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反思作文700字四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反思作文700字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反思作文700字 篇1
作文教學本來就是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難點,三四年級是奠定寫作基礎的關鍵時期,三年級學生剛剛接觸作文,如何去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引導學生入門作文對于學生以后的作文水平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錯過了這個階段,學生進入了小學高段或中學,老師即使付出再多的教學努力,往往也是事半功倍。所以對于剛剛接手執(zhí)教三年級語文的我感覺到了責任的重大。然而第一次作文給我的最大感受還是難教。課本習作1上的例文是買東西,和學生一起學習了例文之后,我同樣還和學生介紹了很多我們可以寫得東西,但是很多的人就是不愿意再去動腦筋思考找自己的寫作素材,完全是模仿著例文改寫的,不同的是書上寫的的是買牙膏,而學生就寫了買其他的學習用具。另外的學生就是象在記流水帳一樣把一天發(fā)生的事情全部記錄下來,毫無重點可言。這樣的作文草稿交給我之后,我不知道怎么和學生去說,生硬地要求學生重寫,可是他們的思想好象受到禁固了一樣就是找不到其他可寫的東西,/bsdwz/看著他們一遍一遍交上來的作文草稿,為難的表情,我知道即使是仿照著改寫,即使是象流水帳一樣的記錄,他們也是花費了心思的。整個第一次作文最大的感受是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太大了,學生的起步不一樣,有個別學生掌握的詞匯量還是很豐富的,語句也很生動,但是也有很多學生是表達一句完整話的能力都沒有的。可以用兩三句話來記敘整個表達的東西,稍做深入地記敘我就覺得很好了,畢竟是初次接觸。但最大的問題是一句完整的話都不能表達的人不在少數。這樣的學生如何指導,真是讓我很傷腦筋。
這樣開始入門作文哪有樂趣可言,所以第一次作文之后我自己也反思了,語文教育注重了情感和心靈的培育,學生就會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拿起語言的工具表達出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就不會為寫而犯愁,好的文章大抵是在物不平則鳴和有感而發(fā)下寫就的。但是作文,是學生通過喜歡閱讀而受到美好精神潤澤過的心靈的傾訴,表達了自己對生活和人生的感知和期盼。這個道理我知道,但是如何來做真是另外一回事。我覺得老師指導學生作文只注重技巧是條死胡同,我下次讓學生作文時我想設置一些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下把學生的情感調配到某個點時再作文或許會好很多。總之是要讓學生用積極地態(tài)度對待寫作,要寫,想寫。這對于老師的要求就是需要教師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去探索。
小學反思作文700字 篇2
教師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因為是立足于自己言傳口述的工作實踐中,有感受,有體驗,不是在教學之外搞“空對空導彈”,追求那種徒有其表的“火光”與“聲音”,而是留意觀察教學中的得與失,并設法“定點清除”有礙收益的問題。而問題就是課題、教案就是論文。每次反思的三言兩語,都是最有價值的“珍珠”,一旦將這些成熟飽滿的珍珠串成項鏈,那定是價值不菲的教學指南法寶。源于教學的反思,定會指導教學,并且優(yōu)化教學。他在此書中指出:“中小學教師的反思是教師運用新的教育理論來反思和檢驗已有的教育理論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以自己已有的教育理論來反思檢驗新的教育理論的真理性和合理性。”實際上,這樣的綜合性的表述已經把教師的反
思看成了一種公共性的、社會性的活動,它強調了教師反思的社會意義。反思絕非僅僅是教師個人的心理活動,它應該是面向其他教師的、面向公眾的,也完全有理由在一種民主、和諧、熱烈的氛圍中得到互動和交流。
怎么進行反思呢,書中介紹了5種途徑,一是要撰寫教育日志,把自己在教學中隨時出現的、記憶最深刻的事件進行總結和分析;二是撰寫教育案例,把真實生活引入課堂,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學生展示典型思想、行為、感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三是撰寫教育敘事(教育隨筆),把自己從事教學中有現實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記錄心靈成長的軌跡,道出在教學過程中的真實情感,既利于理解,又能給學生帶來想象的空間;四是通過教后記,反思教學過程中的成功和失誤,揚長避短,不斷改進,就使教師有了很多收獲;五是進行網絡學習,跨區(qū)域共享集體智慧,促進研究深入,既方便快捷,又實現了交流的互動。在反思中要反思態(tài)度、反思內容、反思效果。
教學反思是我們教師成長的階梯,它記錄著我們曾經的迷茫,見證了我們?yōu)⑾碌暮顾於宋覀儓詫嵉哪_步。讓我們一起來善待反思,全方位地反思,進行有效地反思吧!
小學反思作文700字 篇3
要寫好讀后感,關鍵在于把握好“讀”與“感”之間的關系,尤其是結合實際,寫出真情實“感”。
在教學中,我發(fā)現了學生寫讀后感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
第一、“讀”和“感”分離。有些同學寫讀后感,只寫“讀”而不寫“感”,成了這本書或這篇文章的“內容簡介”。也有同學寫讀后感,只寫“感”而不寫“讀”,成為無根底的隨意而發(fā)的感慨。
第二、“讀”和“感”在讀后感之中兩分天下,這也是不對的。前邊的“讀”實際上是寫文章內容簡介,后邊發(fā)一通感慨。
第三、不會結合實際,。感想很空泛。
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我做了如下的指導:
1、精心細讀課文。
首先要指導學生用心地“讀”,理解地“讀”,有情感地“讀”。沒有這樣的“讀”,不可能有“感”。
2、要選好“感點”。
一本好書或一篇好文章的讀后感,可“感”的點很多,要寫好讀后感,必須選好“感點”。感點是由書中某一個地方的內容引起的,引發(fā)我們體會的地方,它不是憑空產生的。一篇文章,給學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或者說學生從中得到的體會不止一個。面對眾多的感點,我們必須指導學生從眾多的感點中選擇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最善于寫的一個或幾個感點,作為自己寫讀后感的切入點,不可面面俱到。
3、聯系實際談感受。
讀了一篇文章,產生了對現實生活或自己思想上某些問題的思考,于是激發(fā)了“感”。首先,是聯系個人實際。這個“實際”,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實際,也可以是別人的思想和生活實際。沒有情感的讀后感蒼白無力,有情感的讀后感才能感染人。用作品上的人物、事跡觀點,聯系實際生活中的人物言行,這樣的`讀后感才是有價值的讀后感,這樣的讀后感才是真實感想。
教學預設與課堂生成的差異
教學中出現了幾處與預設不同的情況:首先是學生對所選文章讀的不夠透徹,對文章整體把握有所欠缺,導致了敘述過程中的不盡如人意。其次是在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習作過程中,沒有安排好,使得在講評過程中沒有出現某篇文章的完整讀后感。
總之,寫讀后感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可以先敘述文章內容,后集中談體會,這種寫法適于只談一點體會。還可以邊敘邊談體會,“讀”和“感”交叉寫,這種寫法可以談幾點體會。不離開文章的內容,要真切聯系自己的實際抒發(fā)感想,聯系實際一定要實事就是,寫出自己的真實感想。
小學反思作文700字 篇4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新形勢下,我們每位教師都必須思索的現實問題。
我根據名師的經驗和專家報告的思想去年在初一嘗試了“預習——質疑——討論——反饋”的四環(huán)節(jié)小組學習方法,也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質疑、發(fā)現問題的能力,但學生自學的習慣還沒有很好地養(yǎng)成,更談不上學習的興趣了。我們語文學科的博雜更決定了興趣、愛好及習慣的重要性,擺在面前的即是作文的老大難問題——如何克服以往的“老師命題,提出要求,學生思考成文,批改收交”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有時毫無興趣可言,書寫起來更談不上真情流露,相關的批改反饋的針對性及實效性也較差,這種被動消極的作文課我思考了好久決定嘗試一種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在開學的三周內,先在12班進行了試驗,現把初步的思路簡單介紹:
作文課,一反常態(tài),先分析了上次學生作文的得失,由此定出作文的要求及目標。針對上次對新聞事實的敘述交待不清,而提出“合理交代清記敘的要素,交待清楚一件事”的總體要求。
然后各小組在組長的組織下,討論擬題并簡單說說構思,組長示意,老師計時。
靜思獨立,老師觀察各小組的情況。
成文后,組長示意可以寫讀書筆記。
統一完成后,合作批改。
第一步:交換找優(yōu)點,評價閃光點,寫出主要內容,概括大意。
第二步:再交換挑毛病,指不足(比如錯別字,病句等)。
第三步:本人小聲讀文,動情優(yōu)美處,大聲的讀,后品味反思別人的評價,結合自己的感受,對自己提出中肯的建議。
最后,交流心得。每組推一篇美文大家共賞,由作文負責人根據各小組記分,上交由老師根據各小組的情況,找出優(yōu)缺點,并概括不足(共性的東西),思考下一次作文要求及目標。
經過這樣一改動,學生的作文課上,以小組為單位全部動起來,全身心積極投入,每位同學至少讀了三篇同類的作文,又聽讀了6篇美文,不論從聽覺、視覺上都獲得很大的收獲,相對以往單一,枯燥的形式,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小組之間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強。
由于剛剛開始,畢竟有它的極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時間的分配,各小組時間的不均衡,小組之間成員能力水平的差異等等,決定了我今后將會更加努力去探索、完善。
【小學反思作文700字】相關文章:
反思小學作文12-13
反思小學作文08-06
小學作文考試反思10-09
小學教學反思作文09-22
小學暑假反思作文05-19
五一反思小學作文12-19
小學考試反思作文07-28
小學優(yōu)秀反思作文12-18
小學作文的教學反思01-16
反思自己小學作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