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瑯嬛福地記閱讀答案
瑯嬛福地記
(明)張岱
晉太康中,張茂先①為建安從事,游于洞山。緣溪深入,有老人枕書石上臥,茂先坐與論說。視其所枕書,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異之。老人問茂先曰:“君讀書幾何?”茂先曰:“華之未讀者,二十年內書;若二十年外書,則華固已讀盡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門入,途徑甚寬,至一精舍,藏書萬卷。問老人曰:“何書?”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書欲富。又問“何書?”老人曰:“萬國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鑰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暑篆,曰“瑯嬛福地”。問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全真、七瑛、丹書、秘籍。”指二犬曰:“此癡龍也,守此二千年矣。”開門肅茂先入,見所藏書,皆秦漢以前及海外諸國事,多所未聞。如《三墳》《九丘》《連山》《歸藏》《桍杌》《春秋》諸書,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餉之,鮮潔非人世所有。茂先為停信宿而出,謂老人曰:“異日裹糧再訪,縱觀群書。”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門石忽然自閉。茂先回視之,但見雜草藤蘿,繞石而生,石上苔蘚亦合,初無縫隙。茂先癡然佇視,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書史,咸陽火正熾。此中有全書,并不遺只字。上溯書契前,結繩亦有記。鷂前視伏羲,已是其叔李。海外多名郭,九州一黑痣。讀書三十乘,千萬中一二。方知余見小,春秋問蛄蟪。石彭與鳧毛,所見同兒稚。欲入問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絕壁間,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門,可望不可企。坐臥十年許,此中或開市。
【注】①張茂先:名華,字茂先。西晉文學家。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門肅茂先入 肅:恭敬的樣子。
B.茂先為停信宿而出 信宿:兩三天。
C.異日裹糧再訪 裹糧:攜帶糧食。
D.讀書三十乘 乘:車。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茂先坐與論說 而世又不與能死節(jié)者比
B.若二十年外書 若望仆不相師
C.多所未聞 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
D.望石再拜而去 畢禮而歸之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張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當張茂先提出“裹糧再訪”的請求時,老人又笑而不答。兩“笑”之下,老人寬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個充滿神異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記》則借虛構桃源仙境寄托社會理想:兩文有異曲同工之妙。
C.本文敘事簡練,描寫細膩,結尾議及“嬴氏焚書史”,旨在批評秦王嬴政焚書坑儒,導致典籍損毀的行為,體現(xiàn)了“記”敘議結合的特征。
D.張岱行文善于渲染,筆墨傳神:說老人,則有“枕書石上臥”;寫福地,則有癡龍“守此二千年矣”。結尾用韻文的形式點明主旨,發(fā)人深思。
19.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餉之,鮮潔非人世所有。(3分)
(2)方知余見小,春秋問蛄蟪。(4分)
20.用“/”給下面的文段斷句。(3分)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石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選自賈誼《治安策》)
【答案】
16.A
17.B
18.C
19.(1)張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給他吃,食物的鮮美潔凈不是人間能擁有的。(2)(經過此事)才知道我見識淺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蟬不知道四季的轉換。
20.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解析】
16.試題分析:A項的錯誤在于,這里的“肅”雖然的確有“恭敬”的意思,但不能譯為“的樣子”,而只能是表示一種態(tài)度,應譯為“恭敬地(請別人)”。
【名師點睛】文言實詞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閱讀重點考核的內容,答題時應根據語境,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具體可用代入法,即將各選項解釋代入文本語境,考察期同上下文語境是否吻合。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7.試題分析:題中,B項的“若”,第一句作連詞,相當于“至于、如果是”;第二句作動詞,“好像”之意。A項的“與”都作介詞,相當于“同”。C項的'“所”都作助詞,同后面的動詞組成名詞性“所”字短語。D項的“而”都作連詞,連接兩個動詞或動詞性短語。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辨析文言虛詞的題目,復習備考時要注意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重點記憶考綱規(guī)定的18個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還要重點記憶課本中的經典例句。答題時首先明確課本的虛詞的含義,然后對各選項中兩個句子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認真加以比較。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8.試題分析:題中,C項錯誤在于,根據文本全文,文章之所以議及秦始皇焚書之事,是為了說明洞中所藏之書保存得完整,沒有只字遺漏,并沒有批評秦王的意思。
【名師點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xiàn)誤判,有時還涉及到文章寫作手法的分析。答題時應在讀懂全文大意的基礎上,首先確定各選項在文本中的區(qū)間,然后將各選項表述同文本相關內容進行認真仔細的比較,以發(fā)現(xiàn)異同,確定正誤。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
19.試題分析:題中,第(1)句中的“爽然”有“茫然、悵惘”之意,“自失”即自己感到失落;“晌之”即“給他吃”的意思,“鮮潔”即鮮美潔凈。第(2)句中的“方”即“才”, “見小”即見識淺陋,“春秋問蛄蟪”的典故出自《莊子逍遙篇》,蛄蟪就是蟬,蟬的壽命很短,不知道春秋季節(jié)的輪換。
【名師點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內容,翻譯注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考點定位】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20.試題分析:題中文段,“曰”“矣”“也”“者”都是斷句的標志性詞語;動詞“寢”的處所是“其上”,其后應斷句;動詞“燃”和“安”之后都既無賓語也無補語,后面應斷句;“方今之勢”是“何以異此”的主語,主謂之間應斷句。
【名師點睛】文言斷句的題目,可以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句子詞語結構的對稱,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給文言斷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
【考點定位】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晉朝太康中年,張華擔任建安從事,在洞山游覽。順著小溪進入深山,有一個老人枕著書躺在石板上,張華同他談輪。張華看他頭枕著的書,上面寫的都是蝌蚪文,不能辨識,張華感到很詫異。老人問張華說:“您讀了多少書?”張華說:“我沒有讀過的書都是近二十年內的新書,如果是二十年以前的書,我早就全部讀完了。”老人微笑著,拉著張華的手臂走到石壁下,忽然出現(xiàn)一道門可以走進石壁,路徑比較寬,到了一個精雅的屋舍,里邊裝了一萬卷書。張華問老人說:“這是些什么書?”老人說:“這是世上的歷史書。”又到了一個房間,里面收藏的書籍更加豐富。張華又問:“這里藏的什么書?”老人回答:“這是萬國的歷史書。”后又到了一個密封的房間,用堅固的鎖鎖著,有兩只狗守在門前,門上印有大印,寫著“瑯嬛福地”四個字。張華問老人道:“這是什么地方?”老人說:“這里藏有玉京、全真、七瑛、丹書、秘籍。”老人指著兩只狗說:“這就是癡龍,在這里守了兩千年了。”老人開門躬身揖請張華進屋,張華看見這里收藏的書,
全都是秦漢以前以及海外諸國的事,很多都聞所未聞。比如《三墳》《九丘》《連山》《歸藏》《桍杌》《春秋》等書籍,也全都在這里。張華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給他吃,食物的鮮美潔凈不是人間能擁有的。張華因此在這里停留了兩三天才出來,對老人說:“以后我?guī)еZ食再來拜訪,觀看全部書籍。”老人笑而不答,送張華出來。剛走出來,石門忽然自己關閉了。張華回頭一看,只見雜草藤蘿,纏繞著生長在石頭上,石板上苔蘚也是一整塊,一點縫隙都沒有。張華呆呆地注視著,朝著石板拜了兩拜才離開。
秦始皇燒掉了諸子百家的書籍,咸陽城中烈火正熊熊燃燒。這里卻有保持完整的書籍,連一個字都沒遺漏。上溯到書契之前,連結繩記事之時也有記載。(唐太宗)懷揣一只鷂子,連看伏羲都變成了叔李。海外有很多有名的城郭,它們多如牛毛就像九州里的一顆黑痣。讀書即使讀了三十車,也只能是千萬分之一二。(經過此事)才知道我見識淺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蟬不知道四季的轉換。石彭和鳧毛,它們所見的就如同小孩一樣。想進去問問老人,可是卻迷了路不能到達。回頭看懸崖絕壁之間,只有瘋長的滕蔓和薜荔。我懊悔遺憾,剛一出門就已經是可望而不可即了。我坐著躺在這里十多年,也許這中間會開門。
【瑯嬛福地記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瑯嬛福地記閱讀及答案12-06
《瑯嬛福地記》閱讀答案09-04
張岱《瑯嬛福地記》閱讀答案12-25
文言文《瑯嬛福地記》閱讀理解附答案11-30
瑯嬛福地記 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原文翻譯12-06
2016年浙江高考語文卷古文閱讀題《瑯嬛福地記》翻譯及答案12-06
張岱《瑯嬛福地記》原文及翻譯07-29
海塘記閱讀及答案07-06
無聲記閱讀答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