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過年習俗
侗族的春節(jié),叫“過年”。靠城鎮(zhèn)附近的村寨,隆重熱鬧,年前,忙打年粑釀酒殺豬,備辦年貨,打掃門庭,張貼春聯(lián),互送禮品。除夕天,備香紙供品,燃香點燭,敬祭先祖。有的用“年飯”喂狗喂牛,以此答謝,夜間,爐火長燃,燈明不熄,喜迎新春。深夜酌茶放炮,迎新祭祖。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侗族過年習俗,希望有所幫助!
“殺年豬”
殺年豬是在年前臘月進行的,一到臘月時分,可見侗寨天天有磨刀宰豬的情景。殺年豬很講究的,一般來說,要和村寨的家家戶戶商量,因為屠夫有限,必須排日子。“殺年豬”時會請一些親朋好友來吃一頓,俗稱“吃泡湯”,并送1-3斤豬肉給他們,讓大家分享盛年喜悅。同時腌制臘肉等多種年貨。
“打糍粑”
糍粑就是糯米打成的圓形年糕。不論田多田少,侗族家家都會栽植一些糯稻,收割曬干后放至臘月以備打糍粑用。侗家打糍粑也是挨家挨戶排隊,互相幫助著打。人們把蒸熟的糯米放在“碓款”中用木頭做成的“碓錘”揉打成糊狀,往往還添加一些山野菜,擰成圓陀壓扁,染上松柏枝葉花紋,涂上蜂蠟,制作成圓形糍粑,寓意家人年年團圓,風干后用水缸裝滿涼井水存放,以備新年食用。打糍粑時打好的第一糍粑,要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片糖或者參糖黑芝麻粉供在場的人一起品嘗,共慶豐收。
“做泡茶”
侗族喜在豐收后將各種農(nóng)產(chǎn)品制成干貨,最突出的是將各種菜果做成蜜餞,靖州侗族的蜜餞有十樣之多,叫做“十樣餞”,有冬瓜蜜餞、南瓜蜜餞、柚子蜜餞、番茄蜜餞等。他們還將糯稻米蒸熟染上紅黃綠顏色曬干,春節(jié)前用油炸熟,這就是泡茶。春節(jié)時節(jié)客人來訪拜年必敬泡茶。
敬茶順序為第一道茶為蜜餞茶,甜甜的,第二道為“糖豆子”茶,既甜又香,第三道就是泡茶,滾燙辣辣的。有些地方的侗族將泡茶稱為油茶。這三道茶以后才可能是漢族地方的真正的茶。
“打豆腐”
臘月家家戶戶都要磨豆腐。侗族有在田埂上種黃豆等各種豆類的習慣,春節(jié)則豆腐成為一道重要的菜。家家把磨好的豆腐用油炸成小塊,可放十天半月,為正月備下營養(yǎng)方便的菜肴。
“撿柴喜”
撿柴喜,是大年初一早晨的事。一起床,男女主人的第一件事是出門撿一小捆柴禾進家門。我們湘西發(fā)音是柴、財不分的'。撿柴就是撿財。撿柴喜就是撿財息。湘西的山,四季常綠。湘西的男人們披一身晨光,鉆進一片清幽里,一片片晨光和綠色就被生生扯動了。呼啦啦,呼啦啦的,像風搖過,像渦在旋。一捆柴,連枝帶葉的帶回去,生活的青枝綠葉,就全變成財息進了家門。出門撿財,財源滾滾,那莊戶人家的日子,就比這青山還青,比綠水還長,比晨光還新了。也有一些地方將撿柴喜簡單化,就是事先準備好一小捆柴火或者一塊劈好的木塊放在大門外,午夜12點剛過,就打開大門,立即把事先準備好的柴火拿進屋里,取義“進財”。這些柴火是三十夜里主人備好后故意靠放在堂屋門面上的,早上開門時大木塊會從外破門而入,掉進堂屋內(nèi),寓意財運主動進家門。開財門后,會裝香,燒紙,點青油燈,敬茶,寓意把財神迎到神龕上敬奉,希望財神永駐在自己家里。
【侗族過年習俗】相關(guān)文章:
英國過年習俗12-28
德國過年習俗07-17
各國過年的飲食習俗12-27
美國過年習俗有什么講究12-27
柬埔寨過年習俗有什么講究12-27
奇葩有趣的意大利過年習俗12-26
過年習俗演講稿四篇03-16
豪放熱情的法國過年習俗12-26
過年傳統(tǒng)習俗的手抄報07-22
不同地區(qū)過年習俗手抄報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