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長城作文[錦集2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登長城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登長城作文1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時滔滔。這是毛澤東詩詞中《沁園春·雪》里的一段。長城名揚四海,暑假我與父母一起去北京登長城。
遠遠望去,只見神龍從天而降,臥于山上,盡顯威嚴。銀色的身軀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長城,好一派宏偉莊嚴!
下了車,就看到一座石拱門,拱上從右至左刻有“北門鑰匙”四個大楷,散發(fā)出古典氣息。那拱門高有十多米,寬有三丈余。
剛登上二層,就看到聞名的好漢碑。碑頂、碑底都刻有龍紋,從上至下七個草字:不到長城非好漢。打聽一下,才知是毛主席親筆所書,后篆刻而上的。
繼續(xù)登長城城垛中有個方形的口子,應該是射箭所用,那口里吹來的一縷縷清涼的風,好舒暢。仔細觀察,每隔幾十米就有一道溝橫在面前,它是用來排水的。下了雨,雨水就順著路面往下漫,漫到溝里就會往兩邊流,溝的兩邊有兩個小孔通道墻外,水就從那里流下去。中國的古代人還是很有智慧的嗎!
越往上登就越累,越往上登就越陡。中途經過了許多烽火臺,也許“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就是在這發(fā)生的。烽火臺的樣式不同,一般有兩種作用,一是炮臺,二是烽火。炮臺只有一層,有許多一米寬的方孔,戰(zhàn)士把炮放進孔里,阻止外敵入侵。烽火樓有兩層,一般都設在山頂上,人要走樓梯上二層才能燃起烽煙。
終于到最高處了,俯視山下,有種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覺。想著當年匈奴入侵的場景:守衛(wèi)的軍士們有地放箭、有地點火、還有地放炮,敵軍不敵,抱頭鼠竄。好一個痛快!
長城是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的見證,是世界建筑工程的.奇跡,它是中華的祖先們用血肉堆筑而成的。若沒有先輩們的奮斗,哪有現在的中國。正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讓我們在北京八達嶺長城上抒發(fā)中國人的英雄豪氣吧!
登長城作文2
我以前一直都想去長城,因為我聽說長城很長,又聽說有一故事是專門寫長城的,我就去聽了一下,原來長城是秦始皇下令建造的,我多聽了幾遍這個故事,就很想去登長城了。
去年暑假,在火車上坐了一天以后,我們就到了北京。第二天,我總算有機會去登長城了。可惜天公不做美,下起毛毛細雨來。我無可奈何地看著陰陰的天,心里想,今天可不是一個登山的好日子呀!可我還是坐上了去長城的大巴,因為我們是團體旅游,所以行程是不能隨便更改的。
汽車在路上顛簸了一個多小時,聽了導游的許多關于長城的.故事以后,我們終于到了長城腳下。由于下面的路不好走,導游讓我們先坐纜車上去。我們一行人剛一坐上去,纜車就晃晃悠悠地向上進發(fā)了,嚇得周奕清媽媽大叫起來,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從纜車上看長城,發(fā)現長城就像是鋪在群山之間的一條黃絲帶,在雨霧的繚繞下,頗有些仙家氣息,看見了這段,那一截又被云霧擋住了,真有點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味道。我正在出神,“當”地一聲,纜車到頭了。
下了纜車,我們開始爬長城了。雨天的長城又濕又滑,非常難走。大家又穿著雨衣,有一段路比較陡,從后面望去,前面的人如同一只只趴在路面上的大馬猴。我也一步一步在向上爬著,終于來到了一個相對較平坦的地方,媽媽告訴我,這叫烽火臺,是古時布防的地方。我從瞭望口向下望去,只見灰蒙蒙的一片,不知是云還是霧,把老大的一片山,包裹得嚴嚴實實。古老的長城在霧的籠罩下顯得更加神秘了。在烽火臺休息了一下,我繼續(xù)向上爬,隨著我的前進,周圍的景色也在不斷變化:時而是青草,時而是黃土,時而是城墻。在雨水的沖洗下,一切都是那么地清新自然。沒爬多久,我就看到了“不到長城非好漢”幾個大字。哈哈,我也做了一回好漢。
雨中的長城別有一番滋味,下次我可得去領略一下晴天的滋味!
【登長城作文】相關文章:
登長城作文11-23
登長城作文(經典)09-22
登長城的作文06-27
【精選】登長城作文08-03
登長城作文11-11
(經典)登長城作文07-31
登長城作文(經典)07-21
登長城作文(經典)08-21
登長城作文[精選]04-17
登長城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