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么總結要注意有什么內容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校本課程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校本課程總結1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地進行開發(fā)的課程,它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需要,學生的興趣,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自主開發(fā)的課程,它的開發(fā)主體是教師。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校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指導思想,主要進行了手工折紙和陶泥陶藝教程,現(xiàn)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落實校本教研制度
學校組織并確定研究內容,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教學研究活動。如:教學年會、論文交流、教研論壇、專題講座、專家報告。教學分析、課例展示、專題研究、教學工作階段小結。
其次是“課的研究”,課的研究始終作為我校教學研究的中心活動,包括教師的備課、說課、聽課、評課的全過程的研究,其中教師的備課和說課作為組內教研活動的重點。學期內由各學科分管主任對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對典型的課進行專題分析和指導。
二、重視教師個人學習和反思:
教師要形成讀書學習與反思的習慣,增強研究意識,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和解決自己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真實問題,克服被動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融為一體形成一種新的教師職業(yè)合理方式,促進教師職業(yè)道德與專業(yè)水平的提高,本著以上宗旨,學校具體做法如下:
觀念是教育教學活動中最首位的。觀念是行動的靈魂,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發(fā)出來的,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課程改革的首要任務。因此,在校本培訓中我們把打造新課改理念放在了學校課程改革實驗的首要位置。
三、以嶄新的教師評價,鼓勵教師專業(yè)成長和教學水平提高。
在新課改中做為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教學評價也應建立起一種促進教師學生共同發(fā)展為目標的評價新模式。
我們認為:新的對教師評價模式,要以事業(yè)心、責任感為核心,引導教師結創(chuàng)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偏愛和關注,新模式應強調教師評價的建設性和激勵性,尤其重視教師的自我評價。因此,我校將“建立以教師自評為核心的教師評價”做為新課改一項重要任務。
總之,課程改革任重道遠。教師則是課改成敗的關鍵,因此以新課程的理念為指導,對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長抓不懈,才能為課改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保障。
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2
一、本人在課程開發(fā)和構建上秉承了如下幾個原則:本學期擔任了四年級《布貼畫》的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學期即將來臨,本人現(xiàn)將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1)導向性與協(xié)調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fā)必須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謀求與國家課程協(xié)調一致,防止與國家課程必修、選修模塊簡單重復,防止校本課程成為國家規(guī)定的學科課程的隨意加深與拓展。
(2)時代性和先進性原則。校本課程的教育內容應及時反映當前的科學技術發(fā)展趨勢和時代文化趨向,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和今后的生活與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3)地域性和個性化原則。校本課程開發(fā)要以具體地區(qū)、具體學校和具體學生的獨特性與差異性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充分利用當?shù)鼗驅W校教育資源,反映地方或學校文化,充分體現(xiàn)地方或學校的特色,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
(4)選擇性和靈活性原則。校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有可選擇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發(fā)展學生個性,提高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5)簡約性和通俗性原則。校本課程在課程內容組織或教材編寫中,應注意精選內容,合理編排。內容呈現(xiàn)形式應該活潑多樣,通俗易學。
二、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本人注意了如下幾點:
(1)倡導課程整合,拓寬學生視野,克服由于各學科彼此獨立對個體施加影響所造成的知識割裂,讓學生眼中的世界更完整、客觀、真實。
(2)突出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注重實踐性。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充分提供有效的與學生生活情景有關的素材,讓學生有感受和體驗的過程,密切課程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加強情境教學。教學過程中,可利用文字材料、模型、書籍、多媒體等創(chuàng)設情境,并通過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要鼓勵教師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提高教學情境的適應性和教學實踐的合理性。
(4)關注學習過程的生成性。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重視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反對教師照本宣科,多采用生活實踐、實驗操作、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把教師講授與學生自學和各種活動結合起來,促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發(fā)展各方面的能力。
(5)積極探索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和學習方式,使學生的興趣、需要、經驗、能力在學習中整合提高。
三、達到了期初制定的課程目標
1.根據(jù)本校的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資源狀況,了解學生多樣化發(fā)展的需要,設置可供學生選擇的、靈活安排的課程,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
2.拓展學生知識領域,增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yǎng),發(fā)展批判性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總的來說,本學期的校本課程的實施,以調查活動為載體,提供了學生親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探索精神和戶外活動能力,養(yǎng)成了環(huán)境責任感和環(huán)境友善行為。
校本課程總結2
本學期本人參與學校音樂校本教學工作,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和實踐現(xiàn)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聲樂教學”音樂校本課程教學的成功: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按學校的計劃,我開設了大聲樂教學”音樂校本課程。每周三下午第七節(jié)上課,平時課外活動時間訓練。學習聲樂是一種很好的藝術實踐。對于音樂課少、學習緊張的初中生來說,學習唱歌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是大有裨益的。學生們平時就對唱歌很感興趣,在教學中一般難度不大,只是民族唱法的教學稍微難一點。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現(xiàn)在學生愉快地掌握民族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技巧,能唱出幾首難度不等的歌曲。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在學習中互相比較、互相交流,構成一種玩中學、學中玩的愉快學習氛圍。合唱訓練學習時學生能全身心的融進音樂中,使整個身心都受到熏陶,是一種難得的美感享受,也是一種凝聚力的完美體現(xiàn)。學習過程培養(yǎng)了隊員們的自信、自律、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同學們在不同方面都有了很大進步。
二、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反思:
1、學生音樂基礎差,練習時間不足:
有些學生沒有經過一些音樂方面的學習和訓練,音樂音樂基礎差,所以在學習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困難,所以再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多加強音樂素養(yǎng)和樂理方面的學習和培養(yǎng),從而彌補學生基礎差的問題。還有學生平時的學習太忙,沒有時間去認真系統(tǒng)練習也會影響到學生的聲樂學習,其實每天學習累了的時候,練習一會既調整了學習狀態(tài),也練習了一門技能,何樂而不為呢?主要這個問題主要還是在學生和家長的觀念上。
2、學校的硬件建設還須加強:
希望今后能夠加強各個方面的配備,比如電腦投影多媒體等設施過于陳舊,以及購置部分光盤音像資料、聲樂學習教程書籍等供教師輔助教學和學生參考。
3、自身水平還有待提高:
在今后要多加強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多學習,多充電,以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從而更好的去教授學生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音樂教育是實施德育、美育、進行音樂文化素質教育的必修課。法國大文豪雨果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shù)學、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樂。”中學音樂教育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面和諧、主動的發(fā)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作為重點。
通過總結和反思,相信在今后的教學上我會更踏實、認真,希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學習一門技藝有所收獲,而且也能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并為以后人生道路增添光彩。
校本課程總結3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并執(zhí)教語文、硬筆書法及繪本課程三門課程。轉眼一學期過去,作為一名初次教一年級的“新人”,我覺得很忙碌,很辛苦,但也不乏快樂。
語文方面。嚴格按照教學計劃上課,精心設計教學程序、課內外作業(yè)。課前都精心準備,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教學中總是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做游戲、講故事、猜謎語、開展活動等,讓學生輕松快樂地學習知識。還不怕麻煩,制作各種教具,輔助教學,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為了能更好地立足課堂搞好教學,平時注重自己業(yè)務能力的提高,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聽課評課活動,平時利用空余時間隨時隨地進行教研,開展探討性的交流和反思。
硬筆書法。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也可以體現(xiàn)其文化素養(yǎng)。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臨寫。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wèi)生和骨胳發(fā)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校本課程。每周三下午校本課程講繪本故事時,我一般會選擇學生感興趣的書。()講的時候,我特別注意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讀出自己的感受,引發(fā)學生打開想象的翅膀,然后再進行繪本創(chuàng)作。本學期,我們學習的繪本故事有《吃黑夜的大象》、《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母雞蘿絲去散步》《蚯蚓的日記》《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等。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由于經驗尚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做好工作計劃,使工作有條理,能在各位領導老師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校本課程總結4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是一個以學校為基地,學校自主決定,教師及有關人員廣泛參與,在上級行政和業(yè)務部門指導下合作探索,共享開發(fā)成果的一種應用性課程研究。幾年來,我校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激發(fā)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提高了教師課程意識,滿足了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實現(xiàn)了學校的課程創(chuàng)新。
一、明確目標,開發(fā)適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我們的設想是:加強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校本化建設,努力建設優(yōu)質課程;開發(fā)并完善校本課程,努力建滿足學生學習需求、體現(xiàn)學校辦學思想的特色課程;鼓勵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統(tǒng)編教材,并能自行編制多種形式的教材。學校根據(jù)校本課程實施的特點,立足于本校現(xiàn)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內外的課程資源,為校本課程的情境化實施創(chuàng)造條件。學校在開發(fā)校本教材方面做到努力把師生中的生活經驗、特長愛好轉化為課程資源,并注意發(fā)揮家長和社區(qū)資源的作用。學校為校本課程開發(fā)和實施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和經費保障,為開發(fā)校本教材做好了前期準備工作。
二、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情況
一個人的學生時代,除了課堂學習之外,閱讀書籍應占重要的位置。因為書籍為我們構造了一個繽紛的知識王國、生動的情感世界。古人云:“松聲、澗聲、琴聲、鶴聲皆聲之至清者,而讀書聲為最。”而今,時代的飛速發(fā)展使知識經濟已見端倪,我們越來越認識到讀書的重要。因為,讀書是積累、是儲藏,是汲取前人認識生活,認識社會,認識自然的精華。為了幫助學生有選擇的閱讀,領略我們祖國五千年來的燦爛文化,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激起他們對書籍的渴望,我們特按年級選編了一套“賞讀”教材。所選文章以童謠諺語為主,按年級分為愛國篇、生活篇、校園篇、幽默篇、諺語篇。這些都作為語文課堂的一陣補充閱讀和課外延伸。為了更好地落實這門課程,我們還組織一些相應的活動,如“朗讀比賽”“我和好書交朋友”演講比賽和征文比賽,還有“古詩默寫”比賽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也受到了一定的美的熏陶,語文素養(yǎng)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在實施校本課程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
1、一定程度上,我校的校本課程實施還缺乏規(guī)范性、制度化管理,學校沒有就校本課程的執(zhí)行提出具體而明確的要求,活動輔導教師還沒有系統(tǒng)的有計劃的備課,一定程度上還表現(xiàn)出隨意性;
2、還沒有形成系統(tǒng)有效的評價和鼓勵制度,因此使得教師們在實施工作持續(xù)開展上顯得信心不足;
3、管理經驗缺乏。由于對校本課程的實質把握不夠準,盡管我們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但由于是新的問題,缺乏實踐經驗的積累,故而在執(zhí)行過程中,雖有校本活動課的展示,但總體而言尚未形成系列化、制度化;相對有效的實施經驗。
四、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準備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進一步明確校本課程的內涵。
校本課程是指學校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具體實施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特點及學生的需求進行評估,充分利用當?shù)厣鐓^(qū)和學校自身的資源而開發(fā)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而校本課程開發(fā)則指的是學校根據(jù)本校的教育哲學;通過與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選擇、改編教學材料或設計學習活動的方式,并在校內實施以及建立內部評價機制的各種專業(yè)活動。開發(fā)校本課程的要義在于它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和具體體現(xiàn),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校園文化品位,促進學校教育質量的提高和辦學特色的形成。
2、從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基礎開發(fā)的課程,這就要求必須立足學校的實際,從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出發(fā),立足于學校及社區(qū)擁有的課程資源優(yōu)勢。認真做好調查、分析、研究和論證工作。校本課程作為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補充,體現(xiàn)出學校的精神和文化,強化教師、學生、教材、環(huán)境與活動等多因素的整合,實事求是與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不可少。
3、注重實踐過程的研究與反思。
校本課程開發(fā)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善起來,甚至形成我們所期望的特色。關鍵是行動,知識只有在親身經歷中才能獲得。比如課程目標如何設計,活動方案如何創(chuàng)造的執(zhí)行以及課程評價的方式等能力,只有在做中才能得到培養(yǎng)。因此,在實施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過程中,學習教學理論、課程理論、貫徹課改精神、激發(fā)和培養(yǎng)師生自主開發(fā)課程的興趣和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個性化的校本課程只有立足于實踐探究才能夠逐步形成。當然,我們曾經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興趣小組活動經驗,再加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必將有助于我們理性的、合規(guī)律的校本課程的建設。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強校本課程的專題研究,納入學校整體發(fā)展的思路,在行動中研究,在反思中提升,在交流與合作中促進我校課程改革的整體推進,樹品牌辦名校,提高教育質量,加快實現(xiàn)教育現(xiàn)代化的進程。
校本課程總結5
四班級禮儀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當《學校文明禮儀訓練》課程教學,面對新的工作任務和新課程,仍堅持在創(chuàng)新中求進展,邊學習邊教學。進一步熟識到德育教學和禮儀課程在學校學校中的重要性。半學年來在學校的正確引導下工作有了新的變化,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工作中有許多感 想現(xiàn)將個人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榜樣的力氣是無窮的。車爾尼雪夫斯基說:“老師把同學造成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禮儀老師在同學心目中的地位首先具有示范性,作為禮儀老師首先做不到做不好禮儀課程教學就是失敗的。在眾多任課老師中,同學對禮儀老師的一舉一動最關注。因此,禮儀老師必需以身作則,我們禮儀課老師的一言一行,穿衣戴帽,關系到同學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也關系到同學人格的塑造。
二、明確要求,集體訓練
對同學提出要求具體、明確、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guī),是每個同學心中有數(shù)。打好基礎,形成氛圍,做示范,教表演,使同學知道怎么去做,首先對同學提出要求明確、具體、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guī),使每個同學心中有數(shù)。一開頭就重視禮儀訓練,打好底子,對同學進行禮儀訓練。既要使同學明白“理”,又要訓練“儀”,學練結合,以練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同學知道怎樣去做。讓同學形成正確的動作定勢,慢慢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在語言方面,從說好“您好、請、感謝”這三句話為切入點,同學們還補充了“對不起、沒關系、再見”等禮貌用語,并結合日常生活實際爭辯了這些禮貌用語的用法。關于培育好習慣,老師從正面加以引導,同學則舉反例說明沒有好習慣的危害,一正一反,一莊一諧,使同學對“養(yǎng)成好習慣將受益終生”這句話加深了熟識和理解。
三、持之以恒,堅持畢竟
文明禮儀訓練,是一種養(yǎng)成訓練。通過訓練訓練,持之以恒,使同學逐步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消逝反復,這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應對同學布滿信念,抓反復、反復抓、扎扎實實,堅持不懈。每當同學放學時,我都提示他們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假如老師從你身邊走過,就很自然的向老師問好。現(xiàn)在我班同學已養(yǎng)成了良好的禮儀習慣,不論是在樓道里、上學的'路上,還是在校內之外,他們見到老師都能主動問好,提高了講文明、懂禮貌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我堅持正面訓練,留意樹立典型,讓禮儀榜樣去影響帶動他們。平常我也跟蹤,隨時發(fā)覺禮貌突出的同學,進行準時的確定。 同學禮儀表現(xiàn)有反復現(xiàn)象。同學可塑性大,有好效仿和從眾的心理特點,強化禮儀訓練是比較簡潔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受家庭、社會和環(huán)境的影響,同學禮儀表現(xiàn)具有時好時差的反復性特點。有的同學明明知道禮儀規(guī)范的具體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執(zhí)行,或始終如一堅持;再有常規(guī)訓練的松懈、社會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等也會使同學的禮儀表現(xiàn)產生反復。這是一種正常的現(xiàn)象,不要氣餒,應對同學布滿信念。我們時常提示 同學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假如老師從你身邊走過,就很自然的向老師問好。現(xiàn)在我班同學已養(yǎng)成了良好的禮儀習慣,不論在哪兒見到客人、老師都能主動問好、或者行鞠躬禮,提高了講文明、懂禮貌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總之,文明禮儀訓練靠老師和學校訓練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當依靠家長、社會共同來完成,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校本課程總結6
結合高一生物必修一學習的內容,我們高一生物備課組推出的活動方案是真核細胞/細胞器三維結構模型的制作活動,該活動本著“科學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中心”這一基本理念,讓學生在探究中培養(yǎng)科學能力,并能體驗其中的樂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活動鼓勵學生利用可以收集或購買到的材料,制作出真核細胞或其細胞器模型。
1、通過探究活動:
讓每個學生嘗試、體驗、自主探究、操作實踐促使學生建構核心概念動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動植物細胞的區(qū)別,再小組討論、集體交流,以培養(yǎng)探究性學習習慣。
2、通過小組競賽活動:
細胞模型制作、拼裝、細胞類比鞏固核心概念,讓學生每人參與活動,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細胞微細結構的特點,且體現(xiàn)課改中的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也貫徹面向全體學生的理念。
3、通過細胞模型制作、拼裝和細胞類比活動:
使學生初步樹立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觀點。課后布置富有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的作業(yè)創(chuàng)建關于生物細胞的網頁,將生物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整合,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高一學生的特點是具有相對較強的抽象思維能力、綜合實踐能力、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同時他們對制作類實驗課、匯報課、拼裝非常感興趣,學生通過思考、上網查資料等,充分認識理解各個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通過制作模型把他們表現(xiàn)出來。這樣,整合了學生的知識體系,豐富了知識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表達等各方面能力。
校本課程總結7
這學期我們開展了“線絨粘貼畫”綜合實踐課。在這十幾個課時中,學生們大膽動腦、動手制作出了他們以前從未做過的線絨粘貼畫作品。我們的作品內容有:人物、動物、植物……
我們的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能力,審美情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生喜歡這樣的課程,愛上這樣的課,對每一節(jié)課都充滿了期待,充滿了渴望。我們還制定了綜合實踐組的展示時間,展示學生自己的作品,這樣的做法,既補充了因課時少而不能完全教授給學生的知識,也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能盡可能多的增長多方面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健康的身心成長。
總之,既然我教這門課,就要在這上面動腦筋,想辦法。我的一切做法就是力爭讓學生通過實踐得到益處,讓他們在有限的課時里學到無限的內容。既教給他們一些本領,更要教給他們健康、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這才是一個教師最高的追求。
在教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今后隨著經驗的積累和各方面條件的進一步改善和成熟,這項活動一定會有更加豐富的成果!
校本課程總結8
為全面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學生富有個性發(fā)展,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為學生一生發(fā)展奠基的辦學理念,重視并創(chuàng)設了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工作,現(xiàn)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強化管理
學校對校本課程工作非常重視,成立了由王校長任組長,由教學領導、科技、環(huán)境、美術教師等人組成的校本課程工作領導小組,并形成校長負責抓,主任親自抓,學科教師具體抓,使校本課程在組織上得到了保證。幾年來,我校一直將科技課、環(huán)境課、陶藝課納入到學校課程之列,編寫高素質量的教材,配備高素質的教師任教,使校本課程得到很好的保證。
二、創(chuàng)設特色教育校本課程
在注重內涵發(fā)展打造優(yōu)秀的學科教師隊伍中,我校從實際出發(fā),努力發(fā)掘學校的潛在資源,開發(fā)了環(huán)境、科技、陶藝校本課程及配套相關軟件。在環(huán)境課上使用環(huán)境校本教材激發(fā)學生愛護校園、愛護周邊環(huán)境,親自感受大自然的美麗與和諧,增強了學生環(huán)保意識,在科技課上使用科技校本教材,培養(yǎng)學生科技意識,激發(fā)學生科技興趣,使科技強國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埋下美好的種子。在美術課上使用學校開發(fā)的陶藝校本教材,在全校學生中普及陶藝學科,激發(fā)學生制陶的興趣,使學生掌握準確的陶藝技法,學生活靈活現(xiàn)的陶藝作品分別被《長春日報》《求知時報》整版刊發(fā),《綠園教育》也為我校做了專頁。三篇教師的陶藝研究論文在國家級刊物上發(fā)表。交流獲獎論文省級9篇、市級13篇。吉視都市頻道也做過電視采訪,在教育界引起一定反響。特色教育形成學校發(fā)展的亮點。由此也促進了學科教師發(fā)展。
腦功能開發(fā)教師豐靜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綜合學科教師雷桂梅多次在省
市做觀摩研討課,被評為吉林省“十佳”教師;英語教師馬龍麗被評為吉林省課程改革優(yōu)秀教師;美術教師高妍參加東三省說課論壇大賽獲特等獎,參加吉林省教學論壇獲一等獎;音樂教師孫中英在長春市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中聲樂、鋼琴分獲一等獎;數(shù)學教師何彥艷在長春市解決問題教學大賽中獲二等獎,語文教師張嬌在長春杯語文大賽中獲二等獎,信息教師孫力在長春市優(yōu)秀課評比中獲一等獎。科學教師魏立民在省市制作教具有名,多次獲省市制作教具獎,科學教師楊春紅在吉林省優(yōu)秀課評比中獲一等獎。
三、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特色教育,校本課程
(1)我校要求教師把教材中凡是能涉及環(huán)境教育的滲透點挖掘出來,在課堂上做到有機結合,適時適度。各科教師都將提高環(huán)保意識作為自已義不容辭的責任。如小學語文中《鳥的天堂》、《可愛的草塘》《趵突泉》《蛇與莊稼》等課文都能有機滲透生態(tài)平衡、食物鏈等一系列環(huán)保知識。為保證“滲透”不走過場,要求學科教師認真鉆研教材,篩選出環(huán)境教育的知識點,形成該學科環(huán)境教學系列。教師們還寫了大量的論文,不斷提高自己的保護環(huán)境意識,加強自身修養(yǎng)。同時本著“走出去、請進來”的思路,多方請環(huán)保專家指導,注意教師培養(yǎng)和學習。
(2)在小學學科教學中,象語文、自然課中就有相當含量的科學知識內容。如:《太陽》《日食和月食》《琥珀》等。抓住這些科學知識的啟蒙教育,無疑是給孩子們一把打開科學宮殿大門的金鑰匙。因此,確定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是我們進行科技教育的出發(fā)點。重視課堂主渠道作用一直是我們進行科技教育工作堅持的原則。幾年中,我們堅持把握學科中科技教育內容,每年一次開放科技教育開放活動,由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們動手、動腦能力也不斷增強。學生在全國自然知識競賽中獲一、二、三等獎;全省航模比賽二等獎;全省科技藝術大賽一等獎和特等獎、創(chuàng)新獎。許多學生自發(fā)購買科普書籍,現(xiàn)人
均達到1~2套,課堂中展示出他們對相關科學知識視野的不斷擴大。學生控求科學知識的興趣與愿望日益增長,這正是我們小學科學啟蒙教育的目的所在。這也是能夠培養(yǎng)出創(chuàng)造型人才的關鍵所在,使提高課堂科技教育的質量真正落到了實處。
(3)在美術課上,學生通過陶藝歷史的學習和陶藝名作的欣賞,將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有一定認識和掌握,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并讓學生在實踐中借鑒其精髓,完成自己的`創(chuàng)造的作品。學生制作陶藝作品不但開發(fā)了學生內在潛質,而且學生在親自動手制作中充分感悟到陶的淳樸與多變的特性,體驗到創(chuàng)作的樂趣,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孩子們積極動手、動腦的能力和較高的審美情趣,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供了有力的契機,更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多年來的探索與實踐,我校特色教育校本課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后我們將繼續(xù)努力,讓特色之花開遍校園。
校本課程總結9
在學校各級領導的領導和支持下,經過田徑隊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本學期較好地完成了田徑校本課程的教學。現(xiàn)將本學期田徑校本課程教學總結如下:
一、快樂體育、快樂鍛煉
在學生原有學習的基礎上,他們能自覺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并能自己完成田徑訓練的常規(guī)練習。由于田徑訓練的枯燥性,所以這學期制定了本學期的訓練指導思想,在玩中學,在游戲中練,多開設新技術的學習,多開展游戲,使學生們在上課的時候快樂,從而有堅持訓練的信心。
二、進行訓前體測,制定訓練計劃。
在課程開始,我對每一位學生都進行了體能測試,從靈敏到速度、耐力和力量幾個方面去綜合考核每一位學生的情況,進行摸底。通過體測了解學生的'體質情況,總體來看并不是很樂觀,我制定了本學期的訓練計劃。
三、課程小結
結合我校學生的特點及身體素質情況,為使校本課程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我在教學訓練中重點抓學生的基本動作,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主,以游戲、分組比賽的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活動興趣,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掌握基本動作要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學生之間出現(xiàn)矛盾或一些不文明行為,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fā)展,達到開展校本課程活動的目的。
一個學期下來,學生通過田徑校本課程的學習,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在訓練之余我還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給學生做思想工作,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使學生得到了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校本課程總結10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個性張揚,對校本課程有濃厚的興趣,學習上積極主動,尤其是好奇心強,對周圍的世界逐漸擁有自己的認識與發(fā)現(xiàn),具有較強的探究欲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他們細心觀察,動手實驗,并讓學生參與社會調查,開展科學研究,進行科學探索和制作,從而加強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二、教材分析
本期校本教材主要選用湖南省義務教育實驗教科書《科技活動》中的內容,結合校情與學情適當選擇我校自編校本教材《走進科學》。《科技活動》包括實驗探索、科技制作、科技應用、專題研究等方面內容,它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學生初步學會科學研究、科技發(fā)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識在工農業(yè)及生活中的應用。為我們打開了科學的窗口,提供了思考與探究的方向,彰顯出科學與生活的息息相關。
三、教學目標
通過課程的學習,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一代新人。
四、實施措施與方法
1、深鉆教材,了解學生,對每一堂課中的重點、難點,教師應了如指掌。有實驗操作內容的教師在進課堂前要自己進行實驗,而且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2、課堂上結合校本課的科學性與趣味性,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
3、根據(jù)課文內容可按實際情況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的開展學習、實驗與社會調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4、設計一些貼近生活的問題,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思考,在生活中學科學、用科學。
5、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和探究性學習,加強校本課程和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和探究能力。
五、教學安排
教學時間、教學內容
第一周紙盒燒水
第二周感覺的測定
第三周植物保持水土的實驗
第四周溫控小實驗
第五周國慶長假
第六周昆蟲“琥珀”標本
第七周傳動機構
第八周制作蝴蝶標本
第九周面筋的制作
第十周期中檢測
第十一周茶
第十二周激光
第十三周生活用水
第十四周橋梁
第十五周現(xiàn)代通信
第十六周近視眼的調查
第十七周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
第十八周期末檢測
六、教學檢測與評價
改革評價制度,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重視對學生實踐活動表現(xiàn)的評價,采用多種評價方式評價學生,建立促進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
學生考核以平時成績?yōu)橹鳎己瞬扇≈谱鳌⒒顒拥榷喾N形式相結合。
校本課程總結11
為進一步推進我區(qū)綜合實踐與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搭建互相學習借鑒、交流展示的平臺,4月12日上午,“xx區(qū)綜合實踐活動與校本課程整合開發(fā)開放日”系列活動以“課程實施的過程與方法”為主題的第二場活動在任各xx任各莊中心小學如期召開。xx區(qū)小學教研室主任、教研員、全區(qū)各中小學領導及教師等近200人參加了此次開放日活動。
開放日活動在一節(jié)生動的綜合實踐課例《飛吧,風箏》中拉開序幕,制作風箏、玩賞風箏、修改風箏、放飛風箏……伴著清新活潑的旋律,充滿樂趣的風箏試飛,展現(xiàn)任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參與實踐活動的激情與快樂。匯報課后的現(xiàn)場研討,高主任、xx老師及任各xx于xx總校長也參與到老師們的'互動中,各抒己見,針對課例都提出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和看法,促進了教師的發(fā)展和能力的提升,對進一步提高綜合實踐課堂教學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后,與會人員參觀了學校的“小小科博室”和樓道文化墻。科博室內容豐富,由發(fā)展歷程、活動剪影、獲獎展示、科技之思、科技之用等幾個版塊組成,讓孩子們與科學美好地相遇。樓道文化墻以“科學普及”為核心,中外科學家介紹、科幻畫展覽、科學種植、科學生活等實現(xiàn)寓教于樂,在玩中學、玩中悟,提高全體師生的科學素質。
最后,小學教研室高啟山主任做了總結講話。他在講話中,對此次開放日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綜合實踐課例主題恰當、設計巧妙、形式新穎、內容充實;課堂學生展示精彩,有活力,是一種學習活動享受;整個活動科技特色突出。希望全區(qū)各校以本次開放日活動為契機,進一步開展好綜合實踐與校本課程整合活動,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為學生成長奠基。
校本課程總結12
根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新營小學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的要求,本人申報開設“歌舞校本課程”,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和實踐現(xiàn)就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按學校的計劃,我開設了校本課程,學生是三年級。總人數(shù)達40人,間周二下午五六節(jié)上課訓練。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歌舞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一、童聲訓練首要掌握正確的姿勢
在對兒童進行聲樂訓練時,首先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姿態(tài)——站立的姿態(tài)和發(fā)音的狀態(tài)。站立是一個演唱者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的最基本的狀態(tài)。而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階段,正確的站立姿勢對其身體骨骼的生長,月后的氣質、儀表都具有息息相關的聯(lián)系。而且聲樂的演唱不僅只需要喉部聲帶的振動發(fā)出聲音,同時也需要全身肌肉的協(xié)調配合,產生共鳴,從而發(fā)出較動聽優(yōu)美的音色與音質。因而在訓練過程中應反復提醒姿勢,要求他們做到:①身體自然直立,全身保持松弛;②雙腳稍稍分開可一前一后,重心要站穩(wěn);③頭部端正,雙眼平視,上胸暢開,小腹微微收攏;④面部表情要自然,還要根據(jù)所演唱的作品的內容而隨時變化表情。
開口發(fā)聲的狀態(tài)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曾經有一位老師對我講過:唱歌就是在旋律線上用正確的狀態(tài)說話。如果學生不能將字說清楚、講清晰,那么再優(yōu)美的歌曲也無法完整地表達出來。而這一環(huán)節(jié)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語文教師的幫助,協(xié)調、糾正兒童錯誤的發(fā)音。
二、童聲訓練要堅持聲音的高位置
童聲訓練中,在所有聲區(qū),無論聲音作何種變化(高、低、強、弱)都要堅持聲音高位置的訓練,這樣方能獲得優(yōu)美的頭聲音色。首先要求孩子用正確的歌唱姿勢和振奮的精神狀態(tài)來歌唱,啟發(fā)學生作微笑、半打哈欠等口腔打開動作,或者讓孩子體會“倒抽一口氣”、“吃一驚”等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引導孩子打開喉嚨,尋找聲音高位置的感覺。另外,哼鳴練習也可以輔助感覺聲音高位置的存在。做哼鳴練習時,教者必須集中精力,細心聆聽孩子發(fā)出的每個音,不要把鼻音誤認為上高位置的聲音。同時也必須作正確和錯誤的唱法對比,把孩子的歌聲引導到統(tǒng)一的、具有高位置的聲音色彩上來。
三、童聲訓練必須要求孩子用有支撐點、較深的、能正確控制的氣息來歌唱三個聲區(qū)音色的統(tǒng)一和聲音高位置的獲得是與演唱者充分的、較深的、有控制的氣息是分不開的
首先,要求孩子在吸氣時兩肩和胸部呈敞開、放松的狀態(tài),吸氣應從容、自如、不聳肩、不抬胸,不發(fā)出任何聲音,并要求吸得適量。在整個演唱過程中,呼吸應是放松自然、深入流暢并隨著樂曲的分句有節(jié)制的、不間斷的一個活動過程。不應該有任何堵、僵、憋氣、卡喉嚨和氣息不夠用的感覺。有了充分深入的氣息,要注意同時引導孩子有意識地控制呼吸氣的肌肉群,使氣息保持在腰部和肋間,但這種保持不是呆滯、僵硬的憋氣的動作,而應該是舒展的、有彈性、有規(guī)律的運動。
其次,要重視氣息的正確運用。由于樂曲中有音高、速度、節(jié)奏、力度等變化,及一定長度樂句的需要,就要孩子要有一定的控制氣息的能力。教者應重視練氣與練聲相結合。單純的氣息練習有:快呼快吸、緩吸緩呼、快吸緩呼等類型。練聲曲也有單音練習,帶詞練習,及連音、跳音等唱法和級進、大跳等音程間的'行進。教者應明確每條練習的要求與重要性,把各種技巧溶入到有趣的練習當中,經過長期踏踏實實地訓練,兒童就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歌唱呼吸的習慣。演唱時氣息也能自如和熟練。
而這些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很難照著老師的要求去做,因為她們的年齡太小,不能跟著老師深入地進行體驗和實踐。其次,要遵循孩子的發(fā)展規(guī)律。三年級的孩子,他們聲音條件有限,音域還很窄。第三,好幾個孩子根本不喜歡唱歌,嗓音條件也很差,可以說是五音不全,孩子也不愿意開口歌唱,自顧自地開小差,做小動作。所以,給教學造成一定的困擾。
活動成果:利用校本課程時間排練節(jié)目《不怕不怕》和《元日》,其中《元日》入選全市20xx年少兒春晚。在電臺錄制播出。
校本課程教學存在的不足和反思:
1、學生音樂基礎差,練習時間不足:
有些學生沒有經過一些音樂方面的學習和訓練,音樂音樂基礎差,所以在學習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困難,所以再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多加強音樂素養(yǎng)和樂理方面的學習和培養(yǎng),從而彌補學生基礎差的問題。
2、多欣賞一些名家名唱
3、舞蹈訓練要再系統(tǒng)化些。
4、、自身水平還有待提高:
在今后要多加強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多學習,多充電,以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從而更好的去教授學生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音樂教育是實施德育、美育、進行音樂文化素質教育的必修課。法國大文豪雨果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shù)學、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樂。”通過總結和反思,相信在今后的教學上我會更踏實、認真,希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學習一門技藝有所收獲,而且也能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并為以后人生道路增添光彩。
校本課程總結13
跟著我國課程實踐研究的深刻開展,我國課程政策產生了重大改變;實施國家、處所和學校三級課程治理。校本課程開發(fā)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教師的課程職能也接踵發(fā)生了重大的變更,研究和開發(fā)課程將成為咱們教師必不可少的基礎功之一。因此,我校教師也聯(lián)合實際情況對校本課程進行了研究與開發(fā)。將對我校開發(fā)校本課程的有關情形作一些小結。
一、 高度器重,敢于摸索,勇敢實際
學校將開發(fā)校本課程納入本學期工作打算,并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開發(fā)校本課程的實施計劃。
二、校本研發(fā)的目的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象征著一種權利,更意味著一種義務,我校實施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最重要的目的能夠扼要地概括為三個方面。
1.讓所有的老師都“動起來”
校本課程開發(fā)把學校推到了課程改革的前沿,學校成了課程開發(fā)的主體。校本課程開發(fā)肯定了學校作為課程開發(fā)的責任單位的位置,讓每個教師都舉動起來。這樣既可以進步教師自身的實力,也可以增進學校的發(fā)展。
2.讓所有的教師都“站起來”
教師看待所教的科目及其內容始終是敬畏有余的。科目對他們來說,是國家的劃定,教材對他們來說,是專家編寫的。他們被請求嚴厲忠誠于國度的所有課程文件,甚至連教養(yǎng)的詳細步驟都嚴格按照教學參考書指定的教學步驟跟課時數(shù)。教科書對他們來說是神圣不可侵略的,他們跪拜于教科書的神威之下。
然而,在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過程中,我們的老師親身參加到課程編制的整個過程。國家提供的課程尺度,成為他們自動學習研究的領導性綱領,國家提供的配套教材成了他們自主挑選的對象。他們站在國家課程標準這塊基石上,鳥瞰著校本課程及所有教科書。
三、校本研發(fā)的意思
1.有助于推進我校新課程改造。
校本課程開發(fā)強調課程要適應不同窗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輔助那些學習艱苦的學生取得充分的發(fā)展在基本教育階段,課程改革就是要知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論他們的性別、種族、智力水溫和學習籌備如何。我國從前的“升學教導”只注意到少數(shù)考分高的學生的發(fā)展,而疏忽了那些低分和處于旁邊程度的大多數(shù)。當這些人畢業(yè)走向社會時,他們成了“失敗者”。學校將大量“失敗者”推向社會,而社會中的絕大多數(shù)工作又將由這些“失敗者”來承當,這樣必定會影響到全部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和全民的總體素質水平。
2.有利于先生的專業(yè)發(fā)展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個主要前提就是享有專業(yè)的自主權。校本課程開發(fā)給教師松綁,讓教師自主決議,這無疑為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供給了遼闊的空間。另外,校本課程開發(fā)是一個由各方面人士加入的.配合和探索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可能在課程開發(fā)過程中,反思他們自己在教學中所碰到的問題,并找到問題的謎底。這樣的探究和協(xié)作十分有利于培育教師的專業(yè)精力,晉升教師的專業(yè)技巧。
3.有利于構成學校特點
校本課程開發(fā)強調學校應用本身的資源、自主計劃、自我負責。這非常有利于學校施展各自的上風,造成本人的特色。一些老師開發(fā)校本課程,形成了赫然的學校特色。
四、“校本”的體現(xiàn)方式
校本課程指的是學校依據(jù)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對學校學生的需求進行體系評估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當?shù)厣鐓^(qū)和學校的課程資源,通過自行研究、設計或與專業(yè)研究職員或其余力氣合作等方法編制出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取舍的課程。他體當初:給學校以管理的自主權,針對學校實際進行管理工作是校本管理的根本主意。它不同于學區(qū)管理,不是由學區(qū)統(tǒng)一行使管理職權,對所轄學校進行標準性操作。它力主學校要認真剖析、甄別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立足于學校實際從事各種管理活動,既不能照搬它校的模式,也不能簡略地把學校作為個別政策、規(guī)矩等的“實驗田”或利用場地。管理當植根于本校的泥土,應答本校的問題有一定的決策自主權。
五、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過程
1、明白目的。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目標必須體現(xiàn)校本化,必須樹立在對學校環(huán)境與學生學習需求分析的基礎之上。目的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健康地成長,讓每一個學生走向成功。
2、 落實教師。校本課程開發(fā),要害在落實教師,需要一批存在翻新意識高素質的有專長的教師。然而,大多數(shù)教師長期習慣于一套教學規(guī)劃、教學綱要和教材,僅滿意于課程實施,視教材為圣經。因此,必需喚醒教師準確的課程意識,確破正確或公道的課程理念,踴躍投身于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高潮中去。
3、 斷定內容。校本課程開發(fā)是以學校為基地,以學生需要為導向的課程開發(fā)。在組織實行進程中,應充足斟酌抉擇支配常識或運動序列、班級范圍、時光部署、資源調配及須要留神的問題等事項。校本課程開發(fā)大多會攻破學科的界線,把多門學科通過事例有機地組合在一起。
4、 接洽社會。校本課程開發(fā)毫不能與當?shù)氐纳鐣h(huán)境相脫離。當?shù)氐纳鐣h(huán)境中蘊含著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豐盛資源,并能為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實施提供各種有效的道路。
5、 編寫教材。校本課程開發(fā)要求將成功的教訓積聚起來并形成較迷信的系統(tǒng)和實踐內容,以教材的情勢反應出來,為進一步開發(fā)和實施作參考或有利于推廣,遵守“開發(fā)──實施──察看──反思──再開發(fā)”這一螺旋回升的過程。
6、 發(fā)展評估。校本課程開發(fā)是一個探索的實踐研討過程,勝利與失敗并存。評估既看重成果,更應重視過程。由于校本課程開發(fā)是學校自主進行的,目標各異,所以國家很難采取相似于同一測驗等評價手腕來評估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功效。因而,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應通過自我批駁、自我鼓勵、自我改良,以保障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順利進行。
總之,經由多年來我們全部教師的努力,學校校本教材的開發(fā)已獲得了一定的結果,學生在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也受益匪淺,然而,究竟還只是起步階段,良多事件還要我們自己去探索,去實踐,其中確定也會有必定的波折,但我們也信任,只有我們盡力去做,當真去做,我們學校的校本開發(fā)將會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校本課程總結14
課程專家斯基爾貝克指出:“設計課程的最佳場所在學生與教師相處的地方。”我校是一所以數(shù)學為主打特色的學校,多年的數(shù)學文化的積淀,形成了濃厚的數(shù)學氛圍和深厚的數(shù)學文化底蘊。學校因生制宜、因校制宜,整合現(xiàn)有的校園文化資源,開發(fā)了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玩轉數(shù)學”,并全面有效地實施了該課程。
校本課程實施是校本課程付諸實踐、走近學生、走進課堂的過程,是校本課程開發(fā)過程中的重要階段,是達到預期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為此,抓好課程管理、扎實環(huán)節(jié)落實、多方整合推進,使校本課程有序、長效落實,并在實施中不斷調整,使其日斟完善。
一、層級管理,確保校本課程的長效落實
任何一門課要全面推進落實,有效的管理是必需。為了推進課程實施,學校高度重視,確立了以校級領導直抓總管、科室推進落實、課程教師具體實施的三級課程推進模式,確保課程實施中規(guī)劃明確,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實施課程到位負責。
1.一級管理:學校領導負責總抓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主導的校本課程領導小組,全面規(guī)劃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指導課程實施的總體方向,并采用定期開展校本課程實施小組會議和隨機調查的形式,了解校本課程實施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課程實施方面的階段性指導意見。
2.二級推進:科室部門具體落實
校本課程的實施,主要由教科室和教導處聯(lián)手推進,落實好校本課程教學時間、教師安排、過程管理以及具體活動指導等,為校本課程的有序化、常態(tài)化實施作保障。
A.教科室統(tǒng)籌做好課程實施中的指導
校本課程建設是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比較亮麗的元素,它與傳統(tǒng)的學科課程教學有共通之處,更有許多不同之處。由于先前經驗比較匱乏,也使許多教師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有許多模糊的地方,有如隔紗望月。基于此種情況,教科室做好相關的指導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組織課程負責教師解讀校本課程內涵,從理論的層面了解校本課程實施的一些基本措施。與課程骨干教師討論、預見校本課程實施中可能遇到的一會問題,做到未雨綢繆。在具體實施課程中,請骨干教師上課程教學示范課,以此作引領,共同探討,摸索著前進。
B.教導處跟進課程實施中的過程管理
校本課程作為一門具有鮮活生命力的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一樣,需要進行過程化管理。我校“玩轉數(shù)學”校本課程安排在三至六年級同學中實施,并將課程納入課表,每周設定一節(jié),確保課程有效落實。期初要求每位課程負責教師安排好課程實施計劃和教學內容安排,每月組織相關人員對校本課程實施教師的備課、活動反思進行檢查打分,并納入“七認真”教學評比。如此有執(zhí)行力的過程管理,確保課程實施不落空,不流于形式。
C.三級落實:課程教師具體實施
課程的實施,最終落實到課程教師頭上。我校“玩轉數(shù)學”校本課程,在教師配備上還是比較顯力度的。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相整合,配置了一名專職教師與多名兼職教師,師資比較穩(wěn)定。課程教師以“玩轉數(shù)學”為基準,帶領學生開展相關的主題研究性學習,在提出問題、探究、解決問題和展示研究成果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文化的魅力,鍛煉各項能力,培植學習自信。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注重過程資料的搜集與對學生學習活動的評價,將課程的實施落實到位。二、扎實推進,促進校本課程的有效實施
為了扎實、有效推進校本課程的實施,我校采用由點及面的逐步推進形式,加強課堂研討,采取多樣的活動方法,切實提高課程實施的有效性。
1.試點輻射,拓展課程實施范圍
我校是一所鎮(zhèn)村一體的聯(lián)合小學,下設四所輔導校,為了全面推開“玩轉數(shù)學”這一校本課程,我們先從中心校四、五兩個年級入手,展開試點,探尋課程活動的實施措施和方法。經過一個學期的嘗試與摸索,課程實施的過程與方法逐漸明朗,形成了“我觀我思”、“邊玩邊探”“評價思行”這三個總體的活動序列,學生在“玩”中確立主題、制定方案、動手實踐探究、分享成果,在“玩”中反思、評價。看到時機日益成熟,將課程實施推廣至三至六年級,并輻射至四所村小,拓展了校本課程實施的面,建立起比較全面的校本課程實施系統(tǒng)。
2.有效研討,提高課程實施能力
教師的課程指導能力,是確保課程有效實施的關鍵。近兩年,市局組織開展的有效教學及課堂觀察活動異常熱烈,結合校本課程的自身特點及現(xiàn)有師資狀況,我們嘗試著開展鎮(zhèn)村聯(lián)合教研、同題異構、送教下村小等新的教研形式,努力踐行有效課堂理念,提高教師的有效課堂的執(zhí)行力。
A.鎮(zhèn)村聯(lián)合教研
我校校本課程教師比較分散,尤其是村小校本課程教師,有的一校只有兩名甚至一名,如何開展教學研討就成了比較大的難題。基于這種特殊的原因,我們采取了鎮(zhèn)村聯(lián)合教研的形式,跟通其他學科,單周集體備課,集體備課通過網絡進行,組內教師對本課題活動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思考,然后由執(zhí)教者進行整體備課,同時整合入其他教師的建議,形成一份實施方案。雙周進行集中的課堂聯(lián)合研討,鎮(zhèn)村校本課程的教師,集中一處,由執(zhí)教者開設課堂教學研討課,集體評議。如在“家庭節(jié)水小探密”、“小小數(shù)字學問大”等鎮(zhèn)村聯(lián)合教研中,大家對開題課的課堂模式,基本形成了一個共識。在《商場促銷風》、《我家的幾何圖形》的調查指導活動中,也逐漸摸索出比較實在的指導方法。鎮(zhèn)村聯(lián)合教研,以中心校教師為引領,極好地帶動了村小教師的課堂實施水平,夯實了課程實施的.能力基礎,全面提高了課堂實效。
B.同題異構研討
本學期,我校又推出了同題異構課堂研討形式,這種研討形式,有利于教學設計的橫向比較,有利于教師之間思維的碰撞與相互激發(fā)。期初在校本課程實施中,我們校本課程組共同商定以“采訪問題的設計指導”為研討主題。每月開設一次同題異構研討課,課后在校本課程備課欄目開設“同題異構研討課討論專區(qū)”,上課教師的教學反思以及聽課老師的聽后感想、思考,傳于專區(qū)中,供所有教師學習討論。同題異構的專題研討,能夠較快地提升教師對課型的把握能力,以及有效指導學生開展活動的能力。
C.送教下村小活動村小教師外出培訓與學習的機會相對比較少,在教學中獲取新的教學理念的渠道也不是很多,總體的教學處于相對的半封閉狀態(tài)。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校本課程的實施能力,學校組織校本課程教師隊伍中的骨干教師,每學期開展一次送教下村小活動。在送教活動中,將校本課程實施的一些經驗帶過去,以及幫助解決村小教師實施課程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互相交流,相互促進。
3.模塊設置,形成課程實施序列
“玩轉數(shù)學”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共兩冊,以數(shù)學思想、數(shù)學文化為基本內涵,挖掘各個領域的實踐活動資源,通過提煉整合,形成了“學校與數(shù)學”、“家庭與數(shù)學”、“社會與數(shù)學”、“文化與數(shù)學”四大模塊,每個模塊又分列兩個主題。四大模塊相對獨立,又必然聯(lián)系,形成一個完整的校本教材體系。在實施校本課程過程中,基本一學期一模塊,比較集中地對兩個主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比如第二冊“家庭與數(shù)學”模塊中,就分設了《家庭節(jié)水小探密》、《小鬼當家新體驗》,兩個主題相互聯(lián)系,互為補充。在前一個主題活動中,學生通過調查家庭每月用水情況、實驗節(jié)約措施、提出節(jié)水金點子的活動中,了解到家庭中存在的浪費水現(xiàn)象。而從后一活動中,學生爭當家庭小主人,開展一日當家體驗,從關注家庭節(jié)水至關注家庭節(jié)能、節(jié)約物品消費,是對前一主題的有效拓展和延伸。
序列化地實施校本課程,使學生活動的視角得到了延展,并將研究活動推向了深入。
4.有機調整,增強課程實施效度
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是開發(fā)、實施校本課程的根本宗旨,校本教材的編寫,是基于學生的實際與學校的實際,但理論層面的設計編排與具體的實施,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因而,手頭的校本教材還有個再度開發(fā)的過程,彈性較大。這就要求校本課程教師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不可照本宣科,搞一刀切,而要注重聯(lián)系班級學生的具體狀況,努力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從提高活動實施的可操作性為基準,及時作出適當調整。
如在開展《商場促銷風》這一主題活動中,教材中提供的可供參考的活動小主題有“商場有哪些促銷種類”、“打折活動的實質”、“顧客該怎樣理性消費”等,結合研究問題的價值意義與可行性分析,“打折活動的實質”沒什么研究價值,因而在教學中調整為“促銷活動宣傳方式的研究”,這樣的小課題更具操作性,也更緊扣主題。另外,活動中又增設了去某大潤發(fā)超市進行實地調查這一實踐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親臨現(xiàn)場,感受促銷活動的濃烈氛圍,通過與商家的面對面接觸,深入了解促銷的形式手段及促銷產生的影響。
三、整合聯(lián)動,豐富校本課程的實施渠道
作為一門課程,單純地依靠每周一課的教學,顯然還是比較單薄的。因而,將校本課程活動有機地與學校學科教學、各項活動相整合,進一步豐富校本課程內涵,推動校本課程實施向縱深行進。
1.與校節(jié)活動整合
學校校節(jié)活動是學生校園文化生活的組成部分,是營造校園積極向上、科學活潑、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的重要渠道。我校校節(jié)活動精彩紛呈,有“金絲語”閱讀節(jié)、“金點子”科技節(jié)、“金頭腦”數(shù)學節(jié)、“金手指”象棋節(jié)等。整合校節(jié)活動,將校本課程內容與校節(jié)主題活動相貫通,依托實踐活動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文化的熏陶,傳承優(yōu)良的品質。如在上學期開展的主題為“低碳生活科學理財”的“金頭腦”數(shù)學文化節(jié)中,整合校本課程主題《存錢學問多》,在學生中開展家庭低碳生活調查、零花錢的調查研究,聆聽“科學使用零花錢”的專題講座,學生興趣盎然,尋找生活中高排放碳的行為,提出低碳生活倡議。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意義實在。
2.與學科教學整合
“玩轉數(shù)學”校本課程的內容設置、活動形式,本身都與數(shù)學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脫離不開。在課程實施中,整合活動內容、整合活動時間、整合教師資源,使校本課程的實施更加得力,更好地走向常態(tài)化。
A.內容上的整合
校本課程的內容,與數(shù)學、語文、科學等基礎性學科是密不可分的。如第二冊校本課程教材中《走進古老的數(shù)學之謎》,其活動中涉及的古老數(shù)學著作、數(shù)學趣題以及數(shù)學思維方法,都是數(shù)學學習的范疇。再如第一冊中的《我看校園綠化》,其中的關于樹木花草的種類等,與科學上的探究活動是緊密相連的。校本課程與學科內容的整合,使得活動更加豐富,更具立體感,也使學生在活動中能廣開思路,相互貫通,實現(xiàn)活動的最大效益。
B.時間上的整合校本課程的實施,在時間的安排上,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相整合。在確保綜合實踐活動每周兩課時的基礎上,將校本課程教學納入其中,進行有機協(xié)調,增加課程實施的彈性管理。校本課程一般每學期安排兩個主題,可也在綜合實踐活動穿插著進行,也可以整合進綜合實踐活動中。課程教師在具體的實施中,有著一定的自主權,這樣便于教師能更有效地利用教學時間,實現(xiàn)優(yōu)化教學。
C.人力資源的整合
人力資源整合(HumanResourceIntayration,簡稱為HRI)是指依據(jù)戰(zhàn)略與組織管理的調整,引導組織內各成員的目標與組織目標朝同一方面靠近,對人力資源的使用達到最優(yōu)配置,提高組織績效的過程。校本課程的實施,需要學生動腦動手又動口,豐富的資料查閱、實地調查、采訪活動等,都離不開相關教師的指導。活動動的涉足面也較廣,要使學生能順利開展活動,不僅需要有各種理論知識的支撐,更要有多方技能的扶持。特別是一些技術層面的指導,單靠校本課程教師一人的力量顯然是不夠的,因而整合校園中其他科任教師以及家長、社會人士的資源力量,使之共同成為學生活動的指導者。如學生在制作電子小報、成果課件中,可以將信息技術教師的力量整合進來,有效指導學生掌握這方面的技能。如《存錢學問多》這一主題活動中,整合銀行人員這一資源,有效幫助學生了解存錢的步驟方法,為達成活動目標提供幫助。
3.與項目活動整合
在我校數(shù)學特色的傳承與引領下,我校數(shù)學項目活動應運而生,有“智力七巧板”、“數(shù)學綜藝”、“數(shù)藝詩情”、“算24點”、“生活數(shù)學”等。活潑有趣的數(shù)學項目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校園生活,寓教于樂,妙趣橫生,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數(shù)學的興趣。將校本課程與項目活動相整合,形成了活動的許多契合點。如將校本課程中的《我愛小小七巧板》的教學,與“智力七巧板”社團活動相整合,通過引導學生開展認識七巧板、單副七巧板的拼搭、多副創(chuàng)意拼搭等的活動,使學生既獲得了相關的七巧板的組合拼裝知識,又在研究活動中培養(yǎng)了動手能力、空間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同伴合作能力。
在校領導的重視下,我校在校本課程開發(fā)、實施方面注重為學生自主選擇提供空間,強調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彰顯個性,充分發(fā)揮個體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更為學校發(fā)展有特色,教師發(fā)展有特點,學生發(fā)展有特長創(chuàng)造了條件,提供了可能。與此同時,在課程的實施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如教師對教材的再度開發(fā)上,還存在一些困難;如何讓學生有更大的積極性投入校本課程的學習,還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我們也會在以后的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中不斷探索,不斷改進,使校本課程更具長效的發(fā)展機制,更能體現(xiàn)學校的發(fā)展特色。
校本課程總結15
校本課程——步步高國樂坊的教學工作已經開展五年多了。下面我將自己這學期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做一個總結。
首先是自己擔任教學的琵琶教學。琵琶是最重要的中國民族樂器之一,屬于弦樂器族內的彈撥樂器類。琵琶的音色清澈、明亮,中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著名詩句“大珠小珠落玉盤”,形象而生動地說明了琵琶的音質特點。其演奏技巧相當復雜,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模仿許多聲音效果(如潺潺流水乃至戰(zhàn)場上的人喊馬嘶等等),十分逼真。
由于琵琶技法相當復雜,面對的學生又大多是低年級的學生,而且每個學生的接受情況也不一樣,教學上也遇到了相當多的困難,我自己不斷摸索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適應每一個學生,通過一年多的教學工作,看到孩子們由連琴都不知道該怎么拿,到現(xiàn)在能上臺演出,學習了琵琶的彈、挑、輪指、雙彈、分等五種指法,并逐漸對琵琶越來越感興趣,在迎接中央教科所的客人到我校參觀時獲得了一致好評。
另外,對有基礎的部分學生,通過這學期的.學習,不僅完成了《天山之春》、《趕花會》、《大浪淘沙》等樂曲,還完成了《歡樂的日子》、《金蛇狂舞》、《陽春白雪》等曲目以及一系列練習曲的學習。
另外,校民樂隊在本學期學習了合奏曲《花好月圓》、《步步高》,每個聲部的同學都還排練了各自聲部的齊奏樂曲,并籌備了首次“步步高國樂坊”的期末展示活動。
當然,孩子們的演奏水平及演奏技法僅僅能說是比以前有了一定進步,以后的路還很長,也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還需要我和孩子們一起努力,一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并期待著早日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校本課程總結】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總結01-24
校本課程教學總結11-08
美術校本課程總結11-18
校本課程教學總結07-03
校本課程實施總結11-08
生物校本課程總結通用03-13
語文校本課程教學總結04-24
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教學總結(精選12篇)07-02
校本課程培訓學習總結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