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遇見另一個自己征文
正所謂一撇一捺寫人,一生一世做人,在這兒,希望大家都能遇見另一個自己,小編收集了遇見另一個自己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遇見另一個自己
種子沖破大地的羈絆,才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蠶蛹沖破蠶絲的束縛,才化身為身姿漫妙的蝴蝶;天空要經(jīng)歷烏云的籠罩,才能展現(xiàn)出多彩的虹影……生命只有走向另一個自己,完成了蛻變,才能彰顯出生之美麗與灼人。
范蠡在完成幫助勾踐滅吳的使命后,功成身退,走向了另一個自己——陶朱公。這一過程是悄然無聲的,但卻涌動著智慧,完成了蛻變。試想,如果范蠡繼續(xù)在勾踐身邊,以勾踐“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的君主之心,他想必是逃脫不了殺身之禍的。而陶朱公后來卻富甲一方,備受尊敬,其三散家產(chǎn)的佳話也流傳至今。
鳩摩羅什翻譯佛經(jīng)典籍,對佛教在中原之盛傳具有奠基地位,亦是經(jīng)過一次自我的超越,而在史冊中灼灼耀眼。鳩摩羅什原是龜茲國有名的法師,當(dāng)時舉國信奉小乘佛教。而在其游歷各國時深受大乘佛教之感染,毅然改教,不顧反對。大乘與小乘之別即在于,小乘只渡己,而大乘則渡人,具有普渡眾生之情懷。他在無數(shù)次論辯后,終于走向另一個自己——宣揚大乘佛教的法師。倘若他不經(jīng)歷困苦,改信大乘,也許終生只是西域小國一位小有名氣的法師。而且從歷史潮流來看,大乘佛教更慈悲,符合歷史的發(fā)展。鳩摩羅什超越自我,成為中原佛教之鼻祖,讓生命更有了意義。
三毛,本是臺灣一名作家,卻發(fā)現(xiàn)了大漠之美,在無情廣袤的撒哈拉中她完成了自我的蛻變,走向了另一個人自己——一名堅韌內(nèi)斂的女子。她的文字中逐漸多出一份滄桑,多出一份野性,更迸發(fā)出一種自然生命力的強勁。這蛻變的過程也許撕心裂肺般痛苦,卻讓她的情、她的影、她的文字流進人們心坎中,鐫刻在人們的記憶里。
走向另一個自己,生命從此變了個模樣。也許不是所有人都能如范蠡、鳩摩羅什、三毛這般光亮耀眼,但都是生命的一次歷練,一次蛻變。走向另一個自己,亦是對自我的超越,等到苦難都過去,我們都是更好的自己。走向更好的自己,是一種生命的張揚,是我們對生命的尊重,亦是彰顯生之韻美之過程。
第二篇:遇見另一個自己
老話說,一撇一捺寫人,一生一世做人。而今,對于我們來說,做人就成了一門學(xué)問,那么該怎么做人呢?那么我就說說我的看法吧。
人吧,是個復(fù)雜的動物。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大腦會在對自己并不全面的知道一件事的時候,它會有一種不確定性,而這種不確定性就會帶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yīng)。而我們對此又無法準確的預(yù)算出來,所以才會變得復(fù)雜。由此,就產(chǎn)生了人的一系列的變化。例如,人與環(huán)境,人與人,人與物等等的變化。
那么我首先來說下人與環(huán)境的變化。人是群居而漸漸崛起的,那么生活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人會有不同的性格。例如人們常說北方人爽朗,南方人細膩,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北方人以往的生活條件比較惡劣,在那種環(huán)境下想不了太多,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們心里沒有那么多的彎彎繞,畢竟活下來就已經(jīng)不容易了,而當(dāng)他們遇見跟自己一樣的人都會從他們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鑒于相互體諒的心情,所以他們爽朗。而南方人呢?自南宋以來的人口大遷移,這片山水更加肥沃,因此,便逐步的富裕起來,那么衣食無憂的他們該干嘛呢?自然想依舊過得更加自在逍遙,在人口密集的環(huán)境下,資源并不多,自然想到榨取別人的資源,于是就產(chǎn)生了這么許多的想法。但是別人也不傻,因此,你繞我繞的就成這么個彎彎繞了,這是大的環(huán)境下的人的性格。
當(dāng)然,我自己也是南方人,在這兒也沒有貶低誰的意思,畢竟人活著都不容易。而小的環(huán)境就更多了,比如什么健全的家庭,單親家庭等等一系列的小環(huán)境,在這兒就不多說了畢竟要說的太多了,三言兩語也說不完。而在現(xiàn)如今的情況下,大環(huán)境的影響依然存在,但不同的是人口的頻繁遷移,造成我們遇見北方細膩的人和南方爽朗的人也并不奇怪。因此,如今來說,小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大。最經(jīng)典的一個例子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孟母三遷,而現(xiàn)今的例子相信大家也都見過,那就是學(xué)區(qū)房的選擇,我覺得跟孟母的想法也差不多,因此,我覺得我們越來越應(yīng)該重視小環(huán)境的文化建設(shè)。總而言之,人在環(huán)境里生活,就應(yīng)該選擇性的適應(yīng)環(huán)境,切勿小視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
人與環(huán)境的分類太多,在這兒就說個大概,就不一一細說了,接下來說下人與人之間的那些事兒。人都是群居才能更好的活下來,才能成就這個地球的霸者地位,為什么?因為團結(jié)。但生物的進化誰都逃不了,因為物種的世界是盛行叢林法則的,也因此才體現(xiàn)出了人的自私的一面,弱肉強食,誰都不能做到無私,包括我自己。人都有七情六欲,也因此會有各種各樣的利益沖突,那么多種的人,我們又該如何應(yīng)對呢?說實話,我自己都覺得活的蠻累的。然而,社會科學(xué)的前賢們給予了我們方法,那是什么呢————心理學(xué)。深入的研究太累了,簡單的來說,通過自己的閱歷來看人,并且,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樣至少不會吃大虧,足以活的不錯,不是嘛?人也就說這么多,畢竟各種各樣的人我們也說不完。
那么,最后我們再來說下人與物,這里的物并非說的物品,而是唯物的三觀,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我覺得這個說起來是最難說明白的,為什么呢?到了這里,就說到了意識了,意識是我們既可控又不可控的。可控在于我們可以培養(yǎng)意識,不可控在于你的意識并不會完全與你的身體同步起來,就像你看見別人做某件事覺得你也會,但當(dāng)你真正做起來卻會發(fā)現(xiàn),那不是你能做到的一樣。因為人的大腦不是簡單的機器就只有0和1,我們是會存在不確定性的,并且也會有一系列的連鎖反應(yīng),這些都是不可控的因素。那么我們又該如何來做呢?我的建議是,盡量培養(yǎng)自己的意識,提升自己的意識層次,努力將誤差的范圍調(diào)控到我們可控的范圍內(nèi)。簡單的來說,就是修正自己的三觀,并以此為引導(dǎo),修正自己的精氣神,既為修身,養(yǎng)性。
我覺得人與人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人與物的對待方式上,因為所追求的東西不同,既意識層次的不同,所以才會有這么多的差別與變化。正所謂一撇一捺寫人,一生一世做人,在這兒,希望大家都能遇見另一個自己!
第三篇:遇見另一個自己
有時候我真的會懷疑這個世界上會不會還有另一個自己,當(dāng)然,我這么胡思亂想是有原因的。
黃倩倩跟我說過,于是我就很盼望遇見另一個自己,但是黃倩倩又說:“葉姿姿你別想了,這是不可能的,百分之十萬分之一的機遇誒!你不可能遇見的。”但是我還是很盼望。
我喜歡在雨后的傍晚散步,今天又下雨了,吃過晚飯,我就去散步了。雨后的清新,滿世界都是這個味道,泥土的香味。
沿著公交路線,我從1號路線走到35號路線。整整走了一個小時,一直走到先古鎮(zhèn),找到一個小涼亭,迷迷糊糊的睡了一覺。
當(dāng)我睜開眼睛,一個相貌超級漂亮的女孩用一根狗尾巴撓我的鼻尖。就在我本能的想抓住那個女孩的手時,我“啊啊啊啊啊啊”的叫了起來。那個女孩也“啊啊啊啊啊啊”的叫了起來。
我沒有想象中的那樣激動,我問她:“你叫什么名字?”“羅小雯。”她又問我:“你呢?”“葉姿姿。”
我長吸了一口氣,那個羅小雯,就是和我長得一模一樣的,百分之十萬分之一的機遇的人。羅小雯看了我,抿著嘴。她的眼神中,除了詫異還是詫異。
“在地球上,會有七個人和你長得很像,還會有一個人和你長得一模一樣,而且,你和他或她相遇的機遇只有百分之十萬分之一。”我和羅小雯異口同聲的說。
接著我們都一起大笑起來。羅小雯的爸爸是海軍,好酷的。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天天去羅小雯家,她媽媽剛剛見到我時,嚇了一跳,但后來又像明白什么似的,熱情款待我。
羅小雯的房間,粉色夢幻系,可愛極了。在她家,就像身處于森林一樣。我特別喜歡她的泰迪熊,11月12日,羅小雯將它送給了我。
“我不太喜歡熊啊,兔子啊這些玩偶,送你吧,反正你也還不是送了我好多東西嘛?”
這是她對我說的最后一句話,“我不太喜歡熊啊,兔子啊這些玩偶,送你吧,反正你也還不是送了我好多東西嘛?”難道朋友之間我送了你東西你就要送回給你嗎?
第二天,我再去先古鎮(zhèn)的時候,那里已經(jīng)變成一個小區(qū),我問保安先古鎮(zhèn)西夏小區(qū)在哪,保安竟然說從未有過這個小區(qū)。他說先古鎮(zhèn)很小的,只有幾個住宅區(qū)。
我覺得自己好像做了一個漫長離奇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