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屈原賈生列傳閱讀答案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我們經(jīng)常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還在為找閱讀答案而苦惱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屈原賈生列傳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我愛閱讀,每當走進書籍的世界,我就像一條自由自在的小魚,悠游在廣大的書海里,享受閱讀的樂趣。閱讀最直接的好處是可以獲得新知、增廣見聞,還可以增加生活的樂趣,也能夠培養(yǎng)良好的品行,這些都是閱讀的好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屈原賈生列傳閱讀答案,希望大家喜歡。
屈原賈生列傳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①,而圣君治國累世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者,此不知人之禍也。
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②?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③乎?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汩羅以死。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注】①隨屬:連續(xù)。②醨(lí):淡酒。③溫蠖(hù):昏聵。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
A、人君無愚智賢不肖 / 舉賢以自佐
B、舉賢以自佐 / 舉世皆濁而我獨清
C、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 何故懷瑾握瑜
D、是以見放 / 而自令見放為
2、下列各句中,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B、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C、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 D、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者
3、下列句中加線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者
B、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
C、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D、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4、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屈原為人孤傲清高,自命不凡。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一句最能體現(xiàn)他的這種性格。
B、作者認為,楚懷王很想任用忠誠賢能的人來輔佐自己,只是他不能分辨忠奸善惡,才導致自己國破家亡,身死異鄉(xiāng)的下場。
C、漁父認為,真正的圣人應識時務(wù),應該善于隨著外物世事的變遷而改變自己的品行節(jié)操。
D、屈原認為,真正的圣人應出淤泥而不染,無論在怎樣的世事變遷中都要堅守自己的.品行節(jié)操。
(屈原)博 聞 強 識 明 于 治 亂 嫻 于 辭 令 入 則 與 王 圖 議 國 事 以 出 號 令 出 則 接 遇 賓 客 應 對 諸 侯 王甚 任 之 上 官 大 夫 與 之 同 列 爭 寵 而 心 害 其 能 懷 王 使 屈 原 造 為 憲 令 屈 平 屬 草 未 定 上 官 大 夫 見 而 欲奪 之 屈 平 不 與 因 讒 之 曰 王 使 屈 平 為 令 眾 莫 不 知 每 一 令 出 平 伐 其 功 以 為 非 我 莫 能 為 也 王 怒 而 疏屈 平
5、請用斜線為上段文字斷句。
6、請翻譯上段文字。
參考答案:
1、D(D項中兩個見都表示被動。A項中前一個賢是形容詞,譯為賢明,后一個賢是名詞,譯為賢明的人;B項中前一個舉是動詞,譯為任用,后一個舉是副詞,譯為全、都;C項中前一個故是連詞,譯為所以,后一個故是名詞,譯為原因。)
2、C(A、B、D三項都是被動句式。)
3、A(A項中的客死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一樣,都是指死在他鄉(xiāng)。B項中的至于在文中的意義是到,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一個連詞;C項中的顏色在文中的意義是臉色,此外,顏色在古代漢語中也可指女子的美貌,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色彩、厲害;D項中的形容在文中是名詞,譯為身形容貌,在現(xiàn)代漢語中則是動詞,解釋為用言語去描述。)
4、A(A項錯在對屈原性格理解偏差,屈原的性格不是自命清高,而是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
5、(屈原)博聞強識,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6、屈原名平,和楚國王室是同姓一族。他擔任楚懷王的左徒。學識淵博,記憶力強,對國家安定混亂的道理非常了解,對外交言談辭令非常熟悉。他入朝就和楚王討論國家大事,制定政令;對外就接待各國使節(jié),處理與各國的外交事務(wù)。楚懷王對他非常信任。上官大夫和屈原職位相同,他為了能得到懷王的寵信,很嫉妒屈原的才能。懷王命屈原制定國家法令,屈原剛寫完草稿,還沒最后修定完成。上官大夫見到之后想奪為己有,屈原不給他。于是他就向楚懷王說屈原的壞話:大王您讓屈原制定法令,上下沒有人不知道這件事,每頒布一條法令,屈原就自夸其功,認為'除了我之外,誰也做不出來'。懷王非常生氣(因此)疏遠屈原。
參考譯文:
國君無論愚笨、聰明、賢明、無能,沒有不想尋求忠臣來幫助自己,任用賢士來輔佐自己的。但是國家滅亡家庭破敗(的事情)接連發(fā)生,而圣明君王治理下的國家(已經(jīng))好幾代人看不見了,這就是所說的忠臣不忠,賢者不賢(造成的)。楚懷王因為不知道區(qū)分忠臣,所以在內(nèi)被鄭袖蠱惑,在外被張儀欺騙,疏遠屈原而相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以致于)x隊被挫敗土地被割占,失去了六郡,自己客死在秦國,被天下人恥笑,這是不識人的禍患啊。
屈原到達江邊,披散著頭發(fā)在江畔邊走邊吟唱。臉色憔悴,身形相貌瘦弱。漁父看見問他說:您不是三閭大夫嗎?為什么來到這里啊?屈原說:世上的人都混濁唯獨我清白,所有的人都沉醉唯獨我清醒,所以被流放。漁父說:圣明的人,不被外物阻礙,而能夠與世事(一同)改變。世上的人都混濁,(您)為什么不也隨波逐流呢?所有的人都沉醉,(您)為什么不也吃些殘羹冷炙呢?為什么要保守節(jié)操,而使自己被流放呢?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塵土,剛洗完澡的人一定振落衣服上的塵土。世人中又有誰能用身體的清白,去接受外物的污濁呢?(我)寧可投進不停流淌的江中葬身魚腹。又怎么能讓高潔的品行,蒙受外物昏聵的污染呢?于是屈原作了《懷沙》賦。(寫完后)屈原于是抱著石頭,自己投入汩羅江中死了。
拓展:屈原賈生列傳讀后感
屈原被貶之后,作者極力表現(xiàn)他忠君愛國的一腔熱血和滿懷赤誠,“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但屈原最終也沒能使懷王覺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蘭,慘遭放逐。屈原被放逐之后,作者重點寫了他的壯烈犧牲。
上不能為國盡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壟畝,歸隱田園,“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一種偉大的、難得的孤獨,唯有堅強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所以屈原才表示:“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蠼乎!”就這樣,屈原懷抱沙石,沉江而死,實現(xiàn)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的諾言,其正直剛烈堪稱千古之冠。但是,合上書頁,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當故國淪陷之時,向那滾滾汨羅江水縱身一躍,了卻殘生,當真是最好的選擇么?在重新閱讀過《史記》和《史記精講》中的相關(guān)章節(jié)后,我對屈原以身殉國的做法有了更多的認識。
我認為:當自己的國家深受外敵蹂躪之時,我輩青年當拍案而起、跳將出來,拼盡自己的力量,為國奮斗,哪怕馬革裹尸,血染沙場,也算死得其所!而不是喪失信心與勇氣,獨自徘徊于江湖一隅,毫無意義的輕易了結(jié)自己的生命。話雖這樣說,屈原的做法卻仍值得后代永遠尊敬,我認為:他的以身殉國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講確有值得商榷之處,但他的精神卻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在這個喧囂、輕浮的時代,當金錢的作用被夸大到一個令人瞠目的地步時,當愛國精神被大眾所譏諷為“老土”時,當有識之士們驚呼“我們已經(jīng)窮的就剩錢了”時,我們太需要屈原的精神了!他的正直、他的剛烈,他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一般高潔的品質(zhì),正是我們所極為欠缺的!
所以,讓我們暫時忘卻身旁的浮華,閉上雙眼,讓思緒飛過千年的風霜,去聆聽一下汨羅江畔那凄涼的歌聲,與偉大的心靈做一次深入的對話吧!
【屈原賈生列傳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閱讀答案05-30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16
屈原賈生列傳07-30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06-11
賈生吊屈原閱讀答案03-31
屈原賈生列傳的原文翻譯06-11
屈原賈生列傳原文翻譯06-11
屈原列傳閱讀答案04-04
屈原賈生列傳文言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