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題預測及范文:“通往羅馬的路”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學會變通,精彩人生
古語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達。她在沒有其他解決辦法的前提下選擇搭乘直升機攀登珠峰,穿越了因雪崩而無法穿過的地段,以變通達成了登頂?shù)哪繕耍@是非常智慧的選擇。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人生漫漫長路不可能暢通無阻,遇到阻礙,當無法穿行的時候,靈活面對,學會變通,就能豁然開朗,在另一條路上繼續(xù)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精彩與輝煌。
打破傳統(tǒng),不亦勇乎?要想學會變通,首先需要有勇氣打破既有的成規(guī)陳說,敢于挑戰(zhàn)權威。中外歷史上這樣的事例并不鮮見。馬丁路德敢于把斗爭矛頭直指教皇,使人人都有接觸和闡釋《圣經(jīng)》的權利,打破了天主教會的精神獨裁,使《圣經(jīng)》深入人心;張居正在眾多權貴阻撓的情況下勇于堅持變法,打破舊制,為明朝注入新的血液,出現(xiàn)了短暫的中興局面;哥白尼勇敢指出教會“地心說”的錯誤,提出“日心說”,為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無數(shù)事實證明,有勇氣打破傳統(tǒng),是學會變通的第一要義,是能夠進行變通處理好事情的前提。
推陳出新,不亦智乎?有了打破傳統(tǒng)的勇氣后,就需要智慧地找到一種新理論,新方法來為變通后人生之路助跑。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指導人類解放的有力武器,但新民主主義革命早期,中國共產(chǎn)黨人只是照搬,并未能與中國國情相結合,因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墨守成規(guī),不亦悲乎?生活中,總有很多人走不出陳規(guī)成說,固步自封,處處碰壁,甚為可悲。帝國繁盛千年,卻因清王朝二百年的閉關鎖國,落后于世界。嘉慶皇帝,在社會最適于變革的時候卻選擇了堅守祖業(yè),墨守成規(guī),壓抑了社會新事物的成長,也為滿清王朝的滅亡埋下禍根。因此說來,正是因為清朝統(tǒng)治者的固步自封,因循守舊,才使清王朝走向滅亡。看來“蕭規(guī)曹隨”這一理論如果不適于時代,就變?yōu)椤班嵢速I履”的笑柄。
禮記曰:“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變通創(chuàng)新是社會進步與發(fā)展的動力。那么就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鼓起打破陳舊傳統(tǒng)的勇氣,腳踏推陳創(chuàng)新這一重要階梯,為時代發(fā)展與社會進步增加助力。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復興進程中,我們亦需要這種變通精神,為中華民族崛起而助力。而對于每個人來說,變通是人生之路上必備的做事原則,人生因變通創(chuàng)新而精彩,生命因變通革故而輝煌。學會變通,我們勢在必行!(范文麒指導教師:孫延堂)
【修改與點評】
一.題目“學會變通,精彩人生”直擊材料中心,起到了文章的眼睛,心靈的窗口之作用。
二.開篇引用古人的話,逗出作文材料,接著提出文章的論點“變通,就能豁然開朗”;中間三大段,短短精彩紛呈:每段都用分論點開路,開段提出分論點,并使用反文句,加強語氣,從正面“勇乎”“智乎”,反面“悲乎”正反對比鮮明。結尾總結上文,引用古人的話,聯(lián)系現(xiàn)實,再扣中心。
三.行文結構十分謹嚴,首尾呼應;論述模式:提觀點,析事例,得結論,語言邏輯縝密。
變通,為尋夢者插上翅膀
變通是什么?它是指一個人在走投無路時回到原點,選擇另外一條道路而走通。如果把人生比作為一次旅行,那么變通就是在走累的時候停下來歇息一下,或順著搭一下便車。
學會變通,能使人思路開闊,視野明亮。一次,愛迪生拿著一個梨形瓶子,想讓他的助手算出來它的體積。他的助手是個數(shù)學天才,現(xiàn)在演算紙上畫出了瓶子的形狀,又量出了口徑,平身長,測量了角度等等。半個小時過去了,可是他的助手還是沒有算出瓶子的體積。愛迪生說:“你過來一下,把瓶子裝滿水。”“這是做什么呢?”“再把水倒出去,測出水的體積。”他的助手猛地敲了一下自己的頭“我怎么沒想到呢?”是愛迪生的變通讓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得到更清晰明了的答案。由此可見,學會變通,能使人思路開闊,走上捷徑。
學會變通,能使人趨向成功,達成目標。英語大師俞敏洪在接受采訪時曾這樣說:“北大是改變我一生的地方,讓我學到的不僅是知識,還多對時間的把握。”的確,他在剛到北大時,語言不通,成績沒有別人好,但是卻比別人肯下苦功夫。別人一天看一本書,他就要一天看完五本書,縮小與別人之間的差距。一天不行就一周,一周不行就一個月,甚至一年,十年,一輩子。他曾用幽默詼諧的語言說:“從金字塔底飛往塔頂?shù)挠袃煞N方法。一種是像雄鷹一樣展翅翱翔飛翔塔頂,而另一種則是像蝸牛日積月累,不辭辛苦地爬到塔頂。雖然時間會很漫長,但看到的結果卻和雄鷹是一樣的。”因此,正是變通的處世態(tài)度使他獲得成功。
變通該有節(jié)制,恣意妄為的變通叫放縱。2008年,四川經(jīng)歷了大地震,在地震中,小英雄雷延年在跑到操場上后又回去救了很多人。因此,磁峰中學的傷亡人數(shù)相比較少。他因此被多家報社、雜志等媒體報道,還有重點高中向他提供免費教學。可他卻越來越沉迷了,早戀、曠課、去國外度假,甚至詐騙。從前的小英雄哪里去了,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放縱自己,使自己沉淪了。我所謂的變通,并不是不顧后果地肆意妄為的利用機會,而是有選擇地正確利用。否則,鮮活的人生會在“變通”中消亡。
變通,是一個人生存、生活所必須的本領。伙伴兒,遇到事情不順利的時候,你學會變通了嗎?有道是:書山有路巧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請為你的夢想插上變通的翅膀吧! (劉贊續(xù)指導教師:孫延堂)
【修改與點評】
1.開篇點明論題。用設問方法提出論題,什么是變通?用比喻的手法將人生喻為旅行,變通即是在行途中遇到走不過去的路換一條走,累了就歇一歇或搭便車,形象直觀。
2.本文分三個論點展開論述:學會變通能使人思路更加開闊,趨向成功。但與此同時作者也強調變通不是肆意妄為的放縱。從反面論述變通,正反結合,使結構更加嚴謹。
3.語言鮮活富有號召力。“書山有路巧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一句顛覆了我們以“勤”“苦”為學習宗旨的理念。構思巧妙,深化主旨。最后,展示了變通的美好前景:夢想飛翔。(冠華作文網(wǎng))
換位變通,方其成功
有人認為,只有從白手起家變成百萬富翁,才是人生的大贏家。但我并不這么認為,如果一人無意買了號碼中了彩票,一夜暴富,也可以稱得上人生的贏家。只有看好機遇是否把握,得到了結果卻是不一樣的。雖然她沒有遵照標準登頂,但其照樣鳥瞰世界,在登山的過程中得到的快樂是他人不能體會得到的。只有換位思考,變通創(chuàng)新,方能成功。所以,走自己的創(chuàng)新路,讓他人說去吧!
不要盲目僵板的去做事。這讓我不禁想起《儒林外傳》中那個瘋癲秀才范進,到了老年才得到一個亞元。一生嗜學儒材,不學出個所以然都對不起他那老母,餓的只剩一副枯骨。這和他中舉后的丑態(tài)暴露在世人面前,雖然文章是在諷刺一個瘋秀才。但我卻想諷刺他那低下的智商和盲目不仁的學習。上過私塾的人無不是學習四書五經(jīng)、六轉通史,最后在鄉(xiāng)試中寫一個個人觀點的文章,直到老年才中舉,可見他的思維早已被做當官吏的想法所污染。所以我不管是在學習、生活,還是在人際交往中,我們都應該學會去變通,特別是在人生不順利的情況下,尋找正確的方式去處理事情,避免不能盲目不仁,一塌糊涂的結局發(fā)生。
另辟捷徑,把彎路走直 。當今的社會是一個機遇性體系,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者不計其數(shù),然而在他們之間有的是腰纏萬貫,而有的卻碌碌無為,這是什么原因呢?創(chuàng)業(yè)先驅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馬云說:“創(chuàng)業(yè)需要一個機智的頭腦。”作為先驅,馬云早年也只不過是一個專科畢業(yè)的大學生,父母為了他交學費上了一所與斯坦福一樣貴的學校。“然而創(chuàng)業(yè)之初,他找到新興的互聯(lián)網(wǎng),他預測將來定會在計算機領域掀起一場革命,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淘寶、天貓,成為中國首富,亞洲首富。他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當很多人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機遇被平均分成了若干份。但如果學會了變通,去別的領域另求路徑,得到的往往是出其意料的結果
換位變通,方其成功。機遇并不是生有就有的,它偶爾會遇見你,就看你是否能夠把握得住。不要盲目的去做事,要學會靈活變通,只有這樣機遇之神才會眷顧于你。就像她那樣,其中的快樂只有自己懂得。(曹乾指導教師:孫延堂)
【修改與點評】
1.文章通過登山家她的事例,聯(lián)系到“做事情需要變通”的處世道理。
2.文章按照由古至今的時間順序舉出事例,分別寫了“ 瘋秀才 范進”、“ 中國首富 馬云”的失敗與成功,運用對比的手法,揭示出了做事處世需要變通、需要抓住機遇的重要性。
3.作者運用沉厚的語言,引起了讀者的深刻思考。在文章的結尾進行了總結并照應了“換位變通,抓住機遇,方能成功”的主題。
通往羅馬的路
“條條道路通羅馬”這句話,被人們用作比喻達到目的的方式多種多樣。也可引申為鼓勵人們學會變通,懂得創(chuàng)新。誠然,達到目的的方法不止一種,我們要采取靈活的思維方式、采取各種解決方式。正如中國女登山家她在登頂珠峰過程中,采取靈活的變通手法,照樣達到頂峰一樣,做什么事情都要靈活多變。當然,變化是要建立在道德與法律基礎之上的。所以,我們不僅要選擇一種適合的方法,更需選擇一種正確科學的方式。
學會變通,這是一個人生中的大學問。善于變通的人,能看見他輕松繞過“障礙”;不善于變通的人,總看見他在努力,卻進步緩慢。這就是所謂“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的道理。作為學生的我們更是深有體會,有人一拿到題目就寫,寫了滿滿的一張紙都沒算出答案;有人先想,仔細讀題,探索路徑,深思熟慮后下筆,幾步輕松解出。當我們贊嘆某某同學的好聰明,不如向他學學變通的思想。變通的人在課堂上總能提出一些新奇的點子和想法;而死板的人只是埋頭記下老師的板書,卻不知所云。所以,學會“變通”,這是一個人一生中的一門大學問,值得我們仔細琢磨,認真地研讀和深深的思考。
善于變通,更是選擇正確的思維方式。何謂正確的方式呢?除了在法律道德層面上來講,更是一種適合自己的公平的合理的方式。她的經(jīng)歷之所以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就是因為她違背了“公平”這條規(guī)則。尤其是像登山這一極有挑戰(zhàn)性的項目,在登山界已達成標準的前提下,她的做法未按照標準,因此有人認為是褻瀆體育精神。也許我們從她個人角度看的確無可厚非,不都登頂了嗎?但對于那些經(jīng)歷萬難也堅持遵守規(guī)定的登山員們,這是有失公平的。變通,本是繞過阻礙,獲得成功,而不正確的變通,反而增添了絆腳石。可見,變通也要遵守規(guī)則,在規(guī)則允許的框架下,改變自己的方式,才能獲得眾人的認可。
墨守成規(guī),有時不是死板是堅守底線。有一位做木工藝品的老匠人,當別的匠人們都開起小店,打響招牌做生意時,他卻獨自一人在老巷里,默默地做著自己的手藝。他是墨守成規(guī),可他又教會了我們一個道理:堅守藝術底線。因為他的作品是有靈魂的,精致樸實的。和那些開店的匠人們的相比,那些“不買勿動”的牌子下,盡是些沒有靈魂的,粗糙的制品。按照老匠人的話說,他就是想找個清凈的地方做活兒罷了。可見,他遵守的這個規(guī)矩,是真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正如今天你誠實應考,遵守的是誠信美德一樣。我想,人在任何情況下,做人做事的底線不能丟。
通往羅馬的道路有多條,請謹慎選擇你要走的那一條正確的道路,不要固執(zhí),不要丟失基本的道義,這樣你就會快樂地走在撒滿陽光的大道上,遙望“水村山郭酒旗風”的人家。(張晨馨 指導教師:孫延堂)
【修改與點評】一.題目《通往羅馬的路》與珠峰登頂之路暗合。同時,也暗合那句人人熟知“條條大路通羅馬”的俗語。題目上給人以多么豐富的想象?可見作者在錘煉題目時是精雕細刻的。二.開篇俗語引出材料和論題,中間三段采用分論點式的結構安排,使文章的結構嚴謹。三.結尾再次照應開頭,形成首尾呼應的態(tài)勢;再現(xiàn)謹慎選擇正確的路徑與美好的結果相呼應的心,進行了畫面式的展現(xiàn)。使人倍感溫暖和血脈噴張。
變通,成就快樂人生
面對難以攀登的高山,有多少人望而卻步?但是少有人能想起攀登之法并非一種,到達山頂不用腳丈量也可以。所以說,變通能給人生帶來許多快樂。
聞說一花名朱瑾,夏秋之交開花,朝開而暮落,開放時間只有幾個時辰。這與人生何其相似呢!不同之處在于花在開落之間別無選擇,人在生與死之間有多種選擇,何苦一條路走到黑,不撞南墻不回頭?為何遇到困境不像流水一般懂得變換形態(tài),淌出一路絢爛的生命!?
執(zhí)拗與變通獲得的是不同的結果。執(zhí)拗的行為,換取的不過是一條魚骨。他有一雙湛藍色的眼睛,似乎注定了他與大海的緣分。那一夜,桑提亞哥握緊手中的魚叉與繩,與鯊魚群苦苦搏斗,直至天明。是的,筋疲力盡的他最終取得了勝利,他始終沒有松開手中的繩。可他換來的是什么呢?一條毫無價值的魚骨,多么執(zhí)著而又死板的老人啊!反觀司馬光,若是沒有他懂得變通與突破的思維,就不會有快速砸缸救出落水少年的英雄壯舉。事實再次證明:懂得變通,才能獲得新生;泥古不變,只能把自己帶入死胡同。
懂得改變,方能提高人生的價值。馬克·吐溫是著名的演說家和作家,然而在他選擇演講和文學領域之前,他一直想當一個商人。他起初投資開發(fā)打印機,花了整整3年的功夫,將自己千辛萬苦借的5萬塊美元全部賠了出去。然后,他又投資開發(fā)了一家出版公司,很快因經(jīng)濟陷入危機而導致破產(chǎn)。他沒有選擇繼續(xù)在經(jīng)商之路上走下去,而是意識到了自己經(jīng)商無能,改變了選擇,開始了全國的巡回演講,在演講的空隙埋頭寫作。很快,馬克·吐溫因風趣幽默,著作頗豐而開始名聲大噪,他膾炙人口的作品也迅速走紅。實踐告訴我們:變則通,通則順,順則能贏。
懂的改變,方能獲取生命之永恒。擷一株紅蓮在胸口,他以另一種方式解讀了人生,獲取了生命之永恒。“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虎門銷煙的英雄,卻因此造福人民而得罪洋人、得罪朝廷而被貶官,發(fā)貶到新疆。他掩藏了不得志的憤悶與被貶的悲涼,有的只是對于國家和百姓的大愛。他興修水利工程一坎兒井,開渠造田,造福一代又一代百姓。若是他寄情山水,消極避世隱居,走上文人騷客的老路,那人民便會失去了一個好官員。林則徐的經(jīng)歷說明:讓心中的大愛發(fā)揚光大,讓腦筋轉個彎,一切都將會獲得新生。
縱觀當今科技發(fā)展,蘋果不斷更新?lián)Q代,windows系統(tǒng)也不斷升級,只有懂得改變,才能不會被時代的洪沖走。
正如登山之路雖一條,可登山之法卻千千萬萬。面對無法改變的艱難和事實,我們可選擇變通的手法,另辟蹊徑來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飛躍,何樂而不為呢!(柴孟琦指導教師:孫延堂)
【修改與點評】
首先,文章對她的行為采取認同態(tài)度,認為是一種變通。然后,以自己對老人與海的理解(一反原有對老人與海的理解認為桑迪亞哥的捕魚是一個失敗)觀點新穎又不顯淺薄,然后又舉在逆境之中懂得變通的馬克吐溫例子,正面論述變通的好處。最后,再舉林則徐的正面例子聯(lián)系實際,拓展到我們身邊更新?lián)Q代事物,論證變通的必要性,增強了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