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oingaieng.cn-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国产一级A毛久久久久一级A看免费视频

    歡迎來到瑞文網(wǎng)!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時間:2022-02-07 17:53:14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我要投稿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精選42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心得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精選42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

      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在反復的教導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首先就要我們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在學校里,教師不應該“一視同仁”,尤其是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lǐng)域——腦力勞動的領(lǐng)域里,對兒童要個別對待。

      他打了一個最形象的比喻:讓所有剛剛?cè)雽W的7歲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盡,有的孩子卻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桶,那么這就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兒童的腦力勞動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這樣各不相同的。

      讀到這我不禁想到一個一直困繞我的問題:為什么在班級中會有明顯的優(yōu)差生等級?為什么同時教授,有的學生可以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學生卻什么也學不會,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雖然老師們在備課時考慮到了學生的差異,但沒有周密的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在上課時將要做什么,沒有因人而異,為他們挑選適合他們學習的內(nèi)容,使他們?nèi)〉靡稽c小小的成就。就因為這種欠缺考慮的備課,備學生不夠充分的備課,使我們的課堂中產(chǎn)生了很多的無效勞動,而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吧。

      所以,我們要在課前充分的備學生,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知識背景、生活經(jīng)驗,在課堂上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嘗試解答不同難度的檢測題目,課下布置不同難度、不同數(shù)量的作業(yè)……以滿足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實現(xiàn)教育的均衡發(fā)展。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2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覺得每條建議都是那樣富有哲理。

      如他提到的“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一條建議,我覺得獲益非淺。蘇霍姆林斯講到:“要像愛護最寶貴的財富一樣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兒。”學生的心靈是脆弱的、容易受傷的,他們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頑強地克服困難。因此,不管是面對犯錯的學生,還是面對某方面發(fā)展有障礙的學生,我們都應該用一顆善良、包容的心去愛護他們、尊重他們,耐心地幫助他們克服困難。

      只有熱愛孩子,才能擁有熱情,才能無悔的付出,才能孜孜不倦的鉆研,合理地運用空閑及有效時間來工作,學習。

      葉瀾教授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讀了蘇霍姆林斯基建議和葉瀾教授所說的這句話我們更應該重視寫教學反思、并且堅持寫,以此促進我們的成長,以此提高我們的業(yè)務水平。同時,我覺得做為老師應該要多讀書。

      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使人心明眼亮。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些耳熟能詳?shù)拿跃洌瑹o時無刻都告戒我們要努力讀書,讀好書。有人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就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所以,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長流活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有源源不斷的活水來,我想,最要是讀書。所以,讓我們做一個樂學的教師,因為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3

      今天,我讀了《給教師的建議》第4條“把基礎(chǔ)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里”。小學教師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構(gòu)筑一個牢固的知識地基。一個堅實的地基對學生今后進一步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譬如你正準備教一年級,那就請你看看四年級語文數(shù)學的教學大綱,也看看五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大綱。請你看看閱讀課本里有關(guān)歷史,自然,地理的教材,再看看四年級的這些學科的教學大綱。請把這些東西放在一起比較一下。要使學生在升入中高年級順利地進行學習,那么你現(xiàn)在教的他要掌握到什么。

      蘇霍姆林斯基強調(diào)了作為一個教師,不能將視線僅僅局限在自己正在教的這個年級,這門學科上,而應對這門學科整個學習階段的教學要求都有所了解,并心中有數(shù),還要對其它學科的教材有所關(guān)注。對于正在做低年級教學工作的老師,不僅要鉆研本年級的教科書及教參,還要廣泛涉及高年級的教科書,同時要關(guān)注歷史,自然,地理等各方面的知識。這也是教師的素質(zhì)的重要部分,它不僅要求老師要有精深的專業(yè)素質(zhì),還要求老師具備淵博的知識和多方面的才能,因為科學知識都是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學科之間都與緊密地聯(lián)系。老師只有不斷的擴充自己的知識面才能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多方面發(fā)展的學生。同時,對于教師自己也是一種學習與提高。

      但是我們現(xiàn)在有多少教師能做到這一點呢?不談和其他學科結(jié)合起來,就自己教的那門學科你是否對整套教材體系很了解呢?我想這條建議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我們也應該這樣去做。

      有位名人說過:“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事實的確是這樣。在看過《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之后,帶給我極大的啟發(fā)和深深的感觸,書中每一條建議,既有生動的現(xiàn)實作為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給予合理的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我想每一位教師都該終身拜讀。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4

      最近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后,這位大教育家的思想深深吸引了我,讓我深受觸動。《給教師的建議》不僅是一部教育理論專著,而且是一部教育實踐的百科全書,書中不僅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在文中提到:一個教師要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只有持之以恒地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應該成為教師的精神需要。讀到此我開始反思自己,從教幾年來真正讀過的書有幾本?每天不停地忙于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而閑暇時會抱著電視看個沒完沒了,或悶頭大睡,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

      教師不讀書,就會越來越不能勝任教育教學工作,自己淘汰自己,冷靜下來一想,覺得大師的話非常有道理,從教10于年來,自己每天都在重復著昨天的故事,面對著知識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深感自己的老本真的已經(jīng)不夠用了。那么唯有讀書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

      讓我們牢記大師的建議:書籍是教師的第一至愛。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應該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讓我們做一個愛讀書的人吧!

      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fā)源地。一個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復閱讀自己心愛的書就無法生活。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就越多,他就應當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他還強調(diào)指出:能夠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時進行閱讀的學生,就不會在學業(yè)上落后,而沒有學業(yè)落后的現(xiàn)象,教師的工作就容易了……這樣的句子在整冊書中隨處可見。那么從大師的這些話中,可以看出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讀了大師的這些建議后,我對班里的同學進行了分析,覺得確實是這樣的。

      拿到一篇文章后一般能夠流利讀下來的同學都是成績比較好的,而等課文學好后也不能流利讀下來的就是學習成績不行的幾位,看來閱讀真的很重要,我想,這對我今后的教學是一種啟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多布置閱讀文章的作業(yè),給同學們多講講故事,以此來引導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尤其是對學困生的輔導,將從閱讀方面下手,進行新的嘗試,從“根“上解決他們貧困的原因。閱讀是開啟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第一需要吧!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這將是學生終身受益的法寶。

      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與執(zhí)著,他深愛著每一個學生,他關(guān)懷著每一個成長的生命,他與學生朝夕相處,與他們一起活動,一起讀書,一起旅行,了解他們的歡樂和痛苦,關(guān)心他們的成功和失敗。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對象。他曾32年如一日地寫著自己的教育日記,所有所有的一切,帶給我們的不是抱怨與痛苦,而是一種發(fā)自心底的幸福與成功。讀到這些,審視自我,深感渺小,我們距離蘇霍姆林斯基竟然是那樣的遙遠。是的,愛是教育成功的秘訣,這句話我們不知重復了多少遍,可是我們餞行的又有多少呢?教育是一種精神活動,也是一種腦力勞動。我想,只有當教育者走進受教育者的心靈的時候,教育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來。

      總之,讀《給教師建議》一書,受益良多,其揭示了教育的真諦,其理論和精華只有細細地品位才能感悟和吸收。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有選擇地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技巧,同時我將聽從霍姆林斯基的建議,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讓讀書將成為我心靈的自覺。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5

      最近認真閱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作為一名教師,發(fā)現(xiàn)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寫反思等,可說到收獲卻不大。有時為了一節(jié)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wǎng)上和雜志上搜索相關(guān)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這本書中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yǎng)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博覽群書,善于對書本中的內(nèi)容深入地思考。

      “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盡的時候。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贏得自身的發(fā)展。只有不斷地學習、更新觀念和知識,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吸取他人之長來補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競爭力和教育教學的能力。隨著教學實踐的增加,新問題、新矛盾也接連不斷的出現(xiàn),要想自己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很長。因此,教師必須不斷讀書學習,從中總結(jié)更多經(jīng)驗,發(fā)揚優(yōu)點,改進缺點,不斷探索新的知識、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zhì)量,取得更好成績。

      一、讀書提高內(nèi)在素質(zhì)。

      學習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手段,終身學習是當代教師自身發(fā)展和適應職業(yè)的必由之路。"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同時構(gòu)建終身學習體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們必須動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方面的優(yōu)勢,讓人們切實感到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主動提高自己的內(nèi)在素質(zhì),真正實現(xiàn)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二、讀書提高教學水平。

      知識是需要時時更新的,老的東西總會被淘汰的。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如果教師不能經(jīng)常的更新知識結(jié)構(gòu),不能對新知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銳,教師就有可能被學生看不起,在學生眼里成為“老古董”。這樣教師在學生眼里就失去了威信,而威信是維系師生關(guān)系最牢靠的鎖鏈。知識越豐富,講起課來內(nèi)容就越生動有趣、海闊天空,教師的魅力在于通過活化了的知識的積淀,所形成的諸多良好的品質(zhì):個性、修養(yǎng)、風度、氣質(zhì)、幽默感,對人的尊重的態(tài)度,以及對真理的追求與敬畏。

      讀完這本書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它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了自己在教學中的很多不足。也讓我知道了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更多的營養(yǎng),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所以讓我們所有的老師都來熱愛讀書吧!為自己訂一個終身學習的計劃,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并優(yōu)秀的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6

      一本好書能啟迪人的智慧,滌蕩人的靈魂。我覺得《給教師的建議》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如何在教師崗位上能夠?qū)⒐ぷ髯龊茫绾文茏屪约涸谶@份事業(yè)上有所發(fā)展,我從讀這本書中總結(jié)出幾個必須要努力的方向:

      一、讀書,讀好書

      有句話我一直非常喜歡:“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這在我們教育事業(yè)中尤為重要。《給教師的建議》中就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必須要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應該要不斷培養(yǎng)自己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下心來,善于對書本中的內(nèi)容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chǔ)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能量,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讓自己的“一桶水”永遠取之不不盡、用之不竭。

      二、關(guān)心學生

      《給教師的建議》寫道:“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是要付出巨大的勞動,花費很多精力的。有些人認為,要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只要帶領(lǐng)兒童去參觀旅行,跟他們一起座在篝火旁烤土豆吃,跟他們一起分享歡樂就行了,這些看法都是錯誤的。建立跟學生的友誼,必須具有巨大的豐富的精神財富。缺乏這種精神豐富性,友誼就會變成一種庸俗的親昵關(guān)系,而這對教育是一種危險的現(xiàn)象。教師要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從中知道學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三、賞識學生

      被賞識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會產(chǎn)生一種被鼓舞、被期待的積極心理效應,就會更加向善向美。可見,賞識教育在學生的學習中是至關(guān)重要的。我試著從課堂的點滴中來發(fā)現(xiàn)學生點滴的進步,并為他的進步欣喜,也使學生明白:“別人能行,我也能行。”不過,我們在賞識教育過程中不應該忽視孩子的缺點和退步,該指出的問題應當及時指出,該批評的問題應當及時批評,該制止的問題應當及時制止,這是不能含糊的。否則,會導致孩子在自我意識的建立過程中產(chǎn)生偏差,也會導致他們過于自私、驕橫,在集體中很難與別人相處,進而產(chǎn)生一系列問題,這會違背我們“賞識教育”的初衷。

      “知識就是力量”,確實,讀《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教育好學生的信心和力量,我也會讓我的學生們從知識的海洋中獲得力量,幫助他們揚起未來理想風帆。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7

      我認識了《給教師的建議》這一本書,這是值得我們一讀的好書,在這本書的前言中,蘇霍姆林斯基寫道:“我在帕夫雷什中學工作的年代里,同剛開始工作的年輕教師舉行了無數(shù)次會見和談話,收到過他們成千上萬封信,從而促使我不得不寫了這本書。”這本書是一位長者送給我們年輕人的一件珍貴的禮物,書中,這位長者那么執(zhí)著而真誠地對我們提出建議和勸告,這些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實則是蘇霍姆林斯基一生的“積蓄”,他用那么多的實例和體會、經(jīng)驗,把枯燥的教育學、教學論、心理學的基本理論闡述得生動明白,如在我們耳邊娓娓道來。讀這本書,不僅是在讀那一條條獨立成文的建議,更是在讀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

      書中提到一個問題讓我獲益良多: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

      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師備感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在上課或進行學習活動時,有些學生的思想特別愛開小差,于是有些學生年年的評語中老師都有一句:“希望你上課專心聽講,注意力要集中”應該說,注意力不集中與學生的年齡特點有很大的關(guān)系,他們特別容易被一些奇異的、刺激的事物所影響,他們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長時間,這是他們的天性使然。但如果我們放任自流,不去培養(yǎng)他們的注意力問題,那樣的話對他們的學習是一個極大的影響。但如果你去強制,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即使看著他坐得端端正正,說不定這時候正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能把握兒童的注意力,只有一積極途徑,這就是要形成、確立并且保持孩子的這樣一種內(nèi)心狀態(tài)——即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tài),使孩子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勞動的自豪感。”

      這樣的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有一定的困難。他的這段話是什么意思呢?我的理解是如果上課時老師單靠知識的本身去吸引兒童,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很多時候?qū)W習本身就是一種艱苦的勞動。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設法讓學生的思維與我們所講的知識發(fā)生聯(lián)系,使他不感到特別的陌生,使他有一種想要了解更多的欲望。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我們看過了一部名著上的一部分故事,對它已經(jīng)有了了解,那么我們在看由它拍成的電影或電視劇或看書時,我們就會看得特別認真,想辦法將這個故事與這部名著里的其他情節(jié)聯(lián)系起來去理解,你理解的越多,腦子中這個故事的前后聯(lián)系越緊密,你就越愛看,對這部名著的思想理解得就越深刻。

      學生也是這樣,我們要想使學生在你的課堂上保持比較長的注意力,你就要將學的內(nèi)容與他所掌握的與這一部分有關(guān)的知識讓他們發(fā)生聯(lián)系,他就會想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就會越集中。《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還給我們提了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不斷地吸取書中的知識,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畢竟很多建議是老教師多年實踐總結(jié)出來的理論。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fā)展。發(fā)展學生,也要發(fā)展教師自身;照亮學生,也要照亮自己。這樣才能在自己這個工作崗位上,雖然過的平凡,但也充實,不至于“蠟炬成灰淚始干”。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8

      在《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中有一條“從四十分鐘里榨出油來”,讓我印象深刻。

      其中有這樣一段話讓我警醒。“千萬別認為學生投資是一個經(jīng)濟概念,不是,那是生命概念,教師在四十分鐘里以己昏昏豈能使人昭昭?學生枯坐教室,早已心飛天外,到頭來一無所獲,這就是生命浪費。金子般有限的童年,少年時光,隨著我們的課表,被一點點用蛀蟲爬滿。”

      這段話打在我的心上,字字沉重,回想自己過去的一個學期的教學情況,有些時候會在課堂上遺漏一些知識點,有時會由于表達上的不精準而給學生錯誤的引導,有時候一堂課講下來自己都覺得枯燥,可想而知學生的感受。但事后我都以自己是新老師,經(jīng)驗不足在所難免為借口來安慰自己,反正教學生涯才剛剛開始,慢慢磨練會好的。當看到這段話,我深深反省,這是多么不為學生負責的借口啊。我們常感嘆青春易逝,常常會想起那再也回不去的白衣飄飄的年代,而心中哽咽,那是一段多么美好有珍貴的時光啊,而對于這些正當年的孩子們來說又何嘗不是稍縱即逝,他們又有多少可以給我拿來揮霍啊?

      所以,真的不能安于眼前,不思進取了,要以最高的效率讓自己成長。首先就要從課堂效率抓起,逼迫自己稱為“守財奴”,要從每一節(jié)課里榨出油來!其實這一點確實是老調(diào)重彈了:高效課堂。領(lǐng)導們、有經(jīng)驗教師們不止一次的在強調(diào)這一點,以前一直沒有做深入的思考。看過這條建議后,我有意識的查找了一些相關(guān)資料,綜合分析理解后,我算是給自己擬定了新學期的努力方向:

      1、高質(zhì)量的備課。課堂教學效率如何,關(guān)鍵在于備課,備好課是搞好教學的基礎(chǔ)之基礎(chǔ),根本之根本,這堂課的知識結(jié)構(gòu)是什么,重點難點有哪些,怎么突破,只有了然于胸,講起課來才能得心應手,效率自然高,也不會出現(xiàn)知識點遺漏。同時,老師上課時的情緒也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學生的接受程度,因此,自己上課時要調(diào)節(jié)好情緒。盡量做到上課鏗鏘有力,富有激情。

      2、重視課堂信息反饋。如完成練習后巡視,查對學生做正確的比例有多少,同時營造“低壓力,高挑戰(zhàn)”的課堂氛圍建立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

      3、進行積極的教導,不放任學生長時間自由支配學習時間。不拘泥于教材,把教材知識進行加工后再傳授給學生,不斷地給學生下達具體的指令,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只有這樣,一堂課才會完成較多的學習任務。此外,明確教學目標、精選典型例題、語言簡練、規(guī)范板書,力求概括明晰。

      以上幾點希望可以以最短的時間做到,爭取四十分鐘能榨出油來。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9

      這里面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我們的老師有無責任呢?你的心情平靜嗎?除了每天面對教科書和那一班學生外,你有什么愛好嗎?一個人喜歡做什么事,只要他不影響別人,不違反法律,都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作為學生,我們當老師的還是應該給以適當?shù)囊龑В吘顾麄兊乃季S還不夠深刻,思想還不夠成熟。那么應該培養(yǎng)學生喜歡做哪些事呢?這里給我們提了兩點建議:

      一是閱讀。我們可以看出,在他的這么多的建議里,不止一次提到閱讀,他將閱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說,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fā)源地。他還說,你應當記住,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他還強調(diào)指出,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下去。他的這一番話,可以看出他認為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

      二是應當引導每個學生去接近的愛好的發(fā)源地,那就是使他特別喜歡一門學科。然后由這門學科引申開去,去參加與此學科有關(guān)的各種活動,思考與此有關(guān)的各種問題。從而確立起自己的愛好,在這一方面,我們教師還是大有可為的。反問一下自己,你去努力讓你的學生喜歡你教的這門學科了嗎?

      在他的第二十八條建議里,他強調(diào)了“勞動”的重要性,這種勞動主要是指動手操作,而且也不是隨便什么樣的勞動,而是指復雜的,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這種勞動一定要有思想,能促使孩子思考,能讓他將各種事實聯(lián)系起來去考慮。他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就出自這一條建議中。在這條建議中,他不僅強調(diào)閱讀,而且將學生的動手能力也看得很重要。他說,我看到,那些雙手靈巧的兒童,熱愛勞動的兒童,能夠形成聰敏的、好鉆研的智慧。確實包含思想的手工勞動對于鍛煉學生的智慧,促進他思維的發(fā)展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這條建議里蘇霍姆林斯基還列舉了四種應當使學生選擇的勞動方式,在我看來,在四五十年前蘇聯(lián)能夠進行的這些勞動,在我們中國恐怕是找不到了。不是條件達不到,而是我們根本就沒有考慮這樣去做。像他說的那些設計制作各種裝置、機械、儀器的活動室,那些家業(yè)實驗活動基地,有幾所學校愿意去做呢?特別是農(nóng)業(yè)勞動,他說,我深信,農(nóng)業(yè)勞動——這是最能啟迪智慧的勞動活動的種類之一。可是,在我們的城鎮(zhèn)學校,幾乎已經(jīng)絕跡了。這不知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

      我才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的一小部分,在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著作中蘊涵著很深的教育理論,只有認真去閱讀,才能夠體會到那么一點點,所以我會認真的把這本著作讀完。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0

      初看《給教師的建議》這類書名,總以為是純理論的書,高深莫測,無法走近。業(yè)余隨意翻翻,才發(fā)現(xiàn)不知不覺已沉浸其中。合上書本,細細品味,品出了好老師的一個基本特質(zhì):寬容。

      當今競爭時代,教育的競爭是其他各種競爭的先決條件。家長挑選學校,孩子選擇老師。這些現(xiàn)象已屢見不鮮。可以說一個學校創(chuàng)辦是否成功,管理固然很重要,如果說老師的質(zhì)量是學校的生命線,那么寬容無疑是判斷一個老師是否是好老師的重要標志。

      一個寬容的老師必須要有一顆慈母之心。母愛能產(chǎn)生一個奇跡,師愛能產(chǎn)生一片奇跡。著名的賞識教育創(chuàng)始人周虹所創(chuàng)造的周婷婷們,不正是用愛之溪水澆灌出的燦爛花朵嗎?擁有了愛心就會有責任心、積極心、創(chuàng)造性。只有愛的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教育。因為教育中充滿了愛,才沒有“差生”;因為心中有了愛,才有了還是自己班級里的學生好;因為傾注了愛,師生才如朋友。老師的關(guān)愛,使孩子們覺得世界是那么的美麗;老師的慈愛,使孩子們感到寒冬如此的溫暖;老師的嚴愛,使學生能夠遨游知識的海洋。

      春雨能溫暖冰封的泥土,朝陽能撫慰心靈的湖水,生命的歌聲能喚醒一粒粒沉睡的種子。愛學生,就要像春風化雨般無聲,讓他成為莘莘學子心目中的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最為催人奮進的有效情愫,讓他成為人的一生中一道最賞心悅目的亮麗景致。愛的陽光,會使一棵棵小樹苗茁壯成長;愛的教育更讓一群群孩子健康快樂地生活!

      老師要會欣賞學生。一個人活著,最本質(zhì)的意義不是被人承認自己的價值嗎?孩子所以是孩子,更因為他們的心是透明的。每個孩子都有好表現(xiàn)被承認被表揚的欲望。孩子的才能就象一個巨大的沉睡著的礦藏善于發(fā)現(xiàn)并且放大孩子們的閃光點,讓他們及早蘇醒過來。要為孩子們的哪怕是一點小小的進步和長處而欣喜,孩子會在不斷的鼓勵聲中快速地幸福地成長。

      孩子的天性好動調(diào)皮,犯的錯誤必然帶有反復性,但我們要認識到,即使是一個犯人,也必定會有他的閃光點,何況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呢。有的老師遇見學生犯錯,總是火氣沖天,大發(fā)雷霆,訓斥甚至體罰,“恨鐵不成鋼”,試想,一個心胸不開闊情商又不高的老師怎能教出富有愛心知識豐富能力較強的學生呢?千萬不要用死的規(guī)矩來硬套鮮活的學生。“開心的工作,快樂的生活,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面對可塑性還很強的孩子,我們?yōu)槭裁床荒芏嘁环輰捜菽?讓我們多一份耐心,在下一個路口再等等孩子吧!

      寬容孩子,可以避免好多悲劇;鼓勵孩子,信心百倍;欣賞孩子,事半功倍;表揚孩子,積極進取。欣賞學生,使學生獲得一種被關(guān)注、關(guān)愛的情感滿足。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理解、信任、友愛、尊重、鼓舞的心理體驗,通過老師的賞識教育,也能學會去欣賞別人,這對學生的成長至關(guān)重要。也許世界上最美麗、最動人的花朵,就是綻放在孩子們臉上的笑容,讓我們學會欣賞學生,換來孩子們越來越多的燦爛笑容。

      老師要有和學生相處的激情,要善于面對領(lǐng)導同事可能產(chǎn)生的誤解,也要善于處理社會家長有時的責難。我們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我們每天都要思考教學方法;有了激情,我們每日就要去學習;有了激情,我們每時都會去關(guān)愛學生。愛心和激情是一種巨大的動力,催促老師勤奮前行。對生活洋溢激情的老師,一定有愛心。有愛心的老師,對工作一定充滿激情。老師的愛心和激情使校園處處充滿生機與希望。社會在發(fā)展,好老師的標準也在不斷改變,讓我們緊跟時代步伐,做一個好老師,肩負起教育這神圣使命。

      走進這些教育的行家,多向教育名家取經(jīng),多吸收大師沃土中的養(yǎng)分。我相信我們年輕一代的教師面對教學大潮,一定會讓寬容之花盛開。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1

      當你是為了解惑求知而去讀書,經(jīng)常能體驗到一種與智者談話的樂趣;當一種新的觀點或理論出現(xiàn)時,會使人感覺到眼前突然一亮;當長久的困惑一旦得到解決,便像走出了漫長的黑暗的隧道,一切都豁然開朗了。在上學的時候就看過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卻沒有多大的見解。而工作以后,再次翻閱,能從中產(chǎn)生些共鳴。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說復習是學習之母,那么觀察就是思考和識記知識之母。曾經(jīng)翻過一位學生的英語書,寫滿了規(guī)律和語法,問他,都會嗎?孩子搖搖頭。其實,對于新授的東西,應該先讓學生自己去探尋和發(fā)現(xiàn),如果強塞給學生,那么他將永遠都記不住。比如在教學生學習序數(shù)詞時,對于基數(shù)詞如何變成序數(shù)詞,我怕學生會弄不清楚,原來打算,直接告訴他們變化規(guī)則,當上課臨講到這個的時候,我突然改變了主意,除了特殊的第一,第二,第三,其余的變化類型我各舉了個例子,孩子們很快的發(fā)現(xiàn)了規(guī)律,將剩下的基數(shù)詞換成了序數(shù)詞。在稍微掌握了變化規(guī)則時,趁熱打鐵,讓他們自己總結(jié)規(guī)律。如此讓學生自己觀察發(fā)現(xiàn)的東西,往往會記得更深刻。因為,這些東西是他們自己通過尋找后而掌握的。用同樣的方法,講了動詞過去式加-ed的讀音,學生掌握的也很好。

      作為教師,積累和反思更能提高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比如,根據(jù)單詞的音節(jié)教學生拼讀單詞,效果的確很好,而在學生用音節(jié)拼讀法學習完單詞后,當堂課就讓學生根據(jù)老師的發(fā)音,默寫出單詞,既讓學生反饋了剛學的內(nèi)容,同時也減輕了學生背單詞的痛苦,更能讓那些不

      愛背單詞的學生沒偷懶的機會。又或者,以猜單詞的方式,告訴學生該單詞由幾個字母組成,含有什么字母,既反饋了學生的單詞讀音,同時又奠定了學生記單詞的基礎(chǔ),如此一來,學生背單詞就輕松容易多了。

      讀書讓人變得聰慧,變得堅韌,變得成熟。讀書,給我?guī)硭伎迹嗟氖鞘斋@。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2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兒童,兒童是經(jīng)常變化的,永遠是新的,因此教師的工作是創(chuàng)造性的。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細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解決了很多之前的困惑。

      一、觀察

      觀察就是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之母,觀察力強的學生,絕不會成績不良或文字不通。初中的數(shù)學學習更是需要學生認真的觀察,觀察新知識的關(guān)鍵點,觀察新舊知識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觀察公式的運用,觀察知識運用的易錯點等等,能認真觀察的學生更能全面地理解知識,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深刻。觀察的能力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從引導學生觀察到學生能主動觀察,這也是智力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二、復習

      復習是學習之母,這本是學生掌握知識的有力手段,但在實際運用時,這位慈善的母親卻變成了狠毒的后娘。學生需要在一天或幾天之內(nèi)做完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所做過的事情,完成已經(jīng)是個問題更不可能進行正常的腦力活動,本來是很好的學習方法卻變成了學生的負擔。復習應該符合課程和具體教材的特點。

      數(shù)學的復習可以通過布置習題來進行,學生通過解題,在思想上對多個知識進行復習,使得一個理論性結(jié)論跟另一個理論結(jié)論有關(guān)系、聯(lián)系和“連接”,在知識的轉(zhuǎn)化上產(chǎn)生飛躍,學生能從這些理論性結(jié)論中發(fā)現(xiàn)他過去未發(fā)現(xiàn)的的東西,從而使對結(jié)論的理解更加明確。同時還可以在課堂筆記的旁邊留下空白,用紅筆記下應當永遠記住的內(nèi)容,這樣,學生在翻閱課堂筆記時就可以復習這些內(nèi)容,從而將這些知識深刻的記憶在頭腦中。

      三、閱讀

      閱讀是“困難”學生智力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們有時候會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說,你只讀教科書就行了,不用分散精力去讀別的書。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見解。

      學生的學習越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就像感光力弱的膠片需要更長的感光時間一樣,成績差的學生的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長時間的科學知識之光來照耀。閱讀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困難”學生閱讀的東西越多,他的思想就越清楚,他的智力就越積極。對此我深有感觸,我們也總是讓成績差的學生只看課本,這樣或許只能讓這些學生的知識面越來越窄,從而造成越來越多的學習上的“困難”。

      四、關(guān)于對自己子女的教育問題

      教師只應在學校明智地、小心翼翼地使用“管人”這個工具,切不可把它帶回家去,把握好身份,切記自己在家是孩子的父母;教師不可當著孩子的面,毫無顧忌地評論某些學生和教師,避免讓孩子產(chǎn)生傲慢心理,從而對老師說話粗暴無禮;盡量不要把孩子編在自己的班里,這樣可以讓我們作為父母更親近自己的孩子;每天要抽出一些時間高質(zhì)量地陪伴自己的孩子,陪他們聊天、讀書、散步;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具有愛勞動、愛讀書、愛科學的好思想。

      作為教師,我們?nèi)沃囟肋h,在這條路上,我們更要取眾家之所長,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讓自己的教師之路越走越幸福,越走越精彩。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3

      暑假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一書。我從這本書清新的筆調(diào)中讀到了很多的東西,這本書沒有空洞的理論訓導,而是以提“建議”的形式,將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的認識和體驗對你娓娓道來。作者不喜歡大而空的說教,而是深入你的內(nèi)心,聯(lián)系教育生活的實際,用了很多生動的事例和實際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給我們提出許多飽含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建議。整本書讀來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fā)。那些關(guān)于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

      這本書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它確實讓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共鳴。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都認為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上課、寫反思、批改學生的作業(yè),參加教研活動等,忙忙碌碌的一天時間就過去了,可收獲卻不大。那老師的時間應該從哪里來呢?《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讀書。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讀書是節(jié)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jié)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在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不應該總是抱怨時間太少、事情太多。而應該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時間來豐富自己的知識。書中所舉的那個教師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的成功之處就在于他用了終生的時間在擴大自己的知識儲備,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教育技巧。我們只有主動地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研究型的教育工作者。

      其次,“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這條建議也對我?guī)椭艽蟆W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每一位教師感到頭疼的問題,特別是在上課或進行學習活動時,有些學生特別愛開小差,于是在老師他們的評語中都有這樣一句:“希望你上課專心聽講,不做小動作。”應該說,注意力不集中與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有很大的關(guān)系,他們特別容易被一些奇異的、刺激的事物所影響,他們的注意力保持不了多長時間,這是他們的天性使然。但如果我們放任自流,不去培養(yǎng)他們的注意力問題,那樣的話對他們的學習是一個極大的影響。但如果你去強制,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即使看著他坐得端端正正,說不定這時候正是“身在曹營心在漢”。蘇霍姆林斯基究竟給我們提出了怎樣好的建議呢?在這里,他說“要能把握兒童的注意力,只有一積極途徑,這就是要形成、確立并且保持兒童的這樣一種內(nèi)心狀態(tài)——即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狀態(tài),使兒童體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進行腦力勞動的自豪感。”

      這樣的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有一定的困難。我對這段話的理解是:如果上課時老師單靠知識的本身去吸引兒童,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很多時候?qū)W習本身就是一種艱苦的勞動。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設法讓學生的思維與我們所講的知識發(fā)生聯(lián)系,使他不感到特別的陌生,使他有一種想要了解更多的欲望。我們要想使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比較長的注意力,你就要將學的內(nèi)容與他所掌握的與這一部分有關(guān)的知識讓他們發(fā)生聯(lián)系,他就會想法去了解其中的前因后果,注意力也就會越集中。

      第三,班主任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教育轉(zhuǎn)化每個班幾乎都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學習困難的學生指的是:前一樣東西還沒弄懂,后一樣東西就該要學了;剛學完這一樣,另一樣又忘記了。對于這些孩子,許多老師認為要減輕這些孩子的學習負擔,只要把教材上的基本內(nèi)容掌握好就可以了。但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這種對學習有困難的孩子,學習越感到困難,他的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他就越需要閱讀。閱讀在“學習困難的學生”腦力勞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讀中提出問題,讀中感悟。閱讀不僅能使某些學生免于考試不及格,而且借助閱讀發(fā)展了孩子的智力。這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就越活躍。這也是教師對后進生個別因材施教的重要實踐工作。

      第四,《給教師的建議》教會我們做到“愛心、細心、耐心、慧心”。

      “愛心”是為師者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zhì)。“感人心者,莫乎先情”。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該是愛學生,孔子說:“有教無類”。對全班學生,無論是智商高的還是智商低的,無論是家庭條件好的還是家庭條件差的,無論是安靜聽話還是調(diào)皮搗蛋的,均應一視同仁,愛得公正,愛得讓學生信服。

      教師工作是門細活計。教師管的事特別多、但卻要求特別細。大至教學工作,小至掃把、粉筆之類雞毛蒜皮的小事,樣樣少不了教師操心。因此教師應具有一顆纖細如發(fā)的心———細心。為此,我們要認真做好“六個勤”,即“勤觀察、勤交流、勤家訪、勤鼓勵、勤表揚、勤記錄”。

      大教育家培根說“無論何人,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靈魂。”蘇霍姆林斯基在《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中特別強調(diào)耐心在教育中的作用。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用耐心去開導學生,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多給學生改過自新的機會,循循善誘的指導他們,努力讓他們明白自己哪兒錯了?為什么錯?“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這句話說得就是如此。不厭其煩,不厭其細,時時抓,細細抓,是作為一名教師所不可欠缺的。

      耐心——教育永遠的希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的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到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細心觀察學生的變化,探察他們的心理,重視他們的心靈感受和情感體驗,適時調(diào)整教育教學策略。

      “智慧意味著以最佳的方式追求最高的目標”,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營造和諧、寬松、活躍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造展示的機會和條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抓住每一個細節(jié),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不斷進步、提高、發(fā)展、成功。

      以上只是我在閱讀《給教師的建議》所獲得的一些粗淺的體會,遠不能透視這部著作的全部內(nèi)容,然而僅是這點粗淺的認識就已使我受益良多。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要把這些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克服自己以前思想上的不合理觀念,堅持在上課時積極運用這些知識,充實和豐富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呵護與珍愛孩子幸福的童年。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4

      《給教師的建議》是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為了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專為中小學教師編寫的教育專著。

      相比以前讀過的教育專著來說,這本書讀來更讓人覺得親切。因為文章不僅有精辟的理論分析,而且用了很多生動的實際事例,深入淺出地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后令人深受啟發(fā)。書中每一條建議都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它猶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鏡子,時刻映照著自己;它又好像是我慈祥師長,不斷地給初入教師崗位的處于茫然中的我以指引;它更是一部全面培養(yǎng)人的教科書,給人以借鑒。那些關(guān)于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品味、反思。

      我最喜歡里面一些關(guān)于后進生教育的建議。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有這樣的一段話:“在‘后進生’所讀的書籍里,在他從周圍世界里所遇到的事物中,應當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某些使他感到驚奇和贊嘆的東西。……但是,千百次的觀察使我們得出結(jié)論:在兒童感到驚奇、贊嘆的時刻,好像有某種強有力的刺激在發(fā)生作用,喚醒著大腦,迫使它加強工作。”

      我是這樣理解的,蘇霍姆林斯基所講的“驚奇、贊嘆”就是一種大愛,后進生是更需要愛的,而且是大愛。對后進生不另眼相看的教師,一定是心中有真愛的人。陶行知先生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便沒有教育”。確實,沒有誠摯的愛,就沒有成功的教育。

      那是一個課間,辦公室突然風風火火沖進一個同學,氣喘吁吁地向我報告:“不得了啦!老師,有人在教室里打架。”我馬上奔到教室,一看,又是小Z,只見他手拿掃把,滿臉怒氣,惡狠狠地盯著對方,嘴里不停地吼叫“打死你”,眼里卻噙著淚花,對方是平時也表現(xiàn)不太好的小W。而一幫學生在近旁圍觀,誰也不敢上去勸阻。

      這樣的情況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發(fā)生了。小Z是我們班一位名氣在外的學生。說他有名,那是由于他的脾氣和為人。該生脾氣暴躁,氣量很小,稍有不順心,馬上就會找人發(fā)泄,無心向?qū)W,很多老師對他只有批評,沒有表揚。他也知道老師看不起他,自己得不到大家的理解和應有的尊重,所以自暴自棄,常常故意夸大事情惹人注意,甚至以欺負同學為一種樂趣。

      面對著怒氣沖天的小Z,這時如果命令他放下掃把,停止這種無理的舉動,估計他會服從,可是能使他心服嗎?對待學生產(chǎn)生的激情與沖動,我想做老師的更要注意態(tài)度,頭腦一定要冷靜,切不可感情用事,否則會火上加油,甚至造成師生“頂牛”的局面。因為這種情況下的孩子,對周圍事物的理解能力與控制自己的能力顯著降低,有時明知自己不對,也不肯當場認錯,在這種情況下進行教育是無效的,唯一的辦法只能是進行“冷處理”。

      于是,我走到他身邊,態(tài)度溫和地對他說:“你有什么委屈,老師幫助你解決,相信我嗎?”小Z停了半晌,終于點點頭說:“相信。”剛才十幾個同學都牽不動的“野馬”,被我?guī)ё吡耍搅宿k公室,我等他情緒安定下來,然后慢慢了解。原來,小Z要回自己的坐位,見位置太窄了,坐不進去,卻見到小W的位置寬,就認為故意整他,走過去一把手就推開桌子,碰痛了小W,小W無緣無故挨了痛,不服氣打了小Z,就這樣互不相讓打了起來,看來的確是一場誤會。

      下課后,我又找了他們倆談話:本來,班上人多,桌椅寬了些,占滿了整個教室,下課時,大家出去活動,離開位置時,免不了要移動一下桌子,有時無意中誰的位置變寬些窄些有所難免,大家胸懷寬廣,同學之間互敬互讓就好了,不應該為這桌子傷和氣,大動干戈。經(jīng)過一番細心的開導,兩人向我認了錯也主動向?qū)Ψ降懒饲浮?/p>

      這次事情是解決了,但是對于像他這樣的一個特殊的學生來說,每天都會有這樣那樣的事情發(fā)生,我該如何轉(zhuǎn)化這樣的學生呢?我想到了蘇霍姆林斯基“用驚奇、贊嘆可以治療大腦兩半球神經(jīng)細胞的萎縮”這就是:多一點寬容,多一點耐心,多給一點表現(xiàn)的機會,。

      1、多一點寬容。

      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總有犯錯誤的時候,尤其是像他這樣情緒特別容易激動的后進生,犯錯的機會更大。他的理智對情緒的約束力比較差,感情一沖動就不顧一切,忘卻已經(jīng)形成的正確認識,從而產(chǎn)生一些錯誤的行為。因此我就考慮到他這樣的特點,凡事都降低點要求,對于他犯的一些小錯誤,并不是批評指責,有時甚至只是簡單地替他指出即可,給他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心靈環(huán)境。

      2、多一點耐心。

      后進生的心理活動是十分復雜而又充滿矛盾的,所以,轉(zhuǎn)化工作并非一次就可以完成,轉(zhuǎn)化的過程是有反復的,這就要求我們抓住反復點,促使其飛躍。雖然小Z在一開學的時候表現(xiàn)還不錯,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他又恢復故態(tài)。我抓住他的這一次反復,多次跟他談心,鼓勵他多參加有益的課外活動,以使他的精神集中到有益的活動上來,減少他調(diào)皮搗蛋的機會。所以,無論何時何地,教師看學生的目光一定要變,方法要變,要求要變,否則,即使我們的眼皮底下有了愛因斯坦,我們也只能看到那只難看無比的爛板凳。如果你真的遇到了后進生,那么請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要因此埋怨孩子,相信孩子,盡可能地關(guān)心孩子,多給他一點耐心。

      3、多給一點表現(xiàn)的機會。

      每個后進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只有抓住其閃光點,有計劃地為他們提供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才能消除他們的自卑感,取得同學們的信任。這學期開學不久,我就發(fā)現(xiàn)小Z有一個優(yōu)點,就是有時上課較認真,積極舉手發(fā)言,而且有時的回答甚至非常精彩。根據(jù)我的觀察和分析,他有一定上進心,也很聰明,只是自小沒有養(yǎng)成好習慣。在一次班會上,我特別表揚了他上課認真,積極舉手發(fā)言這一優(yōu)點,要求全班同學學習他的優(yōu)點。這一次的表揚令他興奮不已。同時,我又不失時機地指出他平時調(diào)皮搗蛋、欺負弱小同學的壞行為要不得,以后要努力改正,事實證明他很樂于接受老師的善意指正,而且變得越來越好。

      我很認同這樣的話:“閱讀是教師成長最有效的方式,有時候讀一本書比組織幾次培訓活動都來得有效。”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對我觸動動很大,教育工作是任重而道遠的,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要把這些理論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克服自己以前思想上的不合理觀念,堅持在上課時積極運用這些知識,充實和豐富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呵護與珍愛每個孩子幸福的童年。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5

      眾所周知,班主任工作繁忙而瑣碎,尤其在市里中學當班主任,更是累上加累。首先,她們的工作時間太長了,真的是“兩頭不見太陽”。早晨到校時太陽還沒有出來,下午太陽下山了,她們還沒有回家。其次是他們的身體狀況。每次放假后第一天上班,他們都面色紅潤,神清氣爽;可是用不了兩周,個個都被學生折磨的面色蠟黃。一年到頭,很少能在他們的臉上看到笑模樣。很多女班主任的臉上由于長期焦慮、生氣、操心費神而布滿黃褐斑。還有現(xiàn)在的家長也是很難纏,動不動就打12345熱線反映情況,弄得老師、學校都很被動·······凡此種種,都讓我對班主任這個職位望而生畏。他們除了評優(yōu)樹先的時候能有幾個人得獎讓人覺得有點成就感以外,真的讓人覺得毫無幸福感可言。可是當我讀完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后,反而有了一種強烈的想當班主任的沖動。它讓我覺得班主任的工作其實是一個施展個人才能,實踐自己教育理想的舞臺,如果方法得當,它不僅不會帶來痛苦,反而能帶給我們一種幸福感與成就感,會成為教育事業(yè)快樂的源泉。如果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沒有當班主任的經(jīng)歷,就不能算是成功,甚至這種經(jīng)歷的缺失會是一種終身的遺憾。于是讀完書的這些日子里,我的腦海里總是浮現(xiàn)出我當班主任時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舉措。

      我會在教室里建一個讀書角,在學生觸手可及的地方放上他們喜歡的書籍。而不是像有的班級里一樣都統(tǒng)一把書“密封”在講臺旁的書柜里,一個學期都沒人借閱。當然,這相比于農(nóng)村中學來說,有書柜也算是一大進步了。學生只有擁有自己的圖書館,班級里有藏書,才能培養(yǎng)學生愛閱讀的習慣。

      每天早晚會有10分鐘的讀書時間。十分鐘不長,但是如果能夠每天堅持,堅持三年,我想這早晚的閱讀量也會是驚人的。每個學生在一個學期里都會有3到4次機會在早晨讀之前或放學前給同學們分享自己喜歡的閱讀故事。這樣做,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膽量與自我表現(xiàn)力、朗讀能力,更重要的是會培養(yǎng)他們閱讀的習慣。找故事的準備過程本身,也是一種閱讀量很大的活動。

      真正的做到對每一個學生的關(guān)懷,關(guān)注個體差異。就如班里有一個學生A,因常年學習習慣不好、挨班主任批評漸成習慣,養(yǎng)成了對誰的話都“油鹽不進”的狀態(tài),對每位老師的“軟硬兼施”都有足夠的免疫力,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上課就睡覺,連課本都不帶了。有一段時間,面對自暴自棄的他,我也是無計可施,采取了大多數(shù)教師的態(tài)度,對其不管不問,任其發(fā)展。可是讀完這本書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與不安中。之后我就開始反思自己作為教育者的錯誤行為,制定了詳細的幫扶計劃。我看他聽不進去課,就給他找了與歷史課有關(guān)的課外書。我沒有強迫他學習、聽課,二是告訴他自己對他的關(guān)心,并不希望他在人生最寶貴的年齡階段一無所獲,我希望他能夠為自己的未來添磚加瓦,渴望他成才,讓他真正的感受到自己對他的關(guān)愛。有的時候,金玉良言說多了就變成了陳詞濫調(diào),所以我就說這么多不再繼續(xù)了。既然不愿意聽課,那就多鼓勵他看看課外書。我相信只要他看書,看的書越多,對與歷史知識有關(guān)的背景了解的越多,他就會對歷史越感興趣,上課也就越有利于引起他的興趣,有利于他記住該記住的知識點。而這也可以提高他的自信與自尊。遺憾的是,我只是他的歷史老師。如果我是他的班主任,我就可以對他各科進行規(guī)劃,幫他重拾學習的信心與勇氣,進而由學困生轉(zhuǎn)化為優(yōu)秀生。

      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勞動與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與情懷。現(xiàn)在的學生太缺乏勞動了,他們除了睡覺就是上學,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特長班。他們完全沒有時間與機會參與勞動,家長也缺乏這種意識并認為這是浪費他們的學習時間。其實適度的勞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毅力與情懷。老祖宗那句“勞逸結(jié)合”是很有道理的,磨刀真的不誤砍柴功!如果學生們都經(jīng)歷了良好的勞動磨煉,就一定不會出現(xiàn)那節(jié)課上“不愿意成為周恩來那樣的人”的事情。學生們認為像他那樣工作會被早早的累死。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他們整天坐在鋼筋混泥土鑄就的小房子里痛苦的學習,缺乏熱愛祖國、敬仰偉人的情懷。我想我如果是班主任,就一定會利用家委會去組織學生參加勞動,還會用蘇所采取的友誼日等活動讓學生親自體驗這個世界,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這樣的活動可以說是意義深遠。

      當然,除了班主任能做的,作為普通教師要提高的也還有很多。比如豐富并錘煉自己的語言,用火熱的語言贊美祖國的英雄兒女,波動學生心靈的琴弦。在講到英雄人物的時候,除了以生動的語言講述外,還可以買《楊靖宇》等書籍放到教室里,這樣就可以廣為傳閱,并激發(fā)學生去買書、讀書,增強學習歷史的興趣。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并讓他們在此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明星和指路明燈。蘇氏的“思想室”真的很不錯。雖然我們學校沒有,但教師買書并穿越也將起到一定的彌補這種缺憾的作用。

      除了給教師的啟迪,這本書對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父母以及為了幼兒能夠順利入學所作的準備等方面也使我受益匪淺。由于時間關(guān)系,明天再寫吧!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6

      讀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我走過三重境遇。第一重“看山是山,不知山有別樣”;第二重“看山不是山,山中只見云霧”;第三重“看山,依舊是山”。“走近”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人生,好像“走進”了教育界的“百科全說”。炎炎夏日,手捧此書,思考、閱讀、寫作,這是我從事教育工作后的第三次重讀。

      第一次讀:看山是山

      第一次接觸《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是在參加工作后的第2年,學校教導主任送來此書。那時的我,初入教師行業(yè),黃毛丫頭不知事,不能完全領(lǐng)會書中的涵義。但不能忘記的是,作者在書中描繪的種種美好的教育場景:在碧波蕩漾、姹紫嫣紅的春季,作者帶著孩子們?nèi)ソ纪馓で啵c孩子們共同記錄蝴蝶飛舞的痕跡,呼吸青草的氣息,感受泥土的溫潤,撫摸泛青的樹皮;在漫雪飛舞、玉樹銀花的冬季,作者帶著孩子們在自己修筑的土屋中朗讀詩歌,排練劇本,大家都沉浸在難以言狀的心靈喜悅中……直覺告訴我,這是一名睿智的教育者,這是美好的教育生活。我渴望這樣的生活,質(zhì)樸、簡單,看山是山。只是那時的我,能力和見識都未能撐起這樣的渴望。

      第二次讀:看山不是山

      第二次讀《給教師的建議》,大概是在工作后的第7年了。記得當時在一個月光柔和的夜晚,趁著月色,洋洋灑灑寫下了3000多字,只為紀念重讀的意義。“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最喜歡做的事”“教會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用勞動的愛好來教育學生”“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把學生的腦力勞動放在注意的中心”“要思考,不要死記”“要敢于鼓勵學生‘超大綱’”“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這無數(shù)提綱挈領(lǐng)的話語,無不縈繞耳邊,時時激起我對教育更深的理解。“看山不是山”,教育的本質(zhì)不是教和育,而是“看見”和“啟發(fā)”。看見生命,尊重生命最初的樣子;啟發(fā)生命,啟發(fā)生命從不完善走向完善,從不自由走向自由,從不美好走向美好。

      第三次讀:看山,依舊是山

      第三次讀《給教師的建議》是今天。對于一個有著11年教齡的教師,重讀是一堂課。第三次讀,讀到的不是話語,不是理解,不是方式,是偉大的愛。我稱之為“熱愛”。蘇霍姆林斯基的“熱愛”是我從教以來,感受到的最為純粹的、最為樸素的、最為單一的,似乎還帶著些宗教情懷與信仰的無關(guān)宏旨,卻足以支撐教師走完教育人生炙熱的情感。無以言表,唯有摘錄,附上收獲。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這讓我明白:不必苛求每一個學生達到同一標準。學校不是工廠,班級不是車間,學生不是產(chǎn)品,不需要用“工程化”“模式化”去對待每一個鮮活的、個性不同的生命。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不應成為教育的口號。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工作的最后結(jié)果如何,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而是需要經(jīng)過很長時間分曉。你所做的、所說的和使兒童接受的一切,有時要過五年、十年才能顯示出來。”這讓我明白:教育不可急功近利,不能心浮氣躁。教育是“碎碎念、慢慢叨、靜靜等”的過程。教育是“種植花木,不問花開”的優(yōu)雅藝術(shù)。教育應為每一個生命質(zhì)量負責,而不為一時顯性的成就。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的最重要特征之一是他工作的對象是兒童。兒童經(jīng)常在變化,永遠是新的,今天同昨天就不一樣。我們的工作是培養(yǎng)人,這就使我們擔負著一種無可比擬的特殊責任。”這讓我明白:教育面對的個體是生命,是有著創(chuàng)造、有著發(fā)展、有著無窮希望和未來的人的生命;教育者應該看到人性,為了人性的更美好,生命更有意義,活著更快樂而存在。教師應永葆童心,方可做小學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按照最初的內(nèi)心沖動所要求的去做。這種沖動總是最崇高的。但同時,教師還應當會用理智來控制自己的內(nèi)心沖動,不要屈服于自發(fā)的情緒。在對你的學生的錯誤、冒失、一句話、不正確的行為需要作處理的時候,這一點尤為重要。”這讓我明白:在教育生活中,先控制情緒,后處理事情。控制情緒需要艱難的掙扎,但滅掉憤怒之火的永遠不是火,而是以柔取勝的水。

      蘇霍姆林斯基說:“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的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這讓我明白:教師不可以不讀書。教師不讀書,不可引導學生增長見識;教師不讀書,不可開拓學生的思維;教師不讀書,不可陶冶學生情操,不可引導學生感受人間真善美。教師不讀書,豈能要求學生讀書?因為沒有閱讀的教育不是教育。

      看山,依舊是山。智者的教育,始終是“大道至簡”,無法一一羅列。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可讀十余次,或是多少教齡,讀多少次。我之所以能滿懷激情地站在講臺上,愛我的職業(yè),愛我的學生,要感謝這本書,感謝這位偉大的教育先賢。涓涓細流,漫漫教育路,總有新鮮的血液。也許我窮盡一生,無法抵達教育的盡頭,但我會警醒自己:慢慢走,靜靜愛。選擇愛,將愛進行到底;選擇教育,為最初的愛。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7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共有一百條建議,每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這是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為了解決中小學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以自身三十多年的教育實踐經(jīng)驗為指導所寫的一本教育專著。

      今天我所看的是第二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

      書中提到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有30年教齡的歷史教師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課題是《蘇聯(lián)青年的道德理想》。課上得非常出色,聽課的老師們和視導員本來打算在課堂進行中間寫點記錄,以便課后提些意見,可是他們聽得入了迷,竟連做記錄也忘記了。他們坐在那里,屏息靜氣地聽,完全被講課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變成了學生一樣。

      課后,鄰校的一位教師對這位歷史教師說:“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傾注給自己的學生了。您底每一句話都具有極大的感染力。不過,我想請教您,您花了多少時間來備這節(jié)課?不止一個小時吧?”

      “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xiàn)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

      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一節(jié)課,這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啊?我們每天都在忙碌的工作著,我們也經(jīng)常抱怨沒有時間,確實,我們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上課,批改作業(yè)……可以說,用來備課的時間少之又少,我們在抱怨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思考,怎么才能處理好時間,怎么才能進行終生備課的準備呢?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

      當然,讀書也并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應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海洋。

      如果我們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就要讀學術(shù)著作。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知識,應當是我們知識海洋里一滴水!

      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保活力,就要在以后的閱讀中來尋找答案了!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8

      這幾天,我又將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給教師的建議》拜讀了一遍,越讀越是景仰敬重,越讀越覺得韻味無窮。真是一本好書,它猶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鏡子,時刻映照著自己;它又好象是我慈祥師長,不斷地給茫然中的我以指引。

      蘇霍姆林斯基書中說到:“在絕大多數(shù)下,數(shù)學教師和語文教師在一節(jié)課上所講的時間,不應超過5至7分鐘。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東西,才能成為他自己的東西,才是他真正地掌握的東西”。這是多么深刻的表述啊!新課標同樣也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學生通過課前質(zhì)疑、讀中釋疑、學后小結(jié),這樣全程參與,學生主動性、積極性怎能不高呢。我認為,要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轉(zhuǎn)變,做為教師,就必須學會“放棄”。常說放棄是一種美麗,而教師如果放棄的是一直以來主宰的地位,我想這也是一種美麗。

      那教師的任務是什么呢?還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不。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這樣指出:教師的任務就是不斷地保持學生對學習、活動的熱愛,點燃創(chuàng)造性的火星,設法使它們熊熊地燃燒起來。這與在新課程改革中提到的創(chuàng)新、個性發(fā)展不是同樣的道理嗎?我想只要教師主動從“首席指揮”退居到“幕后策劃”,把發(fā)展的空間全部留給學生,將心比心,以情換情,那我們的課堂內(nèi)外就將永遠如沐春風,充滿歡笑了。

      在讀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之后,我不但對蘇霍姆林斯基書中講述的教育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而且也對蘇霍姆林斯基的偉大人格充滿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誠的心﹑火熱的血﹑堅強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們心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教育豐碑。他讓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時時不忘己任,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給學生發(fā)展的空間,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學習熱情。老師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善于思考的人,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19

      最近我一直在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著——《給教師的建議》一書。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智慧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感受最深的地方有兩點。

      一、做個讓后進生充分體驗學習快樂的教師

      每個班級都會有學習不用功、成績比較落后的后進生,如何對付這些學生?往往是很多老師頭疼的難題。對于班上那幾個成績總是不理想又沒有家長輔導的學生,我也很頭疼。曾經(jīng)使用各種辦法仿佛也無濟于事,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應該嘗試著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學生,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讓所謂的“后進生”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這就是“賞識教育的理念”。教師應從課堂的點滴中努力去發(fā)現(xiàn)學生點滴的進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優(yōu)點,去贊揚、鼓勵他,試著讓他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幫助他們不斷進步。而有時,我們教師又常常因為其作業(yè)不能認真完成引起的怒火而忽略了后進生那僅有的、微不足道的優(yōu)點。其實,我們應記住蘇霍姆林斯基所告誡我們的話:“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二、做個愛讀書、會思考的教師

      我感覺自己還算是個愛思考的教師,但仍覺得很慚愧,反思近兩年來讀的書籍少之又少,總是以時間不夠用給自己找借口。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的智力生活就是停滯的、貧乏的,在他身上產(chǎn)生了一種可以稱為‘不尊重思想’的征兆,那么這一切就會明顯地在教學教育工作中反映出來……學生也就不尊重教師,更加危險的是,學生也象教師一樣不愿意思考。”所以,教師要把課上好,就必須讀書增進知識深度;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修養(yǎng),就必須讀書;教師要研究學生問題,處理學生問題,就必須讀書增加心理學知識;教師還要使自己在工作中成長起來。

      所以,今后我要時刻提醒自己做個愛讀書、會思考的教師。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20

      今年暑假,我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確實受益匪淺。讀了這本書,就好象有一股清泉不斷沖擊著我的頭腦,讀完之后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多年來深深困惑著我的問題突然間有找到了方向。

      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共鳴。是啊,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作為老師我們每天都要備課、上課、放學、回家,晚上回到家可能還有些瑣碎之事要處理,有時候忙起來真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茅塞頓開,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guān)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在 “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中蘇霍姆林斯基講到,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這些學生才會在這門學科上下功夫。作為老師,自然希望學生喜歡上自己所教的學科,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在課堂上積極思考,踴躍參與,才能主動地思考、學習,從而學好這門課。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烏及屋,從而喜歡你任教的這門學科。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很多家長都說,看到孩子回家先做哪一門的作業(yè),就說明他們最喜歡哪門功課。我調(diào)查了一番,學生們確實是把自己最喜歡科目的作業(yè)放在第一位。因此我特別注意激起學生的興趣,加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改善作業(yè)的形式,適當減少了作業(yè)量,一段時間下來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同學開始把語文作業(yè)放在第一個做,語文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讓我精神為之振奮,其中,有很多例子很值得我們借鑒,效仿。讀了這本書,感覺蘇霍姆林斯基帶給我的收獲實在太大,我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不斷學習,充實和豐富自我,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工作,呵護與珍愛孩子幸福的童年。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21

      最近又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每一條建議總是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讀后有很多的感觸。印象最深的是這一條“讓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在課堂中,現(xiàn)在我們的孩子總是正襟危坐,缺少了靈動的思維,與智慧的碰撞,似乎他們并不是這個課堂的主人。有這樣的現(xiàn)象,糾其原因還是老師的問題,沒有給孩子一個思考的世界,孩子沒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小主人,他們不懂得也沒有辦法融入到課堂里去

      “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許多學校和教師的真正可怕的失誤,就是他們把學生的主要力量用到消極的掌握知識上去了,讓學生記憶教師講過的現(xiàn)成的東西,死背教科書。一個人到學校里來上學,不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而主要的還是為了變的更聰明。”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我想到了一個案例:《圓錐的體積》這節(jié)內(nèi)容的教學,備課時,我想,就有教師操作,演示圓錐和圓柱等底等高的情況,他的體積是怎樣計算的,再演示不是這種情況時,怎樣計算的。如果按照這樣的教學過程,孩子們也聽的懂,但卻沒有動手操作的機會。如果“孩子是課堂學習的小主人”,應該重新設計。于是我想到了發(fā)給他們一個圓柱和幾個圓錐,通過倒沙子,經(jīng)歷操作、觀察、發(fā)現(xiàn)到最后的結(jié)論:只有在和圓柱等底等高的情況下,圓錐的體積才是圓柱的三分之一。孩子能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的思考,對所學的知識當然會記憶得更加深刻。課堂是屬于孩子的,孩子在其中的主體地位,是誰也替代不了的。如果沒有他們在其中的積極參與,這樣的課堂是殘缺的,再精彩也是不精彩的。

      那么如何使思考的需要成為孩子最主要的精神需要呢?蘇霍姆林斯基提出“需要使用教師的智慧。你首先要把自己培養(yǎng)成思考者。”我覺得老師可以這樣著手:

      1、給孩子一個積極思考的氛圍,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他們沉浸到問題中去。

      2、老師成為認真的傾聽者,不管孩子的思考是否正確,是否到位,聽他說完,其中肯定有思考的亮點。

      3、不斷充實自己,成為一個有豐富的思想寶藏的教師,才能真正點燃孩子的學習愿望。

      學習是一種幸福,帶領(lǐng)孩子徜徉在思考的世界里,使孩子的智慧得到磨練。讓火花有一天能變成火焰,孩子能產(chǎn)生獨立的思考,孩子才能在學校里變的越來越聰明。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22

      讀了《給教師的建議》后,我深受啟發(fā)。蘇聯(lián)當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教育理論家,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 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我覺得找到學生和老師發(fā)生的現(xiàn)象的根源,有益于我們開闊眼界。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關(guān)于后進生的幾條建議。在我們的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后進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這樣說恐怕沒有哪一位教師是不肯贊同的。有那么一些學生,他們理解和記住教材所花的時間,比大多數(shù)的普通學生多2、3倍;頭一天學過的東西,第二天就忘;為了防止遺忘,需要在教過教材后3、4個星期(而一般是3、4個月)就進行鞏固性的練習。

      對這些兒童來說,我們首先是要改變我們的看法了,對“后進生” 的教育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簡單地認為轉(zhuǎn)變"后進生"就是為其補課,提高成績。把學習僅僅局限于背誦必修的教材是特別有害的,——這種做法會使他們養(yǎng)成死記硬背的習慣,變得更加遲鈍。我們應該知道,每位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我們不要向兒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否則只會適得其反。那么該如何做呢?

      對于學生我們應更多的是要發(fā)現(xiàn)他們的的優(yōu)點,哪怕是肯定平常學習生活中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也能極大地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得到教師的肯定是對他們一種莫大的鼓舞。小學生年齡小,易受暗示,喜歡被肯定。例如,在一次的數(shù)學課堂中,我發(fā)現(xiàn)一個平時成績不太理想的孩子勇敢地舉起了手,并在大家的鼓勵下正確地回答了問題。當場我就讓全班同學表揚了他,課后,我又單獨以進步獎獎勵了他。從此,他上課的積極性高漲了,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其次,精心地為所謂的“后進生”設計一些針對性的練習,耐心地因材施教。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對癥下藥,各個擊破。每個人都有個體差異,所以他們的弱勢也是不同的。對于這些后進生們,應當經(jīng)常注意平時作業(yè)錯誤的地方,總結(jié)歸納弱勢所在。然后進行有針對的練習,加強鞏固。

      再次,借助集體的力感染后進生 ,這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操作起來也是有很多難度的。首先要把學生按照成績分成小組,要以好帶差;讓學生養(yǎng)成互助互學的良好風氣,讓好學生理解“教學相長”的內(nèi)涵。自然他們就愿意交了。要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是在一個大家庭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這樣整個班級的學期氛圍也會越來越高漲,后進生也能得到充分的幫助。

      當然,最重要的還要做好長期"戰(zhàn)斗"的準備,不要妄想速成,短時間見成效,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持久的耐心,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他們,教育他們,只有這樣,轉(zhuǎn)變后進生的工作才能行之有效。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23

      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影響的一致性。

      書中談到:我們辦的家長學校已經(jīng)活動了15年多。它的任務是不斷地提高父母們的教育修養(yǎng)水平。講清楚兒童是怎樣受到家長影響的,這也可以促進家長的自我教育。家長知道了兒童的摹仿能力很強,就會經(jīng)常檢點自己,以批判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行為。他們不再把兒童的教育看成是采取一連串的“非常措施”的事,而看成是一種不斷的、非常細心的勞動,看成是使自身的行為完美起來。

      巴金先生也說過“孩子們變好或變壞和他們受到的教育有關(guān),有句話叫‘先入為主’,所以父母是第一個老師,不能把一切推給學校。幫助孩子健康地成長,所謂培養(yǎng)、所謂教育,不過是這樣一句話。我們希望子女成龍,首先就要盡父母的職責。”這也是我們應該做到的。

      許多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成績不好是 教育不一定是在學校里的教室里進行的,社會上處處是學校,生活中到處有老師。但是,對孩子來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因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僅是經(jīng)常的,而且是十分深刻而又牢固的。從一個人接受教育的過程來看,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接受最早、時間最長、影響最深的教育。

      孩子在父母的關(guān)懷撫愛中逐漸認識世界,在父母的行為中潛移默化,接受人格和行為的陶冶,孩子對父母是信賴和尊敬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子女都有著言傳身教和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家長都應該牢記這句話。

      我國諺語有:“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接觸就是對孩子進行無聲的教育。所以,家長要隨時檢點自己的言行,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言行要一致,不能說是一樣,而做是另一樣,否則孩子會茫然,不知該如何做。家長要處處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良師益友,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使自己真正能夠勝任“第一任老師”這一光榮任務。

      只要你和孩子在一起,那你就是一個老師,孩子不斷地從你身上吸取知識、吸取營養(yǎng),父母也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俗話說:教人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對自己的孩子更是如此。

      父母要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快樂的家庭人文環(huán)境,讓孩子沐浴在健康、文明、和諧、寬松的家庭氣氛中,從而通過言傳身教,培養(yǎng)孩子形成活潑、開朗、勇敢、積極的性格,養(yǎng)成良好的獨立意識、社會責任感和正確的習慣,樹立關(guān)愛、合作、寬容、創(chuàng)新、感恩的現(xiàn)代意識。這才是培養(yǎng)孩子良好人文素質(zhì)的重中之重。只有這樣,才不會讓家庭教育淹沒學校教育的成果。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24

      在讀完前蘇聯(lián)當代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遺著《給教師的建議》,感覺受益菲淺。

      做為一名教師,在不斷完善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同時,還應該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談談其中印象深刻的叫條建議和自己的體會。

      書中對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喜歡哪些事?提出了閱讀這個建議,作者把閱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他說:“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發(fā)源地。”我想到了上學器武校長在四樓多功能活動室所上的一節(jié)課《跳水》,在課堂上武校長多次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不知不覺中我在沒有課本的時候,卻已經(jīng)通過孩子們的閱讀把課文記下來了,尤其當孩子讀到課文中那突發(fā)的危險情況時,那緊張的表情,深動的朗讀,慢慢的使我的心也揪了起來,課后我還依然被這篇課文所吸引,使我深深感受到了閱讀的魅力。

      關(guān)于什么是從事教師工作的才能,我是這么想的,才能不外乎知識和能力,例如各學科的知識,處理事情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面對問題的能力等。那么這些也是我在教學中所要面對的東西,需要摸索著去鍛煉自己的能力,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提高,正式由于他們持之以恒的讀書,不斷的補充他們知識的大海。如果一個教師在他剛參加工作的頭幾年里所具備的知識,與他要教給學生最低限度知識的比例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齡的時候,這個比例就變成為10:1、30:1、50:1。”這也使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明白教育工作不能心急吃熱豆腐,一名合格的教師都是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和通過不斷的教學,積累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而成長起來的。這也使我更加堅定了在奔向合格教育工作者道路上走下去的決心。

      最后談一下自己總結(jié)出來的想法,原本以為教師這個職業(yè)是個很簡單的職業(yè),等到自己親身經(jīng)歷了,才知道其中的苦也累,但也對教師這個職業(y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面對著一張張?zhí)煺娴男δ槪瑢W生的聲聲問好,我也為之動容。每個孩子的一生只有一次,同樣他所受教育的機會也只有一次,我希望我?guī)Ыo自己的學生是燦爛的明天。雖然未來從教之路會充滿艱辛與坎坷,但我會用愛心去呵護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用知識去教育學生,這也是我的目標。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通過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我會更加努力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zhì),讓自己培育出的桃李遍天下!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25

      我喜歡讀書,也愛收藏書。從教二十一年來對我教學工作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就是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專為中小學教師寫的《給教師的建議》。

      打開目錄,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個嶄新的世界:“給剛參加工作的教師幾點建議”、“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興趣的秘密何在”、“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關(guān)于和諧教育的一些想法”“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這不都是我最急于知道的嗎?目不暇給的我廢寢忘食的讀著……在蘇霍姆林斯基的字典里沒有“差生”二字。蘇霍姆林斯基用費佳的故事告訴我們,要用“閱讀與思考”喚醒知識“差生”的思維。

      書中講到,有個叫費佳的學生,算術(shù)應用題和乘法表始終是最大的障礙。學了今天的,忘了昨天的。蘇霍姆林斯基就給他編了一本特別的習題集。習題集里約有二百道應用題,主要都是從民間搜集來的。其中每一道題就是一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其中絕大多數(shù)并不需要進行運算;解答這種習題首先要求動腦筋思考。起初,費佳只是簡單地讀讀這些習題,像讀鳥獸、昆蟲、植物有趣故事一樣。過不久,費佳明白了,這些故事就是習題。這孩子對其中一道最簡單的習題思考起來,并且在老師的幫助下解答出來了。解題原來是這么普通的事,這一點使費佳感到驚奇。“這么說,這些習題中的每一道,也是可以解答出來的?”費佳問道。于是,費佳整天地抱住那本習題集不放。每解出一道題,就感到是一次巨大的勝利。他把解出的習題抄在一個專門的練習本里,還在文字題旁邊用了畫習題的辦法,畫有小鳥,動物植物等。

      蘇霍姆林斯基還給費佳搜集了一套專門供他閱讀的書籍,大約有100本小冊子,可供這孩子從三年級讀到七年級。后來又給費佳配了另一套書。

      到了五年級,費佳的學業(yè)成績就趕上來了。他能和別的同學一樣解答同樣的算術(shù)題。到六年級,這孩子突然對科學發(fā)生了興趣。費佳成“少年設計家小組”積極成員之一。創(chuàng)造性勞動引起的興趣越大,他讀書就讀得越多。他后來在學習上還遇到過困難,特別是歷史和語文,但是,每一次困難都是靠閱讀來克服的。

      蘇霍姆林斯基評論此事在教育日記中感慨地說:“我從來沒有給費佳這樣的學生補過課。那種補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課堂上沒有掌握的教材。我只教他們閱讀和思考,閱讀好像使思維受到一種感應,激發(fā)他的覺醒。”蘇霍姆林斯基諄諄告誡教師們說:“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應該更多地閱讀。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學生思考的越多,他在周圍世界看到的不懂的東西就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就越敏銳。”

      讀了《給老師的100條建議》這本書,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差生”,我們是否真正做到了公平教學?是否真正做到了關(guān)愛每一位學生?憑心而論,教師們很敬業(yè),對待“差生”不可謂不關(guān)注:“1+1,結(jié)對子”,課堂特別巡視、特別過問,早晚補課、家長配合,大量演算道道習題。可是效果始終不佳。“差生”們嚴重的“精力透支”,處在被動的、機械的、麻木的狀態(tài)中。多數(shù)“差生”即使通過教師的“日日清、周周清”,勉強完成作業(yè),也“后勁兒不足”,隨著年級升高,還會成為新的“差生”。我們學校的幾位骨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運用蘇霍姆林斯基通過擴大“閱讀和思考”提高“差生”興趣,改變“差生”學習方式的理論,通過每天講個小故事,培養(yǎng)讀書興趣;通過每周辦張英語手抄報識記單詞;通過猜謎語、講“字寶寶”故事、編兒歌等方法學習漢字。在他們的班級“差生”成績也基本達標。

      在農(nóng)村,由于經(jīng)濟原因,一些智力較差的學生“隨班就讀”;由于教師照顧不周,由于教材與進度的大一統(tǒng),使這樣的學生淪為“差生”。蘇霍姆林斯基用瓦連金的故事告訴我們,要用“觀察自然”的方法培植智力“差生”的情感,進而提高他們的成績。

      有些教師對兒童大聲呵斥,冷嘲熱諷,甚至侮辱兒童的人格。這些不公正的做法傷害兒童的自尊心,使他們敢怒不敢言,于是他們就在內(nèi)心以各種形式進行積極的和消極的反抗。蘇霍姆林斯基用尤拉的故事告訴我們尊重換來尊重,傷害獲得傷害。

      春來暑往二十一年,這期間,新的教育理念與方法如雨后春筍一般層出不窮。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如陳年佳釀,仍散發(fā)著幽香與魅力:“動手與智慧”,這不正是現(xiàn)在所提倡的素質(zhì)教育嗎?“關(guān)于寫教師日記的建議”這不正是現(xiàn)在提倡的“教學反思”嗎?“逐步養(yǎng)成兒童從事緊張的創(chuàng)造性腦力勞動的習慣”,這不正是現(xiàn)在提倡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嗎?“讓學生進行獨立的腦力勞動——研究性學習法”,這不正是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方式嗎?還有“必須教會少年閱讀”、“怎樣靠閱讀擴充知識”,這不也正是我們現(xiàn)在大力宣傳與落實的“書香校園”嗎?

      歌德曾言:“一句話可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一本書可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一位教育家則可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好書,家長要讀、教師要讀,教育管理者也要讀一讀。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26

      原來上大學時就在老師的要求下,讀過《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但當時為了應付學習任務,囫圇吞棗地讀完了,未能體會書中所蘊含的含義,很多知識、理論都沒能真正讀懂。這一次因為參加讀書班我再一次翻開這本書,可能是因為參加工作有了實際的教學經(jīng)驗,這一次讀有種不一樣的感悟。

      這本書真的非常具有指導意義,書中的許多案例為我指明了方向,解決了我在課堂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書中提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這個問題,其實我深有感觸。上學期我剛調(diào)到城里工作,面對比之前多一倍的作業(yè)數(shù)量,我感到了時間的不夠,每天忙著備課改、作業(yè)等,根本沒有時間去關(guān)注到學生,可是同辦公室的老教師卻能游刃有余,我感到費解。后來我就看到書中提到的一句話:一些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們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是啊,如果我們能多讀點書,那我們的知識大海越來越廣闊,在課堂上講解教材時,就能夠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力,能夠輕松地去觀察到每個學生。除此以外,我們要教會學生學習,先教會他們熟練地讀和寫,然后教會他們?nèi)绾伍喿x,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閱讀成為學生通往知識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那就沒有必要花費太多時間給學生補課了,當我們的學生能夠?qū)W會自己去獲取知識,那其實也是也節(jié)約了我們教師的時間。

      后進生的工作每個老師都日常煩惱的事情,之前,我總是找一些時間來給他們補差,背書、聽寫,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書中就提到,其實對于他們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通過閱讀去激發(fā)他們的思考,由書籍激發(fā)出來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記硬背最強有力的手段。對此我做出了改變,我選擇了一本共讀書目《湯姆索亞歷險記》,每周利用兩天的寫字課和同學們一起共讀探討從書中所得到的體會。還要求孩子們每天至少閱讀半小時的書籍,題材不限,選擇自己喜歡的書去閱讀就好。一開始有的學生并不能去完成這件任務,我便采用了強制的手段(家長簽字)規(guī)定他們?nèi)ネ瓿桑墙逃娴氖羌L期的事情,隨著學生們不斷地閱讀,他們好像從中找到了樂趣。慢慢地,有的同學會主動來告訴我前一天讀了什么書,甚至他們的閱讀時間早已超過半小時。這里面不乏許多平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讓我驚喜的是,平時不愛舉手的他們最近也開始積極參與課堂,甚至有的回答讓我都有所收獲,我仿佛是在跟著他們在學習。

      書中還有一個讓我非常有所體會的內(nèi)容,想克服負擔過重現(xiàn)象,就得使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同時,我們還要教會他們?nèi)绾卫米杂芍涞臅r間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為了讓學生輕松的學習,我這學期特地將書面作業(yè)布置很少,大部分的作業(yè)都是閱讀方面的作業(yè)。可是我發(fā)現(xiàn)學生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他們不知道支配時間,很多家長發(fā)信息和我說,學生作業(yè)寫到很晚,根本沒有時間來閱讀。就引起了我的思考,我開始找問題的緣由,后來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孩子被管束的太多反而會導致很多事情沒有辦法獨立去解決。我對班上兩位同學進行了觀察,吳同學平時合理利用課間時間完成部分作業(yè),下課的期間既和同學們玩耍了,也完成了一部分的作業(yè),放學后不需要家長管束就能很快完成作業(yè),每天堅持閱讀一小時,除此以外經(jīng)常在7點左右約班上的小伙伴們在家門口的籃球場打球。而樊同學每天回去都在媽媽的嚴加看管下完成作業(yè),什么事情都在依賴媽媽,他的媽媽總因為他上課不聽想講回去跟他再講解書中的內(nèi)容,這一開始是出于好心,可是我發(fā)現(xiàn)樊同學開始上課不再聽講了,還美名其曰:沒事回去媽媽會再講的,慢慢地他連背書這類簡單的任務都沒有辦法在學校完成。他的所有的任務都是媽媽安排好強迫完成的,所以他現(xiàn)在對學習開始慢慢失去興趣,這也讓他完成學習任務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成績也有所下降。所以我覺得教師和家長不需要太管制孩子,讓他們有自由支配的時間,相信孩子,他們可以做到更好,甚至會比我們安排的更好。

      其實閱讀這本書不僅是閱讀,更是在讓我成長。我通過閱讀來豐富我的教學手段不斷成長,同時引導學生閱讀,讓他們有更多的思考,有所成長,其實我們不就是在一起成長嗎?

      這本書我還沒有讀完,接下來還會堅持,并試著將其中的觀點運用到教學中,相信這本書會讓我和我的學生一起不斷成長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27

      “這是初秋的一個晴朗而明媚的日子,柔和的陽光溫暖著大地……我給孩子們講述金色的秋天,講解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東西怎樣準備度過漫長而寒冷的冬季……當我深信孩子們已經(jīng)體會和感覺到詞和詞組的意思和豐富的感情色彩時,我就建議他們談談自己的見聞和感受……”

      陽光明媚的日子,蘇霍姆林斯基帶領(lǐng)孩子們來到果園,他們的面前展現(xiàn)出一派迷人的景象。置身其中,孩子們領(lǐng)略到了一種在教室內(nèi)不可能感受到的東西——生命之美。在這里,他們注意到自然界各類生物的生存狀態(tài),聆聽到不同生命因相互交融而奏出的和諧之音,他們觀察、思考、想象、體驗,為自己能夠表達對生命的獨特認識而感到欣喜。就這樣,平日里學習的枯燥的字詞變得鮮活起來,它們像一個個快樂的音符,在兒童的心里串聯(lián)成美妙的樂曲。

      “使詞在兒童的意識里活起來”“使詞成為兒童進行創(chuàng)造的主要工具之一”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實踐中的一部分。作為一名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意的不是兒童能夠?qū)⒅R儲存在記憶里,而是他們可以利用學到的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智力活動,能夠體驗思考的樂趣和認識的享受。換句話說,掌握知識不是目的,兒童獲得真實的成長才是目的。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永遠將“兒童”擺在第一位。

      翻開《給教師的建議》,我常常被蘇霍姆林斯基這份熾熱執(zhí)著的教育情懷所打動。在蘇霍姆林斯基眼里,“世上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他堅持根據(jù)兒童的特點因材施教。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兒童與兒童之間除了個性特長上的差異,還有學習能力上的差異。教師應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努力保護和培養(yǎng)每一個學生的自尊感。“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shù)就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fā)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每一個”這三個字令我感動不已。如果一種教育能夠使每一個孩子都看到自己的力量,愿意主動地去攀登成長的階梯,這種教育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也是真正的教育;如果一個教師能夠保護每一個學生的自尊感,幫助他們建立對自我、對未來的信心,這樣的教師就是真正的教師,也是優(yōu)秀的教師。

      蘇霍姆林斯基深知,在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工作中,教師能夠順利地幫助“每一個”的成長并非易事,尤其是當面對一些后進生時,哪怕是有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也常常感到束手無策。針對后進生的工作,蘇霍姆林斯基給出的建議是“迫使他們思考”。而加強這些學生腦力勞動最好的辦法就是“大量的閱讀”,因為“閱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fā)智力的刺激……學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圍世界中看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對知識的感受就越敏銳。”

      讀到這兒,我的腦海里不經(jīng)意地浮現(xiàn)出這樣的美好畫面:一個孩子正因自己的學習能力差而感到苦惱、不安的時候,書籍給了他信心和力量。通過閱讀,越來越多的知識進入他大腦,越來越多的疑問也在他小小的心靈產(chǎn)生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不得不閱讀更多的書籍,直到這些知識像網(wǎng)絡一樣深深地建構(gòu)在他的腦海里,直到他的每一個腦細胞都迸發(fā)出靈動的火花……他下決心,即使比別人付出雙倍的努力,他也要前進,他的心靈推動著他這么做……

      也許,在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看來,蘇霍姆林斯基給我們描繪的幾乎是一個教育的童話。但是,它又確確實實發(fā)生過,對兒童產(chǎn)生過巨大的作用。我們承認,在今天的環(huán)境要實踐這種理想的教育是困難的,畢竟,當下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中更多地表現(xiàn)出急功近利,學校和師生承受的應試壓力似乎愈加沉重。學校和家庭評價兒童的方式過于單一,更多的以“成績”來衡量兒童是否優(yōu)異,更多在牽引著兒童奔著“分數(shù)”前行。于是,“每一個”獨特的個體不見了,“每一個”豐富的童年生活消失了……但是,這并不應成為教育淪陷的借口——美好的、符合人性的教育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它是一種信仰,一種激勵人的力量。

      在閱讀《給教師的建議》的日子里,我的耳邊總會響起蘇霍姆林斯基親切而堅定的話語,他的為了“每一個孩子”的信念,重新喚醒了我的良知以及教育熱情。蘇霍姆林斯基讓我相信:唯有將每一個孩子裝進心里,教學活動才能稱得上一種充滿情感、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唯有為了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教育的天地才能變得廣闊而充滿魅力!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28

      加入第九期小學青年教師讀書班已有月余,我也終于讀完了我的第一本書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與其說這是一本書,不如說這是注入我心田的一股活水。在讀書班的開班發(fā)言中我就曾經(jīng)說過自己被生活所累,很久很久沒有讀完一整本書了,今天才發(fā)現(xiàn)這不過是為自己的懶惰和拖延所找的一個借口。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有的人出生即在羅馬,那是很多人用盡畢生精力都到達不了的終點;這個世界又是公平的,無論窮人富人、老師學生,一天都是24小時。那么身為教師的我們,該如何合理利用這24小時呢?我仔細思考良久,頗有心得,與大家分享,我覺得可以把這24小時分為三部分。

      一、學生的時間

      作為一名教師,不算路上的通勤時間,在學校最少要有8個小時,這是必須的,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合理利用時間,是在為很多人節(jié)約生命,所以在學校的`這8個小時重點應該放在學生身上。上課的時候關(guān)注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特別要留心容易開小差的孩子,其他老師上課的時候班主任也要適時的巡課,觀察學生在其他學科課堂上的表現(xiàn),還要利用這個時間備課、改作業(yè)等等。下課時間是容易被忽視的,有人覺得學生下課了,我也可以休息一會,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上課的時候你面對的是全班的學生,只有下課了你才能點對點與學生交流,所以這個時候老師的腿要勤一點,多到班級走走,跟孩子們聊一聊,你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獲。大課間、中午吃飯的時間更長,很多學生學習能力是有的,但學習態(tài)度不好,這個時候可以喊學生過來面批作業(yè)。作業(yè)是反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培養(yǎng)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可以說作業(yè)是師生教與學溝通的橋梁,也是教與學的晴雨表。作業(yè)上有紅叉叉很多孩子視而不見,面批就可以督促學生及時訂正,而且經(jīng)過老師的講解他能夠立馬知道自己錯在哪里,留下的印象也更加深刻,還能夠增加師生之間直接的交流,增進感情。總之一句話在學校的時間要花在每一個孩子身上。

      二、家人的時間

      教師也是普通人,也有家庭,需要扮演好女兒、妻子、母親各種角色,所以在工作的時候必須全力以赴,而工作之外也必須給愛的人分出時間,父母會慢慢老去,愛人之間需要交流溝通,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這個時候合理規(guī)劃和利用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我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每個星期回家看一次父母,實在抽不出空也要跟父母視頻聊天,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盡孝要趁早。每天柴米油鹽必不可少,這個時候是與愛人、孩子溝通交流的好機會,聊聊當天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聊聊自己的困惑,聊聊詩和遠方。孩子的學習也不能忽略,我們是教師也是家長,應該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家庭教育重在潛移默化,用你的實際行動去影響你的小孩。

      三、自己的時間

      寫到這里除去吃喝拉撒睡,其實我們留給自己的時間并不多了,但這也是一天中完全屬于自己的獨處的時間。這個時候該干些什么呢?白巖松曾經(jīng)說過:“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拉開的?其實答案很簡單,無非就兩個字而已,讀書。”蘇霍姆林斯基書中寫的那位歷史老師上了一節(jié)公開課,看似只準備了15分鐘,其實準備了一輩子。有些老師為什么能在課堂上游刃有余,讓人覺得聽課是一種享受,讓孩子們都能聚精會神,而自己上課時卻經(jīng)常捉襟見肘,語言貧乏,缺少感染力?完全是因為讀書太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讀書班就是我生活中的一泉活水。獨處的時間我把他留給書籍,留給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每天不能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無節(jié)制地看電視刷手機中,睡前放下書本,思考一下明天要做的事情,分出個輕重緩急,然后按計劃逐項去做,做事要尋出竅門不能一味地蠻干。只有這樣學習與思考同行,那么做老師的我們才能不斷發(fā)展不斷提高。

      教師的時間從何而來呢?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的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情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合理管理時間利用時間,做事就會事半功倍,工作也會得心應手,自然就不會覺得工作忙碌,就能度過一個有意義有溫度的人生。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29

      從景范學校的崇文書院拿到厚厚的一摞書,整理拆封,到翻開這本大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讓我這位剛剛進入教師崗位的新教師來說,是一份沉甸甸的禮物。這本書要慢慢讀,細細品,為不辜負這次書海之行,我為此做了小小的讀書和寫作計劃。

      翻開這本教育家給我的教育教學的建議,看著100條建議,光是目錄我就看了三四遍,一開始本想尋找出對自己現(xiàn)階段的教學建議,比如第31建議《給準備教一年級教師的建議》,第33條建議《給剛參加學校工作的學校建議》,第38條建議《怎樣訓練兒童流利的書寫》等等。這些先是粗略的翻翻看看,后來不知不覺,每天都要翻開看看這本難啃的書。這些建議開始改變我的教學思想,原來教一年級語文,也不是我所想的那么困難,寫字課也不是那難教,它都有法可循,每一個建議背后都有令人反思和學習之處。

      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第38條建議《怎樣訓練兒童的流利書寫》中,作者提到“培養(yǎng)快速的書寫技能,首先要求對手的小肌肉進行一定的數(shù)量的操練性練習。”當然,這里所提到的僅僅是三、四年級的孩子。讀到這里,我開始思考:我們一年級的孩子怎樣做到認真的書寫呢?在寫字課上,一年級的孩子可以說出這個字結(jié)構(gòu),但很難發(fā)現(xiàn)每一筆的具體位置,當我講完這個字在田字格里該怎樣書寫時,我們的班孩子總是快速的描紅和書寫,并沒有做到一筆一畫認真臨帖,并他們的寫字姿勢都不對,每一次書寫,他們很快就把后面田字格寫完了。我都不能用“好”這個字來形容他們的完成書后的寫字作業(yè)。這個問題從上學期的期中考試之后,我就發(fā)現(xiàn)了他們這個不好的習慣,在這一建議中,讀到這句話時,我想到了一個詞叫“刻意練習”,我想到為什么他們書寫習慣不好,在上學期才開始學習學拼音字母時,并沒有做到長時間對他們的手部肌肉的訓練與糾正。

      想到這里我思考怎樣訓練孩子們有目的,有規(guī)律的練習他們書寫“雙姿”。一年級的孩子正在培養(yǎng)書寫習慣的關(guān)鍵期,我決定每天在寫字課上刻意練習他們握筆和寫字姿勢。關(guān)于雙姿練習,特別是握筆姿勢,我是通過小組之間相互檢查的方式,小組長帶頭握好鉛筆,并且檢查其他同學握筆姿勢。坐姿的練習,我請一位已經(jīng)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的小同學喊口令:“小腰”,全班一起:“挺直”,這是坐姿訓練。雖然如今才練習了一個星期左右,但是我逐漸發(fā)現(xiàn)有部分孩子已經(jīng)有了一些進步。這讓我感到欣慰與高興。

      雖然在這部書里,我還有許多建議沒有看完,這已經(jīng)讓我受益匪淺,我們經(jīng)常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高尚的人對話,的確,不僅讓我和大教育家促膝長談,更讓我在教學路上繼續(xù)前行!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30

      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兒童,兒童是經(jīng)常變化的,永遠是新的,因此教師的工作是創(chuàng)造性的。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細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解決了很多之前的困惑。

      一、觀察

      觀察就是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之母,觀察力強的學生,絕不會成績不良或文字不通。初中的數(shù)學學習更是需要學生認真的觀察,觀察新知識的關(guān)鍵點,觀察新舊知識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觀察公式的運用,觀察知識運用的易錯點等等,能認真觀察的學生更能全面地理解知識,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深刻。觀察的能力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訓練,從引導學生觀察到學生能主動觀察,這也是智力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二、復習

      復習是學習之母,這本是學生掌握知識的有力手段,但在實際運用時,這位慈善的母親卻變成了狠毒的后娘。學生需要在一天或幾天之內(nèi)做完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所做過的事情,完成已經(jīng)是個問題更不可能進行正常的腦力活動,本來是很好的學習方法卻變成了學生的負擔。復習應該符合課程和具體教材的特點。數(shù)學的復習可以通過布置習題來進行,學生通過解題,在思想上對多個知識進行復習,使得一個理論性結(jié)論跟另一個理論結(jié)論有關(guān)系、聯(lián)系和“連接”,在知識的轉(zhuǎn)化上產(chǎn)生飛躍,學生能從這些理論性結(jié)論中發(fā)現(xiàn)他過去未發(fā)現(xiàn)的的東西,從而使對結(jié)論的理解更加明確。同時還可以在課堂筆記的旁邊留下空白,用紅筆記下應當永遠記住的內(nèi)容,這樣,學生在翻閱課堂筆記時就可以復習這些內(nèi)容,從而將這些知識深刻的記憶在頭腦中。

      三、閱讀

      閱讀是“困難”學生智力教育的重要手段。我們有時候會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說,你只讀教科書就行了,不用分散精力去讀別的書。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見解。學生的學習越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就像感光力弱的膠片需要更長的感光時間一樣,成績差的學生的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長時間的科學知識之光來照耀。閱讀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困難”學生閱讀的東西越多,他的思想就越清楚,他的智力就越積極。對此我深有感觸,我們也總是讓成績差的學生只看課本,這樣或許只能讓這些學生的知識面越來越窄,從而造成越來越多的學習上的“困難”。

      四、關(guān)于對自己子女的教育問題

      教師只應在學校明智地、小心翼翼地使用“管人”這個工具,切不可把它帶回家去,把握好身份,切記自己在家是孩子的父母;教師不可當著孩子的面,毫無顧忌地評論某些學生和教師,避免讓孩子產(chǎn)生傲慢心理,從而對老師說話粗暴無禮;盡量不要把孩子編在自己的班里,這樣可以讓我們作為父母更親近自己的孩子;每天要抽出一些時間高質(zhì)量地陪伴自己的孩子,陪他們聊天、讀書、散步;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具有愛勞動、愛讀書、愛科學的好思想。

      作為教師,我們?nèi)沃囟肋h,在這條路上,我們更要取眾家之所長,不斷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讓自己的教師之路越走越幸福,越走越精彩。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31

      前不久讀了《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它是20世紀蘇聯(lián)教育經(jīng)典譯叢之一,由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b·a·蘇霍姆林斯基著。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它讓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也有許多心靈感觸,在此談談我的體會。

      “學習的愿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須在潮濕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著,給它提供滋養(yǎng)。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須,但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為我們知道,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 書中提到這個問題就是興趣的培養(yǎng),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變得枯燥無味,產(chǎn)生厭學心理,從而影響數(shù)學教學的效果。

      “追求知識的愿望,是靠兒童的雖不輕松然而快樂的、誘人的、出于自愿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千萬條根須日以繼夜、不知疲勞的工作來滋養(yǎng)的。然而只有使力量的付出跟兒童的自尊感密不可分的時候,他的勞動才能成為快樂的、誘人的、自愿的勞動。必須使兒童感到自己是一個勞動者,使他為自己的努力所達到的勞動成果而感到自豪。培養(yǎng)自豪也就會意味著在兒童心靈中樹立一種要成為思考者的愿望。” 數(shù)學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重要的一環(huán),從教學心理學角度上講,如果抓住了學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對教學將有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興趣的培養(yǎng)就是一個重要的方面,興趣能激發(fā)大腦組織加工,有利于發(fā)現(xiàn)事物的新線索,并進行探索創(chuàng)造,興趣是學習的最佳營養(yǎng)劑和催化劑,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對學習材料的反映也就是最清晰,思維活動是最積極最有效,學習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數(shù)學課,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興趣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和諧,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外,更重要是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做為數(shù)學老師應努力使學生熱愛數(shù)學,才能對學習有興趣,只要有興趣,才能學好數(shù)學。因為興趣是學習成功的秘訣,是獲取知識的開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礎(chǔ),我在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激發(fā)學生興趣。 我認為人們對知識的認識和積累,都是通過觀察實踐而的不到的,沒有觀察也就沒有豐富的想象,也不可能有正確的推理、概括和創(chuàng)造性,所以有意識地安排學生去觀察、去思考,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即增加了數(shù)學的趣味性,又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數(shù)學教學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主動積極的學習,才能有效的培養(yǎng)養(yǎng)學生獨立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知識智力興趣關(guān)系密切,有意識的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熱愛學習與情感,并對所教學科產(chǎn)生興趣,因此,老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順利掌握知識,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添學習興趣,使設計的教法符合學生的學法,持之以恒地結(jié)合知識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引和訓練,使學生掌握求知識的鑰匙,可以增添學習興趣。

      教育敘事

      對“失戀”后一首詩的處理

      這首詩的內(nèi)容是這樣寫的“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要在五班找,本來數(shù)量就不多,況且質(zhì)量也不高。”事情的經(jīng)過是這樣的,本學期初的一個下午,同學們都在靜靜地認真自學,只有劉××同學將頭抬得很高,注視著另一個同學,我輕輕地走到那們同學的身邊,發(fā)現(xiàn)他正在聚精會神地看著一首詩,我輕聲地說了句,可以給老師看看嗎?這位同學很不情愿地將那首詩給了我,爾后兩位同學對視了一下,劉××同學趴到桌子上。用他自己的話說:“這下可完了,老師一定會在班級公開批評的。”我走到講桌前,看了一下詩的內(nèi)容,沉思了片刻,便將它放到了衣兜里,繼續(xù)觀察同學們的自學情況。可劉××同學卻坐不住了,他時而抬起頭偷偷地看著我,好象在等待著老師的批評。看了幾次后,發(fā)現(xiàn)我無動于衷,他便開始寫作業(yè)了。

      下課的鈴聲響了,我把劉××請到了無人的教室后面,他耷拉著腦袋,用余光看著我,我讓他坐下,他卻哭了,邊哭邊說:“老師,我錯了,我不該寫這首詩,不該在課堂上看紙條,求老師不要在班級批評我。”我說:“老師要想在同學中批評你,就不會把你請到這里來。”他會心地點了點頭。我說你能不能實話告訴老師為什么要寫這首詩。他想了想后,詳細地敘述了他與我班一名女同學友好相處到產(chǎn)生矛盾的經(jīng)過,原來這首詩是他“失戀”后為了發(fā)泄內(nèi)心的痛苦而寫的。我因勢利導,以誠相待,對他進行了耐心細致的教育引導。

      最后我又將這首詩拿出來,對他說:“老師想和你一起將這首詩改動一下,你看怎樣?”他爽快地回答“行”,我說:“老師改前兩句,你改后兩句。”他點頭同意。我說第一句只需改動一個字,將“天涯何處無芳草”改為“天涯何時無芳草”,第二句改為“何必非要現(xiàn)在找”,緊接著他又改了后兩句:“本來學業(yè)就很緊,況且年齡又很小。”讀著這首詩他開心地笑了,笑得那樣輕松,笑得那樣自信。隨后我又說:“十年之后,你找不到女朋友,老師幫你找,怎么樣?”他連聲說“謝謝老師”。

      這次潛隱式教育的嘗試,避免和消除了被教育者的對立情緒和戒備心理,平復了內(nèi)心的波瀾,學會了情感上的進退自如。從而使被教育者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最終達到轉(zhuǎn)化的目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32

      古人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想有潺潺流淌的一汪清泉活水,就得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畢竟人活到老學到老,這永遠是個顛撲不破的真理。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讀了一本教育專著——《給教師的建議》。《給教師的建議》是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一本專著,每句話皆讓人感覺都是出自實踐的經(jīng)驗之談,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指導性的意義。

      本書第六條,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來告訴我們,其實后進生也有其閃光的一面。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只關(guān)注優(yōu)秀學生,而忽略后進生,那么我們也不能稱之為優(yōu)秀的教師。其實后進生的內(nèi)心是很自卑很脆弱的,對待后進生我們應該換為思考,可以從他們的角度出發(fā),或許那些特別的孩子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作為教師,我們在轉(zhuǎn)變“后進生”的工作中應當是激發(fā)學生自覺學習的興趣,教給他自覺閱讀的方法,引起他自覺思考的意識,最重要的還要做好長期“戰(zhàn)斗”的準備,不要妄想速成,要用發(fā)展的眼光,持久的耐心,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他們,教育他們,只有這樣,轉(zhuǎn)變后進生的工作才能行之有效。要不斷關(guān)心鼓勵這些孩子,盡可能讓他們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體驗下慢慢找回自信,從而追求積極上進。但也要適時運用批評。有比較才有體會,因此我覺得有時“嚴厲批評”也是一種不可少的調(diào)味品,讓學生明白:老師是關(guān)心你,愛護你的,才如此嚴格要求。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就不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而理解了老師的苦心。

      在“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條建議中我對提到的分層教學和分層作業(yè)很感興趣。在教學中我也一直努力嘗試,但我的做法一般是:在課堂中,完成基本知識的同時進行適當?shù)耐卣寡由欤辉谧鳂I(yè)中,呈現(xiàn)思考題供學有余力的學生練習。反思這些方式,好象都是使優(yōu)等生更優(yōu)。怎樣在課堂中采取分層教學,使得學困生、中等生、優(yōu)等生都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書中所提到的分組方法會不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這一直是困惑我的問題,還急需通過多方面的學習和教學實踐的摸索。

      書中第二十二條講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么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zhì)才會得到發(fā)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可以從圖書、報紙的種種事實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發(fā)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是啊,作為老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才可能學好,就如《論語》里所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需要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喜歡你教的這門學科。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在我們的教學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下課后,學生快樂的圍繞著老師身邊,和老師交談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討論著有關(guān)課堂上的問題。當然,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對你這門學科特別感興趣的學生,以至于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會把這門學科當成自己將來從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學生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那么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教師一方面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是學生真正成為”自己的學生”,使課堂成為學習知識的樂園。

      閱讀無論何時何地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需要閱讀,在作者的這么多的建議里,不止一次提到閱讀,可以看出,他將閱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他說,閱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fā)源地。他還說,你應當記住,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他還強調(diào)指出,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下去。他的這一番話,可以看出他認為學生喜歡上閱讀是何等的重要的。閱讀,是建立在實踐上的。現(xiàn)在的一些教師和家長還是沒有改變自己的看法,認為看課外書會影響學習成績,于是禁止讓孩子看這些。其實恰好相反,沒有了閱讀,孩子一味沉浸在做習題的單調(diào)中,他是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的,也是不能提高學習的能力的。沒有了閱讀,孩子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就顯得過于單純,如果因為發(fā)生一點不益于他們的事,他們便不能自拔,想不出解決的方法。因此,閱讀近者是對閱讀能力甚至學習能力都是一個飛越,遠者則能夠進入這個大環(huán)境中,在環(huán)境中變得通達,從而產(chǎn)生對人生的種種感悟。古人云: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何其憎也,乃不堪一睹也。學生需要閱讀,同樣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chǔ)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這本著作中蘊涵著很深的教育理論,只有認真去閱讀,才能夠體會到那么一點點。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33

      最近,拜讀了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書中所談的每一個問題,不僅配有生動的實例,而且也有精辟的理論分析。這些娓娓道來的教育教學實例,讓讀過此書的教師們,開闊了眼界,也提高了水平。在這本書當中,蘇霍姆林斯基一共談及了一百條建議。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年輕人要建立起自己的藏書,讓書成為自己的老師,每天去向他們請教;并建議我們,每個月買三本書:(1)關(guān)于你所教的那門學科方面的科學問題的書;(2)關(guān)于可以作為青年們的學習榜樣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爭事跡的書;(3)關(guān)于人(特別是兒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靈的書(即心理學方面的書)。

      古往今來,“書籍”一直都被譽為人類的朋友,因為它們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其實,在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坦率來說,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chǔ)知識,只是滄海一粟,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其實,蘇霍姆林斯基本身,就是一個可以讓學習的楷模。他之所以能成功,正源于他廣泛地閱讀,和廣博的知識。他說:“我私人的圖書館里,在幾間房子和走廊里,從地板知道天花板都擺上了書架,有成千上萬冊書,我每天不讀上幾頁,有時不讀上幾行,我是無法活下去的。”正因為不斷地讀書,不斷地積累,所以才有了他的四十多本理論專著和幾百篇論文,才有了這本被譽為“學校生活百科全書”的《給教師的建議》。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34

      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給我排解煩惱,給我指點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我以幫助,讓我充滿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在反復的教導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首先就要我們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在學校里,教師不應該“一視同仁”,尤其是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lǐng)域——腦力勞動的領(lǐng)域里,對兒童要個別對待。

      他打了一個最形象的比喻:讓所有剛剛?cè)雽W的7歲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盡,有的孩子卻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桶,那么這就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兒童的腦力勞動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這樣各不相同的。

      讀到這我不禁想到一個一直困繞我的問題:為什么在班級中會有明顯的優(yōu)差生等級?為什么同時教授,有的學生可以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學生卻什么也學不會,現(xiàn)在我終于明白,雖然老師們在備課時考慮到了學生的差異,但沒有周密的考慮到每一個學生在上課時將要做什么,沒有因人而異,為他們挑選適合他們學習的內(nèi)容,使他們?nèi)〉靡稽c小小的成就。就因為這種欠缺考慮的備課,備學生不夠充分的備課,使我們的課堂中產(chǎn)生了很多的無效勞動,而無效勞動——這大概是學生和老師可能遇到的莫大的嚴重危險吧。

      所以,我們要在課前充分的備學生,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知識背景、生活經(jīng)驗,在課堂上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讓學生嘗試解答不同難度的檢測題目,課下布置不同難度、不同數(shù)量的作業(yè)……以滿足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實現(xiàn)教育的均衡發(fā)展。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35

      認真研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會使人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首先,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nèi)绾危还苓@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為什么呢?當我自己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我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我總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xiàn)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我是多么的優(yōu)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為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

      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工作,愛我的教學,如何去愛,這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學習的一個問題。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常常會有討厭上課的經(jīng)歷,這往往是因為我討厭這個老師。為什么會討厭呢?——上課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業(yè)、知識含量低、知識范圍窄、知識老化、不懂裝懂、架子大、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往往是這一類老師的共同特征。現(xiàn)代的老師,顯然不能這樣下去,作為受過現(xiàn)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師,我要有現(xiàn)代的教學。

      我要學會研究教學——怎樣讓自己在課堂四十分鐘內(nèi)最有效的發(fā)揮——我的學生能有最大的收獲——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還要有學習的熱情、有主動學習的渴望、有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內(nèi)心世界的愿望。

      課堂的四十分鐘之前,我應該怎樣做呢?以下這些問題——“這節(jié)課我要教給學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難教的是什么?學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難接受的是什么?”“我應該如何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求知的渴望?”

      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滲透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有一個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發(fā)生突發(fā)事件,我有什么應變措施呢?”……我都應該認有效地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顯然這一步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但是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關(guān)系到我的教學質(zhì)量、教學效果。作好這一步,是至關(guān)重要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課堂的四十分鐘之間,是我開始展示自己才識的時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當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不僅給自己帶來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氣。當我開始進入角色時,依據(jù)教學設計進行講學,那是必須的,但我不能死抱設計而不知靈活應變。我還要仔細的觀察我的學生,從他們的眼神、表情、聲音和動作,來判斷自己的講本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期效果吻合。經(jīng)過大腦的快速運轉(zhuǎn)之后,及時適當?shù)卣{(diào)整我的教學設計。

      學生是否專心上課,精神狀態(tài)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我的教學效果,所以,當學生士氣低迷時,我應怎樣鼓勵他們;當課堂氣氛沉悶時,我又應怎樣調(diào)動氣氛,讓大家活躍起來;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又應怎樣正確引導他們;當學生提出了奇怪的問題,我又難以解答時,我又應該怎樣做;當我的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不吻合時,我又該如何改進;當個別同學故意搗亂時,我又應該怎樣做呢;當學生犯錯時,我又能否輕松有效地教育好這一學生;我應該怎樣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總之,我的課堂應該有一種協(xié)調(diào)、融洽、輕松、互動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給我自己、我的學生最大的空間——教學的、學習的、思考的、創(chuàng)造的、自由的——以達到一種共同的進步。

      我要愛我的同事們,我要虛心地向他們學習,我要主動地與他們交流探討合作,我要始終有團隊精神。集體的力量與智慧是偉大的。課堂的四十五分鐘之后,我還要適時的從學生那里得到反饋,而且,我自己還要不斷地反省思索課堂上遇到的問題。教學當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為常發(fā)事件和偶發(fā)事件,常發(fā)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依靠一種經(jīng)驗積累;偶發(fā)事件的解決,更多的是取決于我的智慧、機智、應變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之后,還要進行教學的研究。

      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斷的問題解決中提高。圍繞問題的解決而進行研究,把普遍的問題、個別的問題進行分類總結(jié),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上升為課題,把問題做大、做細、做真,眼光高遠、與時俱進地看待問題。在一邊教學的同時,一邊搞教研,不斷的學習,堅持不懈地鉆研。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36

      《給教師的建議》很早以前就聽說過,但一直沒有找到,于是到網(wǎng)上找了零零星星地一些資料,但也不是很完整,只是摘錄了其中的一部分。雖然只是其中的幾點,但讀之也是受益不淺了。

      終于這學期買到《教師的建議》,我如獲至寶,一下子就看了好些。這本書有這么幾點需要說的:

      這是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一本專著,但絲毫看不出理論的成份,每句話皆讓人感覺出自實踐的經(jīng)驗之談。雖然時間離我們已有幾十年,雖然這本書的背景是在前蘇聯(lián),但對于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依然具有指導性的意義。時人教育這理論那理念一套套地搬出來,唯恐不能將人嚇倒,名詞換了一個又一個,但教育的現(xiàn)狀竟怎么也不見得有起色起來。里面提到有關(guān)閱讀的事,蘇氏認為不要因為孩子成績差,而不讓他閱讀,恐怕會影響了他的學習成績。相反,一個孩子如果不加強閱讀的訓練,是不能提高學習成績的。我認為,功夫在詩外,中國的古人已講過,這是極有道理的。閱讀,是建立在實踐上的。現(xiàn)在的一些教師和家長還是沒有改變自己的看法,認為看課外書會影響學習成績,于是禁止讓孩子看這些。其實恰好相反,沒有了閱讀,孩子一味沉浸在做習題的單調(diào)中,他是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的,也是不能提高學習的能力的。沒有了閱讀,孩子對人生,對社會的看法就顯得過于單純,如果因為發(fā)生一點不益于他們的事,他們便不能自拔,想不出解決的方法。因此,閱讀近者是對閱讀能力甚至學習能力都是一個飛越,遠者則能夠進入這個大環(huán)境中,在環(huán)境中變得通達,從而產(chǎn)生對人生的種種感悟。古人云: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何其憎也,乃不堪一睹也。 對于學習中的作業(yè),書中認為首先要做好前期工作,盡量減少不該有的錯誤,讓孩子一寫就正確。有人認為先讓孩子嘗試,嘗試不成功是沒有關(guān)系的,孩子能夠在一次一次失敗中接受教訓。但蘇氏不這樣認為。他說作業(yè)批改已經(jīng)不是目的,只是定期檢查便可。這種說法卻是讓現(xiàn)在一直扎在作業(yè)堆里不能自拔的教師們一個很大的啟發(fā)的。作業(yè)固然要改,但要注重效率,講究方法,讓改作業(yè)發(fā)揮最大的成效才是最重要的。

      《給教師的建議》里對時下父母們還是非常看重的分數(shù)作了非常科學的分析。可惜現(xiàn)在大部分的家長甚至教師還是一直把分數(shù)放在第一位,認為分數(shù)高就是學習好,分數(shù)高就是好學生。于是剝奪了孩子雙休日的休息權(quán)利,讓他們參加這樣那樣的學習班,進行這種那種的培訓。有些家長即使有些猶豫,但最終抵不住別人家的孩子個個都往往學習班時去。正像一個同事所說的那樣:現(xiàn)在的中考高考試卷都很淺,如果不參加學習班,肯定比不上人家。

      那么我們現(xiàn)在來看看這本書中的一些描述吧:

      母親和父親打心眼里關(guān)心兒童的成功和失敗,他們就逐漸懂得了尊重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這門很微妙的學問。同時,在學前期進行一些教學,還可以防止家長們產(chǎn)生一種錯誤的想法,即認為“只要逼得緊一些”,就能使兒童在學習上得“五分”和“四分”。我們力求使父母們懂得:對學業(yè)成績的評定,并不反映對兒童道德面貌的評定。違背了這一點,會給兒童帶來很深的痛苦,有時候甚至摧殘他的心靈。把學科成績的評分跟道德面貌的評價等同起來,是缺乏理智地追求表面成績(分數(shù))的結(jié)果。我們認為,不能容忍把一切都歸結(jié)為一條簡單化的結(jié)論——好分數(shù)就是好學生,沒有得到“應得”的分數(shù)就意味著這個學生“不夠格”。在這種奇怪的、缺乏教育學常識的觀點里,沒有把人看成是多種特征、品質(zhì)、才能和愛好的和諧的統(tǒng)一體。

      遺憾的是,這種觀點已經(jīng)滲透到許多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去了。當我看到許多文章里寫道或者聽到許多人說:“三分”是代表毫無用處的、很差的知識這種議論時,我就感到不勝憤慨。尊敬的教師同志們,你們應當堅定地對自己說:“三分”——這是一種對于完全令人滿意的知識的鑒定。順便提一下,如果所有的教師都能用正確的觀點來看待這些問題,那么謊報成績的現(xiàn)象就會消失,因為現(xiàn)在有許多學校給不及格的知識也是打“三分”的,這是一種令人遺憾的現(xiàn)象。還有,家長們也將不再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因為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同樣的能力:一個孩子很輕松地就能得到“五分”和“四分”,而另外一個孩子得到“三分”就是很大的成就。今天,當我們即將實現(xiàn)普及中等教育的時候,記住這一點是特別重要的。

      這本書已經(jīng)出版了幾十年了,蘇氏也早已作古,但現(xiàn)在的家長們老師們竟還是依然故我地抓分數(shù)。這樣的應試教育是要付出代價的。這種代價,有的已經(jīng)顯現(xiàn)出來,比如信仰的缺失,比如道德的淪喪,比如文化的沒落。這是很可怕的,甚至是很可悲的。一個民族可能因為沒有了自我而變得不是一個民族了。我想,這樣的折磨起碼還要50年。國人都是自以為是的,誰的話也聽不進,只有等他們真的體驗到那種痛楚的時候,也會想到改變自己。

      經(jīng)常說以人為本,但現(xiàn)在何嘗真的“以人為本”了呢?。教育就是培養(yǎng)人,就應該以人為本,這是理所當然的。但現(xiàn)在的教育偏失了方向,好像更注重某種功利。這種功利,讓一些教師和家長忘記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而是一味地跟人家比,人家孩子考試考得怎樣。其實,正像書中所說的那樣,考個90分對有些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種退步,但對有些孩子來說就會是一種大進步。總之,尊重差異,立足人本,那才是最重要的育人觀。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37

      在看過《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之后,帶給我極大的啟發(fā)和深深的感觸,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即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論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chǔ)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的確是這樣,“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下面就書中第二十二條“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談談一些感想。

      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么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zhì)才會得到發(fā)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可以從生活中的種種事實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發(fā)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是啊,作為老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才能學的好!

      拜讀了這篇文章,我檢討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因為學生完成不了任務而感到揪心,有時候就不喜歡這位學生。讀了這本書后讓我體會到學習上的成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就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而我卻要求學生一個標準,一個模式,這不但違背了教育教學規(guī)律,還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害無益。我的這種做法,就象強迫一群六、七歲的孩子每人提夠20桶水,結(jié)果可想而知,這是對兒童的催殘,對孩子的嚴重傷害,更挫傷了孩子本身對本門學科的熱愛。試想孩子對此學科沒有了興趣,那只能形成惡性循環(huán),差的只能是越來越差。

      看過這本書后,我對我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上課時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配不同的任務。這樣既穩(wěn)定了課堂紀律又扶植了學生的自信。這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我也采取分層方法。我出了難度不一的10個題目,根據(jù)平時學生的水平分給不同的試題。其效果正在觀察中。我想應該是比較可行的。

      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烏及屋,從而喜歡了你教的這門學科。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在我們的教學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下課后,學生快樂的圍繞著老師身邊,和老師交談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討論著有關(guān)課堂上的問題。當然,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對你這門學科特別感興趣,以至于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會把這門學科當成自己將來從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學生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無衷的精神狀態(tài)。

      那么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教師一方面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是學生真正成為“自己的學生”,使課堂成為學習知識的樂園。

      另外蘇霍姆林斯基也給了我們建議:“接近那種無動于衷的頭腦的最可行的途徑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教師都要思考,是什么促使某些學生變成了這個樣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變呢?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讓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要使一個人終于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和規(guī)律性的心情。用認識來鼓舞起人的精神——這就是說,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來。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38

      教師工作的核心是學科教學,學科教學的核心課堂教學。所以,課堂40分鐘時間是我們整個生活時間的經(jīng)典。這一個個40分鐘的生活質(zhì)量決定我們整個的生活質(zhì)量,也代表著學生在兒童時代的生活質(zhì)量。對學生也好,對自己也好,提高40分鐘的效率是在新課程時代下為學生減負,爭取更大發(fā)展空間的一條捷徑,是我們教師的永不放棄的追求。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有的教師動了很多腦筋,力求把自己所講解的一切東西都變得明白易懂、毫無困難,使得學生往往用不著在進行思考了。還有一個例子:有一位小學教師被認為是講解算術(shù)應用題的高手。為了使學生容易“領(lǐng)會”應用題的條件,她事先準備了許多圖片和表格,有時甚至把應用題談到的實物拿到課堂上來。看起來,她的學生解應用題很順利。但是,當這些學生升入五年級以后,卻使教師們深為吃驚:原來那位女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根本不會解算術(shù)應用題。

      事實的確如此,因為那位女教師在整整4年里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不讓他們碰到困難,所以他們事實上并沒有學會積極地思考。可以想像得出,這位女教師在前4年里,許多教師會交口稱贊她能化難為易、化繁為簡,讓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得了知識。甚至她自己在反思時也會以此自豪,認為自己的教學能注重實物演示,真正體現(xiàn)了一切知識都源于感官的知覺!然而,在第五年時,我們才發(fā)現(xiàn)這位女教師從來沒有讓學生進行獨立的腦力勞動,學生的思維處于被催眠狀態(tài)。

      不難看出像這樣的女老師的確是在“認真?zhèn)湔n”,然而這樣的認真似乎走錯了方向,給學生的發(fā)展帶了難以彌補的損失。大師舉的這個案例是想告訴我們,課堂上我們要關(guān)注學生的思維活動,即教師要把學生的腦力勞動放在注意的中心。課堂40分鐘里,我們不僅僅要讓學生學習知識,更應當使學生感知、理解知識的過程,最大限度地包含學生從事的積極的獨立勞動在內(nèi)。學生不應當單純地聽講和思考,還應當動手做有些事。

      思考應當從“做事”中反映出來,只有這樣,所有的學生才課堂上才肯思考,不注意聽講、思想開小差的情況才會消失。大師的這番理論,是我們現(xiàn)在小學科學以探究為核心的思想的根源,不僅要讓學生知道知識,更讓學生通過多種不同途徑的親身體驗去感受知識的獲得過程,同時發(fā)展學生各種能力和思維素養(yǎng)。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想象學生的腦力勞動在不斷有效地進行著。

      學生的腦力勞動的進行,伴隨著的不是教師簡單說教和學生機械記憶的過程,而是一個有目的的探究過程。所以我們在課堂上應該積極營造探究的環(huán)境,要讓學生的課堂行為賦予有解決任務的性質(zhì),才能讓他們的思維有明確的目的性,學生的智慧力量就越加積極地投入這種活動,障礙和困難就暴露的越加明顯,從而是腦力勞動成為一種克服困難的過程。

      具體到教師操作方式,我們看到大師有這樣一段描述:在優(yōu)秀教師那里,學生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他們對學習的對象采取研究的態(tài)度。教師并不把現(xiàn)成的結(jié)論、對某一定理的正確性的證明告訴學生。教師讓學生有可能提出好幾種解釋,然后在實踐中去證明一種解釋和推翻另一種解釋。我們能感受到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對某個知識有所了解,更是對這個知識所關(guān)聯(lián)的其他知識有深刻、全面的、客觀的理解。學生的發(fā)展在這樣的過程中顯得穩(wěn)穩(wěn)當當、扎扎實實。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39

      本學期,我認真閱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學收獲很大。現(xiàn)在,讀書已經(jīng)成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時也深深體會到讀書的樂趣,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yè)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著睿智的光彩,充滿著創(chuàng)造的快樂。一個精神富裕、專業(yè)化程度高的老師,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書,像長者,諄諄教導;似導師,循循善誘;如朋友,心心相印。好書,能積累語言,豐富知識,能陶冶情操,受益終生。

      在《給教師的建議》的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坐下來,深入地思考。”這句話深刻的告訴了我們: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教書育人,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肩負著培養(yǎng)下一代的重任,我們更需要讀書。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擁有源頭,才能不斷的滋潤學生的心田;只有不斷的讀書,我們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與學生走的更近,才能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與傳遞;只有我們愛讀書,我們才能引領(lǐng)學生讀書;只有讀書,我們才能促進學生發(fā)展。

      在《心理學》這本書中,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例如教師要教會學生閱讀與思考,要培養(yǎng)學習閱讀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能力,讓知識活起來。同時也是在培養(yǎng)一個有思想、會思考的人。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機器,所以,老師不僅要告訴他們閱讀的重要性,更要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現(xiàn)在很多學生,學習一篇課文就是一篇課文,做一道數(shù)學題就是一道題,換一種問法就不會了,學習很機械,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把握學生心理,站在學生的角度多考慮問題,教給他們方法,讓他們學會閱讀。并在閱讀中樹立自己的觀點和思想,不做一個人云亦云的人。

      作為教師,我們不要小看了一個個的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卻關(guān)系著我們工作的成敗。孩子一個小小的舉動,我們都應該關(guān)注他要干什么,課堂教學中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都可能決定這節(jié)課的成敗,所以,工作中、生活中。我們都要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個細節(jié),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

      感謝讀書,讓我的教學充滿了生機;感謝讀書,讓我在實踐中體會到了知識的份量;感謝讀書,讓我能夠用智慧的大腦去澆灌含苞待放的花朵,用博愛的心靈給每一個孩子足夠的信心與勇氣;感謝讀書,讓我變得更加聰明,讓我的工作干得更加出色輕松。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40

      在閱讀了書中的部分文章后我驚喜的發(fā)現(xiàn),《給教師的建議》讀起來十分親切,他的每條提議都與我們息息相關(guān)。不是講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從教師的身邊出發(fā),由一些常見的現(xiàn)象、普遍的觀點及頗具爭議的問題入手,獨具觀點,總能道出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對我們有著指導和借鑒作用。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要繼續(xù)學習。

      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做第一精神需要。而“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思想,自古有之。我國早在孔子時代就有終身教育思想意識。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導終身教育,他主張“活到老,干到老,學到老,用到老”。許多人說教師的壓力也是相當大的,應付各種各樣的檢查,開設多樣課題,搞教研、進修、培訓、評職稱、提高教學質(zhì)量……忙了一天,只想坐下來看看電視、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時間讀書。但冷靜下來一想,當今世界,科技突飛猛進,知識經(jīng)濟已見端倪,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人才資源在增強國力方面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能守著不變的知識教幾十年的書嗎當然不能。僅有不斷讀書,不斷學習,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才是財富”,“要給學生一滴水,自我必須要有一桶水”。我們從小就開始理解教育,學校教育使我們獲得的知識無疑會讓我們終身受益,但不能完全適應現(xiàn)代化的教育需要。“當今時代,是要求人們必須終身學習的時代。學習一切反映當代世界發(fā)展的新知識,學習做好工作所必須的一切知識。知識挑戰(zhàn)的嚴峻程度有目共睹,每門學科都是學無止境。專業(yè)知識更新周期越來越短,舊知識淘汰很快,我們隨時面臨知識危機。新世紀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習,崇尚學習我們不會落伍。迎接知識挑戰(zhàn),不懂就學,沒有就補,學習是當代教師補充更新專業(yè)知識的最好途徑。終身學習無疑是艱苦的,同時也是歡樂的。因為學習使人自強、讓人發(fā)展、教人創(chuàng)新。教師要務實求真,成為熱愛學習、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楷模;并將所學知識充分應用于教學實踐,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引導和啟發(fā)學生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自我增長和應用知識,學會懷疑和創(chuàng)新。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學過程既是教師教育學生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教育的過程,教師在教與學之間循環(huán)發(fā)展。

      其次,要有寬容精神。“寬容不僅僅是一種方法和手段,更是一種精神。”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不可避免地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作為班主任必須要善待學生的失誤、要善待犯錯誤的學生,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因為我們是教師,而不是警察。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魏書生說過:“學生不管多么難教育,畢竟是孩子,其內(nèi)心深處必須有一個廣闊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惡丑與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學生時,要力爭不站在學生的對面,讓學生怎樣,不讓學生怎樣。而要力爭站在學生的心里,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們需要怎樣,我們怎樣做才能更好。這樣,學生會感到你不是在訓斥他,而是在幫忙他。”

      在教育中,寬容比懲罰更具有力量。學生是最需要被寬容的,無論他們有多么優(yōu)秀,他們身上都免不了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或不足,他們需要教師的寬容。而那些學習上有困難,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學生更需要我們教師的寬容,需要我們教師耐心細致的工作。一些學生學習品質(zhì)差,甚至有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那種對學生的缺點不依不饒,動輒譏笑、諷刺、挖苦,或多或少會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失意心理,自尊心受挫,有些學生還會出現(xiàn)否定自我,學習信心下降,自信不足,出現(xiàn)自卑,充滿敵意等行為。這時。善于寬容就意味著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減少教育遺憾。因為教育上的錯誤對孩子的影響是終身的。對稍有越軌行為的學生,我們必須耐心地加以教育,幫忙他們認識錯誤,改正缺點,最終實現(xiàn)其人格的重塑和再造。

      所以,我認為,對于犯錯的學生,該批評的批評,該教育的教育,但最終,我們還是應當以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學生。“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圣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著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這話我們都應當深有感觸。讀著書中的每條提議,我對教師這一職業(yè)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所以我會更踏實地走好這條路,因為工作是幸福的。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41

      《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一開始就提出了這樣一個讓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干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是這些同學們太笨,還是他們上課沒有專心聽講,還是應該從我們教師自己身上找某些原因?“請記住: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條建議引發(fā)了我對以往教學行為的深刻反思。

      在學困生方面,以往,面對學生的“不會”,我們經(jīng)常會責怪學生:“都已經(jīng)講過了,你為什么還不會呀!”、“同坐在一個教室里,別的學生都會了,你為什么不會呀!”等等。有時候想想,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差異,這種現(xiàn)象是很正常的,但再想一想,就認為這是不是對自己的一種安慰呀,小學這么簡單的數(shù)學知識,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會的。

      但是看了第一頁到第二頁的一段話,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讀完這段話后,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給學困生更多的關(guān)心和愛,從尊重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與學生談心,讓他們體會到老師是真心幫助他進步,并通過談心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制訂出符合孩子自身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目標。

      最后,在這條建議中我對提到的分層教學和分層作業(yè)很感興趣。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在平時的教學中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關(guān)愛每一位孩子?特別是弱勢群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的個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施恩或者顯示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被動等待我們?nèi)ニ茉斓纳n白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guān)愛,多灑一份陽光,給那些“無藥可救”的“后進生”。 蘇霍姆林斯基提到,對于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應走到這些學生的跟前去,看看他們遇到什么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好的作業(yè)題。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42

      認真拜讀了由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撕基撰寫的《給教師的建議》,感到本書中提到的問題多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它通過一個又一個生動的確實際事例及精辟的理論分析加以解惑,讓人心曠神怡。

      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每個老師多在盡量喚起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科的興趣,使他們?nèi)朊缘乜釔圻@門學科。能做到這一點應當是一件引以為榮的事。如果在學校里沒有一種學科教師來爭取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的氣氛,那么許多學生的興趣就永遠得不到開發(fā)。學校里這種對學習和知識無動于衷,沒有為自己找到任何感興趣的事情的學生就越多,那么,教師們就越不可能有自己的學生,就很難把酷愛知識的火花從自己心里移植到學生的心里。

      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上,最令人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于衷的精神,學生在某一門學科上學業(yè)落后,考不及格,這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淡的態(tài)度。當我讀到這里不由地使我想起了在我教育的學生中也有一個非常類似的學生。他對于老師的教育與批評和同學的幫助多無動于衷,一副無所謂的態(tài)度,學習成績落后,上課不認真聽講,影響同學學習,甚止要欺負同學和老師頂嘴。心理極不健康。針對這個學生的情況,我按照書上的提示,我先尋找他對那件事感興趣,因為他不可能對任何事多不感興趣的。

      通過觀察及與父母了解發(fā)現(xiàn)他喜歡唱流行歌曲,于是我就安排了唱歌接龍比賽,但是由于他平時要欺負同學,同學們不愿意和他合作,這可急壞了他,他求著我給予安排,我就借這個機會給予了批評與教育,他是滿口答應認真上課,不欺負同學。在教育中我也不急于安排,而是根據(jù)這個同學愛唱流行歌曲的優(yōu)勢安排了一個關(guān)于數(shù)量的比賽,果然不出意料他詼諧的動作,較多的數(shù)量贏得了同學的掌聲,大家多爭著和他一組。通過這個活動把他從智力的惰性狀態(tài)中挽救出來,使他在某件事、某種活動中把自己的知識顯示出來,表現(xiàn)出自己和自己的人格。觸動他在集體中的人與人的關(guān)系。體驗到聽從教師的教育及與同學和睦相處的成功與喜悅。

      這個事例是我在看了《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后,根據(jù)自己實際的教育問題,依靠他的理論分析進行的由理論到時間的嘗試,效果很好,對我的教育促進很大。同時也感到我們不光要看這本書,有些好的方法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去實踐,好的建議可以去做如:建議教師寫教學日記。我從教12年,我從來多不寫教學日記,也感覺到損失了多少珍貴的財富呀,我決心從本學期開始撰寫我的教育日記。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相關(guān)文章: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體會01-19

    給教師的建議閱讀心得10篇01-20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12-22

    關(guān)于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范文01-28

    最新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范文01-28

    關(guān)于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心得體會通用01-28

    教師讀書建議書范文-建議書01-05

    教師給校長的建議書范文-建議書12-26

    《給英語教師的建議》讀后感07-13

    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01-20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最好看免费观看高清影视大全下载| 国产人与禽zoz0性伦|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性夜夜嗨| 青青草在在观免费福利线观看| 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hd| GOGOGO高清在线播放免费| 国产精品乱码99久久久久久午夜免费不卡| 大地在线影视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