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教育心得體會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勞動教育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勞動教育心得體會1
五月份是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個月,當“滿目金黃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的景色過去的時候,也到了油菜籽收獲的日子。在唐主任、陸主任的帶領下,中、小兩部的部分男教師、生活老師開始割油菜、攤場、壓場、起場、揚場,最終圓滿的完成了此次勞動任務。聽起來是很簡單,但操作起來是很有學問,有技術含量的,鐮刀怎么割?木叉怎么怎么叉?木鍬怎么揚?對于我這樣從小生活在城里,沒接觸過的人來說一切都是那么新穎、不禁感嘆古人是何等的智慧造出了這樣的工具。每次參加學校組織的勞動,總會讓我學習到很多田園知識、認識一些勞動工具,使我受益匪淺。
臨近月底,學校給各班分配了“種植園”,做了廣告牌、按照各班菜地的大小,分發(fā)了西瓜籽和甜瓜籽。班主任帶領學生-----開荒、曬地、播種、澆水、施肥,每位學生都樂在其中,都在盼望著自己班的種下的瓜籽能夠生根發(fā)芽。那么學校這么做的意義在哪里呢?難道是怕學校里的地荒廢了?
我想,學校這么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現在的學生匱乏“農耕教育”,特別是像我這樣從小到大沒接觸過田園生活的人,從小嬌生慣養(yǎng),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小麥和韭菜都傻傻都分不清。雖然時代在發(fā)展、科技在進步,但中華民族吃苦耐勞的精神、堅韌不拔的品質不可隨意丟棄,特別是今天的學生承載著明天的希望,更不可缺少“勞動教育”。學生在學校不能僅僅學習基礎的文化素質,還應該需要學習和鍛煉各種體力、能力,在體力勞動中學會吃苦耐勞、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精神。讓學生在學習之余,在學校的菜園里從事一些簡單的勞動,既能活動身體,培養(yǎng)勞動的熱情,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成長百益無一害。
其次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可以為學生獲取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別看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種瓜,包含的知識卻是方方面面的。如果沒有韓燈占、袁建軍兩位老師教我,我到現在都不知道瓜應該怎么種,挖多深的土,留多少空,什么時候澆水,所以說學校的分配的“種植園”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鍛煉的機會,也讓我明白了“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本身”這個道理。
雖然,各班的“種植園”還沒有發(fā)芽,勞動實踐也剛剛起步,但我們堅信,在戴校長的.關心和支持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匯賢中學的方方面面都會越來越好。
勞動教育心得體會2
從小,媽媽就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漸漸的,我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學會了不少家務活。以為自己對家務的理解已經很深刻了,可是,最近的一次家務活著實讓我深有體會。
我的第一件家務勞動是做菜,我把菜洗完后放在切菜板上,我剛想切菜,難題就來了:菜是要切大還是切小?菜要拿多少?刀要怎么拿才不會切到手……這么多問題差點把我搞暈了。我把目光斜到媽媽身上,在一旁“觀戰(zhàn)”的媽媽馬上走過來,教了我正確的拿刀方式,還告訴我,菜一般要拿三根,要切成中等塊狀……
在媽媽這個“軍師”的指導下,我終于通過了切菜這關。現在終于要炒菜了。切菜都難不住我,炒菜還不是小兒科?我露出輕蔑的表情。當我剛把菜倒入鍋中時,油突然從鍋里濺了出來,手都被濺了一下。還好我反應快,趕忙把鍋蓋拿來蓋上。我媽嗎聽到聲音從客廳趕來,對我說:“你炒菜前先得把鍋里的水蒸干,不然油和水碰在一起不炸才怪呢。”
“知道了。”我有信心的回答道。我又把菜提起來,快速的打開鍋蓋,把菜丟進去,“滋……”菜一放進熱鍋里,我立刻把手收了回來,感謝鍋沒把我燙著……繼續(xù)學著媽媽的樣子“熟練”地把菜炒熟了。
在這次做飯的過程中充實又快樂,是我在家做家務勞動的感受。本以為會累得不行,后來做完家務勞動,反而會覺得活動了筋骨,輕松了許多。而且抽一些時間用來做家務,也是一種緩解學習緊張的休息,也有利于增強體質促進健康。
通過這次做家務事,讓我明白了:原來爸爸,媽媽干家務活并不是很輕松,反而很辛苦。以后有時間一定要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勞動教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青少年勞動教育學習心得體會02-16
勞動教育作文800字01-14
勞動教育工作計劃02-15
勞動教育工作計劃02-15
勞動教育工作計劃免費02-15
小學勞動教育植樹教案(精選5篇)02-22
小學勞動教育工作總結8篇02-21
勞動教育課程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12-28
參觀酒店心得體會_心得體會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