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類:海明威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海明威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是不是很多人聽到作文就頭大?是不是很需要一些作文素材?那么,都要積累哪些作文素材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名人:海明威,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海明威語錄
1、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后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 ——海明威 《老人與海》
2、 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說得越多,彼此的距離卻越遠,矛盾也越多。在溝通中,大多數(shù)人總是急于表達自己,一吐為快,卻一點也不懂對方。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懂與不懂,不多說。心亂心靜,慢慢說。若真沒話,就別說。 ——海明威
3、 優(yōu)于別人,并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yōu)于過去的自己。 ——海明威
4、 現(xiàn)在不是去想缺少什么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xiàn)有的東西你能做什么。 ——海明威 《老人與海》
5、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海明威 《老人與海》
6、 相愛的人不該爭吵。因為他們只有兩人,與他們作對的是整個世界。他們一發(fā)生隔膜,世界就會將其征服。 ——海明威 《永別了武器》
7、 你可以把我打倒,但是你永遠不會把我打敗。把我打倒是我身體跌倒,但你永遠打敗不了我的心 ——海明威
8、 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海明威 《老人與海》
9、 你一有愛,你就會想為對方做些什么。你想犧牲自己,你想服務。 ——海明威 《永別了武器》
10、 我始終相信,開始在內心生活得更嚴肅的人,也會在外表上開始生活得更樸素。在一個奢華浪費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類真正需要的的東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海明威 《真實的高貴》
11、 一想到我的生命消逝得那么迅速,而我并不是真正地活著,我就受不了 ——海明威 《太陽照常升起》
12、 每一天都是一個新的日子。走運當然是好的,不過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這樣,運氣來的時候,你就有所準備了。 ——海明威 《老人與海》
13、 這個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們?yōu)樗鼕^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海明威 《戰(zhàn)地鐘聲》
14、 在白天對什么都不動感情是極為容易的,但在夜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海明威 《太陽照常升起》
15、 我們必須習慣 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卻沒有紅綠燈的事實。——海明威
16、 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一個人必須是這世界上最堅固的島嶼,然后才能成為大陸的一部分。 ——海明威 《喪鐘為誰而鳴》
17、 心靈愈加嚴謹,外表愈加簡單。 ——海明威
18、 絕望是一種罪過。 ——海明威 《老人與海》
19、 除非你是斗牛士,否則沒有誰的生活只進不退。 ——海明威
20、 只要你不計較得失,人生還有什么不能想法子克服的? ——海明威
21、 人不抱希望是很傻的。 ——海明威 《老人與海》
22、 夜間醉倒在床上,體會到人生不過一醉,醒來時有一種奇異的興奮,不曉得窮竟是跟誰在睡覺。在黑暗中,世界顯得那么不實在,而且那么令人興奮,所以你不得不又裝得假癡假呆,認為這就是一切。 ——海明威 《永別了武器》
23、 假如你有幸年輕時在巴黎生活過,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論去到哪里她都與你同在,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海明威 《流動的盛宴》
24、 當晚與你記住蒲公英 今晚偏偏想起風的清勁 當晚與你記住流水聲 今晚站在大地自己傾聽 ——海明威 《我的回憶不是我的》
25、 不過話得說回來,沒有一樁事是容易的。 ——海明威 《老人與海》
26、 愛你時,覺得地面都在移動。 ——海明威
27、 只要不殺死我們的困難都會使我們更堅強。 ——海明威
28、 "陸地上空的云塊這時候像山岡般聳立著,海岸只剩下一長條綠色的線,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此刻呈現(xiàn)藍色,深的簡直發(fā)紫了. ——海明威 《老人與海》"
29、 但是這些傷疤中沒有一塊是新的。它們象無魚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蝕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顯得古老,除了那雙眼睛,它們象海水一般藍,是愉快而不肯認輸?shù)摹?——海明威 《老人與海》
30、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 As well as if a manner of thine own Or of thine friends were. Each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For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Therefore, send not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海明威 《喪鐘為誰而鳴》"
人物檔案
海明威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國著名的小說學家。1954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新聞體”小說的創(chuàng)始人。
歐內斯特·海明威是現(xiàn)代文學巨匠。在二十世紀的美國小說作家之中,他的作品常常被人們和與他同時代的福克納和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相提并論。海明威的四大小說,《太陽照常升起》(1926年),《永別了,武器》(1929),《喪鐘為誰而鳴》(1940)和《老人與海》(1952年),加上他出色的短篇小說故事,對現(xiàn)代小說的貢獻遠遠超過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說,可以和福克納相比肩。
福克納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比海明威獲得這樣的承認要早幾年,但他們各自小說的表現(xiàn)方式是如此不同,以至于后者的獎項對海明威和福克納兩者的文學地位幾乎沒有做什么評論。和福克納的小說《密西西比》相比,海明威的主要著作表現(xiàn)出更簡明的結構,語氣和人物角色也顯得更具敘事的特征。
和這點同樣重要,甚至比這更加重要的是,海明威這種以堅持使用簡短、具體而直接的平鋪直敘的文體和完全由對話構成的場景為主要特點的寫作風格,使他的小說和短篇故事具有一種獨特的、能夠立即被確認是作者本人所寫的特征。由于他寫作的風格以及他個人生活的風格,人們傾向于把他當作一群美國作家中的代表性人物,這些作家的作品反映了美國人所特有的一種寓于行動中的精神,即勇敢、直率以及堅定的獨立精神。他本人是一個曾經參加一戰(zhàn)的負過重傷的老兵、一名直接參戰(zhàn)的反法西斯戰(zhàn)士,同時還是一位熱愛戶外活動、有著諸多人生追求的“硬漢”,這樣的背景加深了他和他作品之間的這種聯(lián)系。
但是,這種把海明威僅僅作為一個美國式的獨特天才的認定方式是值得商榷的。雖然他的主要小說中有3部是通過美國人敘述,并且(或者)是在美國人中敘述的,但是海明威小說中的主角是旅居國外的人,而且小說的背景環(huán)境被設定在在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后來的古巴,而不是美國本身。
盡管海明威早期的創(chuàng)作生從與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和與美國小說家舍伍德·安德森(這位影響大一些)的聯(lián)系中獲益,但實際上他的美學和他在法國遇見的那些移居巴黎的美國詩人所共有的審美觀更加接近。這些詩人中有T.S.艾略特,埃茲拉·龐德,以及對他影響最為深遠的,格特魯?shù)隆に固┮颉T谶@樣的背景下,我們必須認識到,海明威的小說創(chuàng)作技巧確是直接的,但并不是簡單平淡的。
海明威的作品是一個艱苦的挑選的結果,作品中每個單詞都承擔確定的敘事任務。語言上的精雕細琢,反過來在作品中心人物的思想和經歷上體現(xiàn)出來,不論這些人物是單純的講述者,或是逐步揭示情節(jié)的焦點角色。海明威的“冰山原則”在作品中的必然表現(xiàn)就是,作品的全部意義并不僅僅局限于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作品背后總是有一個聯(lián)系和邏輯性的世界,作品中包含的每個細節(jié)(甚至是省略的細節(jié))背后都有潛在的原因。
我們也注意到,盡管海明威的小說通常遵循一種簡單的、一直向前發(fā)展的時間順序,比如《喪鐘為誰而鳴》中的三天時間,但他也有用對過去相關事件的簡短回憶當作插敘或倒敘。這這些寫作手法深化了作品中人物形象,并形成另一種并不是一直向前敘述的敘事結構。
海明威是直率的。但同時,他非常地細心和敏銳,這種細心和敏銳我們不能認為是美國文學的特色所導致的。所以總的來說,海明威是一位國際藝術家,他從沒有放棄他作為美國人的標志性身份,但他所進入的藝術領域太深沉也太廣大,以至于根本不能用任何單一國家的文化去界定它。
創(chuàng)作歷程
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出生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樹園鎮(zhèn)一個醫(yī)生的家庭,他的父親酷愛打獵、釣魚等戶外活動,他的母親喜愛文學,這一切都對海明威日后的生活和創(chuàng)作產生了不少的影響。中學畢業(yè)后,海明威在美國西南的堪薩斯《星報》當了6個月的實習記者。這家報館要求新聞報道簡捷明快,海明威在《星報》受到了良好的訓練。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海明威懷著要親臨戰(zhàn)場領略感受戰(zhàn)爭的熱切愿望,加入美國紅十字會戰(zhàn)場服務隊,投身意大利戰(zhàn)場。一天夜里,他被炸成重傷,中的炮彈片和機槍彈頭多達230余塊。他共做了13次手術,換上了一塊白金做的膝蓋骨。
大戰(zhàn)結束后,海明威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十字軍功獎章、銀質獎章和勇敢獎章,獲得中尉軍銜。伴隨榮譽的是他身上237處的傷痕和趕不走的惡魔般的戰(zhàn)爭記憶,他身上至死還留下一些無法取出的彈片。
康復后的海明威作為加拿大多倫多《星報》的記者常駐巴黎。他對創(chuàng)作懷著濃厚的興趣,一面當記者,一面寫小說。他的創(chuàng)作得到當時著名小說家的鼓勵和指點。在近10年的時間里他出版了許多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太陽照常升起》。《太陽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第一部重要的小說,寫的是像海明威一樣流落在法國的一群美國年輕人。他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迷失了前進的方向,戰(zhàn)爭給他們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傷害,他們非常空虛、苦惱和憂郁。他們想有所作為,但戰(zhàn)爭使他們精神迷惘,爾虞我詐的社會又使他們非常反感,他們只能在沉淪中度日,美國作家斯坦因由此稱他們?yōu)椤懊糟囊淮薄_@部小說是海明威自己生活道路和世界觀的真實寫照。海明威和他所代表的一個文學流派因而也被人稱為“迷惘的一代”。
1929年,海明威的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文學的最好作品。小說的主人公亨利是個美國青年,他自愿來到意大利戰(zhàn)場參戰(zhàn)。在負傷期間,他愛上了英籍女護士凱瑟琳。亨利努力工作,但在一次撤退時被認為是擅離職守的軍官而險些被槍斃。他只好跳河逃跑,并決定脫離戰(zhàn)爭。為擺脫憲兵的追捕,亨利和凱瑟琳逃到了中立國瑞士。在那里,他們度過了一段幸福而寧靜的生活。但不久,凱瑟琳死于難產,嬰兒也窒息而亡。亨利一個人被孤獨地留在世界上,他悲痛欲絕,欲哭無淚。小說在戰(zhàn)爭的背景下描寫了享利和凱瑟琳的愛情,深刻地指出了他們的幸福和愛情是被戰(zhàn)爭推向毀滅的深淵的。
1928年,海明威離開了巴黎,居住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和古巴,過著寧靜的田園生活。他經常去狩獵、捕魚、看斗牛。但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海明威無法再過寧靜的生活了。1937年至1938年,他以戰(zhàn)地記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內戰(zhàn)前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他作為記者隨軍行動,并參加了解放巴黎的戰(zhàn)斗。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海明威以記者身分活躍在歐、亞戰(zhàn)場。1941年海明威曾來中國采訪,在重慶秘密會見過周恩來,并寫過6篇有關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報道。珍珠港事件后,他甚至曾駕駛著自己的摩托艇在海上巡邏以監(jiān)視敵人潛艇的活動。他還曾率領一支游擊隊參加了解放巴黎的戰(zhàn)斗。
1941年底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海明威立即將自己的游艇改裝成巡艇,偵察德國潛艇的行動,為消滅敵人提供情報。1944年,海明威隨同美軍去歐洲采訪,在一次飛機失事中受重傷,但痊愈后仍深入敵后采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他獲得一枚銅質獎章。
1940年,海明威發(fā)表了以西班牙內戰(zhàn)為背景的反法西斯主義的長篇小說《喪鐘為誰而鳴》。作品描寫了主人公美國青年喬頓,他志愿參加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奉命在一支山區(qū)游擊隊的配合下,在指定時間炸毀一座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橋梁。喬頓炸毀了橋梁,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獨自狙擊敵人,等待他的是死亡。喬頓有高度的正義感和責任心,他因自己能為反法西斯斗爭捐軀而感到光榮和自豪。
1952年,海明威發(fā)表了中篇小說《老人與海》:老漁夫桑提亞哥在海上連續(xù)84天沒有捕到魚。起初,有一個叫曼諾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過了40天還沒有釣到魚,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條船上去了,因為他們認為孩子跟著老頭不會交好運。第85天,老頭兒一清早就把船劃出很遠,他出乎意料地釣到了一條比船還大的馬林魚。老頭兒和這條魚周旋了兩天,終于叉中了它。但受傷的魚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蹤,引來無數(shù)鯊魚的爭搶,老人奮力與鯊魚搏斗,但回到海港時,馬林魚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盡地一頭栽倒在陸地上。孩子來看老頭兒,他認為桑提亞哥沒有被打敗。那天下午,桑提亞哥在茅棚中睡著了,夢中他見到了獅子。“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這是桑提亞哥的生活信念,也是《老人與海》中作者要表明的思想。通過桑提亞哥的形象,作者熱情地贊頌了人類面對艱難困苦時所顯示的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孩子準備和老人再度出海,他要學會老人的一切“本領”,這象征著人類這種“打不敗”的精神將代代相傳。
海明威一生勤奮創(chuàng)作。早上起身的第一件事,就是進行寫作。他寫作時,還有一個常人沒有的習慣,就是站著寫。他說:“我站著寫,而且是一只腳站著。我采取這種姿勢,使我處于一種緊張狀態(tài),迫使我盡可能簡短地表達我的思想。”
桑提亞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堅強、寬厚、仁慈、充滿愛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場上失敗了,面對不可逆轉的命運,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強者,是“硬漢子”。“硬漢子”是海明威作品中經常表現(xiàn)的主題,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們在外界巨大的壓力和厄運打擊時,仍然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視死如歸,他們盡管失敗了,卻保持了人的尊嚴和勇氣,有著勝利者的風度。
海明威于195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是:“因為他精通于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xiàn)在他的近著《老人與海》中,同時也由于他在當代風格中所發(fā)揮的影響。”對于這一贊譽,海明威是當之無愧的。
獲獎后的海明威患有多種疾病,給他身心造成極大的痛苦,沒能再創(chuàng)作出很有影響的作品,這使他精神抑郁,形成了消極悲觀的情緒,終于像他的祖父和父親一樣以自殺這種方式解脫了自己。這也是海明威“硬漢子精神”的一種追求吧。1961年7月2日,蜚聲世界文壇的海明威用自己的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整個世界都為此震驚,人們紛紛嘆息這位巨人的消逝。美國人民更是悲悼這位美國偉大作家的隕落!
他人評價
① 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威拉德·索普在他的《二十世紀美國文學》中對海明威給予了崇高的評價:“海明威是當代最偉大的自然主義作家之一。他敢于突破傳統(tǒng),刨造新的風格和手法未泊應題材的需要。”
② 美國作家索爾·貝婁指出海明威的性格:“海明威有著一種強烈的愿望,他試圖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強加于我們,以便塑造出一種硬漢的形象……當他在夢幻中向往勝利時,那就必定會出現(xiàn)完全的勝利、偉大的戰(zhàn)斗和圓滿的結局。”
素材運用
一、海明威最希望他一生都充滿戲劇性,最希望在謝幕的時候,能讓所有人都記住他。他要用人們永遠不息的掌聲為自己的人生畫上句號,讓所有后來者都知道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知道他作為一個男人在死的時候有多么豪邁、無所畏懼。從海明威一生的經歷到最后的歸宿上看,他實現(xiàn)了這要緊的人生訴求。
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時,我們似乎看見一個孤單的捕魚老人置身于大海中,就像是在旋流中的一片葉子,在寂寞的大海上與自然融合在一起,沒有絲毫的孤獨和沉寂。從漂浮的小船到海風和夕陽,在那場與風浪、鯊魚驚心動魄的搏斗過程中,盡顯老人疲憊又頑強的毅力,每時每刻都讓我們?yōu)橐粋天涯漂流者的生命擔憂著。一個老漁夫經歷了一場刻骨銘心的體驗,雖然拖回來的只是一副骨架,但我們卻感覺到了一個悲壯英雄的回歸。桑地亞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堅強、寬厚、仁慈、充滿愛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場上失敗了,面對不可逆轉的命運,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強者,是個“硬漢”。“硬漢”是海明威作品中經常表現(xiàn)的主題,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們在外界巨大的壓力和厄運打擊面前,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視死如歸,他們盡管失敗了,卻保持了人的尊嚴和勇氣,有著勝利者的風度。
也許他希望自己能像桑地亞哥那樣永不服老、永不服輸,所以在和高血壓、糖尿病等痼疾“搏斗”了將近三年之后,他決心主動地擺脫病榻上的痛苦折磨,他堅信“人不是生來被擊敗的。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擊敗”的格言,于是在1961年7月用他心愛的雙管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海明威不僅用自己的作品詮釋了生命的堅韌與頑強,同時他也用自己的生命在與莫測的自然中演繹著生命的頑強。
二、美國作家海明威是一個極具進取精神的硬漢子。他曾嘗試吃過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場亮過相,闖蕩過非洲的原始森林,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上了戰(zhàn)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19歲的他見一意大利士兵負傷,便冒著奧軍的炮火上去搶救,結果自己也被炸傷了腿,但他仍背著傷員頑強前進。突然間,炮擊停止,探照燈大亮,海明威終于回到陣地。原來是他的英勇行為感動了奧軍將領,下令放他過去。
作為作家的海明威,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要超過莎士比亞,“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斯湯達打在地上說胡話。決心下定,就得奮力拼搏。1949年,他的朋友福克納獲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不服氣,匆匆寫了一部小說要超過人家,反遭失敗。倔強的海明威爬起來再干,終于寫出了小說《老人與海》,獲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
他在《老人與海》這部小說中寫下了一句響當當?shù)拿裕骸叭耸遣荒鼙淮驍〉模憧梢园阉麥纾荒艽驍∷ ?/p>
【分析】是的,人是不能被打敗的,只要我們心中有目標,有信念。即使過程艱幸,最終也能有所收獲。
【話題】“成功的曲折”“永不言敗”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海明威】相關文章: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類:海明威05-25
關于名人奮斗的高考作文素材10-16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事例06-24
高考作文素材積累:名人事例05-26
2016高考作文素材名人事例300字02-01
2015最新高考作文名人素材匯總04-25
高考作文素材07-13
高考作文素材11-02
高考作文素材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