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總結(jié)中引用的古語
導(dǎo)讀:我們每個(gè)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學(xué)成才的'鑰匙,這就是:理想、勤奮、毅力、虛心和科學(xué)方法。下面是小編提供給大家關(guān)于工作總結(jié)中引用的古語,希望對(duì)大家的備考有所幫助。
1、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墨子·修身》
2、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書經(jīng)》
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
4、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5、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jīng)》
6、將相本無種,男兒當(dāng)自強(qiáng)。——高明
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李白
8、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孔子
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子
10、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孔子
11、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12、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冠子
13、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后漢書·光武十王列傳》
14、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15、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16、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孔子
17、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18、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
19、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
2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
21、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
22、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23、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2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經(jīng)》
2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xué)》
26、朝聞道,夕可死矣。——孔子
27、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
28、古人學(xué)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陸游
2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孔子
30、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增廣賢文》
31、識(shí)時(shí)務(wù)者為俊杰。——孔子
32、窮且益堅(jiān),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33、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孔子
34、世事多因忙里錯(cuò),好人多半苦中來。——曾國藩
3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shí)當(dāng)勉勵(lì),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36、發(fā)奮忘食,樂以忘優(yōu),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37、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禮記》
38、過而不改,是為過矣。——孔子
39、口惠而實(shí)不至,怨災(zāi)及其人。——《禮記》
40、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chǎn)階級(jí)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zhì)。——周恩來
41、百學(xué)須先立志。——朱熹
42、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孔子
43、路曼曼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44、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
45、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蘇軾
46、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軾
47、路曼曼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48、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4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50、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禮記》
51、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52、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53、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孔子
5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55、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論語》
5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57、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孔子
58、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59、敏于事而慎于言。——孔子
6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61、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子
6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63、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諸葛亮《誡外生書》
64、君子愛財(cái),取之有道。——《論語》
65、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xué)》
【工作總結(jié)中引用的古語】相關(guān)文章:
古語的名言摘抄06-17
曹操《短歌行》中引用的典故08-19
唐詩宋詞中可引用名句07-28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怎么引用03-06
引用哲理名句作文素材09-24
中考作文指導(dǎo):寫景引用開篇法07-24
透過《短歌行》的引用及比喻之妙看曹操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