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oingaieng.cn-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国产一级A毛久久久久一级A看免费视频

    《論語》閱讀附答案

    時間:2021-03-19 17:33:21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論語》閱讀附答案

    《論語》閱讀附答案1

      閱讀《論語》(節(jié)選),完成1-5題。

    《論語》閱讀附答案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給下面加粗的詞注音。

      學(xué)而不思則罔( ) 思而不學(xué)則殆( )

      2.解釋下面加粗詞的意思。

      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 )

      3.下列加粗詞與可以為師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可以一戰(zhàn)

      C.可以調(diào)素琴

      D.皆以美于徐公

      4.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國古代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今天我們閱讀它同樣獲益匪淺,請寫出初中語文課本孔子語錄中的一則成語或格言警句(試卷上的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wǎng dài

      2. 愉快 學(xué)過(舊)的知識

      3.B

      4.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是聰明的。

      5略

      5.略。

    《論語》閱讀附答案2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①,以就有道②,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③,必偃④。”

      【注】①無道:指無道的人。 ②有道:指有道的人。 ③草上之風(fēng):指風(fēng)加之于草。

      ④偃:仆,倒。

      (1)根據(jù)上文內(nèi)容,你認為孔子所言“為政”的主要觀點是什么?(3分)

      答:

      (2)“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政治思想中,對為官者要求十分嚴格,結(jié)合上面語段,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wù)勀銓Α罢钡目捶ā#?分)

      答:

      參考答案:

      20. 答案

      (1)孔子為政反對殺人,主張“德政”,主張為政者以自身好的品行和做法去影響他人。(3分) (2)孔子認為,為官,首在一個“正”字,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職的人能夠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會歸于正道。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fēng),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fēng)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所以,在位者要率先做出垂范。(3分)到了當(dāng)今社會,這種觀點仍舊有生命力,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為官如此,治家如此,辦企業(yè)如此,做人也如此(3分)(意對即可)

      【參考譯文】

      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fēng),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fēng)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論語》閱讀附答案3

      閱讀下面語段,完成12-13題。(4分)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2分)

      盍各言爾志?

      答:

      13.請從文中任選一人,談?wù)勀銓ζ洹爸尽钡睦斫狻#?分)

      答:

      12.何不(為什么不)各人說說你們的志向是什么?(爾譯為你不得分)

      13.示例⑴子路:愿意把自己的車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壞了也沒有什么不滿。可看出他希望朋友之間重義氣,輕財務(wù)。(立足朋友層面,限于“個人”的狹義)

      示例⑵顏回:不夸耀優(yōu)點,不把辛苦的事兒推給別人。可看出他希望每人加強自我修養(yǎng)。(立足于自我修養(yǎng),上升到任我互動的層面)

      示例⑶孔子:老者得以安養(yǎng),朋友互相信任,青 少年得到照顧。可看出他希望所有的人都得到關(guān)照。(兼濟天下,最高境界)

      【參考譯文】顏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說:“何不各自談?wù)勀銈兊闹鞠蚰兀俊弊勇氛f:“(我)愿將我的車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壞了也不抱怨。”顏淵說:“(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處,不夸耀自己的功勞。”子路說:“希望聽聽您的志向。”孔子說:“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輩的人信任我;讓年輕的子弟們得到關(guān)懷。”

    《論語》閱讀附答案4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p>

      1.給下列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1)有朋自遠方來()

      A.從

      B.自己

      C.主動

      (2)人不知而不慍()

      A.惱怒

      B.煩惱

      C.熟識

      (3)溫故而知新()

      A.原因

      B.舊的,學(xué)過的

      C.事故

      2.下列句子與其他三項不同類的一項是()

      A.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B.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C.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D.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p>

      3.朗讀下面幾句話,看用哪種語氣才恰當(dāng)。

      ①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___________

      ②思而不學(xué)則殆。___________

      4.根據(jù)提示填空。

      (1)認為應(yīng)該虛心求教、博采眾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關(guān)于培養(yǎng)寬厚胸懷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論述學(xué)習(xí)和思考的辯證關(guān)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A

      (2)A

      (3)B

      2.D

      3.①反問語氣

      ②陳述語氣

      4.(1)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論語》閱讀附答案5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乎?”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慍 慍____________________ 。

      (2)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____________________。

      (3)學(xué)而不思則罔 罔 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凋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翻譯句子。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3】將文中劃橫線的部分填寫完整。(寫在原文上)

      【小題4】選文中的有些詞句現(xiàn)在已成為成語保留了下來,請寫出兩個。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處世之道,對此,曾經(jīng)有過不同的看法。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談一談你對這句話的看法。

      答案

      【小題1】(1)生氣、發(fā)怒。(2)真誠、誠實。(3)迷惑。(4)凋謝

      【小題2】溫習(xí)學(xué)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點做別人的老師了。

      【小題3】人不知而不慍 其不善者而改之

      【小題4】溫故知新 見賢思齊

      【小題5】略

      解析

      【小題1】試題分析:(1)“慍”,動詞,生氣、發(fā)怒。(2)“信”,一詞多義,真誠、誠實。(3)“罔”,副詞,迷惑。(4)“凋”,動詞,凋謝

      考點: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詞語意義的理解。

      點評:實詞與虛詞的積累,是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能力的基礎(chǔ),理解文言文中詞語的含義時,要聯(lián)系原句來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單個字詞的含義。另外,還要注意詞語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異義詞、動詞的使動用法、通假字等,盡量做到翻譯準確、恰當(dāng)。

      【小題2】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把“故”(學(xué)過的,舊的)、“為”(做)、“師”(老師) 這些字詞翻譯準確。

      考點: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

      點評:句子翻譯也是文言文閱讀的一個常考題型,翻譯句子時,要注意抓住句中的關(guān)鍵詞句,把關(guān)鍵詞句翻譯準確,另外,還要注意對特殊句式的翻譯,盡量做到通順、流暢,表意清晰。

      【小題3】試題分析:這道題屬于直接性默寫,默寫時要注意“慍”的寫法。

      考點: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背誦默寫能力。

      點評:解答本題時,要注一字不差地進行補充,平時的學(xué)生中,對要求背誦的課文要認真背誦,學(xué)有余力的學(xué)生應(yīng)該能雖要求背誦的文章進行默寫。

      【小題4】試題分析:“溫故知新”、“見賢思齊”都是從本文演化來的成語。

      考點: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成語的積累能力。

      點評:本題較容易,沒有什么難度,對學(xué)過的知識要善于總結(jié)、歸納和積累,并學(xué)以致用。

      【小題5】試題分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希望他人對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種言行對待他人。針對這種觀點,每個人都有不同看法,無論你持那種觀點,解答時要先擺明自己的觀點,然后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和自己的生活體驗來具體闡明理由。

      考點:本題考查學(xué)生根據(jù)人物做法談觀點的能力。

      點評:此題是一道開放題,針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贊同的,也有反對的,但是無論哪種見解,都要圍繞文章和材料的內(nèi)容說出具體的理由。

    《論語》閱讀附答案6

      閱讀下面下面選段,回答問題。(12分)

      ①、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①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②者。”(《論語·陽貨》)

      ②、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論語·陽貨》)

      ③、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③,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④,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論語·述而》)

      【注釋】①訕:毀謗。②窒:阻塞不通,此指頑固不化。③舍之則藏:舍棄就藏匿,意即隱退。舍,舍棄,不用。④行三軍:指揮軍隊。行,率領(lǐng),指揮。三軍,古代大國有三軍,每軍一萬二千五百人,這里指全軍。

      回答下列問題

      (1) 結(jié)合上面選段,請簡要說明你對孔子“勇”的理解。(3分)

      (2)結(jié)合以上選段,聯(lián)系現(xiàn)實談?wù)劗?dāng)代青年應(yīng)當(dāng)有什么樣的“勇”,200字左右。 (9分)

      參考答案:

      20、(1)①孔子主張的“勇”,要符合禮,要用禮來約束。②孔子主張“勇”應(yīng)該用“義”來規(guī)范。君子沒有“義” 犯上作亂;小人沒有“義”就會去做盜賊。 ③孔子主張“勇”要智勇兼?zhèn)洌隙Y,缺少智、悖于禮的“勇”是蠻干、亂干。

      (2)可從下面角度來談:

      A、要智勇雙全,反對蠻干、亂干,暴虎馮河式的勇是愚蠢的。B、勇,要符合禮義,要用禮義來規(guī)范。C、現(xiàn)代青年要勇于擔(dān)當(dāng)D、不考慮他人的感受的“勇”,實際上是一種個人“耍狠”的行為。只考慮個人利益,不管他人感受的勇,是我們要反對的。

    《論語》閱讀附答案7

      閱讀下面的《論語》選段,回答問題。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學(xué)而》)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

      (1)下列對上面選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孔子認為貧而樂,富而好禮比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境界更高。這種思想對今天仍有一定的指導(dǎo)意義,社會上無論貧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會的安定了。

      B.在第一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孔子對子貢比較滿意,子貢能不懂就問,而不是不懂裝懂。孔子希望他認真學(xué)習(xí)《詩》,有問題就與老師探討。注重《詩》的教化功能,這是孔子教育中的一個顯著特點。

      C.孔子極力提倡安貧樂道,認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是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dāng)枕頭,對于有理想的人來講,可以說是樂在其中。

      D.孔子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貴榮華他是堅決不接受的,對他來說這些東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不值得重視。這種思想,影響了古代的知識分子,也為一般老百姓的接受。

      (2)談?wù)勀銓@兩個語段所表現(xiàn)的孔子思想的理解。(3分)

      參考答案:

      9.(1)B(孔子對子貢比較滿意的不僅僅是能不懂就問,而是能舉一反三,能從他已經(jīng)講過的話中領(lǐng)會到還沒有說到的意思)

      (2)一個有仁德的人應(yīng)該安貧樂道(憂道不憂貧),無論貧富都應(yīng)當(dāng)自覺追求精神的`完善,保持自己的價格尊嚴。孔子的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有教育意義。

    《論語》閱讀附答案8

      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6分)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①之間違仁,造次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選自《論語·里仁》)

      【注】①終食:吃頓飯的工夫。②造次:緊迫,倉促,急迫。

      (1)下列各項中,對《論語》選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論語》這一章中,論述了孔子追求仁德的自我修養(yǎng)及其重要性,說明仁是取舍一切的標準,是人須臾不可離的道德。

      B、一個有仁德修養(yǎng)的人,對貧賤也是不喜歡的,可是要用正當(dāng)?shù)姆椒ㄖ赂唬〉霉γc地位,慢慢擺脫貧賤,而不能走歪門邪道。

      C、仁是人的主宰,是人們的主導(dǎo)思想,離開了仁,即使其他方面有成就,也達不到仁的最高境界。

      D、人們必須正確把握仁,以仁作為操守。吃飯的時候要遵循仁的準則,時間緊迫的時候,也不能失去仁而頹廢、沮喪。

      (2)孔子是怎樣認識富貴與仁德的關(guān)系的?(3分)

      答:

      【答案】

      (1)D(“吃飯的時候要遵循仁的準則,時間緊迫的時候,也不能失去仁而頹廢、沮喪”錯。孔子是說,君子在事業(yè)上取得成功,泰然處之;在失意時,也不頹喪、怨嘆。順利時要依靠仁而成功,失意時要依靠仁而安定,而不為環(huán)境所左右。)

      (2)富貴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這必須通過正當(dāng)?shù)氖侄魏屯緩饺カ@取,這樣才符合仁德;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

    《論語》閱讀附答案9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p>

      1、下列句子中的“而”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項是()

      A、學(xué)而時習(xí)之

      B、人不知而不慍

      C、溫故而知新

      D、敏而好學(xué)

      2、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誨女知之乎

      B、默而識之

      C、學(xué)而不厭

      D、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3、翻譯下面的句子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有于我哉”的意思是什么?孔子為什么這樣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對“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蹦阌惺裁纯捶ǎ?/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C

      3、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dāng)我的老師。應(yīng)當(dāng)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去學(xué)習(xí),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

      4、翻譯略孔子謙虛

      5、“略”。

    《論語》閱讀附答案10

      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之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論語》是記錄_______________的書,是___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

      2.解釋下列字的含義。

      說:_______ 慍:_______ 罔:_______ 殆: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談?wù)勀銓Α罢d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理解和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儒

      2.通“悅”,愉快;怨恨;迷惑;有害

      3.(1)溫習(xí)舊的知識,從中得到新的體會,這樣就可以當(dāng)老師。

      (2)自己不想干的事情,不要強加到別人身上。

      4.“略”。

    《論語》閱讀附答案11

      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6分)

      ①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之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wèi)靈公》)

      ②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論語·季氏》)

      10.“知者”(智者)說話有什么講究?請簡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11.孔子認為在侍奉有德位的君子時,應(yīng)如何正確說話?請簡要說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答案:

      10. (2分)智者講究說話的時機,該說就說,不該說就不說。

      11. (4分)①說話要沉穩(wěn),不要急躁;②說話要坦誠,不要隱瞞;③說話要察言觀色,把握最佳時機。

      譯文:

      ①孔子說:“可以跟他說話卻不跟他說,就會失掉了朋友(錯失人才);不可以跟他說話卻跟他說,就會說錯話。有智慧的人不會失去朋友(錯失人才),也不會說錯話。”

      ②孔子說:“侍奉君子容易有三種過失:(君子)還未說到,(你)就先說了,這叫急躁;(君子)已經(jīng)說到,你還不說,這叫隱慝;不看臉色而貿(mào)然說話,這叫瞎子。”

    《論語》閱讀附答案12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論語·憲問》)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論語·憲問》)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①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論語·衛(wèi)靈公》)

      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②,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注釋】①孫:通遜。②難:后患。

      (1)君子體現(xiàn)了孔子對人格的追求,請概述孔子心目中君子的特點。(4分)

      答案要點:①重視個人修養(yǎng),敬業(yè)敬人,使族人和百姓安居樂業(yè);②具備三項道德:仁愛、智慧、勇敢;③堅持四項原則:正義、遵禮、謙遜、誠信;④做到處處思慮,遵守規(guī)范,避免過錯。

      (2)聯(lián)系歷史和現(xiàn)實,談?wù)効鬃泳尤烁裼^的社會價值和對你的啟示。(8分)

      答案要點:社會價值:①孔子的君子人格觀,確立了君子的標準,賦予君子修齊治平的重責(zé),塑造了中華民族的靈魂,擎起了中華民族的脊;闡發(fā)并規(guī)范了中華民族子孫的人生價值和意義,正因為如此,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清。的高歌依然縈回中華大地的上空(2分);為我們樹立了人生追求的目標,在當(dāng)前社會變革轉(zhuǎn)型的重要時期,對于我們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人格品位、弘揚民族精神,重塑民族形象、強大民族根基、振興民族未來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2分)。

      自我啟示:略(4分,只要聯(lián)系文本與自身實際,答出兩點以上啟示即可記滿分)

    《論語》閱讀附答案13

      (一)閱讀《論語》十二章完成5-8題。(14分)

      《論語》十二章(節(jié)選)

      ①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⑤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1)不亦說乎 (2)人不知而不慍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6.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7.“吾日三省吾身”從 、 、 三個方面反省自己,從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學(xué)的人非常重視 的修養(yǎng)。(4分)

      8.經(jīng)過了兩千多年,孔子的話仍然閃爍著奪目的光彩。請從中選擇一則,談?wù)剬δ愕膯l(fā)。(2分)

      答案:

      5.(1)通“悅”愉快 (2)生氣,發(fā)怒; (3)自我檢查,反省 (4)越過,超過

      6.(1)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

      (2)復(fù)習(xí)舊的知識,并從中獲得新的領(lǐng)悟,做到這樣的程度,可以成為老師了。

      7.忠 信 習(xí) 品德

      8.略

    《論語》閱讀附答案14

      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6分)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①,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②,則誰與③?子曰:暴虎馮河④,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論語·述而》)

      【注釋】①舍之則藏:舍棄就藏匿,意即隱退。舍,舍棄,不用。 ② 行三軍:指揮軍隊。行,率領(lǐng),指揮。三軍,古代大國有三軍,每軍一萬二千五百人,這里指全軍。 ③誰與:和誰一起。與,一起,共同,動詞。 ④暴虎馮(píng)河:赤手空拳與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徙步過河。馮,通憑。

      (1)對上面這個選段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孔子認為,用就去做、不用就隱退只有顏淵能做到。這表明了孔子對顏淵的贊賞,也體現(xiàn)了孔子的謙遜。

      B、子路假設(shè)孔子統(tǒng)帥三軍,問孔子將和誰一起,其實是在向孔子暗示自己的才干與本領(lǐng)。

      C、暴虎馮河是赤手空拳與老虎進行搏斗,徒步過河,這樣缺少謀的勇不是孔子所欣賞的。

      D、勇是孔子道德范疇中的一個德目,在這里,孔子用與和不與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態(tài)度。

      (2)孔子還說過勇而無禮則亂,結(jié)合上面選段和這句話,請簡要說明你對孔子勇的理解。(3分)

      答:

      【答案】

      (1) A(孔子認為,只有他和顏淵才能做到。)

      (2) 孔子主張的勇,要智勇兼?zhèn)洌乙隙Y,缺少智、悖于禮的勇是蠻干、亂干。

      【參考譯文】孔子對顏淵說:用就施行,不用就收藏,恐怕只有我和你能這樣了!子路問:先生如果率領(lǐng)三軍作戰(zhàn),誰作你的助手。孔子說:赤手搏虎,徙步過河,死也不后悔,我不會和他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格外謹慎小心,善于謀劃而后再做決定的人。

    《論語》閱讀附答案15

      文言文閱讀。

      《論語》

      ①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③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⑤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⑥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生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解釋句中劃線的詞。

      (1)吾日三省吾身。( )

      (2)學(xué)而不思則罔( )

      (3)死而后已( )

      (4)勿施于人( )

      2、翻譯文中兩個劃線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們平時的學(xué)習(xí)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還不夠,結(jié)合課文說說,并闡明今后的打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反省 (2)迷惑 (3)停止 (4)強加、施加

      2、(1)別人對我不了解、不理解,我并不生氣;能做這樣的人,不就是君子嗎?

      (2)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切勿強加給別人。(意對即可)

      3、“略”。

    【《論語》閱讀附答案】相關(guān)文章:

    《麻雀》閱讀練習(xí)附附答案02-16

    趙州橋閱讀附答案11-08

    閱讀《風(fēng)箏》附答案08-16

    《狼》閱讀附答案03-29

    相遇閱讀附答案11-12

    《論語》閱讀答案(15篇)03-28

    范仲淹閱讀附答案11-14

    苦瓜 閱讀附答案12-13

    《父親》閱讀附答案12-15

    《牙膏》閱讀附答案12-07

    免费观看一级做受| 强行糟蹋人妻hd中文字幕| 亚洲最新版av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中出|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2021亚洲A无码在线国产精品|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gogogo韩国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