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李斯列傳閱讀答案
閱讀,是人們最基本的學(xué)習活動。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內(nèi)容,提高理解能力,從而提高語文閱讀技能,需要在反復(fù)完成閱讀習題中積累和磨練。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李斯列傳閱讀答案,歡迎閱讀。
文言文閱讀(19分)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從荀卿學(xué)帝王之術(shù)。學(xué)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遂西入秦。上《諫逐客書》,始皇用其計謀,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為皇帝,以斯為丞相。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長男由為三川守,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歸咸陽,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長皆前為壽,門廷車騎以千數(shù)。李斯喟然而嘆曰:“嗟乎!吾聞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駑下,遂擢至此。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車府令趙高兼行符璽令事,皆從。少子胡亥愛,請從,上許之。余子莫從。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趙高為書賜公子扶蘇,書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高乃謂丞相斯曰:“上崩,賜長子書,與喪,會咸陽而立為嗣。書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賜長子書及符璽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與高之口耳君聽臣之計即長有封侯世世稱孤。今釋此而不從,禍及子孫,足以為寒心。善者因禍為福,君何處焉?”斯乃仰天而嘆,垂淚太息曰:“嗟乎!獨遭亂世,既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聽高。胡亥即位,以趙高為郎中令。
趙高畏其權(quán)重,案治李斯,謗其欲裂地而王,二世以為然。李斯拘執(zhí)束縛,居囹圄中,仰天而嘆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為計哉!昔者桀殺關(guān)龍逄,紂殺王子比干,吳王夫差殺伍子胥。此三臣者,豈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無道過于桀、紂、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豈不亂哉!”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獄,治罪,責斯與子由謀反狀,皆收捕宗族賓客。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嘆曰:“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選自《史記·李斯列傳》)
4.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厚賦天下,不愛其費 愛護 B.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獄 牢獄
C.榜掠千余,不勝痛 拷打 D.逮秦之地狹隘 及時
5.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吾以忠死,宜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加費而無益于民利者禁;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
C.今行逆于昆弟,不顧其咎;則責攸之、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D.幸二世之寤而赦之;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6.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李斯在獄中想到關(guān)龍逢、比干、伍子胥這些才智過人的臣子都很忠誠,卻被夏桀、商紂和夫差殺死,所以自己盡忠而死是應(yīng)該的。
B.李斯認為二世治國無道,竟不顧后果殺死親兄弟自封為皇,殘害忠良,重用奸臣,大規(guī)模修建阿房宮,對百姓橫征暴斂,其治必不長久。
C.李斯在獄中上書時采用正話反說的手法,故意給自己羅列了七大罪狀,以讓奏書能夠順利地上報二世,希望二世能覺悟醒察并赦免他。
D.李斯雖遭受嚴刑拷打,但仍不顧—切地以實情對答,他自恃口才好,有功于朝廷,即使二世派人驗證他也不改口供,終于獲得二世的歡心。
7.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后二世使人驗斯,斯以為如前,終不敢更言,辭服。(4分)
參考答案:
4、C
5、A因為,介詞;后者選自《岳陽樓記》。
6、D
7、(1)不久前殺死自己的兄弟而自立為皇帝,殺害忠良之士,重用卑賤之人,修建阿房宮,向天下百姓橫征暴斂。我不是沒有勸諫,可是他不聽我的。
(2)后來二世派人去驗證李斯的口供,李斯認為還和以前一樣,最終不敢再改口供,在供詞上承認了自己的罪狀。(驗、以為、服各1分,通順1分)
解析:
4、A“愛”,吝惜。B“獄”,案件。D“逮”,及,至。
5、B表轉(zhuǎn)折,連詞/表順接,連詞;選自《逍遙游》。 C這樣,代詞/他們,代詞;選自《出師表》。D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助詞;選自《赤壁賦》。
6、李斯屈打成招,最終未獲二世的歡心。
7、(1)不久前殺死自己的兄弟而自立為皇帝,殺害忠良之士,重用卑賤之人,修建阿房宮,向天下百姓橫征暴斂。我不是沒有勸諫,可是他不聽我的。
(2)后來二世派人去驗證李斯的口供,李斯認為還和以前一樣,最終不敢再改口供,在供詞上承認了自己的罪狀。(驗、以為、服各1分,通順1分)
【參考譯文】
趙高查辦李斯。李斯被拘捕捆綁,關(guān)在監(jiān)獄中,仰天長嘆道:“可悲啊!無道的昏君,怎能替他出謀劃策呢,從前夏桀殺死關(guān)龍逢,商紂殺死王子比干,吳王夫差殺死伍子胥。這三個大臣,難道不忠誠嗎!然而卻免不了一死,他們雖然盡忠而死,只可惜忠誠的對象錯了。現(xiàn)在我的才智比不上這三個人,而二世的暴虐無道超過了夏桀、商紂和夫差,我因盡忠而被殺,死得其所了。況且二世治國難道不亂嗎!不久前殺死自己的兄弟而自立為皇帝,殺害忠良之士,重用卑賤之人,修建阿房宮,向天下百姓橫征暴斂。我不是沒有勸諫,可是他不聽我的。大凡古代圣明的君王,飲食有節(jié)制,車馬器用有規(guī)定的數(shù)量,宮殿居室都有限制,頒布命令、治辦事情,增加費用卻無益于百姓利益的,一律禁止,所以才能夠長治久安。現(xiàn)在二世對自己的兄弟,施以有悖于常理的殘暴手段,不顧及這樣做會有什么罪孽;迫害殺戮忠臣,也不考慮這樣會有什么災(zāi)殃;大規(guī)模修筑宮殿,加重天下百姓的賦稅,不吝惜錢財:這三件事做了之后,天下百姓不聽從他。現(xiàn)在天下已有一半人造反了,但二世心中還未醒悟,卻讓趙高輔助,我一定會看到敵人攻進咸陽,麋鹿在朝廷上游蕩。”
這時二世派趙高審理丞相李斯的案件,要定他的罪。趙高審訊李斯,拷打了他一千多杖,李斯忍受部了,冤屈地招供了。李斯不想死的原因,是他自認為對秦國有大功,又確實沒有反叛之心,希望能夠上書為自己辯護,也希望二世能醒悟并赦免他。李斯于是在監(jiān)獄中上書說:“我擔任丞相治理百姓,已經(jīng)三十多年了。我來秦國時領(lǐng)土還很狹小,先王的時候,秦國的土地不超過千里,士兵才幾十萬。我竭盡了自己微薄的才能,小心謹慎地奉行法令,暗中派遣謀臣,資助他們金銀珠寶,讓他們到各國游說,同時暗中準備武裝,整頓政治教化民眾,任用英勇善戰(zhàn)的人為官,尊重功臣,給與他們很高的爵位和俸祿,因此終于脅持住韓國,削弱了魏國,擊敗了燕國、趙國,削平了齊國、楚國,最后兼并了六國,俘獲了他們的國君,擁立秦王為天子。這是我的第一條罪狀。秦國的疆域并不是不廣闊,但還要在北方驅(qū)逐胡人、貉人,在南方平定百越,以顯示秦國的強大。這是我的第二條罪狀。尊重大臣,提高他們的爵位,用以鞏固他們同秦王的親密關(guān)系。這是我的第三條罪狀。建立社稷,修建宗廟,以顯示主上的賢明。這是我的第四條罪狀。更改尺度衡器上所刻的標志,統(tǒng)一度量衡和文字,頒布天下,以樹立秦朝的威名。這是我的第五條罪狀。修筑道路,興建游觀之所,以顯示主上志滿意得。這是我的第六條罪狀。減輕刑罰,減少賦稅,以順遂皇上贏得民心的意愿,使百姓都擁戴皇上,至死不忘皇上的恩德。這是我的第七條罪狀。像我李斯這樣做臣子的,所犯的罪足以處死本來已經(jīng)很久了,皇上希望我竭盡所能才得以活到今天,希望陛下明察。”奏書呈上之后,趙高讓獄吏丟在一邊不上報,說:“囚犯豈能上書!”
趙高派十多個門客假扮成御史、謁者、侍中,輪流前往審問李斯。李斯改為以實情對答,趙高就讓人再嚴刑拷打他。后來二世派人去驗證李斯的口供,李斯以為還和以前一樣,最終不敢再改口供,在供詞上承認了自己的罪狀。趙高把判決書呈給皇上,二世很高興地說:“沒有趙君,我?guī)缀醣回┫喑鲑u了。”
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判處五刑,在咸陽街市腰斬。李斯與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出獄時,回頭對兒子說:“我想和你再次牽著黃狗一同出上蔡東門追逐狡兔,難道還可以嗎?”于是父子二人相對而哭,三族的人都被處死了。
【李斯列傳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李斯論》閱讀練習及答案07-31
《舊唐書·列傳》閱讀答案10-10
《屈原列傳》閱讀答案09-02
閱讀答案:酷吏列傳09-12
《宋史列傳》閱讀原文及答案07-19
《宋史列傳》閱讀答案及翻譯10-25
滑稽列傳閱讀與答案09-28
《明史·列傳十二》閱讀答案11-21
韓非列傳閱讀及答案02-27
《史記酷吏列傳》閱讀答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