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2025年元宵節(jié)燈謎·對聯(lián)·色彩
在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對聯(lián)吧,對聯(lián)是一種對偶文學(xué),起源于桃符。你想知道對聯(lián)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5年元宵節(jié)燈謎·對聯(lián)·色彩,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燈謎大全
1、禁止放牛(打唐代詩人名一)
2、看上去很美(打一我國足球運動員2字)
3、“玄德請二人到莊”(打2字古禮儀用語)
4、遮住了花容月貌(打3字出版新詞)
5、七日速變俏姿容(打一影星名)
6、賓客盡脫帽,灑淚來反思(打一音樂人,2字)
7、細(xì)雨如絲正及時(打古稱謂二)
8、玄德先來,云長未到(打一田徑運動員,2字)
9、此章節(jié)錯誤較少(打5字口語)
10、元宵隔日始營業(yè)(打4字出版名詞,紙張類型)
11、戰(zhàn)亂重圓何感嘆(打9筆字)
12、不肖遭父笞,藥療得痊愈(打公安名詞二)
13、太陽出來喜洋洋(打3字天文名詞)
14、吾與一家人,離散又重逢(打一黨史人物,2字)
15、“有連山”(打2字國際名詞)
16、娘娘懿旨:刀下留人(打7字成語)
17、介入一部分(打2字音樂名詞)
18、“夫妻本是同林鳥”(打4字電視劇)
19、滾滾長江東逝水(打2字手機品牌二)
20、文章不寫半句空(打2字文學(xué)名詞二)
21、不要江山要美人(打汽車品牌二)
22、寄人籬下為糊口(打16筆字)
23、“煌煌太宗業(yè)”(打一相聲演員,3字)
24、做事手段好精明(打|3字教育機構(gòu)簡稱)
25、曲意奉承不可取(打一港臺歌星,2字)
26、還是分開吧(打一2字外國名)
27、這一章情節(jié)純屬虛構(gòu)(打5字口語)
28、棄曹會劉本為云長心愿(打《三國演義》歌詞一句)
29、高不成,低不就 (打一金融機構(gòu)名稱)
30、早穿皮襖午穿紗 (打醫(yī)學(xué)名詞一)
31、大會 (打成語一)
32、 不舒服 (打成語一)
33、人比黃花瘦 (打農(nóng)業(yè)名詞一)
34、中華民族繁榮昌盛 (打近代烈士一)
35、天下誰人不識君 (打我國地名二)
36、薦之于平原君(打成語一)
37、東京北京通貿(mào)易 (打成語一)
38、未成油團 (打外國著名小說一)
39、卷尾猴 (打字一)
40、貞觀之治 (打電影演員一)
41、唐代瑰寶 (打古代科學(xué)家一)
42、兒童節(jié)放假 (打中成藥名一)
43、并非陰歷初一 (打廣西地名一)
44、孟母三遷 (打雜志三)
45、家中添一口 (打字一)
46、湖光水影月當(dāng)空 (打字一)
47、百病不單由口入 (打外國故事片一)
48、千分之一百分之一 (打字一)
49、因 (打諺語一)
50、 甜咸苦辣各味俱備 (打字一)
51、魏蜀相爭 (打經(jīng)濟名詞一)
52、只公開謎目 (打出版名詞二)
53、重點支援大西北 (打字一)
54、到黃昏點點滴滴 (打氣象術(shù)語一)
55、座中泣下誰最多 (打文學(xué)名詞二)
56、山中無老虎 (打法律名詞二)
57、大膽改組 (打魯迅作品篇名一)
58、巧立名目 (打字一)
59、專吃金木火 (打醫(yī)學(xué)術(shù)語一)
60、天蒼蒼、野○○ (打白居易七言詩句一)
61、減四余二、減二余四 (打字一)
62、遇水則清、遇火則明 (打字一)
63、冷冷清清凄凄慘慘切切 (打故事片二)
64、丫丫 (打文藝名詞一)
65、長安美女 (此謎用心方能猜中,打詞牌一)
67、鳳凰臺上鳳凰游 (打數(shù)學(xué)名詞一)
68、為什么要控制人口 (打成語一)
69、半價出售 (打字一)
70、伐 (打《十五的月亮》歌詞二)
71、攔河壩 (打字一)
72、羊叫 (打詞牌一)
73、蟋蟀對鳴 (打《木蘭辭》句一)
74、曲 (打曹操詩句一)
75、分 (打廣告用語一)
76、他有你沒有,地有天沒有 (打字一)
78、有鳳凰而沒有孔雀 (打字一)
79、畫中不是田 (打字一)
80、(謎面空白無字) (打字一)
81、 說與旁人渾不解 (用紅筆書寫,打現(xiàn)代散文家一)
82、百年松柏老芭蕉(打成語一)
83、塞外秋菊漫野金 (打中藥名三)
84、謝絕參觀 (打常用語一)
85、夫人何處去(字)
86、 一人一張口,口下長只手(字)
87、推開又來 (字)
88、高爾基 (打一字)
89、日近黃昏(打一中國地名)
90、珍珠港(打一中國地名)
91、大熱天,貓,狗等都在氣喘吁吁,只有羊在吃草。(成語)
92、有頭無頸,有眼無眉, 無腳能走,有翅難飛。(打一動物)
93、夏前它來到,秋后沒處找, 摧咱快播種,年年來一遭。(打一動物)
94、前有毒夾,后有尾巴, 全身二十一節(jié),中藥鋪要它。(打一動物)
95、同穿衣服同穿鞋(打一與人有關(guān)的東西)
96、一線相通,飛行空中(打一物)
97、一片全是草的地(打一植物名稱)
98、兩對聽覺器官(打一音樂家名)
99、劊子手的嘴臉(打一兩字官名)
100、開花結(jié)桃,桃不能吃(打一物)
101、看上去有兩頭牛,其實一頭也沒有 (打字一)
102、牛吃草(打成語一)
103、鼠年歲末話牛年(打五字俗語一)
104、牛市就頂(打一安全警示語)
105、秘密養(yǎng)牛(打六字俗語一)
106、正月初一牛年到(打字一)
二、元宵節(jié)的對聯(lián)
三千世界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門燈火夜如年。
一簾春色門垂柳;萬斛珠光地涌蓮。
九華燈炬云中掛;五彩鰲山海上移。
三五星橋連月闕;萬千燈火徹天衢。
三千世界笙歌里;十二都城錦繡中。
萬戶春燈報元夜;一天瑞雪兆豐年。
萬戶管弦歌盛世;滿天焰火耀春光。
萬里陽和春有腳;一年光景月當(dāng)頭。
萬家燈火同秋月;大地光明不夜天。
萬里河山鋪錦繡;滿城笙管樂太平。
及時大放光明夜;與物同游浩蕩天。
飛龍舞鳳成夜市;擊鼓踏歌皆春聲。
玉宇無塵,碧波萬頃;銀光有焰,喜氣盈庭。
燈火良宵,魚龍百戲;琉璃世界,錦繡三春。
燈火萬家,良宵美景;笙歌一曲,盛世元音。
遠(yuǎn)景近景,良宵美景;燈花禮花,火樹銀花。
千門掛紅燈,燈火迎佳節(jié);萬樹綻銀花,花團鬧元宵。
不夜燈光,便是玲瓏世界;通宵月色,無非圓滿乾坤。
燈月交輝,慶三元而開極;花樹并茂,賀六合以同春。
放出花燈,天上銀河失色;聽來簫鼓,人間茅屋生春。
復(fù)旦重賡,已被薰風(fēng)之化;分陽可惜,何須秉燭而游。
三五良宵,花燈吐艷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輝度佳節(jié)。
太白清狂,好對金樽邀月飲;更生勤讀,自有藜杖照書來。
火樹銀花,今夜元宵竟不夜;碧桃春水,洞天此處別有天。
玉宇無塵,月明碧玉三千界;銀河有影,人醉春風(fēng)十二樓。
玉樹銀花,萬戶當(dāng)門觀瑞雪;歡歌笑靨,千家把酒賞花燈。
龍燭鳳燈,灼灼光開全盛世;玉簫金管,雍雍齊唱太平春。
樂事逢春,裝成錦繡輝元夜;歌聲徹曉,引得嫦娥動春心。
樂事無邊,萬戶春燈傳五夜;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豐。
地樂天樂,地天共樂元宵夜;燈輝月輝,燈月交輝太平春。
光耀銀花,一刻千金春對酒;清傳玉漏,五更三點月留人。
燈月交輝,佇聽笙歌歡四野;雨旸時若,式觀豐阜樂群黎。
時際上元,玉燭長調(diào)千古樂;月當(dāng)五夜,花燈遍照萬家春。
皓月滿輪,玉宇無塵千頃碧;紫簫一曲,銀燈有焰萬里春。
寶燭散春輝,挹清光于燈月;金吾開夜禁,同樂事于鈞天。
春夜燈花,幾處笙歌騰朗月;良宵美景,萬家簫管樂豐年。
三、中國七彩元宵節(jié)
今天是元宵了,在我們這個地方,掌燈時分,按照傳統(tǒng)習(xí)俗,元宵燈節(jié),本應(yīng)在熙來攘往、穿梭如織的人群中賞花觀燈的,只是都市斑斕的霓虹消了它的顏色,繁雜的晚會奪了它的喧鬧,街里巷外冷冷清清,一點沒了應(yīng)有的熱鬧,如果不是對著日歷,我?guī)缀跻艘呀?jīng)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了。
還好,睿智的古人早把這一抹節(jié)日的色彩重重地留在了詩句里,即使時光荏苒,歲月更迭,也不曾有絲毫的褪減,熒熒的燈火于泛黃的書頁中,獨自美麗。讀著,我們仿佛也看見了那隱隱綽綽的燈光,絢爛著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
赤
清代詩人姚元之在《詠元宵節(jié)》中寫道“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詩中描繪的是一片燈紅酒綠中青年男女徹夜狂歡的喧嘩場景,寶馬香車,燈影搖紅,置身其中,只見衣香鬢影,觥籌交錯,又有誰還會去留意天邊那一輪寂靜清幽的圓月呢?
橙
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云曰“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這里則是另一番意味了,節(jié)日里燈月交輝,相映成趣,游人在火樹銀花的燈海中流連忘返。全詩仿佛被一層暖暖的橙色籠罩,不經(jīng)意間,隨星光月影漸漸彌漫開來,正應(yīng)了此刻,素淡的心情。
黃
南宋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被人們千古傳誦:“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詩人眼中盡管燈花開了一樹又一樹,如千樹萬樹般繁多燦爛,可那魂縈夢繞的伊人,卻俏立于凄清闌珊之處,孤獨著她的美麗,索莫著她的青春,燈火零落,明明滅滅,雅致清麗,如夢似幻,回首之間,昏黃一片。(另,這只是從審美感興的角度來欣賞了,至于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此詞比作“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的三種境界中之最高境界,是以更高的哲學(xué)眼光來理解,又另當(dāng)別論了~)
綠
明代才子唐伯虎不甘寂寞,也曾賦詩一首頌燈節(jié):“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宵》),到底是江南第一風(fēng)流才子啊,在別人眼中是燈是月,在他眼中卻盡是如花美眷云鬢發(fā)間的步搖珠翠,碧玉的青翠,暗淡了燈火的流麗,不知才子佳人可會在良辰笙歌中只顧著纏綿繾綣,迷失了歸路?
青
清朝學(xué)者阮元有《羊城燈市》詩云:“海螯云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市火蠻賓余物力,長年羊德復(fù)仙靈。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詩人對著一闌如水的月色,一窗氤氳的燈火,不乏閑情逸致,挑燈捧書夜讀。月光伴著春色扣門而來,引檐而入,青青的燈火將書窗照得通明,如同照著一顆清澈的心。
藍(lán)
都說初戀是粉色的,憂郁是藍(lán)色的,那么朱淑真的這首《生查子元夕》,就應(yīng)該是浸染了這兩種純凈的顏色。上闋“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寫的是一對小兒女月夜喜孜約會的歡愉熱情,花前月下,柳枝掩映,月色如洗,風(fēng)光旖旎,宛如粉色般嬌艷。而今昔何夕?“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為何一輪明月依舊,一市花燈依舊,可是一心懷念之人卻一去無了蹤影?淚眼問燈燈不語,眼空蓄淚濕衣袖……可憐這翹首盼郎歸的女子,心也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傷悲跌入了藍(lán)色的深淵。這晚的月光便是見證。
紫
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曰》中寫道:“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商隱的詩雖然愛讀卻總有許多晦澀不解之處,比如此詩中的“紫姑”所指何人或是何物?是著紫衫的姑娘嗎?如果是,那么“月色燈山滿帝都”,燈既已匯集成山,這紫姑會不會一起消融在了這閃爍的燈山之中,而這滿山燈火,是否也會記取紫姑的一抹紫色?一夕的絢爛,可會永恒? ……
賞著詩里的七彩顏色,心情也不再落寞,只覺空靜得如同一片幽谷,散去了浮世的喧囂,雖有些許揮之不去的悵惘,可是抬頭見的,是美麗純凈的天空,清朗明亮的月光,和頑皮眨眼的星子,夜幕變得如此溫柔,心也跟著溫柔潤濕起來。
四、元宵節(jié)習(xí)俗
1.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fā)展而來的,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它是一種詼諧、笑謔的文藝游戲。謎語懸之于燈,供人猜射,開始于南宋。如今每逢元宵節(jié),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xiàn)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shè)了戲曲表演的內(nèi)容。
歷代人們除游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xí)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游戲。
傳統(tǒng)社會的元宵節(jié)是城鄉(xiāng)重視的民俗大節(jié),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xiàn)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tǒng)元宵所承載的節(jié)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復(fù)雜的節(jié)俗已經(jīng)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2.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xiàn)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后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見于文字記載的龍舞,是漢代張衡的《西京賦》,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而據(jù)《隋書·音樂志》記載,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黃龍變》也非常精彩,龍舞流行于中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
3.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列子·說符》篇:“宋有蘭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
舞獅子是中國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shù),每逢元宵佳節(jié)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獅舞前來助興。這一習(xí)俗起源于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4.舞獅子
“舞獅子”始于魏晉,盛于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dāng)獅頭,一人充當(dāng)獅身和后腳,另一人當(dāng)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xiàn)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xiàn)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彩球等動作。
5.劃旱船
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jì)念治水有功的大禹。劃旱船也稱跑旱船,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兩片薄板,鋸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間,如同坐于船中一樣,手里拿著槳,做劃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diào),邊歌邊舞,這就是劃旱船了。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檔著表演,則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劃旱船流行于中國很多地區(qū)。
6.吃元宵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jié)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古時“元宵”價格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fēng)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7.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8.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yǎng)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里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于是,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邊放嘴里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
《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十五的時候,有一個神仙下凡到一個姓陳的人家,對他們說:如果你們能祭祀我,今年就讓你們的桑蠶豐收。后來就形成了風(fēng)俗。
9.送孩兒燈
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jié)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xí)俗許多地方都有,陜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早生貴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愿女兒孕期平安。
10.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xí)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并占眾事。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每到迎紫姑這一 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于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于記載。
11.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zāi)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jié)夜里婦女相約出游,結(jié)伴而行,見橋必過,認(rèn)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fēng)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進(jìn)行。這天婦女們穿著節(jié)日盛裝,成群結(jié)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摸釘求子,直到夜半,始?xì)w。
【元宵節(jié)燈謎·對聯(lián)·色彩】相關(guān)文章:
元宵節(jié)的燈謎09-28
元宵節(jié)燈謎答案02-26
元宵節(jié)猜燈謎11-02
【精】元宵節(jié)燈謎02-23
【推薦】元宵節(jié)燈謎09-28
元宵節(jié)經(jīng)典燈謎優(yōu)秀03-07
元宵節(jié)猜燈謎02-22
元宵節(jié)燈謎精華10-03
元宵節(jié)兒童燈謎10-30
雞年元宵節(jié)燈謎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