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師工作心得體會3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fā)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工作心得體會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工作心得體會 篇1
教師是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教師是人類的工程師,培育著祖國未來的希望,教師是陽光底下最崇高的職業(yè),所以我從小就希望自己長大后能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如今,我終于實現(xiàn)了兒時的夢想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一名培育祖國花朵的人民教師。
一年的時光就這樣匆匆忙忙地過去了,回顧一年來的點滴工作,我的收獲真的是很多很多,想說的也有太多太多。也讓我體會到作一名小學教師難,作一名學生喜愛的教師更難,做一名學生喜愛的優(yōu)秀的教師更是難上加難。在這一年里,在學校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我在教學方面有很大的進步。回顧一年的工作,我的收獲真是很多很多,下面我就具體來談一下我這一年來在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收獲:
一、教學方面
初登講臺時,我上課的時候雖然能很流利的把本節(jié)課知識講授完,但就好象一個人在表演一樣,我似乎忽略了學生的存在,講課時不能面向全體學生,而且組織課堂的能力也不是很好,而經過一年來的歷練與學習,在學校領導和有經驗的老師的幫助下,我有了很大的進步。我現(xiàn)在上課時,能以學生為主體而把自己擺在一個組織者、參與者和引導者的地位上,能面向全體學生了。所以在這里我還想再一次的感謝教育局的領導和學校的領導以及有經驗的老師對我的幫助。使我在教學方面有所進步。經過這一年來的工作我覺得要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我認為首先在教學方面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深入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 掌握知識的內在邏輯,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深入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出現(xiàn)的困難,及時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精心設計教學方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jié)課的活動。
2、精心組織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wěn)定性,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克服了重復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fā)學生學數(shù)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yè),作業(yè)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3、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小學的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有的學生抄襲作業(yè),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并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后進生的轉化上,對后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或幫助整理衣服。從贊美著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我們班有個叫田爽的女同學,學習成績十分的不理想,一開始我也是訓她,可我發(fā)現(xiàn)一點也不管用,反而是越訓越差,好象讓我給訓“傻”了,后來我就對她從友善開始,先從她愛勞動這一優(yōu)點著手,重用她,和她談心,鼓勵她,現(xiàn)在她自己知道學習了,成績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4、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5、培養(yǎng)多種興趣愛好,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6、"進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課堂語言平緩,語言不夠生動等。因此做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應當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fā)揚優(yōu)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二、德育工作方面:
德育是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德育工作的秘訣我覺得就是"愛"。師愛是偉大的、神圣的。師愛是人類復雜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結著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師愛是"超凡脫俗"的愛。高爾基就曾經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這種愛沒有血源和親情,沒有私利與目的,然而這種愛卻有一種巨大的力量。
1、愛就是關懷。
師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師愛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愛是指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學習好的要愛,學習一般的要愛,學習差的也要愛;活潑的要愛,文靜踏實的要愛,內向拘謹 的更要愛;"金鳳凰"要愛,"丑小鴨"同樣也要愛。關于這一點我就是這樣做的,我們班兩個班共108名學生我都很喜歡,無論是“金鳳凰”還是“丑小鴨”我都喜歡他們,關心他們。每當我走在校園里的時候,只要我們班的學生看見我,他們都會有禮貌的向我問好;每當下課的時候只要我在教室里坐著他們也會圍個水泄不通。
2、愛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與學生雖然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所以我時刻的提醒自己教師是不能盛氣凌人的,更不能利用自己地位和權力污辱學生;我應該從他們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出發(fā),理解他們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們幼稚和天真;信任學生要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放手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在磨練中成長。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我縮小心理距離。
3、愛就是責任。
在開家長會的時候我從許多家長的口中了解到我在孩子心中是個“平時很和藹可親,而犯錯誤時又很嚇人的老師”,其實,愛學生要深入地愛,要理智地愛。也就是說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不嬌慣、不溺愛。對其缺點錯誤,不縱容、不姑息、決不放任。師愛既蘊含著強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現(xiàn)出深刻的理智,不僅著眼于學生目前的得失和苦樂,更應注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和前途。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這短暫的一年里,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我收獲的卻是那一份份充實,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誨我的學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學生,我無愧于我心,我無悔于我的事業(yè)。在今后的日子里,讓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為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教師工作心得體會 篇2
周六的幼兒園一行,聰聰玩得很高興,就是有點兒沒玩夠。
周一(11月9日)
早起,鬧鈴響過后,還是沒有起的打算,外面太黑了,感覺上就冷冷的。不起不行呀,先叫聰聰起床,小東西一點醒的意思都沒有,翻身繼續(xù)睡他的,那就讓他多睡會好了;再叫老公起床,正好也問問他昨晚夢見什么了,踹了我左小腿肚子一下——那叫一個疼。老公只說做夢打仗,就是不承認踹過我,還說“我踹你了嗎?不知道。”“沒踹,昨晚我推你干嗎,你還問我干什么,被你這一踹,半宿我都沒睡。”我就不明白,你打你的仗,踹我干什么?叫完老公,我就磨磨蹭蹭的收拾,等都弄好了,再看表七點二十了,這回可真的是不起不行了,可他還是不起,怎么叫也不起。我才不管你起不起呢,抱起來就先穿衣服“媽媽,再讓我躺一會兒。”“還躺呢,上學要遲到了。”這回他可算是睜眼了。今天又給聰聰穿上了那件皮衣,小東西圓滾滾的可好玩了。路上我和他說下午叫爸爸接你好不好,他沒反對,還痛快地答應了“好呀,就讓爸爸接我。”“我一會兒給爸爸打電話,要是可以,我們就走著去接你。”本來還想給聰聰去買雙棉拖鞋,可等我回家吃完早點,外面下雨了,不只有水,還有小冰碴(晚上老公告訴我,那叫霰),反正這是要給姥姥家拿去的,等過幾天天氣好轉了再買也來得急。下午接他時,我?guī)狭擞鸾q服,真好,小東西穿上可高興了“謝謝媽媽,我不冷了,那我的手套帶了嗎?”我們往外走時,老公也來了,我叫他和老公先回家,我去菜市場買根白蘿卜,回家做個新學的甜蘿卜水。晚飯是挺天氣預報說明天早起有雪,老公問我明天去不去幼兒園?當然要去,明天和周三都要去,還有課呢。我和聰聰說好,明早走著去幼兒園,路上還可以玩雪。
周二(11月10日)
早起,我拉開窗簾“哇,下雪了。聰聰快起,玩雪去了。”可等我回過頭,小東西和老公還在睡著,小孩可以晚起會兒,可老公是一定要起的,我捏住老公的鼻子,一會兒他就醒了“我今天不去上班了。”“不上班,那怎么行?你要不去怎么和兒子說呀,快起。”我才不聽老公繼續(xù)往后說的話,一把就把他的被子掀開了“快起,你今天要先把聰聰?shù)暮癖蛔铀腿ビ變簣@。”老公是睡不成了,可他把“怨氣”撒在兒子身上“聰聰,你也快點起來了,外面下雪了,我們今天一起走著去幼兒園。”自己還起不來呢,還有心管別人。七點五分,我開始叫聰聰起床“小懶猴快起了,外面下雪了,我們要走著去幼兒園。”“媽媽,穿完衣服再讓我躺一會兒好嗎。”今天我怕小東西冷,把小棉褲都給他穿上了。因為要走著去幼兒園,七點二十準時就出發(fā),我們三人一路上走走玩玩,到幼兒園人家都已經洗手吃飯了。下午接他時,我提前去了幼兒園,上周因為有事沒能和思維老師見面,這周可要補上了。接完聰聰,老公也來了,我們三人在路邊的小花園里玩起了“打雪仗”。回到家,我才發(fā)現(xiàn)我的外衣的衣兜里是濕的,原來是,打得太激烈,有個小雪團淘氣的跑進了我的衣兜。幸好發(fā)現(xiàn)的早,要不手機就要進水了。
周三(11月11日)
天氣預報一點兒也不準,說是還有雪,可一點兒也沒下,還得我和聰聰白高興一場。今天早起還行,我們起得不算晚。可把聰聰抱出被窩時,小東西卻不愿出來“媽媽,太冷了,蓋被被。”今天外面真冷,我給小東西里三層外三層的包了個嚴實,還給他戴上了新買的手套(里面是加絨的),才給他放在自行車上拖走。下午他有美術課,可這次畫的不是太好,小刺猬讓人怎么看都像是只恐龍?晚飯后,小東西看了會兒《鼴鼠的故事》,就讓他做思維課的作業(yè),一開始還挺好,我倆還一起念題,可到了描邊的時候,他就是不好好做。題是這樣的:正方形有幾條邊,用筆描出來,每條邊各用一種顏色,再把與邊一樣的數(shù)字圈起來。數(shù)字沒全錯,是4;可就那個邊,怎么就描不對,人家讓各用一種顏色,我也給他結識了,各用一種顏色就是要一條邊用一個顏色,四條邊就要用四個顏色,可他還是一種顏色描到頭,我又反復給他說了好幾遍可還是做錯了。這下我也急了,既然不好好做,那就別做了,小東西卻“媽媽不行”的哭得很委屈。老公說我“不讓他認字,就讓他做題,別和人家比。”我那是和人家比呀,李瑞澤比聰聰小快一歲了,人家從小就坐得住,我不要求小東西能像他那樣認多少字,自己可以讀題,我就讓聰聰和我一起讀題,慢慢也認識不少字了,這對以后也有好處。
周四(11月12日)
早起,這場雪比預計來得要晚了些。我起來后看外面還沒下雪,就叫老公和聰聰起床,老公是很聽話的,起來收拾了收拾就出門了;可小東西就是不睜眼,我才不管你睜不睜眼呢,抱起來先讓他尿尿,就在這時,老公又推門進來了“你干嗎呢,怎么又回來了?”“我拿雨傘,下雪了。” 我一聽下雪了,趕緊叫小東西“聰聰快點起來看看,又下雪了。”這下他可睜眼了“我們走著去幼兒園吧。”“走?你看幾點了。先穿衣服再說吧。”我拿起衣服就往他身上套,可小東西要換一件毛衣“媽媽,我要穿小猴子的。”“沒有小猴子的,你的湊合著穿這件開身的吧。”穿好衣服,他還說要走著去幼兒園,“下樓看看,要是路上沒冰我們就騎車,不行就走著。”聰聰“行,就這么著。”到了樓下,還好,沒有凍冰。一路上,雪越下越大了,我和聰聰說好下午我走著去接他。回到家,我的羽絨服都濕了,而且胳膊上都有涼涼的感覺了。下午三點多老師給我發(fā)短信“接時給孩子帶條外褲,玩打雪仗是褲子濕了。”玩雪玩的褲子都濕了——這要多投入呀,我趕緊又給他找了條薄棉褲從去幼兒園。路上還行,沒有積雪和冰,時間還早,我就把自行車又放回家,上樓拿了照相機,再走著回去接他——真是有點折騰了。今天我問三人又在幼兒園邊的小花園里玩起了打雪仗,老公還用上了“迂回戰(zhàn)術”,繞到我們后邊給了我們重重一激。
周五(11月13日)
早起,我七點十分就把聰聰叫醒了,掀開被窩,他就把身子縮了起來“媽媽冷,蓋被被。”我趕緊給他穿衣服“快點穿上衣服就不冷了。”起床后,小東西提議要走著去幼兒園,路上還想玩雪,我說到時看看雪臟不臟,雪臟就不能玩了。我們七點三十五分出家門,要說真有點晚了,路上我們還邊走邊玩了會兒雪,還看見一個煙盒上還落著厚厚的積雪,樣子就像一輛小汽車被積雪蓋住似的。今天說晚也不晚,主要是太順了。剛到幼兒園所在小區(qū)的口上,就有一輛小區(qū)擺渡車(電瓶車)過來,真好可以少走點路了,坐著電瓶車,觀賞著小區(qū)里未滑的雪景,到了幼兒園的大門口。時間剛剛好,一點都不晚——還沒開飯呢。幼兒園這周要拿被褥,下午接他時我和老公一起去了。今天他班有了新通知:1、請家長輔導幼兒完成數(shù)學卡P39頁;2、周末有空帶孩子認識蔬菜,下周主題活動于蔬菜有關;3、沒換厚被的幼兒,請家長換被子。
周六(11月14日)
照常要去姥姥家。幾天前姥姥打電話,問這兩天下雪,聰聰去沒去幼兒園,還說周六回去吃涮羊肉。昨晚我給姥姥打電話,問她我們給帶點什么回去,姥姥就說要我們帶著三張嘴(兩大一小),其它的什么都不用買。我和小東西也說了這事,可到了今早吃早點時,小東西怎么叫也不動“我不想吃飯,我只要吃涮羊肉。”這個小東西,真是……嗨!到了姥姥家都快十一點了,準備好涮羊肉的東西,小東西就坐不住了“涮羊肉呀,我還等著吃呢。”這頓飯下來,還不夠聰聰忙得,一會兒涮肉,一會兒涮菜,那樣子還挺“專業(yè)”的呢。
周日(11月15日)
懶覺又沒睡成,聰聰一醒就有點咳嗽,還說要去醫(yī)院看病,可老公反對,他說現(xiàn)在都盡量不去醫(yī)院,你們還往醫(yī)院跑。聽老公的話,不去醫(yī)院在家觀察并按時吃藥。吃完早飯,我和老公去買菜,小東西留在家和爺爺奶奶做伴。到了下午,小東西可不對勁了,眼看著就打蔫了,體溫還一路飆升到38.6℃。這都要怪老公,誰叫他早起堅持不帶聰聰去醫(yī)院,要是早去了也不會這樣。可到了晚上,小東西的精神好點了,可食欲并不好,該吃的藥都吃了,也沒見燒退下來。吃點藥再觀察一下,等明天上午一定要去醫(yī)院看看,別有什么大事。這個晚上又是難熬的一夜了。
教師工作心得體會 篇3
暑假了,由于自己有一點計算機的知識,通過朋友的介紹我來到了重慶科技校從事電腦辦公軟件的培訓,說是培訓有點牽強,因為之前根本沒有做過這樣的工作,算是實習吧。即將登上講臺,當了十幾年學生的我,不免有些緊張和焦急。于是,我都在為實習做準備。
第一、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認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其他專業(yè)知識;通過從事家教了解學生心理,提高分析和講解能力,練習使用準確的數(shù)學用語,學會與學生交流和溝通。
第二、實習板書,務必做到工整,同時也提高了板書的速度。
第三、到圖書館查閱有關教師、教育、班主任工作書籍和雜志,收益非淺。
教學實踐
7月5號,我進入該校實習。實習開始了,令人興奮。
教學安排:第一周聽課,第二、三周聽課,第四周出卷測驗。
我分配到了一個辦公軟件的初級培訓班,有和我一般大的,也有接近中年的,第一次教課,所以我先聽聽別的老師的講課方式,在聽課階段,我認真聽課,作記錄,學習老師引入問題的技巧,講解分析的方法上課的停頓,學習根據(jù)學生程度、接受能力調整講課速度和難度,李老師的課,思路清晰,安排緊湊,銜接自然,聽她的課,時間過的很快。我一邊聽課一邊準備第一份教案,這份教案我修改了七次。
現(xiàn)在的上課,面對的是一個個真正的具體的學生。教案就是講課的書面形式,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深度、難度、速度。我同時上兩個班級的課,因為大家年齡的不同,各自的電腦基礎不同,各自學習水平有較大差距,所以同樣的新課,要對教案進行不同的處理。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的方式更是為了學生學的更好。
對年齡較小的學員可以對較簡單的內容一筆帶過,不作詳細分析,在完成課本練習的基礎上,補充進一步的思考題,引發(fā)思考,探索求解,讓較好的學生能“吃的飽”。對中年人講,比較難理解的部分盡量多重復,適時補充一些相應練習,讓學員更好的“消化”吸收。
經過一周的學習,終于有機會走上我向往已久的講臺。畢竟是第一次面對學生,有些緊張,不過更多的是興奮。我提早五分鐘到教室門口。在走廊站了兩分鐘,這兩分鐘太漫長了,時間一秒一秒地挪動著,我的緊張情緒也是一點一點的增加著。為了緩解緊張的情緒,也為了不使學生覺得太突兀,我提早3分鐘走進教室,走上講臺。不過,等到上課鈴響,他們已經安靜下來。
隨著“上課”的喊出,我緊張已去了一半。我精心準備的第一節(jié)課,反復試講的第一節(jié)課,也是老師耐心指導的第一節(jié)課,讓我越講越從容,越上越鎮(zhèn)定。面對一雙雙的眼睛,我明白了他們的困惑,接著的練習讓我更明確,學生吸收了什么,還存在的問題。第一節(jié)課很快結束了,受到老師的表揚,讓我覺得信心百倍。這節(jié)課讓我明白,課前充分的準備,課上自然發(fā)揮自如。
在對年輕人講課時,有些同學上課發(fā)言的習慣不好。有一個男生特別突出,他很積極思考,不但會拍桌子要求發(fā)言,而且是大喊大叫。對這樣同學不能置之不理,否則越叫越兇,別的同學也會乘機大叫。抓住他愛發(fā)言,愛表現(xiàn),過分自信的心理。我對他進行提問。多提問,經過幾次提問,他變得規(guī)矩多了,其他同學也就沒機可乘。課堂秩序也好多了。
【精選教師工作心得體會3篇】相關文章:
教師師德師風工作學習心得體會(精選8篇)05-12
關于教師見習心得體會精選04-24
音樂教師精選工作計劃04-24
教師暑假閱讀心得體會(精選5篇)05-13
精選關于教師學習心得體會04-21
教師師德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5篇)04-29
暑期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5篇)04-28
教師師德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8篇)04-28
教師工作總結(精選15篇)04-27
小學音樂教師師德心得體會(精選5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