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察日記作文四年級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觀察作文經(jīng)典(4篇)
無論在學(xué)習(xí)、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chuàng)造性。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觀察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察作文 篇1
我家的魚缸里有四條可愛的小金魚,它們每天在魚缸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我很喜歡。
它們中有三只是紅色的,有一只是白色的,它們都有剪刀似的`尾巴,大大的眼睛,沒有牙齒的嘴巴。看到它們自由地游著,我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魚是怎樣在水中游泳,呼吸的呢?我悄悄地趴在魚缸邊仔細(xì)觀察,生怕驚動了它們,終于發(fā)現(xiàn),魚游動時先用腹上的鰭向前滑動,再用尾巴調(diào)整方向,它是用腮呼吸的,嘴巴有時一張一合地吐泡泡,當(dāng)我喂它們時,它們先用嘴巴碰一下,然后馬上吃起食物就游走了。當(dāng)它們在睡覺時,眼睛還是睜著的,因?yàn)樗鼈儧]有眼皮,所以它們在夢游啊!
小金魚可真是一群即可愛又充滿秘密等著長大的我們?nèi)ヌ剿餮芯磕兀?/p>
觀察作文 篇2
姑姑家里的魚缸里有十條金魚。它們在魚缸里游來游去,可愛極了!我想:這些可愛的.魚兒怎樣吃飯呢?
好奇心驅(qū)使著我,于是,我決定仔細(xì)地觀察它們吃飯。下午,我抓了一把魚食,扔在魚缸里,站在一旁看魚兒有什么反應(yīng)。只見七條小魚一看見魚食,便沖過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那三條大魚卻好像沒看似的,毫不在乎地游著,難道它們不餓嗎?我的眼睛瞪得更大了。原來,它們不是不想吃,而是保持高度地警惕。瞧,它向四周望了望,似乎已經(jīng)感覺到?jīng)]有任何危險了,才慢吞吞地游了過來。我想:小魚那么活躍,大魚卻如此警惕,這是為什么呢?
第二天,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喂魚,小魚還是那樣活躍,那樣無所顧忌;大魚雖然還是有些警惕,但已經(jīng)好多了,能比較放松地吃食了。
我想:也許是因?yàn)樾◆~太小了,還不知道什么是危險,大魚已經(jīng)長大了,也許已經(jīng)經(jīng)歷過死里逃生的危險,所以才如此警惕吧!
觀察作文 篇3
今天我和媽媽到菜場里去,我們買了一只大大的螃蟹。
大螃蟹長著兩只大鉗子,八只小鉗子,兩只眼睛鼓鼓的。真象一名又機(jī)靈又威武的蟹將軍啊!
我把它放在桌子上,它就連忙爬走了,真機(jī)靈!我用筷子去碰了碰它,沒想到它立刻把眼睛豎了起來,大鉗子也張開了,象做好了戰(zhàn)斗的`準(zhǔn)備。只見它盯著我,試探著碰了碰筷子,見沒什么反應(yīng),于是揮舞起它那兩把“大刀”似乎在向我發(fā)威。
這真是一只又機(jī)靈又可愛的螃蟹。
觀察作文 篇4
蝸牛總是背著漂亮精巧的小樓房,在潮濕的地方爬行尋食。說起它的小樓房,作用還真不小呢!遇到危險時,它就將身體縮進(jìn)小樓里;危險過去了,身體又伸出小樓外。每當(dāng)高溫干旱季節(jié),它便躲進(jìn)自由舒適的小樓里避暑夏眠。每當(dāng)晚秋季節(jié),它又開始搬家,常爬到石縫或鉆到地下隱居起來,躲進(jìn)小樓御寒冬眠。
蝸牛爬得慢是有名的,我想大該是它背著這么重的殼的緣故吧!它爬行時,會分泌出一條條白色的粘液。蝸牛的粘液用處可大了!在粗糙的樹桿上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爬行時,可變得滑一些;在直立或陡而滑的地方,又可以起到膠水一樣的作用,能牢牢把自己粘住。冬夏長眠時,躲進(jìn)小樓,分泌粘液,封住殼口,以抵御三九寒氣和烈日炎炎的酷暑,至第二年春天。
蝸牛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部長有兩對觸角,一對短,一對長。一對較長的觸角頂端,長著一對小眼睛。這對眼睛如同探測器,試探著周圍的情況,一有危險就報告總部,隨即縮進(jìn)殼內(nèi)。只要你輕輕碰一下,就會作出反映。蝸牛的'腹部肌肉發(fā)達(dá),它爬行時就是靠腹足作運(yùn)動的,一伸一縮,真有趣!
蝸牛喜歡吃一些瓜果和嫩葉,它爬得太慢又想吃到,總得廢一些周折。會不會在覓食途中因此而成為其它動物的美餐呢,我真為它擔(dān)心。
四年級上冊語文習(xí)作500字你留心觀察的事物
以前我曾養(yǎng)過蠶寶寶,在養(yǎng)蠶的活動中我還學(xué)到了很多知識,比如它的蛻皮。
那天,我回家打開放蠶寶寶的盒子。噢,桑葉干了,得馬上換掉。我跑到陽臺上,拿來了新鮮桑葉。我把桑葉一張張換下來,蠶寶寶似乎聞到了桑葉的芳香扭動著滾圓的身子紛紛爬了過來,圍著桑葉,沙沙沙地啃開了。突然,我發(fā)現(xiàn)其中一條與眾不同:身子呈淡黃色,頭上有一個透明的三角形。它仰著頭,不吃也不動。它在干什么呢?是不是病了。我馬上把它放在另一個盒子里,仔細(xì)地觀察起來。
不一會兒,只見那條蠶的頭上慢慢地出現(xiàn)了一道裂縫,那道縫漸漸地變粗從中鉆出來一個小腦袋。與此同時,頭前那個小腦袋沒有力氣垂了下來變得干癟了。對!它是在蛻皮。只見蠶寶寶的頭頻頻地左右搖動著使勁向前伸。可表皮并不很聽話,緊緊地粘住它的身子,蠶為什么要蛻皮?我決心弄懂它。我很快在課外書中找到了答案:原來孵出的蠶吃桑葉慢慢長大,當(dāng)身體受到表皮的限制時,蠶就要蛻皮。一般每隔一周蛻一次皮,一生共需4次。
這時蠶寶寶已經(jīng)從表皮里完全鉆出來了。獲得新生的蠶寶寶比以前更白了,更胖了。為了能吐絲做繭,蠶寶寶不謂蛻皮之苦,真是可敬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