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母親》閱讀理解
《荷葉母親》閱讀理解1
荷葉母親
冰心
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里看蓮花了——但故鄉(xiāng)的園院里,卻有許多;不但有并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
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涼。祖父笑著和我說:“我們園里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里添了你們?nèi)齻姊妹。大家都歡喜,說是應了花瑞。”
半夜里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nèi)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jīng)謝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的,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對屋里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cè)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的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
聚了些流轉(zhuǎn)無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閱讀訓練】
1. 文章為什么以“荷葉母親”為題?
2. 作者描寫了雨中荷葉的哪兩幅情景?
3. 蓮指什么?作者為什么感動?
4. 你覺得母親像什么?運用一種修辭方法寫一句贊美母親的話。
【參考答案】
1. 在作者看來,荷葉是母親的象征,作者運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贊美母親,突出中心。
2. 一是紅蓮被雨打得左右欹斜(或雨打紅蓮);二是一大荷葉慢慢傾斜,覆蓋在紅蓮上(或荷葉護蓮)。
3. 蓮指作者自己。作者感動是因為想到母愛總是在子女遇到風雨時,悄然而至,罩臨相伴,給予慰藉和力量。正如荷葉護蓮一樣。
4. 略。提示:要寫出自己的真實體驗;運用比喻或象征手法;語句表達簡潔、流暢;注意贊美的感情。
《荷葉母親》閱讀理解2
①父親的朋友送給我們兩缸蓮花,一缸是紅的,一缸是白的,都擺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沒有在院子里看蓮花了——但故鄉(xiāng)的園院里,卻有許多;不但有并蒂的,還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紅蓮。
③九年前的一個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涼。祖父笑著和我說:“我們的園里最初開三蒂蓮的時候,正好我們大家庭里添了你們?nèi)齻姊妹。大家都歡喜,說是應了花瑞。”
④半夜里聽見繁雜的雨聲,早起是濃陰的天,我覺得有些煩悶。從窗內(nèi)往外看時,那一朵白蓮已經(jīng)謝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那一朵紅蓮,昨夜還是菡萏(hàndàn),今晨卻開滿了,亭亭地在綠葉中間立著。
⑤仍是不適意——徘徊了一會子,窗外雷聲作了,大雨接著就來了,愈下愈大。那朵紅蓮,被那繁密的雨點,打得左右欹(qī)斜。在無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⑥對屋里母親喚著,我連忙走過去,坐在母親旁邊——一回頭忽然看見紅蓮旁邊的一個大荷葉,慢慢地傾側(cè)了來,正覆蓋在紅蓮上面……我不寧的心緒散盡了!
⑦雨勢并不減退,紅蓮卻不搖動了。雨點不住地打著,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zhuǎn)無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動——
⑨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的天空下的蔭蔽?
閱讀題:
1、作者為什么要從自家院子里的蓮花寫起?
2、本文用什么方法引出對家庭的回憶的?
3、最后一段蘊含作者怎樣的心情?
4、倒數(shù)第2段她深受感動,為什么?
閱讀答案:
1、作者先將九年前與祖父在自家庭院賞蓮寫出,作平平淡淡的鋪墊,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認識,花瑞人祥,三蒂蓮的開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與人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筆、
2、本文用觸景生情的方法引出對家庭往事的回憶、
3、歌頌了母愛的偉大無私,抒發(fā)了對母親由衷的感激和愛戀之情、(差不多就行)
4、因為荷葉傾側(cè)過來覆蓋紅蓮,正如母親為兒女遮風擋雨,荷葉無畏無懼地為紅蓮遮蔽風雨、作者被感動了、大雨來臨,荷葉會自覺地保護荷花,就像母親愛護自己的子女、純潔的母愛,總在我們遇到風雨的時候悄然而至,給我們慰藉和力量;無私的母愛,將永遠保護我們,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只有母親無私的幫助自己、
【《荷葉母親》閱讀理解】相關(guān)文章:
《荷葉母親》閱讀及答案12-05
“母親 ”閱讀理解答案12-13
荷葉 閱讀答案12-13
《荷葉 母親》說課稿12-20
“母親 ”閱讀理解答案15篇12-13
母親像荷葉作文04-09
“母親教我客家諺語”閱讀理解答案12-13
荷葉 閱讀答案15篇12-14
冰心《荷葉母親》教學反思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