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工匠精神征文
“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能夠被稱之為工匠,其手藝自然得到社會公認。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弘揚工匠精神征文的內(nèi)容,歡迎查看!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制造業(yè)大國,工人數(shù)量眾多,但能被稱為工匠的卻屈指可數(shù)。從表面看起來,工人和工匠之間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卻有天壤之別。當前,一些貼有“中國制造”的商品在國外成為了粗制濫造的代名詞,只能在地攤上去銷售。就是因為缺乏“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是一種熱愛工作的職業(yè)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樣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單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從中獲得快樂。這也是很少有工匠會去改變自己所從事職業(yè)的原因。這些工匠都能夠耐得住清貧和寂寞,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yè)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去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級技師高鳳林,他是發(fā)動機焊接的第一人,為此,很多企業(yè)試圖用高薪聘請他,甚至有人開出幾倍工資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高鳳林卻不為所動,都一一拒絕。理由很簡單,用高鳳林的話說,就是每每看到自己生產(chǎn)的發(fā)動機把衛(wèi)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后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能夠被稱之為工匠,其手藝自然得到社會公認。但工匠對于自己制造的產(chǎn)品,卻永遠不會滿足。在他們的心目中,制作出來的產(chǎn)品應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費時40余年,先后造了五臺航海鐘,最后一個鐘,創(chuàng)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 秒的記錄,從而完美解決了航海經(jīng)度定位問題。而我國的工匠們同樣毫不遜色,他們中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xiàn)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頭發(fā)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準,令人嘆服。而這沒有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作態(tài)度顯然是無法做到的。
在一個3000平方米大的現(xiàn)代化數(shù)控車床廠房里,中國商飛大飛機制造首席鉗工胡雙錢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
這像一個隱喻:在我們這個人口超過13億人的偌大國度里,胡雙錢和他的鉗工同行們,顯得寡言少語,也幾乎得不到太多的關注。甚至,直到今年的五一勞動節(jié)期間,中央電視臺特別節(jié)目《大國工匠》在介紹胡雙錢們時,仍有一些網(wǎng)友驚嘆,“原來還有這樣一群人的存在”。
《大國工匠》講述了8個工匠“8雙勞動的手”所締造的神話。節(jié)目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會熱議,截至5月7日,相關話題的微博閱讀量超過 3560萬次。人們發(fā)現(xiàn),包括胡雙錢在內(nèi)的工匠們,之所以走入鏡頭,并非他們有多么高的學歷、收入,而是他們能夠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yè)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制造”。
近日,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經(jīng)濟新聞部副制片人、《大國工匠》節(jié)目制片人岳群說,這樣的工匠精神,在當下浮躁的社會中顯得尤為珍貴。正如一位網(wǎng)友的評論所言:“當看見哈雷戴維森工廠的裝配工自豪地對兒子說,‘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車里就有我的簽名’的時候,我想,我們的中國工匠也應該有這種榮譽感,社會需要給予技術人才更多尊重與重視。”
提到優(yōu)質制造,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瑞士、德國、日本等國家的制造業(yè),以及這些國家里控制誤差不超毫秒的鐘表匠,僅擰各種螺絲就要學習幾個月的工人,和那些捏壽司都要捏成極致藝術品的手藝人。而經(jīng)這些工匠之手制造出來的產(chǎn)品,也無一例外地打上了隱形的高品質標簽。
那么,中國呢?“作為一個制造業(yè)大國,我們難道就沒有這種工匠精神,還是說社會的浮躁,讓我們忽視了這種精神的存在?”岳群說。
這也成了《大國工匠》制作的初衷。選題確定后,拍攝對象的尋找是一道難關:要在種類繁多的工種與數(shù)量龐大的技術工人中,找到能代表中國水平與中國制造實力的工匠,并非易事。
更讓他們始料未及的是,在諸多單位推薦的工匠名單中,不乏一些大工程項目的指揮官、負責人,但制作團隊卻堅持一點,尋找真正的匠人——“一定要找到擁有頂尖技術的一線技術工人,他們可以不是官員也不是負責人,但無一例外都要有別人難以替代的技術水準。”
胡雙錢就是其中一位擁有非凡技術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師傅,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制造中國大飛機團隊里必不可缺的一分子。
2006年,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立項,對胡雙錢來說,這個要做百萬個零件的大工程,不僅意味著要做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零件,有時還要臨時救急。一次,生產(chǎn)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需要幾天的時間。為不耽誤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xiàn)場臨時加工,這個任務交給了胡雙錢。
岳群至今記得,在節(jié)目中,胡雙錢所講述的任務難度之大,令人難以想象:“一個零件要100多萬元,關鍵它是精鍛鍛出來的,所以成本相當高。因為是有36個孔,大小不一樣,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當于人頭發(fā)絲的直徑,這個本來要靠細致編程的數(shù)控車床來完成的零部件,那時只能依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臺傳統(tǒng)的銑鉆床。
僅用了一個多小時,36個孔悉數(shù)打造完畢,一次性通過檢驗,也再一次證明胡雙錢的“金屬雕花”技能。
【弘揚工匠精神征文】相關文章:
有關弘揚工匠精神征文12-24
關于弘揚工匠精神征文12-25
弘揚工匠精神2500字征文12-27
弘揚工匠精神話題征文12-24
2016年精選弘揚工匠精神征文12-25
2016弘揚工匠精神征文「選登」12-20
弘揚工匠精神征文800字12-20
2016關于弘揚工匠精神征文12-20
2016年弘揚工匠精神征文「選登」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