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的讀書筆記
認(rèn)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這時最關(guān)鍵的讀書筆記不能忘了哦。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局外人的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局外人的讀書筆記1
《局外人》是法國著名作家阿爾貝·加繆所寫的第一部小說,小說分兩個部分有八十頁,描述了一個叫默而索的年輕人安葬母親之后,一直到因為防衛(wèi)過當(dāng)致人死亡而被判為死刑的那段日子。小說語言冷靜又干脆,卻有那么一點的單調(diào)敘述并揭示了默而索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
看了這部作品心里起伏了一下,《局外人》的第一部分進展得很平坦,第二部分默而索被捕入獄后,矛盾步步升級。《局外人》是怎樣一則故事?介于上外史課對加繆的認(rèn)識我很認(rèn)真地讀了一下。作者先讓每一個角色都有嶄露頭腳的機會,并且寬待他們種種不良的舉止,使病態(tài)的社會得以繼續(xù)維持而又去展現(xiàn)。然而默而索是個具有雙重性格的人,他既與整個現(xiàn)實同污,又能堅持自己的沉默。比如在第一部分中,他可能在母親下葬的第二天與女友調(diào)情,但他絕不愿意俯首于繁文縟節(jié),甚至憎惡形式主義惡風(fēng)無止境的繁衍。所有人都順從地做了形式主義沒有價值的犧牲品,而默而索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脆弱的鎖鏈關(guān)系當(dāng)中重要的一環(huán),隨之,作者巧妙地設(shè)計了默而索射殺阿拉伯人的場面。這一部分按時間順序敘述,像記流水賬,顯得有些啰嗦。我們看到的莫爾索是那么冷漠,簡直只是個純感官的動物,沒有思考。莫爾索殺人僅僅是因為太陽,這看起來真的顯得荒謬,可事實就是這樣。
小說開頭一句即是:“今天,媽媽死了。”不知所措孩子一樣的口氣,大凡成人提到該類事,會尊稱母親,可是默而索卻不是。接著又是一轉(zhuǎn):“也許是昨天?”不經(jīng)意間,暴露默而索的漫不經(jīng)心和恍惚。接下來,讓人有點覺得不理解,他從頭到尾沒有哭,還在母親遺體前抽煙。第二天,他就游玩的不亦樂乎,帶女友回家過夜。還幫一個名聲狼藉的鄰居懲罰他的情婦,因為“沒有理由不讓他滿意”。女友要和他結(jié)婚,他覺得“怎么樣都行”,女友一定要他回答是否愛她,他竟然說“大概是不愛她”。最后迷迷糊糊殺了人,對于法庭上的辯論也不關(guān)心,好像與他無關(guān)似的。默而索被判死刑,與其說是因為殺了人,不如說因為被指控“懷著殺人犯的心埋葬了母親”。在臨刑前夜,他拒絕神甫,卻想起媽媽。小說最后一句:“為了使我不感到不那么孤獨,我還希望處決我的那一天有許多人來觀看,希望他們對我報以仇恨的喊叫聲。”讓我們感到震驚!
這不禁讓我去想,默而索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從上面的簡述,默而索似乎是個冷漠的人,因為在母親下葬時候竟然不哭。默而索為什么不哭?小說最后解釋道:“媽媽已經(jīng)離死亡那么近了,該是感到解脫,準(zhǔn)備把一切重新過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沒有權(quán)利哭她”。默而索的冷漠似乎來自他的理性,但是正是這樣的“理性”使得他和整個社會道德系統(tǒng)脫節(jié)。
小說進行到將近尾聲時,我看到檢察官評判莫爾索的那段話,卻覺得這似乎是加繆借檢察官的口所說出的大多數(shù)人所能看清的一種判斷,也讓我開始去體會主人公的“接受”和“不在乎”。如:他說,陪審員先生們,他曾仔細(xì)探索過我的靈魂,結(jié)果一無所獲。他說實際上我根本就沒有靈魂,對于人性,對于人們心中的道德原則,我都是一竅不通。他補充道:“當(dāng)然,我們也不能責(zé)怪他。他不能得到的,我們也不能怪他沒有。但是說到法院,寬容所具有的全然反面的作用應(yīng)該轉(zhuǎn)化為正義所具有的作用,這不那么容易,但是更為高尚,特別是當(dāng)這個人的心已經(jīng)空虛到人們所看到的這種程度,正在變成連整個社會也可能陷進去的深淵的時候。”
最后,他說他的職責(zé)是痛苦的,但是他要堅決地完成它。他說我與一個我連最基本的法則都不承認(rèn)的社會毫無干系,我不能對人類的心有什么指望,因為我對其基本的反應(yīng)根本不知道。他說:“我向你們要這個人的腦袋,而在我這樣請求時,我的心情是輕松的。在我這操之已久的生涯中,如果我有時請求處人以極刑的話,我卻從未像今天這樣感到我這艱巨的職責(zé)得到了補償、平衡和啟發(fā),因為我已意識到某種神圣的、不可抗拒的命令,因為我在這張除殘忍之外一無所見的人的臉上感到了憎惡。”
我們活在社會,必須接受傳統(tǒng)的價值觀,如愛情,事業(yè),金錢等等。我們不能不遵守約定的風(fēng)俗習(xí)慣,像母親下葬時候要慟哭,娶一個女人時候要說“我愛你”,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解。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背離這一切,那么就會成為社會這個“局”外面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拋棄的。
在社會拋棄了默而索,默而索也同時拋棄了社會。雖然生活在社會中,可是價值觀游離在社會之外。默而索的悲劇在于——他沒有明確否認(rèn)永恒,但是也不為永恒做一點努力,是一種含糊的態(tài)度。當(dāng)大家都這樣解釋世界的時候,默而索卻要另外的方式來理解這個世界,難免成為局外人。
生存的無奈,往往在于精神往往和肉體的分裂,人和社會的背離生之無限渴望和死亡無限逼近的矛盾。于是生存就顯得就很荒誕。
小說是積極的,催人奮進的。作為一種哲學(xué)思想的闡釋很好,但是我覺得作者還是把人心想的太簡單了但事實真有這么簡單么?當(dāng)然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時代特點和社會因素,一個人的生存也反映了當(dāng)時的社會。
局外人的讀書筆記2
在《卡拉馬佐夫兄弟》之后緊接著讀完《局外人》,不論是從我還沒從前者抽身的心理慣性上來說,還是從作品客觀內(nèi)容本身來說,兩者都形成了一種偶然而有趣的對應(yīng)。
同樣都以司法案件做下半部的情節(jié)主線(甚至《局外人》里提到下一場案件就是弒父案,我差點以為就是米嘉的案子),不同程度的兩個冤案,一個入世而熱烈,一個冷漠而荒誕;一個虔誠地訴諸宗教,一個到死都清醒地拒絕上帝拒絕懺悔。我更渴望前者,向往前者,但似乎本質(zhì)上更加接近后者。默爾索前期的人生是自己將自己置身事外,像伊萬一樣“無所不可”,后期則是本最應(yīng)成為局內(nèi)人的自己被荒誕的司法程序、宗法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擠到了局外。很喜歡尾聲部分默爾索的獨白,他頓悟到人類生存的荒誕性,與此同時又面臨著人類世俗與社會意識形態(tài)荒誕的致命壓力,這種悲劇感反而讓我感到了他身上的一絲人味兒,其實前期的他也充滿了人味兒,只不過那是現(xiàn)代人身上所特有的味道,“異化”的人味兒也是人味兒,但我還是更傾向那種為信仰熱淚盈眶的美好感情和古道熱腸,因為自身缺失所以心向往之吧。
局外人的讀書筆記3
主人公莫爾索對生活的態(tài)度實在是令人感到頭疼和費解的,難道生活中真有這樣的人?
莫爾索一直是個局外人,不只是犯罪后,從一開始他便用一種冷漠的態(tài)度對待世界,對于關(guān)乎自己的很多事情都表現(xiàn)出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世界與我毫無關(guān)系,我的存在毫無意義,至于是死是活,似乎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對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莫爾索也是一片模糊,不僅如此,在交友、結(jié)婚、工作等等各方面都是這樣。但矛盾的是他又是真實地活著,完全不虛假地度日,對于有關(guān)自己的事完全誠實。
對于生活,他應(yīng)該是愛的,他愛的不是某種形而上的主義,某種神圣的力量,而是真實的自然,真正的情欲感受。陽光,海灘,女郎,空氣這些他都愛,在這點上他是俗人一個,又同時讀者可以看到,這種俗并不低俗。聽煩了他人的長篇演講,便承認(rèn)他是對的,無所謂自己的立場。用這種懶散的態(tài)度應(yīng)付許多事,習(xí)慣性沉默,莫爾索不懂也不想懂。
局外人的讀書筆記4
我一直被焦慮癥所困擾。焦慮的根源說不清楚,只要沒有按照計劃工作,犯了拖延的毛病,就會莫名其妙地焦慮。如何才能安心度過每一個當(dāng)前的時刻,或者如何才能安心地度過一生,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
直到讀完加繆的《局外人》,這個問題才有所緩解。初讀《局外人》,不知所云,這是很多文學(xué)名著的通病,作者好像無意規(guī)規(guī)矩矩地講一個完整的故事。于是我翻看了很多書評、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如何欣賞《局外人》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再次閱讀的過程中,慢慢體會到小說的魅力。
《局外人》的故事很簡單,大概分成四部分:參加母親的葬禮、和瑪麗約會、在海灘殺人、審判。
小說的開頭很特別——“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搞不清楚。”
一個正常人怎么會對自己的母親沒感情,對于媽媽的死,表現(xiàn)地如此平淡,像是在談?wù)搫e人的事情。連母親的'死的日子都搞不清楚,這是怎么回事?
這是小說開頭的一個懸念。讀到后面,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不正常的人”,或者說“異化的現(xiàn)代人”。一個對世界“無所謂”的人,一個沒有追求,沒有理想,時時感覺到世界的荒謬的人。
沒錯!加繆的這部作品,主要探討的是人對世界的荒謬感。
什么是荒謬,簡單來說,就是你照鏡子的時候,有一瞬間鏡子里的那個人不像自己的那種感覺。傳統(tǒng)的小說,都是以講故事的形式將這個世界上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有邏輯的串聯(lián)起來,故事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才能讓讀者明白。
但加繆指出,這個世界本質(zhì)是荒誕的。這個世界沒有原因,沒有目的,也沒有意義,只是存在著。
想象一個宇航員去了一個陌生的星球,這個星球上有一個大機器,結(jié)構(gòu)非常精細(xì),各部分運轉(zhuǎn)自如,看了讓人嘆為觀止。可是,當(dāng)你知道這個星球上沒有生命,這個機械的運轉(zhuǎn)沒有目的的時候,你是不是會抓狂?沒錯,我們的地球就是這樣一臺大機器。
我們的焦慮來源于目的,如果做事沒有目的,人會無所適從。如果沒有目標(biāo),不追求點什么,我們不能很好的享受一個安閑的下午。可是加繆指出,世界是荒誕的,一切的追求都沒有意義,我們?yōu)槭裁催要追求。
小說的主人公默爾索一直是作為一個局外人出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上。母親的葬禮上沒有掉一滴眼淚,養(yǎng)老院的人問他要不要看母親最后一眼,他拒絕了。可以說他是“被迫”參加了母親的葬禮。葬禮是按照別人的安排進行的,天氣很熱,有人暗示這里的天氣不比巴黎,應(yīng)該盡快下葬。這一切雖說都在問默爾索的意見,但他其實沒有選擇。
接下來的守靈夜搞得大家都很疲憊,默爾索不明白,葬禮為什么要這么折騰,這一切的形式有什么意義,無非是徒增了這個世界的荒誕。
葬禮之后,默爾索在游泳的時候遇見了女朋友瑪麗。瑪麗是默爾索以前的辦公室職員,默爾索之前就想搞上她,但瑪麗不久辭職,離開了公司,這種事沒有來得及發(fā)生。偶遇瑪麗,兩個人產(chǎn)生了好感,然后回家上床。
瑪麗問默爾索:你喜歡我嗎?默爾索說:你問的問題沒有意義。
瑪麗再問:想要和我結(jié)婚嗎?默爾索說:如果你愿意的話,我到無所謂。
瑪麗說:你真是個怪人,但我喜歡你這一點。
默爾索就是這樣一個人,對一切都無所謂。這正是小說主人公吸引我的地方。如果一個人能看清世界的荒誕本質(zhì),了解意義的虛無性,那他還能對這個世界要求什么呢?我們?yōu)槭裁催要焦慮?
如果我們的欲望和這個現(xiàn)實的世界總是沖突的,那要么是我們錯了,要么是這個世界錯了。對于默爾索這個人物來說,他就從來不會感到焦慮,因為他不知道應(yīng)該焦慮什么。
不得不說,《局外人》塑造了一個讓我癡迷的角色,在這個角色身上,我沒有看到對現(xiàn)實的無奈,而是一中強大的精神力量。他并不是一個被“異化”的人,而是一個真實的人。默爾索看到了世界的本質(zhì),他想活的真實一些,不想被社會同化。
為了融入社會,我們經(jīng)常會考慮別人的感受,但很多時候,我們不敢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我們經(jīng)常因為家庭和婚姻妥協(xié),那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說我們是自由的。
之后,默爾索殺了人,但沒有殺人動機。這在正常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殺人以后,小說進入了審判環(huán)節(jié)。這部分非常精彩,集中體現(xiàn)了司法程序的荒誕性。在審判自己的過程中,默爾索有時候哭笑不得,面對滔滔不絕的律師,默爾索一句話也插不上嘴。不禁產(chǎn)生疑問:到底是我犯了錯,還是別的人犯了錯。為什么自己一直被談?wù)摚鴱牟槐粏柤白约旱母惺埽?/p>
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也是如此,我們經(jīng)常無端揣度、八卦別人的生活,以自己的評判標(biāo)準(zhǔn)去衡量別人的對錯,卻從不問及他人的真實感受。同樣,我們自己在與生活的不斷妥協(xié)中精疲力竭的生活,卻從不問自己的真實感受。
最后,執(zhí)行死刑前,當(dāng)默爾索被問及是否需要上帝,是否需要臨終前的救贖時,他拒絕了神捕。這讓神捕很吃驚,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人死前不相信上帝的。
默爾索活的真實,活得真實的人是不需要上帝的。如果我們需要一個上帝才能使人生得到慰藉,那我們是否還在意義的泥潭中掙扎,還在判斷人生的價值,還在在焦慮中前行,還在努力構(gòu)建本就虛無的意義之網(wǎng)。
《局外人》這本書值得每個在焦慮中掙扎的人深思。
局外人的讀書筆記5
一直以局外人的身份來面對身邊的人和事,漠不關(guān)心,冷淡,孤僻。到頭來面對生死的時候,自己竟也成了局外人,左右不了自己的命運。諷刺。
按照自己的想法過一生,想輕松點兒,想痛苦少一點兒,煩惱少一點兒,所以就以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來面對生活,有錯嗎?不信仰上帝有錯嗎?我的生活方式你們覺得不符合社會道德和規(guī)范,這,有錯嗎?是我錯了嗎?不,我沒錯。
我只不過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過一生,開心就是開心,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愛就是愛,不想哭就是不想哭,怎么了?就因為我沒有表現(xiàn)出應(yīng)該有的情緒和態(tài)度,所以你們覺得我是個不合常理的存在,要審判我,要斬殺我?
這種感覺特別像朋友去世了,但是我沒有發(fā)微博,朋友圈表示我悲傷的心情,所以認(rèn)定我是一個無情的人。關(guān)鍵時刻沒有轉(zhuǎn)發(fā)愛國的微博,也會有鍵盤俠來質(zhì)問“我”是不是不愛國!什么時候我們的內(nèi)心需要這種外在的東西來判定了,一切情緒你都要表現(xiàn)出來,沒有表現(xiàn)出來,證明這件事情在你面前無足輕重,你要接受輿論的指責(zé),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泯滅,這是個問題。
最后,不管你們怎么說,怎么做,要怎么對待我,無所謂了,生可以,死也可以,回顧我這一生我依然覺得我是幸福的,踏實實的工作著,過著自己的小日子,雖然有時會感到疲憊,但這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嗎?人終難逃一死,早死晚死都是死,就是死的方式各不相同,我就比較慘烈了,但是,無所謂了,死亡何嘗不是另一段生命旅程的開始,再見了,各位!
我望著窗外的夜空,繁星閃爍,思緒穿過黑夜,我仿佛看到了另一個穿越時光而來的自己。
局外人的讀書筆記6
讀完小說《局外人》,總想寫些什么。然后就有了以下的了。
首先是關(guān)于“局”,也就是這個世界。加繆認(rèn)為世界是荒謬的。其實這個咱中國人理解起來是最簡單的:想想身邊的事情就行了。
有了這個局之后,也就有了局外人默爾索——他的“出局”是由于一次意外的殺人,在此之前,他是一個游離在這個“局”邊緣的怪人:冷漠,貌似遲鈍,對一切事物感到厭煩。甚至連母親死了,他的反應(yīng)僅僅是: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但默爾索對這個“局”的認(rèn)識是清晰、準(zhǔn)確無疑的:進退兩難,出路是沒有的。在殺死人之后,他認(rèn)識到:那卻好像是在我的苦難之門上短促的叩了四下。也許僅僅是處于厭煩,他才生性孤僻,什么話都懶得說,什么事都懶得做。
之后他參加的法庭辯論是造成他出“局”的直接原因,也使得他本人同這個“局”的對立日益尖銳,“全部希望就是在奔跑中被一顆流彈打死”。讀到此我總是悲觀的。荒誕的世界,出路是沒有的,可能的選擇有:一是死,自殺或者被殺;二是妥協(xié),也就是思想上的自殺。但是不對,局外人默爾索在最后一刻想起了他死去的媽媽,他明白了她為什么在死之將至,時日無多的時候仍然玩起“重新再來”的游戲,他醒悟了:我覺得我過去是幸福的,現(xiàn)在仍是幸福的。(他當(dāng)然沒有“在精神上殺死自己的母親”,檢察官對他的指控在這一刻顯得多么可笑!)他希望“處決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來觀看,希望他們對我報以仇恨的喊叫聲”。通過人們的仇恨,他感覺到了自己的在局外的存在,并以此為幸福。他是真實的。他以自己的真實存在完成了對這個荒謬世界和悲慘人生的一次打擊和勝利。
顯然,小說是積極的,催人奮進的。作為一種哲學(xué)思想的闡釋,那很好;但要從小說角度分析,我認(rèn)為還是不夠好:作者把人心想的太簡單了。但事實真有這么簡單么?正所謂,人心難測啊!
局外人的讀書筆記7
本次旅途有一天的自由時間,所以帶上了kindle,新買了一本加繆的書,看了書評是加繆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作品中早期的最重要作品之一,篇幅不長,在博卡拉的fewa湖邊看完了,有種意猶未盡但又不知所措的感覺,因為在我看來根本就不是事兒的事情,經(jīng)過所謂的現(xiàn)代司法進行解釋和闡述之后竟然變成了十惡不赦的罪人,在制度上無法將默爾索意志徹底摧殘之后,便使用了精神上的軟暴力,讓神甫在其生存絕望之際逼迫其對自己莫須有的罪名向上帝懺悔,對于一個意志自由的人來講,荒誕的意識形態(tài)和世俗觀念是其精神世界葬送的根源。
默爾索不耍花招,拒絕說謊,他坦誠,喜愛光明正大……他就成了他所生活的社會的局外人。
關(guān)于默爾索的罪名審判,不是他意外殺了人,而是他在為母親守靈的時候沒有哭且抽了一只煙喝了一杯加了牛奶的咖啡……整個審判根本無視事件本身,而是用道德,用意識形態(tài),用世俗觀念去審判一個在他鄉(xiāng)生活和工作中充滿了異己感,陌生號和虛無絕望的年輕人。
默爾索是他周遭社會的局外人,他同樣是他殺人事件的局外人,為什么那些理直氣壯的代表默爾索說出不是默爾索想要表達的話語的律師,預(yù)審官,神甫,最后還要求對他們的所謂辛苦工作大加贊賞,投以最誠摯的感謝?或許默爾索就是一個比較內(nèi)向,對事情比較木訥或者淡然的人,用作者的話說是安靜的絕望者,用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詞是看透了人生,對一切釋然了而已,但他的這種默然卻把他送上了斷頭臺?這或許就是那個時代的現(xiàn)代司法虛偽性和邪惡性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吧。
【局外人的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局外人》讀書筆記800字5篇02-10
青春的局外人_1000字01-25
局外人作文700字01-21
《民主的細(xì)節(jié)》讀書筆記_高中讀書筆記1000字02-10
美麗的喬讀書筆記03-22
致橡樹的讀書筆記03-21
教育的智慧讀書筆記03-10
《漁夫的故事》讀書筆記02-26
《我的爺爺》讀書筆記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