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那冷雨》讀書筆記(精選6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那么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聽聽那冷雨》讀書筆記(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聽聽那冷雨》讀書筆記1
讀罷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心中不覺有一絲淡淡的哀愁,那是一個游子對故鄉(xiāng)發(fā)自肺腑的真摯情感,冷雨中夾雜著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雨是平凡但絕不平庸的事物。它時而是綿綿不絕的春雨,朦朧霏霏,情意綿綿;它時而是瓢潑傾盆的雷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毫不在意人間的紛擾;它時而又是凄凄涼涼的梧桐夜雨,如李清照般的惆悵,獨自怎生得黑;它時而還是寂靜的冬雨,輕輕地落地化作雨蝶飛入世人的夢鄉(xiāng)之中……
在余光中的文章中,讀到的雨是凄凄涼涼的雨,冷冷的,帶著許多的離愁別緒和傷感。有漂泊異鄉(xiāng)游子的孤獨情感,有失去心中寄托的無助無依,有對自己有國難回有家難歸的苦悶痛楚。這冷雨其中夾雜著的復雜情感又有誰能說得清呢?
讀他的冷雨,也觸動了我的內(nèi)心,突然很想聽聽家鄉(xiāng)的雨。
聽雨,聽聽家鄉(xiāng)的雨吧。三月的春雨,下起來綿綿不絕,細雨霏霏,如牛毛,在空中密密地斜織著。三月的春雨,喚起大地的生機,青綠的小草滿山遍野地鋪著,緋紅的桃花夾岸而開。三月的春雨,振奮人們的精神和斗志,一年之計在于春,它讓人間充滿了愛和希望。三月的春雨,化作了春泥,去呵護我們的心靈……
聽雨,聽聽家鄉(xiāng)的雨吧。七月的雨,下起來毫不客氣,它沒有一點遲疑,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對于塵世毫無牽掛。七月的雨,該是滂沱的雷雨了吧。它來勢洶洶,帶著雷鳴閃電,似乎要響徹宇宙大地。七月的雨,讓我感受不到絲毫的凄涼與悲意,那是一場生命的狂奏曲,鏗鏘而有力。七月的雨,似乎與眾不同,它定是一場對人世不公的反抗。七月的雨,出現(xiàn)得太及時,讓人間的空氣變得清新濕潤……
聽雨,聽聽家鄉(xiāng)的雨吧。秋天的雨,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梧桐葉已落,路上鋪滿的是一路的惆悵和傷感,繁華之后便是蕭條的冷落。秋雨冷冷地打在樹間,聽見的是寂寞的回聲,塵世的最大凄涼也莫過于此了。秋雨的悲涼正如一個游子漂泊在外時的心境一樣,凄苦、難挨……
聽雨,聽聽家鄉(xiāng)的雨吧。冬季的雨該是最安靜的雨了吧。它總是悄悄地下,生怕吵醒熟睡的人們。它雖然是冰冰冷冷的身體,但它的心確是如火的熾熱。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瞬間,它讓人間升騰起愛的暖氣,溫暖人間與大地……
聽雨,聽過家鄉(xiāng)四季的雨,我覺得自己比余光中要幸福得多。不管家鄉(xiāng)的雨是否是冷雨,至少我還能夠站在家鄉(xiāng)的故土上傾聽雨的聲音,感受到家鄉(xiāng)雨的自在與清新。我也能夠理解余光中的思鄉(xiāng)之情,能夠理解他那種對于故土的懷念,那種游子飄零的孤獨之感。
聽雨,我聽到了余光中在冷雨中心碎的聲音,聽到他的眼淚與雨滴一同落下,聽到他的內(nèi)心在時刻默念祖國的名字,聽到他雙鬢已白的嘆息之聲,聽到他一個游子的遺憾之音,聽到他對大陸的熱情贊美……
聽雨,我聽到了母親對游子的呼喚,那聲音沙啞但又是那么的清晰;我聽到了家對游子的`呼喚,那聲音微弱但又是那么的響亮;我聽到了手足之間的呼喚,那聲音來自心間,無法被那長長的海峽所阻斷,我聽到了愛游走在身邊的聲音……
但愿前塵不再隔海,古屋永在,海峽兩岸不再聽那冷冷的思鄉(xiāng)苦雨。
《聽聽那冷雨》讀書筆記2
人們總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現(xiàn)在想來是對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用自己的心眼看世界,去體會其中的含義,所以看到的也就不同了。
正如我們文中的人物一樣:父親的心里因為始終記掛著田里未干完的活兒,所以生性樂觀堅忍的他也變得惆悵起來了;母親因為心里惦記著田里的活,因為看到父親的無奈,所以她的臉也因一天天纏綿不斷的雨而越發(fā)惆悵了;而我們則因為看到每天對著雨發(fā)呆、臉斜成一個弧度的父親和惆悵的母親,所以我們無心去應和雨給我們帶來的快樂,雨在我們眼中成了“該死的雨”、“令人討厭的雨”。因為我們憎恨雨,期盼陽光,所以“我們真希望雨能馬上停”,也同時把童年中的雨“調(diào)成了金黃色”。而這一切產(chǎn)生的源泉無非是因為他們的心。
禪語中有一句話說“不是旗幟在動,而是你的心在動。”是的,因為我們看世界看事物并非真正用我們的眼在看,而是用心體會的。所以即使一直被人們認為“貴如油”的雨,“滋潤萬物”的雨,因為打心眼里不愿意它的出現(xiàn)而變得可惡、該死起來。
但是如果它出現(xiàn)在干旱以后,那我想文中的人物又會有另一種表情了:也許父親那粗糙的被太陽曬成黝黑的臉會因為雨的出現(xiàn)而再次傾斜成45度角;也許母親也會因為它的出現(xiàn)而掃去連日來的惆悵,雨開始滋潤母親的心田,使母親變得更加婉約動人;也許我們會因為雨的出現(xiàn)而變得歡呼雀躍,會在小水坑玩耍,會應和著雨點打擊小花傘的節(jié)拍翩翩起舞,也希望它可以下個不停。那時的雨也許就不再是該死的、令人討厭的了,也許會是可愛的、令人喜滋滋的了;那時也許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雨真的是金黃色的了。而這一切一切的“也許”,都是因為我們的那顆心啊!
《聽聽那冷雨》讀書筆記3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使在夢里,也似乎把傘撐著。而就憑著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在余光中先生眼里,“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著的”。這篇文章是那個充滿著對昔日家園憂愁之思的文字。
余光中的作品總能給予我輕快活潑且充滿生命力的感覺,他將他萬花筒一樣變化多端的想象力詮釋給讀者。同一篇文章每次讀后都有不同的感受。這篇有這強烈音樂感的文章吸引著我。用長短句,韻律感讓它瑯瑯上口。這是一篇像詩一樣的散文,文字凝斂生動而富有韻律,字字句句,充滿令人驚奇的詩的意象。作者筆下的雨時而是“黑白片子”,時而是“宋畫”,時而是“一滴濕漉漉的靈魂”,時而是“溫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憑卓越的想象力,把鄉(xiāng)愁化為種種意象,而意象又于作者的人生遭遇及心靈歷程相連相融。可謂情絲和雨絲交織。柯靈曾評論說:“ 《聽聽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聲色光影,密密麻麻,縱橫交織而成。這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對中國文字和現(xiàn)代文學的表現(xiàn)力增加一點信心,也應該承認這在五四以來的散文領域中,算是別辟一境。”
炯說鄉(xiāng)愁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根。李白杜甫是這樣,蔣捷趙師秀也是這樣,余光中更是這樣。鄉(xiāng)愁這場雨從秦漢下到唐宋,從唐宋下到現(xiàn)在。到處都聽的見這雨聲,淋淋瀝瀝,淋漓至今。似乎那發(fā)黃的紙頁也沾染了鄉(xiāng)愁雨的潤濕,悠幽幽地向我們傳達著千年之雨的氣息。杜牧的“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秦觀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還是喜歡蔣捷的《虞美人·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聽聽那冷雨》讀書筆記4
雨是感性的。絲絲潤物卻并不無聲。聽聽,雨落在樹葉上的沙沙聲,青草池塘的處處蛙鳴。而我們身處城市之中,這些天籟之音,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用心。
雨是傳遞信息的使者,是上天派她給大地帶來問候。滋潤土地,散發(fā)出陣陣清新的泥土芬芳。
聽聽,詩人筆下的雨的形態(tài)。“好雨知時節(jié)”是春雨如油最好的詮釋。“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在秦觀筆下雨又被帶上了絲絲的愁。“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對已故親人的祭奠,雨又帶上了一層傷感的色彩。
下雨也許是睡覺的好時候,但我認為這是浪費。站在陽臺上,窗外的景色,不外乎是那些隱天蔽日的樓房。唯獨雨能夠輕巧地穿過樓間的縫隙墜落下來。霎時間粉身碎骨,遁入土中,只留下一個印跡。
在屋中觀雨是不過癮的,走入自然中,任紛飛細雨打在臉上、肩上、發(fā)梢上。樹上、天空已看不到鳥兒的蹤跡。路上的車漸漸少了起來。行人的腳步加快了。天地一片寂靜,唯有“嘀嗒”雨聲。
長廊觀雨又別是一番享受。聽,那雨滴打在石階上的聲音,打在檐上的聲音,打在草叢中的聲音。如果此時在加上池塘蛙鳴。簡直就是一曲超自然的交響樂。洗滌人的靈魂,凈化人的心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雨洗落城市的喧囂,洗去游子一身的歸塵。
聽聽,那冷冷細雨打入心中,映入眼中。
《聽聽那冷雨》讀書筆記5
前幾日心情煩悶,望著窗外那傾盆如注的大雨,仿佛一切從頭至尾的沖刷著自己的內(nèi)心,閑暇之余緩慢地翻起一本書籍,映入眼簾的竟是那篇很熟悉的文章,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
文章先從故鄉(xiāng)的冷雨說起,回憶著在下雨的季節(jié)一位姑娘撐著一把油紙傘心平氣和的向小巷深處走去。她的腳步是那樣的寂寥而凄清,滴滴答答的雨滴聲敲打著高低不平的石板路。隨即,作者筆鋒一轉(zhuǎn)向我們展示了廈門之夜的雨,并以兩位主人翁的形象敘述了一種淡淡的相思之愁。之后再次進一步的描寫江南的雨,進而更深一步的刻畫了女性獨有的溫柔。
雨氣得空濛而迷幻,輕輕地嗅一下,便可發(fā)現(xiàn)一種帶有特別的味道,是淡又是香,讓人不覺得感受到清爽的氣息撲面而來。
而身在美國的余光中,再次望著窗外的雨,卻少了些許的清淡多了些迷離的情調(diào),這不禁會讓人的思緒飄落在梧桐相思樹上,并不像驟雨打荷葉那樣,總有一種淡淡的凄涼。可遠在殘等古屋下,這種凄慘的景象就變得越加的濃厚了。
春雨的綿綿;秋雨的瀟瀟;夏雨的磅礴;冬雨的冰涼,這也會一個人聯(lián)想到人的成長從青絲少年到白發(fā)長者,伴隨著無數(shù)次的雨滴,慢慢的老去。此情此景傳遞著無論是對故鄉(xiāng)、還是對人事物的留戀,都伴隨在著冷冷的雨聲,透漏著一絲低迷的回憶。
雨既可以是一個人的心情變好也可以給一個人增添不少憂愁,也流漏著點點滴滴的回憶,這種記憶一直伴隨在凄迷的大地上久久會散去。
《聽聽那冷雨》讀書筆記6
昨天去聽余光中的講座。余老八旬高齡,精神矍鑠,修秀儒雅,一派學者風范,名家之態(tài)。僅僅2小時所論的中文與英文、文筆與譯筆,對我來說是極有價值的啟蒙,解答了我長久以來的疑問,也糾正了很多錯誤的觀念。
講座中,有節(jié)選《聽聽那冷雨》,配上江南絲竹,其味妙絕,聽罷使人不禁潸然。現(xiàn)摘錄如下: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里,也似乎有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
“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著雨的。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紀,即使有雨,也隔著千山萬山,千傘萬傘。十五年,一切都斷了,只有氣候,只有氣象報告還牽連在一起,大寒流從那塊土地上彌天卷來,這種酷冷吾與古大陸分擔。不能撲進她懷里,被她的裙邊掃一掃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nèi)ィ灰獋}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漢族的心靈他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淅瀝瀝,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雨是女性,應該最富于感性。雨氣空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fā)出草和樹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氣,也許那竟是蚯蚓的蝸牛的腥氣吧,畢竟是驚蟄了啊。也許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許古中國層層疊疊的記憶皆蠢蠢而蠕,也許是植物的潛意識和夢緊,那腥氣。
“云絳煙繞,山隱水迢的中國風景,由來予人宋畫的韻味。那天下也許是趙家的天下,那山水卻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筆像中國的山水,還是中國的山水上只像宋畫,恐怕是誰也說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親,更可以聽。聽聽那冷雨。聽雨,只要不是石破天驚的臺風暴雨,在聽覺上總是一種美感。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凄涼,凄清,凄楚,于今在島上回味,則在凄楚之外,再籠上一層凄迷了,饒你多少豪情俠氣,怕也經(jīng)不起三番五次的風吹雨打。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再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三打白頭聽雨的僧廬下,這更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場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該是一滴濕漓漓的靈魂,窗外在喊誰。”
蕩氣回腸。一瞬間,我在南洋的島嶼上失去了意識,恍然回到了煙雨的江南,我的家鄉(xiāng)。幼時的幻境、去年的記憶,有相隔千年之感,如今回味,竟如太濃的酒香,叫人迷失了自己,丟掉了魂魄。
大家的一行墨,就是十年功。
世界上沒有一樣學問是不值得鉆研終生的。即使鉆研終生,又怎么夠呢?
不認清自己的才華,是暴殄天物。而讓自己那一點點天賦發(fā)揮出來,又怎是輕易之事?此間辛苦,吾輩斷未嘗過;卻自鳴得意,實在可鄙。
今晨又雨。
【《聽聽那冷雨》讀書筆記(精選6篇)】相關文章:
那橋.那石.那溪水02-10
【精選】聽聽的聲音作文3篇05-12
聽聽秋的聲音作文(精選15篇)03-28
那目光 那微笑作文03-07
那文化那漢字那魅力作文800字01-01
那山,那樹,那人作文03-07
聽聽大自然的聲音作文(精選5篇)04-19
那魚那鷹那人英語作文03-26
聽聽風的腳步_650字02-14
聽聽的聲音作文6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