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遼寧高考滿分作文:大隱隱于“樂”
古人有言:小隱隱于山;大隱隱于市。
在我們的印象中,只是仙人道士必傍山而居,不聞世事。蔡志忠曾以漫畫對此作了解釋:仙,“人”在“山”旁則為仙,看來,古時造字便點明了其中真意。
傍山而居,和山水融為一體,這本來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象征,偏又練就一身道行,滲透了禪意,方以道入土,歸隱于山。千百年來,文人墨客莫不對此動了凡心。其中,陶淵明便是這樣一個典型,當(dāng)他一篇《桃花源記》出世,那顆厭倦仕途,向往幻想中的桃花源的心也就出世了。是的,他想要的是歸隱,是閑適,是寧靜的生活,可是如果不是官場失意,懷才不遇,桃花源這么一個避難所就要永遠(yuǎn)與他絕緣,并遠(yuǎn)離世俗而絕跡于他未來純樸的生活。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抵御不了意志的消沉。“出世”有之,“入世”亦有之,所以又有許多“英豪”浮出水面,大隱于市。“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意氣風(fēng)發(fā)的李白,對前途充滿著無限的憧憬。他想通過官場仕途一展才華,報效國家,揮灑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場生活,多年的仗劍游歷,讓李白反思起來。有過得意,也有過失意,他終于看清了從仕之路的艱辛與黑暗,高力士為其穿靴實則銬住了他的雙腳,朝廷賞賜實際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鐘鼓饌玉不足畏,但愿長醉不復(fù)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間的污穢,每一次醉后醒來,他又重新開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終有一種信念,始終有一種火熱的詩情沖動,始終有超俗的“出入”灑脫!他不被世事摒棄,也不被百姓遺忘,更不被朝廷重用。于是他不斷地重拾希望,不斷地將自己“大隱于市”,也許他的人生哲學(xué)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內(nèi),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為“詩仙”,卻是個依市而居的一個仙人。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世事內(nèi)外變化多端,觀念出入繁雜無比。我們不一定都要像陶潛一樣“出”,也不一定都要像李白一樣“入”,而是要萬物歸乎一心。俗話說得好,“心凈自然涼”,只要內(nèi)心真誠、純凈,又何去理會污穢的俗事呢?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大隱隱于“樂”。
2011年遼寧高考滿分作文:不從眾,做自己
梅花不爭春,獨開漢水濱邊,吹香弄影,黯淡了一山春色,成就了一世美名。
溪水不爭流,叮咚山林幽壑間,清澈婉轉(zhuǎn),照映西子的容、二喬的貌,不負(fù)一生清譽(yù)。
人也不從眾,即使要遺世獨立,也要循著心靈的指引,做自己,給世界留下個巍峨背影。本文莊子不從眾,他便讓世人都隨著他一起逍遙渭水,逍遙天下。
當(dāng)別人都著綸巾、持羽扇,站在楚王座下,痛拍欄桿,直欲把胸中丘壑吞吐的時候,他卻破衣敝履,獨釣渭水濱邊;當(dāng)別人恨不能把自己比作光芒四射的太陽,可以洞徹一切的時候,他卻指著銜泥而行的烏龜,對身后楚官淡道:“往矣,吾將曳尾于涂”;當(dāng)別人對親的的離去而痛哭流涕、情難自己的時候,他卻背對亡妻鼓盆而歌。他唱的什么?無非“羽化而登仙兮,卻離傷”。
即使現(xiàn)在,我們高吟“圣人無功,至人無名”的時候,他已作古,乘著鯤化的鵬“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他之身歿,不幸卻又幸甚。他不從眾,便讓人即使望眼欲穿,也難望其項背。
屈原不從眾,他便讓汩羅江水都隨他澎湃千年、滋養(yǎng)千年。
那時,懷王的身側(cè)已無他的立足之地了,身后是鄭袖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身前是令尹子蘭的肺腑之言,言之肺腑。他不能從俗,他便行吟澤畔:“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他不愿與人同流合污,啜其糟而哺其醴,他只好指天則問:“指九天以為正兮,其惟靈修之故也”。不!他還不愿隨眾而降,只好舉身赴清流了。本文來自語文茶
他沒有從眾,他是他自己,他也是我們的先祖。
時至今日,還有誰不從眾?方文山,那個鐘情于詩情畫意的男子。
他用筆勾勒那素胚青花,即使筆鋒由濃而淡,那韻致也通過麥克風(fēng)為江山染上印跡;他用眼看穿千里之外,即使只尋得一行青苔,也綠了那江南兩岸;他用心感悟東風(fēng),在這荒草蔓煙的年代,讓那濃詞艷句都黯淡了顏色。
還好,他不從眾,他用自己的獨特堅守為我們奉上了詩情如風(fēng)。
從眾為眾,不從方立。
立之有骨,自己為骨。
2010年遼寧高考滿分作文:幸福是……
幸福就是“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的那種驚喜。
幸福就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那種孝心。
幸福就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那種親密。
幸福就是“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的那種灑脫。
幸福就是“美人梳洗時,滿頭間珠翠”的那種富貴。
幸福就是“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的那種情意。
幸福就是“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的那種情趣。
幸福就是“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那種激蕩。
幸福就是“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fēng)寒”的那種優(yōu)雅。
幸福就是“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那種企盼。
幸福就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的那種含蓄。
幸福就是“耶溪采蓮女,見客棹歌回”的那種羞澀。
幸福就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那種珍貴。
幸福就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那種恬淡。
幸福就是“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的那種坦然。
幸福就是“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那種欣慰。
幸福就是“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的那種辛勤。
幸福就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那種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