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學生的演講稿(通用6篇)
演講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中學生的演講稿(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學生的演講稿1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有位哲人曾說過,讀書的最高境界就是進入作者筆下的世界。現在,請大家閉上眼,和我一起來到15世紀的巴黎。
看那美貌絕倫的16歲吉卜賽少女愛斯梅拉達正翩翩起舞,看見她聰明可愛的小山羊在表演。她,如此純凈,如此美麗的笑容啊,就像圣母一般不容褻瀆。但是,美麗的愛斯梅拉達啊,你注意到角落里那個邪惡而炙熱的暮光了嗎?
這條街的的另一邊是教皇的丑陋的卡西莫多,他駝背、雞胸、獨眼、耳聾,讓他在人們眼中只是一個取笑的對象,但他很享受他們的推崇。可是道貌岸然的弗洛羅強行把他帶走了。卡西莫多心甘地忍受他的打罵,只因他來到這個世界時受到親人的遺棄,而弗洛羅是唯一撫養(yǎng)了他的人。
忽然,眼前景象一變,我們來到了河灘廣場,看到了被綁在恥辱柱上的卡西莫多,因為他受弗洛羅的只是擄劫愛斯梅拉達。當他承受著接連不斷的鞭打時,當他承受烈日灼烤渴望水時,周圍的人只是嘲諷、奚落、打罵,心前所未有的冷……而這時,只有愛斯梅拉達,她從人群中走出來,遞來水壺。望著她絕美的容顏,卡西莫多第一次流淚了。“一滴水,一滴淚。”我們感嘆愛斯梅拉達的心地善良,以德報怨。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美麗善良,純潔高尚的女孩走上了絞刑臺,因為被人冤枉使用巫術殺了人。沒人為她同情,沒人為她不值。而真兇卻在教堂上獰笑著看著她。這一幕被卡西莫多看到了,他親手殺了這個邪惡扭曲的曾經救過他的弗洛羅,為心愛的愛斯梅拉達報了仇。他撕心裂肺的那一聲喊叫:“天啊,這就是我所愛過的!”讓我們不禁感傷。
故事的結局當然是如我們想象般的冷酷,這個凄慘的結局,我忍不住地淚流。
睜開眼,回憶著剛才的一幕幕,我感嘆:為什么善良的人得不到回報!善良的愛斯梅拉達是自由與美麗的化身,卻在這個極端腐朽的教會勢力下令人惋惜地隕落了;奇丑無比卻擁有一顆純潔心靈的卡西莫多,以純真得不摻一絲雜質的愛情如同守護珍寶一般守護者愛斯梅拉達,可是在嚴重的社會偏見和邪惡的教會勢力面前,只能選擇殉情這一悲慘結局。外貌上的巨大反差并沒有掩蓋他們至純至美的心靈,也更襯出其他人的卑劣、丑惡以及15世紀法蘭西波旁王朝內部的傾軋和敗壞。
的確,要看一個國家是否真正強大,是否真正和平,就需要看人民是否活得幸福活得有尊嚴。當人民都不能好好生活的時候,又何談國家的強盛!
謝謝大家!
中學生的演講稿2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八年級四班的xx。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共創(chuàng)美好校園環(huán)境”。
在演講之前,我想先簡單地講個小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福特先生吧?他大學畢業(yè)后到一家汽車公司應聘。面試時,他對自己不抱任何希望。當他走進董事長辦公室的時候,發(fā)現地上躺著一張廢紙。出于本能,他很自然地撿了起來,順手將它扔進了垃圾桶。正是因為那個不經意的舉動,讓福特應聘上了這家公司。從這個小故事中,我們能感受到,文明絕非小事,它關系到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yǎng),甚至會關系到一個人是否會成功。所以說個人習慣是非常重要的。法國學者培根曾經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人們應該努力地追求好習慣。”的確,行為習慣就像我們身上的指南針,指引著每一個人的行動。
校園是我們共同學習的地方,我們有義務和責任來維護我們的校園環(huán)境。文明的一切都是由一個個小細節(jié)構成的。“忽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那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惡”,都可能會使我們的校園變得不美觀。比如說,在班級里,一些同學未把拖把清洗之后再拖地,導致地板上到處都是污水;在我們學校書吧的桌子上,總是會有一些同學留下的垃圾。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首先就應該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其實,從學校里每位同學的行為舉止中,都可以體現出我們外國語學校的文明素質。
優(yōu)美的環(huán)境,讓我們懂得珍惜,學會愛護;優(yōu)美的環(huán)境,讓我們知書達禮,更加文明;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帶給我們好心情,同時也讓我們學會做人。在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中,我們沐浴著陽光,吸取著營養(yǎng)。讓我們行動起來,把美麗帶進校園。我相信,只要大家盡一份力,一定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加潔凈的校園。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中學生的演講稿3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在這里給大家演講一篇關于中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文章!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國際競爭日益劇烈。要搶占21世紀的制高點,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的靈魂。而創(chuàng)新是思想政治課永久不變的主題,所以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點燃學生創(chuàng)新的火把。我淺談幾點自己在教學中的嘗試。
一、緊抓社會熱門,激起學生創(chuàng)新的緊急感政治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抽象性和時政性。從教學內容上,思想政治課必須緊密結合國內外情勢,牢牢捉住社會熱門,應用教學新手段和教學新方法,實現思想政治課的創(chuàng)新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經濟的發(fā)展離不首創(chuàng)新。我在《經濟常識》第八課教學中,講授我國發(fā)展對外貿易必須正確處理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的關系時,我不失時機地捉住中國進世后關稅取消的熱門,引導學生將這一熱門與教材知識點緊密結合,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綜合分析。啟發(fā)學生思考:我國怎樣才能在劇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假如你是企業(yè)經營者你會怎樣做?假如你是企業(yè)職工作為勞動者你該怎樣做?學生發(fā)言積極,情緒激昂:只有把握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開發(fā)高精尖產品占據國際市場,搶占制高點,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我鼓勵學生: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炎黃子孫的不懈努力,需要你們大膽改革,勇于創(chuàng)新,民族的重任就落在你們肩上,你們一定要努力啊!這樣以情豪情以理服人,引發(fā)學生心靈的共叫,激起學生創(chuàng)新的緊急感,并且點燃了他們內心深處潛躲的創(chuàng)新的火焰,“我要創(chuàng)新”的觀念明燈般地掛在每個學生的腦際。
二、巧用哲學原理,啟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思惟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很多基本理論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好材料。比如:《哲學常識》第二課用發(fā)展的觀點看題目,其中第三點就是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堅持與時俱進,增進新事物的成長。我引導學生從哲學理論進手理解創(chuàng)新的必要:由于發(fā)展就是新事物代替往事物,要想發(fā)展必須站在上升、前進、發(fā)展的態(tài)度上往增進往事物的滅亡,創(chuàng)造新事物。在當今世界競爭日益劇烈的嚴重情勢下,“發(fā)展是硬道理”已成各國的共叫,要發(fā)展就必須創(chuàng)新。我向學生先容《新思路比資源更重要》的典型材料:杜仲原是我國四川、云南等地的一種樹,其樹皮是名貴的中藥材,日本在10多年前才開始種植,現卻將我國棄之不用的杜仲葉開發(fā)加工成杜仲茶,具有益尿等多種功能,時下已成為日本市場上最受歡迎的茶飲料并銷售到中國,取得了極佳的經濟效益。我啟發(fā)學生思考:為甚么在中國人眼里嗤之以鼻的東西到了日本人手里卻身價倍增呢?難道中華民族不如日本大和民族嗎?這些題目象一束飛向夜空的燦爛的焰火在學生心里燃起思惟的火花。我及時點撥:我們中國人實在不比日本人差,我們缺少的僅僅是一種意識創(chuàng)新。
日本人在本身資源匱乏中找到了比資源更寶貴的東西創(chuàng)新品質。同學們你們作為21世紀祖國的建設者難道不應從日本人身上汲取那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創(chuàng)新精神嗎?這類帶有感情的鼓勵既喚起了學生的愛國熱情也啟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惟。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題目情境,奇妙設疑,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積極思考尋覓答案,教師及時點撥補充,這樣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不斷的發(fā)現題目提出題目,不斷地分析和解決題目,啟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新的思惟,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得到了培養(yǎng)。
三、聯系社會生活。引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愛好在《經濟常識》第一課教學中,我借《怎樣對待貨幣》這一話題指出貨幣是財富的意味,是每個人生存發(fā)展必不可少的,那末我們怎樣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往獲得自己的財富增加社會的財富?假設你是廠長,該怎樣往做呢?啟發(fā)他們意想到必須生產物美價廉、適銷對路的產品,接著問:“怎樣才能適銷對路呢?”經過引誘學生熟悉到只有開發(fā)新產品即創(chuàng)新才能生產出暢銷的產品,并且創(chuàng)新不但體現在產品生產上,產品銷售一樣離不首創(chuàng)新。例如:有一個食品公司在產品展覽會上因報名晚被安排在頂樓最偏僻的角落,以致于門前冷落,因而營銷員想出一條妙計在底層地上撒下很多銅板,上寫“拾到此板者可以到1108室換取記念品”。結果生意一下火了起來。可見,創(chuàng)新幫了這家公司的大忙,我啟發(fā)學生假如你是傾銷員你怎樣做?引導學生發(fā)散思惟,想進非非,展開想象的翅膀。社會生活豐富多彩,只要你有心,處處是創(chuàng)造的素材。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我激起學生關心社會生活,在生活中發(fā)現自己的愛好,愛好是創(chuàng)造的動力是成功的先導。用愛好的磁鐵往吸引學生質疑問難,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各種實際題目,在探索中有所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盡非一朝一夕,三言兩語的正面說教就可以完成的。它還需要教師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觀念,進步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構成積極主動的勇于創(chuàng)新、樂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如此堅持,在思想政治課堂這片沃土上定能收獲豐富的創(chuàng)新教育之果。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終了!
中學生的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如何做一名優(yōu)秀的中學生》。
在我們踏入中學校門的`第一刻起,如何做一名優(yōu)秀的中學生就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如何做一名優(yōu)秀的中學生,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學會做人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中學生。學會做人,我們首先要尊重師長,關心他人,團結互助。作為子女,要理解含辛茹苦養(yǎng)育我們的父母,懂得疼愛并尊重他們;作為學生,要尊重諄諄教誨我們的老師,認真聽講,珍惜三年中學時光,用自己優(yōu)異的成績回報他們;常言道,不依規(guī)矩,難成方圓。,一個優(yōu)秀的中學生其行為不僅要符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還要遵守社會公德,言行舉止合乎規(guī)范,文明禮貌,。
第二,學會學習
跨進初中的大門,我們長大了,更應該懂事了。對待學習,我們應該有新的認識,新的解答。學習不再是苦澀澀的水,而是我們積累知識的手段。不再是干巴巴的蠟,而是我們積淀本領的過程。我們要笑對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一種責任。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調整狀態(tài),革除陋習,查補缺漏,變弱為強,輕裝上陣,重塑形象。為使三年的青春不虛度,三年的歲月不蹉跎,自主學習,科學學習,溫固而知新,厚積而薄發(fā),做一名態(tài)度端正的好學生。
第三,學會生活
我們應多參加體育鍛練,多參加各類體育運動,不但可以陶冶情操,還可以增強體魄;多讀書,擴大我們的知識面,增長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通過閱讀書中的一篇篇精彩華章,我們能感受到生活的五光十色,體驗生活的風雨陽光,掌握生活的智慧,理解生活的真諦;我們還要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興趣,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彩,做一個會生活的人,才能為更好學習奠定基礎。
同學們,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中學生,就要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讓我們努力,奮發(fā)圖強,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優(yōu)秀的中學生。
中學生的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守紀的四中人》! 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傳統(tǒng)的禮儀之邦。“禮儀”也就成為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顯著特色。《中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也明確要求:現代中學生要禮貌待人,遵規(guī)守紀,嚴于律己。而在學校里,“文明” “禮貌” “遵規(guī)守紀”,這三個詞的知名度一點兒也不亞于校訓:“愛國”“ 敬業(yè)”“求實”“創(chuàng)新”。
的確,處于多夢季節(jié)的青少年,萌發(fā)著五光十色的理想胚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在這孩子與成人相錯的十字路口前,在這漫漫的人生路上,“文明”、“禮貌”、“紀律”就猶如夜行人的燈光,遠航者的羅盤;是人生樂章的主旋律,人生圖畫的主色調。莎士比亞曾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地球失去了陽光。而我想說的是:當一個人不知道文明、禮貌、紀律為何物時,就猶如鳥兒失去了翅膀。這個人空得一身臭皮囊,卻缺少了一點內在的東西,一點閃光之處。 而在生活中,校園里,在我們的身邊,不乏有這樣的現象: 校園里,見到老師,不知道問好;生活中沒有秩序,不懂得謙讓;大庭廣眾下,公開罵一些不堪入耳的臟話!這難道是禮貌嗎?不,這是無禮! 清澈的小河里,干凈的宿舍樓轉瞬間成為了垃圾的天堂!嶄新的門板霎時被破壞得慘不忍睹!這難道是文明嗎?不!這是無恥! 平日里,披頭散發(fā),不修邊幅,長長的指甲中藏污納垢。這難道是瀟灑嗎?不!這是邋遢! 如此看來,一個人的素質是多么的重要啊! 現在,我校正在創(chuàng)建全國示范性高中,我們又是二中的形象代言人,如此行為不僅有損我校的形象,而這樣的我們又怎能成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呢?
那么,身為主人翁的我們,由該怎么做呢? 講文明,守紀律并不是空泛抽象的概念,它的內容也不局限于禮貌待人、嚴于律己,而是我們要把它與自身融為一體,使之成為自我的一種獨特風采,無時無刻不散發(fā)著迷人的魅力,給人以一種完美的和諧。 和諧的文明只是在碰到老師時,送上一句溫暖的問候;只是在飯?zhí)门抨爼r一次禮貌的謙讓;只是平日里整理好自己的儀容,愛護自己身邊的一切…你小小的一個動作——撿起地上的一點紙屑,或者,在這場比賽過程中,保持安靜,不喧嘩,做個文明觀眾。這些會讓你非常自在。感受一下,呼吸著周圍一絲絲新鮮的空氣,那種感覺是不是特別美妙呢?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當你把講文明守紀律這種氣質恰當的集于一身時,你,就是最可愛的人! 在這場熱潮中,你就是弄潮兒!青春給予了你太陽般的熱情,水晶般的純潔。
你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散發(fā)著超倍的魅力!因為,你,就是鄒城四中的金字招牌!請記住!做一個守紀的人!做一個可愛的四中人
中學生的演講稿6
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學生還不配說痛苦》。
方才班長介紹我的演講題目時,許多同學竊竊私語。我知道,你們想說,痛苦就是痛苦,有什么配不配?但是我不這樣看。
什么叫痛苦?小時侯惡作劇,被爸爸揍了一動,這 皮肉之苦,是痛苦嗎?不,這是疼, 過一會就忘了,照樣惡作劇。考試成績突然不佳,在同學中抬不起頭。這是痛苦嗎?不,這是難過。下次得滿分,會證明這次純屬一場誤會。你最要好的朋友,不知因為什么好幾天不理睬你,于是你在日記中,一連串寫下了痛苦。這也不是痛苦,這僅僅是孤單,莫名其妙的猜疑。還有,什么挫折后的煩惱,什么失意后的迷惘,什么種種不順心,我們都說這是痛苦。其實,都不是,充其量不過是少男少女的特有的戚戚愁愁,或是幾分淡淡的焦慮和憂傷。
真正的痛苦,是一種摧殘,它在尸骨遍野的古戰(zhàn)場,在原子彈爆炸的廢墟里,或在楊白勞給喜兒 扎紅頭繩的“喜悅”中,以及黃河纖夫血肉模糊 的肩膀上。然而,這一切,我們只是從書本和電影里看過,卻從未嘗受過。
真正的痛苦,是一種生活的重壓。像父親那樣,終日辛勞,省吃儉用,卻往往入不敷出;自己不識字,兒女又成了新文盲,他含著淚說:“孩子,我老了。”然而,我們并不 理解這種痛苦。
真正的痛苦,是一種事業(yè)上的打擊。報國無門,懷才不遇,就像屈原那樣,就像陳天華那樣。然而,我們正在學習,還沒有事業(yè)上的挫折和失意的感受,不可能說出這方面的痛苦的滋味。
真正的痛苦,是一種深深的體味。它不是須臾的情緒低落,而是反復經歷的折磨積累。因為痛苦與歡樂相伴,它的根,植于追求的土壤。正如成功與失敗,失敗或許來得更容易。當我們在中學時代,以天真和幻想編織的七彩夢,一旦走上社會,被現實生活撕的粉碎時,我們才能有痛苦的深深體味。
所以我們不 配張口閉口說痛苦。我主張,既然是學生,不妨去學習一下“痛苦”。
人,總是尋求歡樂和幸福,盡量躲避煩惱和痛苦。然而,有歡樂就有痛苦,躲是躲不掉的。就像人生路上的一段沼澤地,幾乎人人都要跋涉而過。不必哭,不必想到出家為僧為尼,不必想到死。痛苦無非是你不順心時,頭低一下又昂起;傷心時,心縮一下又開釋。拿起一塊巧克力,哼上一段流行曲,或者品一杯苦茶,要不干脆在無人處痛哭一場。
古人說:“蚌病成珠。”如果說牡蠣的痛苦凝成了珍珠,那么我們要學會經受一次又一次的痛苦,錘煉出一種堅韌的性格和不屈不撓的毅力,并且從中領悟人生的真諦,產生思想上的飛躍。于是我猜想,真正的痛苦應該具有崇高與悲壯的意味,而我們的那些實際的不能再實際的所謂痛苦,未必是真正的痛苦。因為現在我們還不“痛苦”。你說,對嗎?
【關于中學生的演講稿(通用6篇)】相關文章:
中學生關于安全演講稿(15篇)03-07
中學生關于安全演講稿15篇03-07
關于中學生英文演講稿三篇03-16
關于中學生英文演講稿3篇03-05
關于中學生英文演講稿4篇03-04
關于中學生英文演講稿四篇02-28
中學生關于安全主題演講稿精選-安全演講稿03-08
關于視力的演講稿(通用12篇)03-10
中學生的自我評價(通用7篇)02-28
中學生自信演講稿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