩截布衫,他是楚國的一個打柴的樵夫——鐘子期(板書)。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關于他倆千古流傳的友情故事,題目叫——(師板書課題)誰來讀課題?(指名讀課題)“琴弦”的弦右半邊讀“玄”,加了“弓”字旁就讀“弦”了。
1、理解“絕”的意思
2、理解課題的意思。
(表面的意思是“割斷琴弦”,其實還指不再彈琴了。)
3、讀題。(生讀題)
二、練讀文——抑揚頓挫品音韻
1、這是一篇文言文。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尤其要讀出詞句內(nèi)部的停頓。
2、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文中有兩個語氣詞
3、指導讀好語氣詞。
4、再指名讀,注意停頓。
5、理解文言文中關鍵詞語的意思。
“善”“志”、“念”的意思
6、再讀全文,把握好停頓。
(生再次齊讀課文)
三、品讀“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1、我們一遍一遍地讀課文,讀到這,你能伯牙和子期的關系讀成課文中的一個詞嗎?(板書:知音)什么叫知音?
(知音就是相互了解、理解得很深的朋友。)
2、還記得伯牙、子期何許人?(出示插圖、出示資料)
俞伯牙鐘子期
衣著衣著華貴,羽扇綸巾青布包頭,兩截布衫
國籍晉國楚國
身份上大夫樵夫
質疑:這樣的兩個人怎么會成為知音呢?是什么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伯牙擅長的是——(彈琴),鐘子期擅長的是——(聽琴)。課文的哪句話是這個意思?
出示: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指導朗讀。
3、從哪看出來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到相關的語句,勾畫下來。(生默讀、勾畫)
交流。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①說說意思。
②據(jù)記載,當年的伯牙焚一爐香,席地坐于瑤琴之前,他彈得忘情、投入。現(xiàn)在你們就是站在琴旁的子期,用心來聆聽伯牙的琴聲吧!伯牙的琴聲幽然響起,他的思緒飛向了那峨峨的泰山之顛,(播古琴高山流水的“高山”片段)善聽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泰山呢?(生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想象)
③把你們想象到的、感受到的,帶到句子中,旁若無人地贊嘆。
自由練讀——指名朗讀——齊讀。
④伯牙轉軫撥弦,將琴再鼓,洋洋的流水仿佛從他的指間流淌而出——(聽音樂)子期,此時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樣的流水?
指導朗讀。
4、剛才聽的琴聲,是《高山流水》的片段,相傳《高山流水》是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大家自由讀一讀。
(出示鏈接,生閱讀:相傳伯牙學琴三年,雖技巧嫻熟,但缺少神韻。于是他的老師成連把他送到東海蓬萊山。伯牙獨自在島上,每日面對浩瀚的大海,傾聽澎湃的濤聲,遠望山林,鳥鳴深澗。十多日后,這些景象使他突然覺得自己的心胸像大海一樣奔騰于宇宙間,情操像高山一樣屹立于天地中,伯牙把這些融于創(chuàng)作中,譜寫了一曲《高山流水》。)
文學家、藝術家擅長寄情山水,伯牙鼓琴,念在大海,透過大海,他還想表達什么?
(像大海一樣奔騰于宇宙間的寬廣胸懷,像高山一樣屹立于天地中的情操)
5、可是,多少年啊,伯牙在諸侯大夫中、在宮廷樂師間演奏,有人能聽懂他的峨峨高山嗎?(生:沒有)有人能聽懂他的洋洋流水嗎?(生:沒有)有人能聽懂他像大海一樣奔騰于宇宙間的心胸嗎?(生:沒有)有人能聽懂他像高山一樣屹立于天地間的情操嗎?(生:沒有)孤獨的伯牙呀,多少年尋尋覓覓,他的琴聲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鐘子期,才會得到這樣的贊嘆——(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孤獨的伯牙呀,多少年尋尋覓覓,他的抱負、他的心聲,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鐘子期,才會得到這樣的理解——(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一個所念,一個必得,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就是伯牙和鐘子期知音的境界。
現(xiàn)在我就是伯牙,你們就是子期,讓我們在一鼓一聽的朗讀中,感受這美妙的意境。(師生分角色讀)
琴瑟相和,心心相惜。現(xiàn)在,男同學鼓琴,女同學聽琴,讓我們再一次在一撥一應中感受這奇麗的境界。(男女生分角色讀)
四、悟讀“痛”——摔斷瑤琴鳳尾寒
1、據(jù)記載,這次相遇,伯牙、子期灑淚惜別,相約第二年的八月十六再相會。夏去秋來,當伯牙趕到楚國,萬萬沒想到傳來子期因病去世的消息,(音樂起——)(出示句子,生讀——)
此時,如果你就是伯牙,滿懷希望而來,等待你的卻是一塊冰冷的墓碑,一掊無情的黃土,你會是什么心情?(一個詞)(悲痛欲絕、痛不欲生)
面對一塊冰冷的墓碑、一抔無情的黃土,伯牙做了什么呢?(破琴絕弦)
伯牙可是著名的大樂師,音樂是他的生命,琴是他的至愛,他為什么這么做?
是呀,知音不再,留琴何用?這樣的友情哪里找,這是世上絕無僅有的友情,琴斷音絕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義。誰再讀?(一生讀)
古人云:“志哀則音促”,“乃-破-琴-絕-弦”,這樣的決心,這樣的痛心,是一個字一個字數(shù)著讀出來的。誰來讀?
(指幾名學生讀,教師或示范,或點評)
五、誦讀文——此曲只應天上有
正是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繹出這凄美動人的“伯牙絕弦”。
“伯牙絕弦”的故事成為了中華民族交朋的千古楷模,“伯牙絕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詞。讓我們在這曲高山流水中再次體會伯牙子期的深情,再一次誦讀全文。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20
課型:
新授課
知識與技能:
1)朗讀.背誦課文.
2)了解祖國悠久燦爛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
能根據(jù)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藝術的美好.
教學重點:
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背誦積累.
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
教學方法:
運用“以讀代講”法, “”情境感悟”法,和“點撥引導法”. 朗讀法 談話法 教學用具:課件
學法:
采用“自讀自悟”, “合作學習”滲透“讀,思,議,悟”等學法.
(一)古文引路,揭示課題。
課前同學們背誦了很多首古詩、詞、曲,很有節(jié)奏。我們還學過一篇文言文叫《楊氏之子》,誰愿意給大家背一背,會的同學可以跟著小聲的背好嗎?
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古文,能說說你對古文的感受嗎?看來每個人學的時候感受是不同的。古文雖然有點難,但覺得挺有意思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一篇文言文,題目是《伯牙絕弦》一起讀。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能進一步的了解文言文,喜歡文言文。
這篇課文只用了77個字,卻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的感人故事,現(xiàn)在我們就一同走進這個故事好嗎?
(二)初讀感知,體會韻味。
1、自由讀課文,把子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2、指名讀文,其他同學仔細聽,也可以跟著默讀。
(教師正音,“哉”平舌音;“得”是多音字讀“dé”。還有哪些字要注意呢?)
你在讀書時有沒有讀不好的句子?)
3、齊讀課文。要注意剛才提到的幾個字,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4、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在兮和若后邊停頓很好,最后一句我和你們讀的都不一樣。師范讀,學生跟著讀)
小結:有進步,看來古文多讀幾遍就不難了。古文要讀出節(jié)奏和韻味來也不難,只要我們在讀的時候注意停頓就能讀好。可以用“/”畫出停頓。我想如果你們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會讀的更好的。
(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
1、理解課題
1)讀課題,你是怎么理解的?
(理解“絕”和“絕弦”的意思。總結學習方法: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以及不能機械的翻譯應該學會變通)
2)伯牙為誰而絕弦?(板書:鐘子期介紹:俞伯牙和鐘子期都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人)伯牙為什么絕弦呢?
2、理解大意
1)自瀆課文,試著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內(nèi)容。
2)在小組內(nèi)交流各自的想法。
3)班上匯報交流:
(1)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其他的組可以補充。(2)哪句話你的理解和他們不一樣? (3)理解“善哉”表示感嘆,用現(xiàn)在的話還可以怎么說?“哉和兮”都是語氣助詞,沒有具體的解釋。“善”在課文中出現(xiàn)幾次,意思一樣嗎?(理解同字不同意的現(xiàn)象。)
(4)誰能用贊嘆的語氣讀這句話?練讀
(5)剛才他你們說伯牙彈琴時心里想到高山,就能彈出來,哪個字是心里想到的意思?(板書:志)還有哪個字也是這個意思的?(板書:念)(教師小結同意不同字的現(xiàn)象,說明中國的漢字多么豐富哇!)
4)把這個故事用自己的話講給同桌聽,看誰講的生動?
3、感悟知音
1)伯牙為什么絕弦呢?
2)他們是什么關系?(好朋友,知音)從哪兒能感受到他們是知音呢?
3)看圖:此時兩個人完全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了。他們互相的欣賞著,互相的贊美著。
4)善聽的子期僅僅從伯牙的音律中聽出高山流水嗎?還聽出了什么?(像山一樣的志向,像海一樣的胸懷)
4、想象說話
善彈的伯牙不僅能用音樂表現(xiàn)出高山流水,還能表現(xiàn)很多美好的景物。就讓我們在音樂中想一想好嗎?
1)播放音樂《高山流水》
2)你就是善聽的子期,你能試著把你聽到的,想到的,用課文中的方式表達出來嗎?
5、點明中心 無奈世事難料,鐘子期不幸染病身亡。
1)齊讀最后一句話,用一個詞來概括伯此時的心情。能夠感受到什么?(感情深厚)
2)我們再讀這句話的時候感情就不同了。讀書就是要讀出不同的感情來對嗎?
3)這句話是故事的結果,也點明了中心思想。
(四)拓展延伸,體會情感。
1、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jù)這個傳說創(chuàng)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收在〈警世通言〉中。我找到了一首俞伯牙在鐘子期墳前寫的悼念詩。
2、出示詩學生讀
3、后人感動于他們的情誼改編了一首同樣感動的樂曲〈高山流水〉。讓我們在樂曲中再一次的朗誦課文,能背下來的可以跟著背。
總結:這就是高山流水覓知音,千古知音最難覓。希望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六、作業(yè):
收集體現(xiàn)知音良朋的詩文和名言名句。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21
教學目標:
1、朗誦課文,背誦課文。
2、能根據(jù)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教學重點:
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的心情。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自瀆自悟
課前一分鐘訓練:搜集有關歌頌友誼的詩及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有一個故事,千古傳誦,流傳至今,這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伯牙絕弦》大家齊讀課題,這是一
師:下面同學們看課文,聽老師范讀一下課文。
師: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師:讀通順了嗎?古文的朗讀和現(xiàn)代文不同,要讀出節(jié)奏,根據(jù)老師畫的停頓,大家練讀古文,要讀出朗讀節(jié)奏。(以組為單位派代表讀評)
齊讀放慢節(jié)奏再讀已經(jīng)讀出古文的節(jié)奏來了。
師:真是讀得越來越有滋味,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說說伯牙絕弦的意思?
師: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絕弦”
學生: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師:這里的絕弦意味著什么,向世人宣告什么?下面我們默讀課文,結合書下的注釋,插圖,想想哪些地方你讀懂了什么?哪些不懂的可以再小組內(nèi)交流,結果記在書上。
匯報1: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指
匯報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師:伯牙彈琴的時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你彈得太好了!簡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贊嘆道:“妙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里流過!。
師:伯牙彈琴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就能聽出泰山?那么你們能不能讀出來。泰山讀的有味道,泰山很高,孔子認為因登泰山而小天下,可以看出來泰山是很高大的。
師:那誰能說說泰山這個詞。
師:讀書就像你們這樣從字里行間讀懂意思,能不能把你的體會讀出來。
師:這句話里幾個善?這里的兩個善和第一句的意思一樣嗎?善:善于,會做事情,善:贊嘆
師:相當于現(xiàn)代的什么?
學生:(好啊、真棒、了不起、真厲害)
師:我們的課外資料里也有介紹,伯牙詩音樂家,他的琴聲里肯定不僅僅是泰山,江河,還會有哪些景色?
學生:(晈晈明月、徐徐清風、裊裊炊煙、瀟瀟春雨、隆隆雷鳴)
師:想象一下,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透過伯牙的琴聲,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風了嗎?于是你們怎么贊嘆?學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風
師: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過伯牙的琴聲,感受到那皎皎的明月了嗎?于是你們怎么贊嘆?
學生:晈晈兮若明月
師:當伯牙鼓琴,志在春雨,透過伯牙的琴聲,感受到那沙沙的春雨了嗎?于是你們怎么贊嘆?
學生:善哉:沙沙兮若春雨
師:當伯牙鼓琴,志在炊煙,透過伯牙的琴聲,感受到那裊裊的歡笑了嗎?于是你們怎么贊嘆?
學生:善哉:裊裊兮若炊煙
師:當伯牙古琴,志在雷鳴,透過伯牙的琴聲,感受到那隆隆的雷鳴了嗎?于是你們怎么贊嘆?
學生:隆隆兮若雷鳴
師:接著匯報: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理解讀
師:伯牙當時已是一位有名得音樂家,在遇到鐘子期前,他會缺少贊美嗎?不會
師:想象一下別人是怎樣贊美得?
學生:(你彈得琴太好聽了,卻沒弄懂到底還在哪?你彈得琴很悅耳)
師:當他聽到這樣得贊美時心情會是怎樣的?(失望、寂寞、憂慮)
師:后來,終于遇到了鐘子期他得心情會是怎樣得?(激動、驚喜、充滿希望、欣慰)
師:其實,伯牙和子期只是偶然得相逢,簡介資料:出示
伯牙當時是楚國著名的宮廷樂師,名遍天下。雖然聽者眾多,他卻始終覺得無人真正聽懂他的琴聲。所以,獨自一人來到山間排遣內(nèi)心的孤獨和寂寞。他卻萬萬沒想到,此時,此地,此人。鐘子期一個山野村夫,竟如此懂得他的琴聲。
師:通過大屏幕的資料此時得伯牙心情怎樣?(高興、激動)
師:如果你是當時的伯牙最想說些什么?
1)子期能聽懂我的琴聲,真是太好了
2)知音只有一人就夠了
3)沒想到,你一個村夫卻聽懂了我的琴聲,真是我的知音啊
師:知我者,莫過于子期,不論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志在明月,凡是伯牙所念的,子期必得之這就是知音。讓我們在來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讀出伯牙和子期息息相通的感情?
師: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知音,不幸的是子期得病死了齊讀最后一句: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理解讀
師:是啊,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再也沒有人贊他
學生齊: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師:志在流水,再也沒有人贊他
學生齊:善哉:峨峨兮若江河
師:他在斷絕琴的時候也斷絕了什么?
生:前程希望
師:伯牙在斷了琴弦,留下無邊無際的孤獨、寂寞、當你理解這樣的心情的時候,再讀讀這句話(把伯牙的心情讀出來)
師:有記載,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經(jīng)來到子期的墓前掉年他,寫下了一首短歌:出示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師:讀了這個故事你感動嗎?你想對伯牙說些什么?
師:說得真好,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動再回到文中熟讀古文,試著背誦
這
《伯牙絕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詞,后人還根據(jù)這個故事編些了一首樂曲《高山流水》讓我們用心聆聽這首古曲去感受伯牙子期這段友誼的千古絕唱,伴著古曲讀課文結束今天的這節(jié)課。
板書設計:
伯牙善鼓琴所念絕弦
伯牙絕弦知音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22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根據(jù)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見真摯的友情。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生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2.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教學準備:
《高山流水》的樂曲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揭題導入
師:我們來做一個文字游戲,老師說一個楊柳依依,你們也說幾個這樣的詞。引導學生說詞。老師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課件出示:清風徐徐楊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煙裊裊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綿綿這些詞都是描寫什么的?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這些都是美麗的自然景物。
師:平時如果有意識地積累這些詞語,對寫作一定有幫助。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的談話設計,不僅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孩子的語言積累,而且能夠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學的展開。為課文的拓展做好了鋪墊,為幫助孩子理解課文內(nèi)容,為孩子的說話訓練鋪好路。]
有一個故事千古流傳,令人吟誦至今,它記載了兩個好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它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絕弦》。
[設計意圖:導入部分將詞語積累的環(huán)節(jié)快速過渡到學文中來,拉近文本和學生的距離]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
2.生再讀課文,根據(jù)自己對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頓恰當。
3.指名讀,學生評議,在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讀好文言文的節(jié)奏。
4.師范讀,齊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指導: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伯牙謂/世/再無知音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在于讓學生讀熟課文的基礎上,體會文言文的節(jié)奏美,也為下面理解文言文做鋪墊]
三、讀懂課文內(nèi)容
1.師:這是一個發(fā)生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鐘子期,課文記敘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習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課后的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通過平時學習古詩知道學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學會用自己的話讀懂課文的意思)
2.學生自學,弄懂課文的意思。
3.通過自學,你讀懂了什么?(伯牙和鐘子期互為知音)
4.你從哪里看出伯牙和鐘子期互為知音?(在生與生的交流中,教師作點撥、指導,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意思,并繼續(xù)強化、總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學生感情朗讀此句。
引導理解知己:好一個善聽的子期,好一個善彈的伯牙。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在遇到鐘子期前,他會缺少贊美嗎?別人對他的贊美是什么樣的?為什么偏偏視鐘子期為知音?
(表面的。膚淺的。因為其他人聽不懂,而鐘子期能聽懂他的琴聲,最能明白伯牙內(nèi)心深處的表白)
說話練習:如果你是伯牙,當聽不到子期的贊美時,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
(失望、寂寞、憂慮、渴望)
后來,當你終于遇到了子期,你的心情怎樣的?
(快樂、激動、充滿希望、欣慰)
5.當我們深入課文的時候,會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讀讀課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讀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學生再一次自由朗讀后交流。
出示課件: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這個善字在文中出現(xiàn)了幾次?意思一樣嗎?
質疑:前面的兩個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兩個善可以怎么說?
(好啊!)
師:相當與現(xiàn)代的什么?用現(xiàn)代的表達方式除了說好啊還可以怎么說?
(真棒啊!了不起!真厲害!)總結:由此可以看這里的善哉表示贊嘆。
齊讀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老師贊嘆善哉,理解善哉表贊嘆的意思。
理解知己的含義:學到此時,我們能理解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的含義了嗎?(他們之間心息相通,是知音。)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設計目的是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感悟重點句子和重點詞語,理解人物之間互相理解的深厚感情]
四、品味知音之情
1.伯牙琴藝高操,所奏樂曲悠揚動人,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你如何贊嘆?指導讀鐘子期贊嘆的語句。
2.伯牙善鼓琴,他不同的琴聲不僅能表現(xiàn)高山流水,還能讓具有很高音樂鑒賞能力的子期感受到不同的場景。想象一下,伯牙的琴聲還表現(xiàn)了哪些動人的場景呢?引導學生想象:皎皎明月、徐徐清風、裊裊炊煙、瀟瀟春雨等。
3.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拓展和運用:假如現(xiàn)在你是子期,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透過伯牙的琴聲,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風了嗎?于是你怎么贊嘆?(善哉,徐徐兮若清風!)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過伯牙的琴聲,你看見那皎皎的明月了嗎?你將如何贊嘆?(善哉,皎皎乎若明月!)
4.一起想象這樣一幅畫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聽琴,當伯牙鼓琴志在楊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霧、志在炊煙子期會怎樣贊嘆?引導學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說句子。
5.這正是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贊之,如此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這就叫──知音。而不論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還是志在明月、志在清風,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這就是真正的知音!
6.感情誦讀2──4句。
7.而伯牙在楚國是著名的彈琴高手,他能通過樂曲表達自己豐富的情感。當他一次次將自己的情感融入琴聲中,彈奏出一首首美妙的樂曲時,你想,他渴望得到什么?(可能是稱贊)周圍的人會怎么稱贊呢?(琴藝高超、琴藝爐火純青)
8.這些贊美之聲聽多了也不過如此,如果你是伯牙,你還渴望什么?(渴望有一個懂自己音樂的人)當聽到子期對自己心意的領會,他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或會對子期說些什么呢?
9.從那以后,伯牙、子期形影不離,一個善鼓琴,一個善聽,他們共同交流著對音樂的理解。再讀課文1──4句,感受知音歡聚的融洽與歡樂。
10.無奈世事難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學生讀。
師:這句話僅僅是講伯牙終身不彈琴嗎?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你如何理解伯牙當時的心情?
引導學生感悟:這世上再也沒有知音,再彈也沒有意思了。
(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過去沒有知音、無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無人傾訴的痛苦,無邊的孤獨寂寞,最后以一種極端的方式表現(xiàn)了出來;伯牙用絕弦的方式表達對子期的思念。)
11.當你理解了伯牙此時的心情,請再讀這句話。
12.帶著自己的感受再次誦讀課文。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拓展練習,自然而然理解了伯牙與鐘子期是人生知己。]
五、深悟知音
1.明代小說家馮夢龍在《警世通言》這一本書里,用生動的筆觸描述了這個動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經(jīng)寫下了一首短歌,來追悼自己的知音鐘子期。出示詩歌學生讀: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
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無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彈給何人聽?只有這一段動人的故事千古流傳!生再次感情朗讀課文。
3.人們根據(jù)這個動人的故事,編寫了一首同樣動人的樂曲:《高山流水》。(播放樂曲,學生欣賞)伴著那一曲動人的《高山流水》再讀讀這個故事。(學生再讀課文,試著背誦)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通過補充資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無邊孤寂和懷念之情,讓學生為伯牙痛苦絕望的悲涼之情發(fā)出了深深感嘆,理解千古知音最難覓,如果遇到了知音,我們應該珍惜,也許一無所獲,但是事情不在于結果,而在于追求。]
六、作業(yè):
收集體現(xiàn)知音良朋的詩文和名言名句。
教學反思:
《伯牙絕弦》是小學六年級唯一的一篇文言文,故事感人至深,卻只有5句話,77個字,而這77個字里卻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感人肺腑的故事。它是知音難求的人生寫照,是人們在孤獨中尋求溫暖的見證,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靈的呼喚。把重點放在文言語感的初步感知和對故事本身的體味上,通過誦讀、體驗、對話、聯(lián)想,走進這場悲劇,理解這個寓言,聆聽這聲嘆息,見證這種尋求,向往這份美好……
理解課文開始,我就引導學生就課題的“絕弦”展開思考,理解其含義,告訴學生翻譯文言文要學會變通,用熟悉的表達方式把意思表述清楚。然后花了一定時間對課文進行熟讀,了解故事的大概,在這基礎上,引出問題,從而探索課文。
古文教學,本人覺得朗讀是一大特點,因此,教學中,注重了朗讀。理解課文我首先指導學生把文章讀正確、流利,特別是對難讀的三句話:“峨峨兮/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謂/世/再無知音”進行了指導,目的是為了學生在朗讀古文時能注意停頓恰當,讀出古文的韻味來。在理解課文時我把理解與朗讀相結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話的同時,也注重了指導朗讀。文章的前半部分,要讀出稱贊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幸福;文章的后半部分,指導學生帶著對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在教學尾聲之時通過播放《高山流水》音樂,讓典雅流暢的琴音款款地浸潤學生的心靈,再讓學生在音樂聲中試著背誦課文,會更好地增強課文的表現(xiàn)力,讓文言文那優(yōu)美的韻味深深地植根在學生心中。
在教學過程中,我進行了適當?shù)耐卣寡由欤骸凹热徊郎乒那伲敲此那俾曋幸欢ú恢槐憩F(xiàn)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琴聲里還會有哪些場景?能照樣子說上幾個動人的場景嗎?”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鐘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感悟朗讀,有效地調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準確地演繹著文本中豐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那個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
一堂課下來,首先一點,覺得在對古文的朗讀指導中,還欠缺教學方法,學生可能是把古文給讀正確了,讀順了,但古文的韻味還沒讀到位,應該在教學中慢慢滲透;其二,在理解課文時,對課堂中生成的關注度還不到位,有時,忙于趕時間,就匆匆過場,這可能跟自身的素養(yǎng)有很大的關系。總之,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今后,要在自己的課堂中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同時也希望同行們能多提寶貴意見。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伯牙絕弦教學設計
5.伯牙絕弦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