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如何為中學打基礎
英語學習的過程來看,學習小學英語是為中學英語的學習打基礎。因而中小學教學的銜接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一直以來,中學英語的教學與小學教學模式有較大的區(qū)別。六年級學生升入中學后往往感覺學習上有一定的困難,對中學老師上課的方式不太適應,特別是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來說這種情況尤為嚴重。不僅如此,小學階段所用的教材有時與中學教材在內容上重復,有時又斷開,造成學生學習上的負擔和教師教學的困難。《英語課程標準》充分考慮到全國各地區(qū)的經(jīng)濟、文化,特別是外語教學發(fā)展不均衡狀況,充分考慮到各地學校辦學條件和師資水平的差異,把小學、初中、高中通盤考慮,實行目標分級,以便有效地解決由地區(qū)差異而造成的重復設課、中小學課程不銜接、發(fā)展不平衡、教育資源嚴重浪費等問題。
在教材相銜接的前提下,中小學英語的銜接問題就在于教師教學方式的銜接了。要完成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平穩(wěn)過度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fā):
一、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積極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美國大教育家杜威主張:“教育必須以對兒童能力、興趣和習慣的心理探索為起點。”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習的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產生了興趣,學生就有了學習的驅動力。影響小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因素是很多方面的,有來自學生內部的因素,也有來自外部的因素。內部因素主要有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狀況、學習動機、身心發(fā)展狀況與特點等;外部因素主要有教師的教態(tài)、教育觀、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等。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促進興趣持久。
1、引人入勝的教學藝術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的教案、生動活潑的教學技巧、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有助于喚起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能愉快地學習。特別是小學的英語課,教師要設計多樣的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樂中學。課堂上我經(jīng)常采用游戲導入法、情境導入法、圖畫導入法、slow action、quick response(慢動作、快反應導入法等等)。
2、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會使學生產生“移情效應”,“親其師而信其道”取得教學的最佳效果。學生在愉快和諧、輕松的氣氛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師生地位平等,學生主體性才能得到發(fā)揮。只有使課堂交際化,師生才能融洽在智力和情感的交流過程中,共同體驗成功、滿足、歡樂、興奮。在整個教學中,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伴進行。學生自然會從被動接受轉入到主動參與、自我輸入。
3、確立正確的評價觀
當代教育心理學的許多實驗研究表明,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不同評價,往往使學生在學習上做出不同的反應。正面的、積極的評價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表揚是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器,學生的心,敏感而脆弱,他們需要鼓勵、喝彩與掌聲。學生最渴望的是教師的重視、關心,哪怕只是一句簡單的表揚,一個關切的眼神,有時也會給他們帶來以小見大的影響,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的真情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要有一顆真誠的心,和學生朝夕相處,要更多地關注學生成長的進程。表揚是一種隨時隨地都可采用、取之不竭的“動力資源”。在課堂上即使要批評一個學生,也應盡量采用學生可以接受的方法。
4、現(xiàn)代媒體的靈活運用
現(xiàn)代教學媒體的應用有利于提高課堂質量和效益,有利于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交際情景,有利于學生學習交流。教學中要將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媒體結合起來,并實現(xiàn)優(yōu)化組合,調動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加大知識容量。
5、教師的樂教精神
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永遠超過責任感。教師要盡職盡責地教書育人,對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往往是激發(fā)學生學興趣,使學生樂學,從而獲得多方面發(fā)展的動力。
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預習方法的指導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課前預習就是尋疑。每節(jié)課學習之前,給學生布置具體的預習作業(yè)。有的放矢地研讀對話或課文,初步了解將要學習的基本內容,記錄預習中的疑難詞組、句型等,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2、用英語表達的習慣
要達到這一要求,對一個中國的小孩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要教師想辦法運用沉浸教學法(immersion)與直接法(direct method),給學生大量輸入、大量地聽、大量地讀、整句地背誦記憶。在此過程中,讓學生自然地吸收有用的語言材料和語言知識。在教學中,采用掛圖、實物演示,特別是運用多媒體以及英美人士原汁原味的語言錄音,可以大大減少學習外語的“中介”環(huán)節(jié)。
3、聽課方法的指導
學生的注意力極不穩(wěn)定,要讓學生聽得充分,聽得明白,讓學生明確聽的要求,養(yǎng)成良好的聽的習慣,充分調動一切感官,養(yǎng)成眼、耳、口、手、腦并用的聽課習慣。每當聽錄音時,要讓學生帶著“六w”聽,即who(誰)、what(什么)、why(為什么)、when(什么時候)、where(哪里)、how(如何)。這樣學生在聽中可捕捉有關信息,并預測課文大意。
4、課外學習方法的指導
課堂教學與課外學習相輔相成,因此應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學習習慣—多說、多讀、多寫、多觀察、多搜集。
(1)活學活用,多說。指導學習積極創(chuàng)造語言學習環(huán)境。比如,平時同學間交流可以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流,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
(2)拓寬知識面,多讀。鑒于課內學生接觸的英語知識面太狹窄,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閱讀適宜的英語讀物,培養(yǎng)他們在課外多讀的習慣。
(3)勤于練筆,多寫。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能運用所學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師可指導學生平時應用英語寫日記、明信片、節(jié)日賀卡等,鍛煉寫作能力。
(4)留意觀察,多搜集。在我們生活的周圍,隨時隨地都可以接觸到課本上沒有也不可能出現(xiàn)的英語知識,因此,教師可指導學生平時做個有心人,多搜集課外的一些英語詞匯。
總之,在小學的教學中,教師要緊緊地抓住各個銜接口,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中心,不斷提高各種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為升入初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英語如何為中學打基礎】相關文章:
何為《易經(jīng)》?10-20
何為公德作文04-09
歲月如歌小學作文04-09
何為雜文,雜文為何08-27
中學生關于歲月如歌的作文04-18
歲月如歌的小學作文01-26
歲月如歌小學優(yōu)秀作文01-12
何為公德作文1000字09-27
何為快樂作文700字01-25
何為夢想作文2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