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觀后感范文1200字(通用20篇)
近來常聽人說起電影《綠皮書》,叫好的人很多。所以我也找了個時間去看了一次。看了以后有一些感想,其實看的時候就很受感動,所以來寫一寫觀后感。是否高大上不必管,能夠直抒胸意足已。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1
沒看電影之前,我見過幾次宣傳海報,我以為畫面上的兩個人是父子關(guān)系呢。真是的,我怎么沒注意到一黑一白呢?我以為影片講的是父親如何開導(dǎo)孩子的故事。結(jié)果,看了才知道那兩個人之前是陌生人,兩個人是老板與打工仔的關(guān)系,并且是黑人雇用了白人,而故事發(fā)生在種族歧視還很嚴重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發(fā)生在種族歧視相對嚴重的美國南方。美國歷史上唯一一次國內(nèi)戰(zhàn)爭(American Civil War),就是南北戰(zhàn)爭(南方與北方的戰(zhàn)爭)。
19世紀工業(yè)革命傳到美國,美國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同時美國獲得了西部的大片領(lǐng)土,在西部接連成立新的州。每當(dāng)新州成立之際,就在該州內(nèi)發(fā)生容許或禁止奴隸制存在的斗爭。北方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要求在西部地區(qū)發(fā)展資本主義,限制甚至禁止奴隸制度的擴大,要求解放黑奴;南方實行的是種植園黑人奴隸制度,力圖在西部甚至全國擴展奴隸制度。這是美國南北戰(zhàn)爭的背景。
影片從男主角做保鏢的夜總會開始,那熱鬧、隨意的氣氛令我向往。后來男主角打工的夜總會要停業(yè)兩個月,男主角就需要另找工作,因為家里下個星期要交的房租還沒著落。急迫的時候,男主角甚至要把手表當(dāng)?shù)簟_@也許就是真實的美國人的生活,他們沒有多少儲蓄。但是從影片上看,他們并不焦慮,他們不過是聊一聊、想一想再去哪里掙錢而已。男主角后來經(jīng)朋友介紹找到一份做司機的工作,幫一個三人組合的室內(nèi)樂團開車,但要走很遠、要走很久,因為這個小樂團要從美國的北方到南方去做巡回演出。
在他們出發(fā)之前,組織巡回演出的唱片公司給了男主角一本“綠皮書”(Green Book)——美國黑人出行指南,上面列有黑人出行時可以吃飯睡覺的地方,因為那時的美國南方有很多旅館和餐廳是只限白人使用的。影片的名字由此而來。而他們使用的是兩輛綠色的凱迪拉克轎車,那綠色很鮮艷、很醒目,似乎是在述說著什么,或是在抱怨著,或是在抗議著。這也是本片的高明處之一。它并不高聲的吼叫,它只是用藝術(shù)的手法述說。綠書(Green Book),是源頭,是罪惡,是該被指責(zé)和攻擊的,但它只是書那么大的一個東西,從視覺上沒有綠車(Green Car)更有表現(xiàn)力。我很懷疑這部電影的原型故事中使用到的汽車不是綠色的,而影片中的綠車完全是編劇設(shè)計的。他們開著兩輛綠色的小車出發(fā)了,而影片的情節(jié)隨之一路展開。
那個雇男主角開車的黑人是個鋼琴家,他還有三個博士頭銜;而受雇開車的男主角是個粗魯率性的白人。黑人鋼琴家,雖然皮膚黑,但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修養(yǎng)、守規(guī)矩;白人司機,盡管窮,但很隨性、很快樂。兩個人要呆在一輛車里,要一起長途旅行,由此就有了很多文化上的沖突,產(chǎn)生了很好的故事。
當(dāng)他們到了肯德雞的故鄉(xiāng),男主角非常開心,因為可以吃上最新鮮、最正宗的炸雞。他買了一個全家桶帶上車,然后一邊開車一邊美美地吃起來。他不光自己吃,也勸鋼琴家吃,好東西要大家分享嘛,他就是這樣的大大咧咧、這樣的講義氣。而鋼琴家一臉嚴肅,他很拘謹,他要講究斯文,他又有些無助,因為他不知道在沒有餐桌、沒有盤子、沒有刀叉、沒有餐巾的情況下如何吃東西。在男主角的堅持下,鋼琴家不得不用手指接住一塊炸雞翼,小心翼翼地吃起來。他小口小口地吃,吃著吃著似乎也感受到了炸雞的美味。他吃完了,又不知怎樣處理剩下的雞骨頭。男主角就搖下車窗,把自已吃剩的雞骨頭扔出窗外,示范給他看。鋼琴家學(xué)著做了,讓自然的東西回歸自然。他沒想到生活還可以這樣隨意、這樣放肆、這樣開心。這時,電影院里發(fā)出了很多會心的笑聲(觀看這部影片,這種情況常有。這是一部喜劇,一部可愛的輕喜劇)。當(dāng)然,向車窗外仍可樂杯還是不可以的,所以鋼琴家堅持讓男主角把車倒回去,把仍出去的可樂杯撿起來。
鋼琴家克制、努力、事業(yè)成功,他有成就、有錢、待人彬彬有禮,但并不快樂,也不幸福。他說:過著演奏家的生活,到處走,難以安定,難以成為好的丈夫。他沒有家人,沒有親人。他高傲、刻板,看上去也沒什么朋友。而男主角雖然窮,雖然沒有大出息,但生活在他長大的地方,那里有他的妻子和孩子,有他的長輩和親戚,有一起長大的伙伴,還有很多熟人和朋友。當(dāng)圣誕節(jié)來到的時候,男主角的家里(House)人頭涌涌、熱熱鬧鬧,充滿人間的溫馨的煙火氣。生活過得是否幸福,不是有錢沒錢所能決定的。人除了需要錢,也需要愛情、親情、友情……,需要人之間的關(guān)愛,需要溫暖。
影片以音樂家巡回演出為線索,所以影片中有許多音樂表演的場景,其中的音樂都很棒,有的是低語,有的是傾述;有的是憤懣,有的是狂歡;有精湛的技巧,也有真摯的情感……;代入感極強,讓人感悟生活、感悟人生,讓人痛快。
影片的畫面也很美。美國有很美的自然風(fēng)光,駕車長途旅行可以很自然地把它們攝入畫面。那秋天的樹林,色彩斑斕,讓我想起在吉林長白山腳下從南坡向北坡穿行時駛過的公路。當(dāng)男主角去鋼琴家的住處應(yīng)聘的時候,他誤入了鋼琴家樓下的音樂廳。畫面上沒有觀眾的音樂廳,在明亮、柔和的燈光的照映下,是那么的寬敞、整潔、溫暖、寧靜、美好,那就是藝術(shù)的殿堂,是心靈的居所。
這部電影好,不在于高科技、大場面,它是一部簡單的2D片(在當(dāng)前科技高度發(fā)達的情況下,它只是一部傳統(tǒng)的有聲彩色片),它只是在細膩地用情節(jié)、用語言、用動作和表情在講故事。它講得是那樣自然,講得入情入理。影片也不靠俊男靚女作招牌,男主角是個中年大叔,大腹便便;其他角色也像是生活中應(yīng)有的樣子,絕不刻意夸張。所以讓人看著感覺親切和真實,就像身邊的人、身邊的事。
影片中的鋼琴家在面對白人的歧視時說:不要以貌取人。這個也是很重要的觀點。黑人與白人,膚色不同,很容易區(qū)分。但是否有教養(yǎng),是善良還是邪惡,是正直還是詭詐,是溫和還是暴躁,是達觀還是乖戾,是樂天還是心胸狹小……,就很難一眼看得出來了。影片所述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幾十年了,美國的種族歧視狀況應(yīng)該改善了很多了吧。黑人已經(jīng)可以當(dāng)選美國總統(tǒng),可以領(lǐng)導(dǎo)一大幫白人,就是明證。但以貌取人的問題,應(yīng)該依然是普遍存在的,在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現(xiàn)象。有些國人對白人總是高看一眼,其實白人也未必就高貴、就有教養(yǎng)、就優(yōu)秀。我第一次出國去澳洲,飛機一落地,我跟著大家向外走。在過道邊,我看到十幾個白人等在那里,手里拿著什么東西,眼睛望著我們,似乎在等著我們走完。我當(dāng)時很納悶,她們在等什么呢?后來想明白了,她們是清潔工,準備為客艙做清潔。澳洲當(dāng)然也需要清潔工,像中國一樣;白人也可以做清潔工,像黃種人一樣。膚色并不能決定一切,外貌也是。
一個人的相貌當(dāng)然也重要,賞心悅目總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內(nèi)在的東西。一個美女,可能空有其表;而長相怪異的馬云,卻能干得不得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此言不逮。
總之,這是一部好影片。花四十塊錢看一次,真的不貴。它是一股清流,是嘈雜、喧囂、浮躁中的一股清流。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2
聽朋友推薦新上映的美國電影《綠皮書》,就拖家?guī)Э诘娜ビ霸嚎戳艘粓觯貋泶笕诵『⒍急娍谝辉~的說好看,故事情節(jié)曲折生動,演員表現(xiàn)自然真實,感情表達細膩溫暖,連路上的風(fēng)景都秀美迷人,確實值得一看。
故事發(fā)生在上世紀60年代,彼時的美國還處在白人至上、黑人備受歧視的時代,當(dāng)時專門出版了一種小冊子“綠皮書”,指明哪些旅店和餐廳可以讓黑人入住和就餐,電影名《綠皮書》就來源于此。男主一唐雪利是一位著名的黑人鋼琴家,為了到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回演出,要雇傭一名白人當(dāng)司機兼保鏢。男主二托尼是一位來自底層社會的白人,脾氣暴躁,舉止粗魯,為了掙50美元生活費,一口氣吃掉了26個漢堡。一個是工作所需,一個被生活所迫,兩人搭檔開始了一段為期數(shù)月的南下之旅。
唐雪利很有修養(yǎng),待人做事優(yōu)雅有禮,希望通過音樂改變?nèi)藗儗谌说牟还捶āM心岽蟠筮诌郑痪行」?jié),習(xí)慣于靠拳頭解決問題,并且對黑人也存在歧視心理。兩個不同膚色、不同階層、不同性格的人同乘一輛車旅行,鬧出了許多時而讓人心酸、時而讓人捧腹的橋段。
兩人經(jīng)過路邊小店,托尼去買東西,順手牽羊拿走了一塊擺在門外、供游客自行付錢購買的精美石頭。唐非常生氣,嚴詞要求托尼返回歸還。托尼雖然理虧,卻嫌唐小題大做,一邊答應(yīng)一邊悄悄地把石頭藏了起來。
兩人經(jīng)過炸雞店,托尼興奮地買了很多炸雞,邊開車邊大快朵頤,還熱情地邀請?zhí)埔黄鹣碛谩A?xí)慣于在餐桌前規(guī)規(guī)矩矩就餐的唐,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直接用手抓著油乎乎的炸雞吃。但托尼執(zhí)意相勸,一只手握著方向盤,一只手舉著炸雞遞到唐的面前。唐扭扭捏捏翹著手指吃起了炸雞,驚喜的發(fā)現(xiàn)味道還不錯。
兩人南下到達一所豪華的莊園。莊園主人熱情地接待了唐的樂隊,賓客們也都很有禮貌地欣賞了音樂家們的精彩表演。表演結(jié)束后,唐想用洗手間,莊園主人卻拒絕他使用客用洗手間,只讓他用院子里一個簡易棚子搭建的茅坑。為了維護尊嚴,唐寧愿長途折返回賓館如廁。
巡演的最后一站是伯明翰。演出規(guī)格很高,賓館富麗堂皇。然而,作為演出主角的唐,卻被安排在一間狹小的儲藏室休息,并且因為是黑人不能進入餐廳用餐。唐忍不住想中斷演出拂袖而去。但是,完不成巡演任務(wù),按照合同,他們將拿不到尾款,托尼也會遭受損失。唐對托尼說,“我聽你的,你讓我留下我就留下。”幾個月的朝夕相處,托尼已經(jīng)被唐的高尚品格和勇氣所折服,此時的托尼,不再計較拿不拿得到錢,他帶唐憤然離去。
圣誕夜,兩人風(fēng)雪兼程趕回紐約。唐遣散了管家,獨自呆在家里,看著托尼“撿”回的石頭若有所思。托尼和家人歡聚一堂,想起孤單一人的唐,悵然若失。影片的最后,唐鼓起勇氣來到了托尼家,受到了托尼一家的熱烈歡迎,托尼的妻子悄悄地在唐的耳邊感謝他替托尼潤色代筆家書。這一刻,白人、黑人,窮人、富人,精英、草根,彼此達成了和解,同時,他們每個人也和自己達成了和解,和這個世界達成了和解。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3
電影講的是一個白人平民給黑人精英當(dāng)司機兼秘書的故事,有關(guān)友誼、有關(guān)尊嚴、有關(guān)種族。故事很幽默、很感人也很深刻,有太多值得發(fā)掘的地方,先安利一波。
因為時間原因,我只談?wù)劗?dāng)看到主角唐雪莉拒絕表演那個片段時我想到的東西。
美國白人對黑人的歧視由來已久。電影設(shè)定的背景是1960年,那時候種族歧視問題還相當(dāng)嚴重,黑人的權(quán)利得不到保障,而且越往南部越恐怖(實際上對黑人的歧視至今仍深刻存留在很多美國白人的心里)。
唐雪莉(黑人精英),擁有禮儀學(xué)博士學(xué)位的鋼琴演奏家。在紐約混的風(fēng)生水起,跟肯尼迪成為了好朋友,但是因為他是黑人,總是或多或少受到不公正對待,所以他決定去南方溜達一圈,找找刺激,讓自己可以有勇氣直面這些不公正——當(dāng)尊嚴被無視,要改變的不是別人的心,而是自己的心,不是靠著自己的禮儀和涵養(yǎng)而一味退讓,而是在被侵犯時有勇氣反擊。
而在現(xiàn)實中,一般大多數(shù)人選擇隱忍并不是因為不想硬剛對方,而是因為剛不過。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唐雪莉一樣,進了局子可以讓總統(tǒng)撈自己。這中間的不少人雖然還沒有取得唐雪莉一樣的成就和地位,但都有著跟唐雪莉一樣的信念:用實力去贏得尊重,用成就去回擊那些歧視、詆毀、傷害他們的人。
理智總是告訴他們,跟對方爭一時口快或是發(fā)生沖突并不能改變對方的看法,也不能解決矛盾,或者不能給對方以實際且深刻的打擊。所以他們常常對冒犯或是傷害自己的行為進行冷處理,當(dāng)做什么都沒發(fā)生一樣,卻變得比以前更加努力。
以前,我覺得這種思考方式類似于阿Q的精神勝利法,覺得受到不公或欺負就應(yīng)該反擊,選擇逃避等于懦弱,所以有點瞧不起這種思考方式。但后來我才明白其實兩者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阿Q是在想象中完成了報復(fù),而前面所描述的選擇隱忍的人則把受到的打擊和傷害轉(zhuǎn)化為取得進步的動力,并采取行動。
這些人善于把負面的事情與情緒化為前進的動力,因此他們往往對成功有更深的渴望,有強大的內(nèi)驅(qū)力。但可以預(yù)想的是,這些人也往往背負著巨大的壓力。
當(dāng)他們真的有這樣的資源和能力給當(dāng)初傷害自己的人以實際和深刻的打擊時,他們卻往往不會這么做。因為他們已經(jīng)把傷害過自己的人遠遠地拋在了身后,再也不會有交集。甚至有些人會選擇遺忘甚至感恩曾經(jīng)的傷害。
我佩服這樣的人。
但是,一味隱忍完全不會發(fā)火,把所有東西都裝在心里,通常如果被別人認為是一個不會發(fā)火且沒有立場的人,那么別人就很容易把火發(fā)在這個人身上,把他當(dāng)作出氣筒。
所以面對不公,一定要“發(fā)火”,不一定能讓正義得到伸張,最起碼向別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場。總的來說,在缺乏力量的時候,戰(zhàn)略隱忍是必要的。
說的糙些:面對不公,打得過當(dāng)然要打;打不過,可以先跑但也得回頭罵兩句。
這樣才是一個可愛且有魅力的好人。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4
開頭因為俱樂部關(guān)閉了幾個月進行裝修,所以保鏢托尼暫時失業(yè)了。但他意外的得到了一份待遇不錯的差事,載一個黑人鋼琴家唐·謝利前往歧視最嚴重的美國南部進行巡演。出發(fā)前,托尼得到了一本綠皮書,本電影的片名就以這種不顯眼的方式出現(xiàn)了。
從電影里我們能夠明顯的感受到,托尼和謝利越往南歧視越嚴重。在電影里,黑皮膚的謝利可以在白人餐廳演出收獲掌聲,但是他被禁止使用餐廳、更衣室和洗手間。因為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南部,有很多餐廳是不允許黑人用餐的。他們常常把餐廳搬到了車里,連上衛(wèi)生間都要仔細規(guī)劃,所以才要用到這本黑人旅行者綠皮書,去尋找一些可以供黑人居住和用餐的地方。
看起來“綠皮書”出版的背景里充滿了壓迫和苦難,但電影《綠皮書》卻沒有散發(fā)太大的怨氣。比起那些偏執(zhí)的白人,謝利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優(yōu)雅。他被人欺負以后用音樂釋放他的怒氣,他甚至對有點粗暴的白人托尼說:“你永遠不會以暴力取勝,只有保持尊嚴才能獲勝。”
你以為電影要開始說教了嗎?其實沒有,這部電影的導(dǎo)演時刻給你綁著血壓計,發(fā)現(xiàn)你血壓升高情緒過濃的時候,就給你來一顆降壓藥。而消除矛盾給我們降血壓的方式,就是粗暴散漫的托尼和儒雅傲嬌的謝利之間發(fā)生的化學(xué)反應(yīng)。
托尼是個美籍意大利人,他也是個寵妻狂魔。雖然性格暴躁喜歡打架,但是當(dāng)他吃了26個漢堡贏了錢后就立刻交給妻子。寫的信雖然笨拙,但還是很用心的,用他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妻子和孩子的思念和溫柔。而謝利除了優(yōu)雅以外還有一點傲嬌。
車里吃雞的情節(jié)我就不細說了,看托尼是怎么一步一步把高傲的鋼琴家,調(diào)教成在車里啃雞腿的吃雞少年的。說到謝利為什么遇見托尼以前從來沒有吃過炸雞呢?是因為他不愛嗎?不是,其實是因為心理戒備過度。因為世界上有黑人就喜歡吃炸雞的刻板印象,所以他偏偏不吃。謝利以前一直在刻意回避這些偏見,以至于最后使他迷失了方向,覺得自己既不夠白也不夠黑。是托尼在教會他放下這些戳人的目光,真正的做自己。而謝利也在一點點的改變托尼,讓他學(xué)會用更美好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善良和愛。
就像維克多·雨果·格林在綠皮書這本指南里面寫了一句很有名的話,“在不久的將來某個時刻,將有一天不必發(fā)布本指南,那時候我們作為一個種族在美國擁有平等的權(quán)利和特權(quán)。”
《綠皮書》幫我們找到了一種全新的打開方式。它用這種凝望的鏡頭消除了沉痛,用爵士樂酒吧里的演奏表達了一種身份的自由。它用糖紙包裝“歧視”,不試圖改變什么讓全世界都愛吃,并且能從甜味中,嘗到一點世界本來的味道,這樣就夠了。
平等和自由是每個國家和每個人所向往的,即使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也不能完完全全做到平等和自由。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nèi)绾巫ゾo“方向盤”,還需要每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和人生智慧。“消除歧視、崇尚自由”一定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旋律!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5
在一眾好評聲中去看了這部奧斯卡最佳電影,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沒有顏值爆表的俊男美女,卻會讓很多人看完之后會心一笑或是潸然淚下,可能最本真的人性的碰撞已經(jīng)足夠精彩。
故事以黑人種族歧視為主題,圍繞一場巡演經(jīng)歷展開。黑人鋼琴家為前往種族歧視最為嚴重的南方巡演,高薪聘請了一個“能解決一切麻煩”的白人做全程司機,于是高冷鋼琴家和胡說藝術(shù)家便展開了一場公路旅行,而綠皮書是一本專門為黑人而寫的旅行指南,標注了各個城市中允許黑人進入的酒店和餐館。
白人司機托尼原本處在社會下層靠體力謀生,愛耍小聰明,愛占便宜,頭腦靈活,身體強壯,很典型的世俗形象,但這并不妨礙他也是一個愛家的人,明明看起來吊兒郎當(dāng)浪蕩灑脫的人因為家人的存在不得不去賺錢,即使是干一些自己并不喜歡的事,所以這才有了他和黑人鋼琴家雪利的交集,而他原本也是對黑人有所偏見,曾經(jīng)扔掉自己家里黑人用過的杯子。而博士雖然是擁有著財富和地位的偉大鋼琴家,身份高貴,涵養(yǎng)深厚,可以說是超脫世俗的理想形象,但還是逃脫不了別人對黑人的偏見和歧視。所以兩人從某些方面來說,勢均力敵,都對這個世界有著無可奈何的一面。
在旅行剛開始,兩個人就只是單純的雇傭和被雇關(guān)系,互相看不順眼,但一個因為涵養(yǎng),一個因為利益,卻又不能做出什么出格傷人的事,這樣的關(guān)系顯得微妙而有趣。第一場演出順利進行,托尼在窗外看博士的演奏看的津津有味,后來在給妻子的信中說道,他就是一個天才。在前往下一個演奏地途中,在播放一首黑人音樂時,托尼因發(fā)現(xiàn)博士不認識其歌手而大驚。黑人歌手似乎是一個稀有物種,而同為音樂家的博士卻不認識。而他們在雨夜被扣押,博士向肯尼迪的弟弟求救被放后,故事也進入了全片的高潮。當(dāng)托尼吐槽博士太做作后,博士終于爆發(fā)下車,說出了他一直以來的憋屈:如果我不夠黑,不夠白,也不夠男人那你告訴我,我是誰!作為一個聰明人,托尼也馬上理解了博士說的話的含義,知道了博士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打破那種族差異,至此,我想托尼已經(jīng)能夠從人性的角度去對待這位孤獨的鋼琴家,而不是以膚色人種。作為一個排除在白人和黑人外的第三人群,博士是孤獨的,但他卻還堅守著,孤獨的向前。就像托尼后來說出那句:孤獨的人最難邁出第一步。
在最后一站,邀請者因為黑人身份拒絕了博士進堂入餐的要求。而這里托尼和博士的性格似乎因為那場對話發(fā)生了巨大轉(zhuǎn)變:托尼變得更在乎大局了,而博士卻開始爭取自己的利益。由于邀請者的堅持,博士也強硬的放棄了演奏,轉(zhuǎn)頭和托尼去了一個黑人酒吧。隨著女老板的“挑釁”,博士的一曲爵士讓他找回了那種可能從未有過的做黑人的快樂。
故事結(jié)束時,本以為不想和托尼家人一起過圣誕的博士最后還是去了。一場旅行似乎讓兩個截然不同的人有了交集,甚至成了能夠互相理解的朋友。有時候,膚色只是表面的,偏見也是因為自己的無知,真正能夠改變?nèi)朔N歧視的,可能恰恰是人性的美好。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6
趁著中午午休的空檔,和好友跑去影院看了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Green Book)。出了影院,似乎還沉浸在雪利博士的笑容當(dāng)中,莫名還覺得他有點帥。這是一部黑人題材的電影,種族歧視便是它的標簽。前些年看《當(dāng)幸福來敲門》看得我熱淚盈眶,《肖申克的救贖》里面黑人瑞德的形象也是深入我心,所以對于看《綠皮書》我還是心懷期待的。
好在,不會太失望。雪利博士的出場,相當(dāng)驚艷,托尼形容他是個酋長,金燦燦的服裝加上金燦燦的掛件,配上高大豪華的座椅,的確有著一城為王的風(fēng)范。但他也僅是他自己音樂世界里的統(tǒng)治者,在那個房間里,他是王,一個孤單的王。出了房間,他是西裝革履、舉止優(yōu)雅的紳士,是永不能改變膚色的黑人。一路向南,他所有得體的舉止、得體的語言、得體的穿著都是他讓人質(zhì)疑的對象。
在路上的一個農(nóng)場,所有跟他同膚色的人在烈日的炙烤下,用鋤頭翻著已經(jīng)干裂的土地,他們看著他,他看著他們,一場巨大的波瀾壯闊的內(nèi)心戲碼已經(jīng)上演。
在僅供黑人居住的旅館,跟他同膚色的人喊他幫忙,并被嘲笑穿著管家的制服;在小鎮(zhèn)上的一家高級服裝店,店主并不愿意他的衣服賣給黑色膚色的人;在俱樂部,被人欺負挨揍已是他見慣不怪的場景;即便是在大雨滂沱的晚上,警察也可以呵斥他下車接受盤問;甚至是為人演出,卻不讓進廁所和餐廳......但是他依舊跟托尼說,你永遠不能以暴力取勝,只有保持尊嚴才能取勝。
在那場傾盆大雨中,雪利博士眼含熱淚喊出的那一句,我不夠黑,也不夠白,還不夠男人,那么我是誰?這就像一句靈魂的拷問,直逼觀影者的心靈。對于他的遭遇,我們感同身受,但是真的也處于那種境遇,我們會做什么呢?以沉默,以淚水,以同情,也或許都不是答案。
永遠都是在鋼琴表演后職業(yè)微笑的雪利博士,到后來發(fā)自內(nèi)心的微笑,才發(fā)現(xiàn),原來真誠,有著擊垮一切的力量。尤其是在橘鳥俱樂部,當(dāng)只彈斯坦威鋼琴的雪利博士,走向了一架老式鋼琴,全民共舞,是音樂的力量,也是人性的溫暖,這或許是雪利博士自出生之后,最肆意飛揚的一次大笑吧。
再來看托尼。托尼有個幸福的家庭,但卻因為收入問題,不得不收起自己的有色眼鏡,給雪利博士開車。他心有城府卻又大開大合,他守住底線也經(jīng)得起別人的托付,你看他教雪利博士吃炸雞,簡直就是KFC最好的廣告,雪利博士仿佛一個大家閨秀似的去撕咬雞腿、往窗戶外面丟雞骨頭的場景再現(xiàn)了兩個人的調(diào)皮可愛。托尼從一開始只為每周125美元干活,到后來多番為他兩肋插刀,再到后來回家團圓和家人過圣誕節(jié)時的莫名安靜,都是友誼升溫的見證。影片中,除了托尼所表現(xiàn)出來的溫暖之外,回家過圣誕節(jié)的路上,警察提醒后車車胎癟了也是劇中一個溫暖的點。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帶著一樣的面具;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像想象中那么糟糕。
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害怕邁出第一步。而往往,邁出了第一步,就讓后面的路有了轉(zhuǎn)機。一部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值得一看。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7
這是一個關(guān)于兩個男人的故事,是托尼和雪利的故事,是黑人和白人的故事,是關(guān)于靈魂的故事。1962年的紐約夜總會,歌舞升平,是上流社會的紙醉金迷。托尼天生的“胡說藝術(shù)”讓他在此處如魚得水。
意外的失業(yè)和業(yè)界的好名聲,讓托尼在捉襟見肘的時候,被生活推了一把,推到了雪利這位黑人鋼琴家身邊,成為了他巡回演出時的專職司機。
此后,一輛車,一本綠皮書,一個黑人和一個白人,開始了一段通往南方巡演的旅途,亦開啟了兩人人生新的篇章。一個是從不為生活設(shè)限,恣意而任性活著的白人混混;一個是內(nèi)斂沉穩(wěn)謹小慎微,恪守規(guī)則而活的黑人鋼琴家,膚色的分明和性格的強烈碰撞,讓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注定不平凡。
就像托尼第一次見到雪利彈奏鋼琴曲時,眼神里的震驚。那個在舞臺上演奏鋼琴曲的人,仿佛閃著光,觸動了托尼的心,那一刻的他一定覺得雪利是這世間最棒的鋼琴家。認識一個人,從打從心底的欣賞開始。
兩人通過每日的朝夕相處和溝通下,托尼更加了解到雪利與常人不同的喜歡思考,追求平等的,高尚的靈魂,它不會因為深色的皮囊而失色。在這個過程中兩人拋去了世俗的種族歧視,形成了一次互相的救贖,給予了彼此間的平等和尊重。
那是最后一場演出,雪利在儲物間換好演出服,可當(dāng)他要在餐廳用餐時,卻被服務(wù)生阻攔了,他們說這是舊俗是規(guī)則,不能讓黑人進來;托尼看見這一幕,想要來解決,卻被服務(wù)生的話觸怒了,就在他要動手的時候,雪利說,“我聽你的,你若要我演出,我就演出。”托尼搖了搖頭,放開了服務(wù)生,“我們走吧。”他們來到一家黑人俱樂部,托尼說,“今天,你守護住了自己的尊嚴。”在黑人俱樂部里,雪利放下架子,融于音樂,放縱恣意,是心靈的釋然。在這個平凡又熱鬧的小酒吧里,博士終于找回了原本屬于他的快樂—-做最真實的自己。他有非凡的才華,而且被他人所承認,無論是白人還是黑人。他對不公正的待遇不在隱忍,開始反抗,他渴望打破人們的種族歧視觀念,得到自己應(yīng)有的尊重,他不再壓抑自己,從而真正找回了心靈上更多的快樂。
在回家的路上,當(dāng)他們再次被警察攔下,以為又是一場麻煩,卻得到了一次善良的提醒;在托尼體力不支的時候,雪利親自開車將他帶回了家;到最后他接受邀請去托尼家過圣誕節(jié),他們熱情擁抱……
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們成為了朋友?從什么時候開始,他放下刀叉用手吃炸雞?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學(xué)會忍住情緒?從什么時候開始,那個連黑人用過的杯子都要丟掉的人,在餐桌上喝止好友稱呼他們?yōu)楹诠?從什么時候開始,高高在上的他學(xué)會低頭,隱忍獨孤的他學(xué)會交流?
朋友是什么?是我們打從心底里欣賞彼此,在漫長的旅途中,讓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正如這部電影,兩人能夠有幸相遇,摘下原有的“有色眼鏡”看待彼此,打破當(dāng)時的種族歧視的看法,真正的理解彼此。偉大的友情一定是靈魂的交融,他們能走進彼此心底深處,共同成長。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8
一個擁有雙博士學(xué)位黑人鋼琴家雇傭了一位粗鄙貧窮的白人做司機,去種族歧視很嚴重的美國南方巡演,于是一系列矛盾沖突就此展開。黑人鋼琴家唐。雪莉上層出身,教育良好,富有天才,拿了兩個博士學(xué)位,鋼琴演奏全國聞名。但這黝黑的皮膚帶給他與白人構(gòu)成的上流社會的隔閡,又無法和普遍貧窮落后的黑人同胞相融合。于是他像困在一座城堡中的孤獨的國王,痛苦自知。托尼。李普,意大利裔美國人,生活拮據(jù),吹牛鬼混,粗魯圓滑。但至少在種族觀念嚴重美國社會中,還不至于被歧視和侮辱。當(dāng)雪莉開出優(yōu)厚的條件征集一名司機陪他去南方巡回演出時,托尼放下了對有色人種的成見,爭取到了這份工作。
當(dāng)兩人在一輛車上行駛,矛盾沖突就不可避免。雪莉看不慣托尼粗陋的行為習(xí)慣,托尼看不慣雪莉的膚色黑黑還要拿著上層社會的所謂教養(yǎng)和精致。雪莉看不慣托尼抽煙,說大話,賭博,貪便宜等壞習(xí)慣。而托尼覺得你個黑人還裝什么優(yōu)雅。硬把炸雞塊塞到從下就用刀叉吃飯,講究形式和禮儀的雪莉手里。而雪莉也慢慢接受了從前不屑一顧所謂下層社會的率真的粗鄙行為。
隨著兩人的磨合和相互理解,彼此慢慢接受了對方。但沖突和意外還是接踵而來。雪莉為白人上流社會追捧,但卻不被允許和白人住一個賓館,用一個廁所和試衣間,在同一個餐廳吃飯。酒吧的混混,公路上巡邏的警察也找雪莉的麻煩。放在當(dāng)過夜總會領(lǐng)班的托尼那里總能設(shè)法化解危難。雪莉用正直要求和教育托尼。當(dāng)托尼在無人售貨亭揣了塊玉石放口袋時,雪莉嚴令托尼放回去;當(dāng)托尼把飲料杯扔在公路上時,雪莉不容妥協(xié)地要求托尼把車倒回去,把杯子揀起來。通過一路陪伴,兩個男人培養(yǎng)出很深的友誼和感情。雪莉博士指導(dǎo)托尼寫給妻子的家書,使得接到信的妻子熱淚盈眶。
綠皮書是美國種族歧視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的年代,給黑人司機的工具書,他標明了哪些旅館允許住黑人,哪些飯館可以接待黑人等。影片用綠皮書做名字頗有意義。
電影節(jié)奏流暢,情節(jié)步步遞進,戲劇的張力恰到好處,演員表演上乘,調(diào)子溫暖光明。最終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男配角(阿里飾演的雪莉),和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三項大獎。可惜的是維果飾演的玩世不恭,痞里痞氣,粗魯冒失,實則內(nèi)心善良男主角托尼沒有得獎。很佩服維果把這樣一個混跡于社會底層中年男人演地活靈活現(xiàn)。需要說的是,電影里所有演員的表演都很優(yōu)秀。
電影有個光明溫暖的結(jié)尾,作為老板的雪莉開車把疲憊不堪的托尼送回家,剛好趕上家庭的圣誕聚餐,托尼開始變得文明精致了不少。雪莉勇敢地堅持了自己,挑戰(zhàn)了種族歧視依然嚴重的南方社會。愛心,寬容,妥協(xié)和堅持原則,使得社會歧視有色人種的習(xí)慣勢力有所退卻。雪莉和托尼成為好朋友,并拜托了內(nèi)心的孤獨。總之,這是一部暖心的電影,藝術(shù)上乘的電影,有教益和值得咀嚼回味的電影。奧斯卡獎的加持一點不過分,我給9。2分。(豆瓣8。9分)屬于絕對要看的電影。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9
美國電影《綠皮書》講述的是黑人鋼琴家唐·雪利與白人司機托尼·利普之間的故事,值得一看。
故事發(fā)生在1962年的美國,男主角托尼·利普,意大利裔白人,生活在社會底層,整日為了生計而奔波。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討厭黑人。影片開頭,展現(xiàn)出利普為了生存而玩的小伎倆:為了搭上吉奧,他將吉奧的帽子藏起來,之后又免費交還。這不禁讓我聯(lián)想到《天人之際》里作者薛仁明用的一個詞:狎侮。他寫到:“狎侮不等于霸凌,劉邦會鬧別人,但不會霸凌。霸凌跟鬧很不一樣,霸凌是會傷到對方的,可是鬧最多只是把對方搞到哭笑不得而已。”“會狎侮的人,外表看來,常常沒半點正經(jīng),可當(dāng)他嚴肅起來,卻比誰都更正經(jīng)。”或者可以說,托尼就是一個混混,痞子。“像這種人,在不正經(jīng)的背后,某些關(guān)鍵時候,反而會有一種異常的能量。”
托尼是一個有底線的人,為了維護這份底線,他不惜出手!由之后的三個情節(jié)可以看出:①唐的仆人想讓托尼提行李,被托尼直接拒絕;②接待方故意刁難,隨意準備了破舊的一架鋼琴,而為了唐要求的斯坦威鋼琴,托尼在溝通不通的情況下直接出手;③當(dāng)警察挑釁:“意大利人就是一半的黑人”時,直接動手。由此可見,托尼是勇敢(雷厲風(fēng)行)型稟性——優(yōu)勢:敢想敢干;弱點:盲目沖動。
男配角唐·雪利,黑人鋼琴家,做人做事一板一眼:擁有心理學(xué)、聲音學(xué)、禮儀藝術(shù)學(xué)三個博士學(xué)位。故事發(fā)生在美國黑人民權(quán)運動期間,“綠皮書”的全名叫《黑人汽車旅行綠皮書》;如果沒有它,黑人在美國南方將寸步難行!因此,當(dāng)唐決定去南方巡回演出時,白人托尼以其“與生俱來的解決能力”被唐選中。而唐之所以要去巡演,是試圖改變南方白人對黑人的偏見。
托尼這樣向妻子描述對唐的第一印象:“高高在上的坐著,穿得像個酋長。”唐具有極高的音樂天賦,由此獲得了名與利,也造就了他的高位心態(tài)。他雖然擁有心理學(xué)博士學(xué)位,卻與哥哥斷了往來,他自找臺階的認為這是“音樂家的詛咒”;婚姻失敗,他對前妻的評價是“語法糟糕,很善良。”唐對于路邊農(nóng)場里勞作的黑人漠不關(guān)心,他所在意的只是巡演怎樣持續(xù)下去;他遇到不公選擇的是“忍”,最終,在托尼拳打警察,兩人被關(guān)警察局后;不得不亮出底牌——司法部長肯尼迪。“忍”是有極限的;在最后一場演出之前,唐決定不忍了,“要么我在餐廳吃飯,要么取消演出。”在對方的強勢堅持之下,唐取消了演出。使得巡演以失敗告終。
唐看不慣趴在地上與黑人司機玩兒牌的托尼,他說:“他們的出身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你不一樣!”其實,這也是在說他自己!唐一直覺得自己與其他黑人不一樣,然而,殘酷的現(xiàn)實教育了他,與其去企盼南方的白人改變觀念,不如勇敢的走進黑人酒吧,為他們演奏獲得認同來得實在。
最后,唐在托尼的鼓勵下勇敢的邁出了第一步,走出了孤獨;托尼也在唐的幫助下不再沖動。二人成了一生的朋友。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10
先看了《觸不可及》,所以大概會在主觀上完全的偏向,其實反應(yīng)的方向不盡相同,綠皮書會更加偏向于現(xiàn)實處境的反映,悲涼無奈的現(xiàn)實。
唐·雪利,一名鋼琴家,說來諷刺,因為黑人身份竟然不能彈奏自己最愛的古典樂,算是因為膚色,被迫轉(zhuǎn)向流行樂的領(lǐng)域。他是為了什么呢,在這個不被人尊敬的年代,幾近對于整個制度發(fā)起沖擊,算是維護自己的尊嚴,維護自己的體面。可是這樣的一份體面,終究是不堪一擊,白人宴會上的邀請更多的是為了裝點,所謂的尊敬也只是限于舞臺。更多的人不過是為了提升一種格調(diào),所謂的情感所謂的經(jīng)歷,在他們眼里,一文不值。大概他們都沒有托尼能夠聽懂其中的曲折,可能都沒有托尼那般感受,彈琴時候的雪利,譬如神明。
托尼呢,因為膚色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尊敬,可就像是他所說的,他所住的街區(qū),仿佛祖祖輩輩都在這里,混亂,擁擠。似乎并不是別人所想象的優(yōu)渥的生活,更多的人,也不過是在底層掙扎,在泥濘里生活。
他們啊,去到了南方巡演,所謂的巡演,究竟是為了什么呢,其實我想了很久也沒有明白。
放棄了優(yōu)渥的工資,去到了薪金抵不上的地方,最終,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種侮辱,是一種人格上的貶低。是一種經(jīng)歷,還是說,去感受更多的同胞的生活,畢竟他不可能舍棄掉自己的膚色,他所經(jīng)歷的,盡管已經(jīng)所謂的受人尊敬,所過的生活依舊不算如意,生活中受盡指責(zé)。
那么更多的同胞呢,那群在田地里辛苦工作可能都沒有辦法養(yǎng)活一家人,在工作的間隙里,望向他的同胞呢。過得,大概是更為掙扎的生活,所謂的逃離,所謂的遠離,更多的也都是自己的一廂情愿吧。不愿意被刻板的印象所束縛,可這世間,沒有人能夠逃離刻板印象,沒有人能夠逃離別人的成見,更何況,有的時候印象又何嘗不是一種正確。就像是炸雞,就像是爵士,就像是所謂的對于現(xiàn)況的接受。有的是我們可以酌情接受,有的是我們可以給予這個世界一部分的改變。
就像是相處久了他們一定會對于對方會有一定的影響,會去接受不再流水化的寫信,會去接受文雅化的表達,會去壓抑自己的脾氣,不再只是任由釋放帶來一種無謂的傷害。
他也會去接受所謂的不會接受的飲食,會去抨擊別人并不公平的對待,會去接受不是施坦威的鋼琴,接受音樂最初的樣子,只是帶給人們歡樂。會去擁抱家庭,會去接受溫馨,會去邁出自己的舒適圈,去尋找一種并不孤獨的人生。所謂潛移默化的改變,他們會意識到,可能也不會感覺到,只是帶給彼此的,是一生的朋友,永遠不會忘記的,一路上的陪伴與依靠。
這樣一段旅程,對于彼此改變很多,算是,見到了世界,見到了人生。給予我們自身的呢,是世界的殘酷與真實,是世界本來的樣子,生活在路上,境遇在人生,如果說曾經(jīng)有一段經(jīng)歷能夠讓我們就此改變心中的偏見,改變固有的成見,又何嘗不能在路上。
所謂的綠皮書,是諷刺也是嘲笑,所謂的區(qū)分所謂的對待,所做的也都不過是無謂的堅持與固執(zhí),世界所有人,哪有什么分別。區(qū)分帶來的,大抵是心中的自卑與刻意打壓的結(jié)局,本不該如此。從來不該如此。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11
我一開始看到這部電影時,覺得這個電影一開始這么混亂,那后面不會更亂吧!我提著好奇的心把這部電影看完了。
在以前的美國中有很多的黑人,他們在社會中是沒有地位的,他們經(jīng)常會受到白人的歧視。在電影的開始托尼是一個街頭混混,他也是一個十分歧視黑人的人,在他妻子請了兩個水電工到家里來修水管,修完后倒了兩杯水給他們喝,被托尼看到了,托尼雖然沒有正面表面表達出來而是在他們走之后把他們喝過的水杯丟進垃圾桶中,他妻子倒垃圾時看到了也只默默地把杯子撿起來。后來因為要賺錢去給黑人唐雪莉博士當(dāng)司機兼保鏢,一開始唐雪莉一直嫌棄托尼十分吵,在一次演出后,車子在加油站停下時,托尼看到一塊玉石,托尼看了看地上有一塊于是撿了地上的那一塊放在了自己兜里,這一幕被唐看到了,于是他教育托尼去付錢,就這樣托尼在唐的一步步教育下從一個混混變成了一個有著正義感的人,最后一場演出因飯店老板對黑人的歧視,他們沒有演,他們到了橘鳥酒吧,那是一個黑人酒吧,唐在那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快樂和自在。回到那個紐約后,唐和托尼成了朋友。
在唐和托尼的八周的巡演中,都努力去改變對方。唐是一個外表十分溫文,高雅的人,但內(nèi)心十分復(fù)雜的人。托尼是一個外表十分大大咧咧,十分暴躁的人,但內(nèi)心十分細致善良。他們兩個人都沒有要改變對方原來的樣子,都在默默的改變對方,唐在各方面比如教會他了不能偷東西;在亂扔垃圾時,會把車倒回去讓他把垃圾撿起來,在沖動時要忍住,不要亂動手;托尼會在一些時候給唐一些建議;在唐有危險時去救他;在唐失落時給他開心比如在一開始的唐沒有吃過炸雞,托尼買了一桶全家桶會和唐去分享;在白人酒吧救唐。唐所見證的種族歧視程度遠比他所想的更加過分:只準入住黑人酒店,不被允許上白人衛(wèi)生間,不允許試穿西裝,不允許和白人同桌吃飯……這一切都在一點點擊垮唐的內(nèi)心,也在慢慢改變托尼的立場。托尼也從剛開始的煙不離手,臟不離口到后來為唐戒掉了煙,臟話也漸漸變少了。當(dāng)唐被白人混混在酒吧暴揍著,托尼丟下手中的披薩跑到酒吧救了滿臉傷痕的唐,唐聲音顫抖著說:“我只是想喝點酒。”后托尼開始了對唐改觀和同情,開始覺得種族歧視的可怕也漸漸的開始對種族歧視的淡化。
在最后的圣誕夜上托尼在家庭宴會上唐的突如其來讓托尼感到十分的驚喜,唐一開始覺得托尼的家人不歡迎他,但后面的又是讓位置又是拿盤子讓唐感到十分的開心,可以感受到唐他內(nèi)心的那種感覺。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種在美國的種族歧視,白人托尼和黑人唐雪莉在巡演中慢慢的改變。唐是一個活得像白人一樣的黑人,知書達理,為了自由行動著;而托尼是一個活得像黑人一樣的白人,油嘴滑舌,卻膽識過人。這部影片中還有一個角色是托尼的妻子,她是一個善良,沒有一點種族歧視的人。
這部電影之所以獲得奧斯卡電影獎在于把固化了的種族人設(shè)巧妙的對調(diào)了。最后分享一條我在網(wǎng)上看到的一句話格林寫道:“在不久的將來,這套書將不會再出版。到這本書停止發(fā)行的那天,我們的好日子就到了。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不必再受如今尷尬歧視之苦。”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12
托尼所在的酒吧歇業(yè)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托尼很快陷入了生活拮據(jù)的局面。他不得不在小餐館里與人打賭吃熱狗,來贏取50美金家用。
電影開頭便認真描繪了男主托尼嫌棄地丟掉黑人水管工用過的水杯的鏡頭。沒錯,他是種族歧視者。
即便這樣,在應(yīng)聘黑人鋼琴家謝利博士的私人司機面試中,托尼說我不介意給黑人工作,我前兩天才在家里宴請了幾位黑人朋友。
我們生活在一個多民族、團結(jié)和諧的國家,無法理解美國舊時代種族歧視的痛苦。但影片中的很多劇情讓我們越來越深刻體會那種歧視的無知與可怕。托尼迫于生活,向現(xiàn)實低下了頭,成了鋼琴家謝利博士的司機,陪他踏上了南下巡演之路。
看到這里,我想起了多年前,我的父親因為沒錢給孩子們交學(xué)費而低聲啜泣的午夜,中年男人的無奈與苦楚在那一刻、在電影里讓我淚流滿面。一分錢壓倒英雄漢,在現(xiàn)實面前,我們曾經(jīng)覺得無奈的事似乎都成了出路。
改變需要勇氣
鋼琴家謝利博士才華橫溢,博學(xué)且教養(yǎng)好,有錢有地位,但是因為黑人種族備受白人社會的侮辱和欺凌。他也不是典型的黑人,他和那些底層的黑人沒有交集和共同語言,影片中最讓人動容的應(yīng)該是雨中謝利咆哮的一段臺詞:我既不夠白,也不夠黑,甚至還不夠男人,那你告訴我,我是誰?
托尼動手打了侮辱謝利的警察,兩人被關(guān)進了看守所,謝利博士告訴托尼:靠暴力永遠無法取勝,堅守尊嚴才會贏,因為自尊總會讓你占理。在那個無奈的社會,他沒有用暴力去反抗,而是用行動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
謝利博士明知道南方種族歧視很嚴重,他依然選擇去南部巡演,去經(jīng)歷去突破,用自己的行動去感化大眾。圣誕演出,謝利在不讓黑人入內(nèi)的餐廳那段。按照劇情的鋪墊,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樣,以為他會妥協(xié),完成演出。然而我終究是庸俗了。謝利博士毫不猶豫地說:要不然讓我進去用餐,要不然就取消今晚的演出。這大概是整部劇最給人勇氣的改變。
故事的最后,平安夜,托尼主動擁抱謝利博士的那一瞬間將改變演繹到極致。
生活需要溫情
看了很多影評都在講民族文化,可是更吸引中年婦女的應(yīng)該是托尼與妻子之間的溫情。影片中很多溫情的鏡頭,讓人覺得溫馨而感動。托尼出發(fā)前,將預(yù)支的工資交給妻子,妻子再三強調(diào)要寫信回來,可是都是被拒絕的。即便如此,托尼在南下巡演的路上還是很用心地給妻子寫了信。
整個故事除了南下巡演的路線,就是托尼寫給妻子的四封信。信件真是一個高明的處理方式,不僅從客觀角度描述了謝利博士,也不著痕跡的描述著托尼在謝利博士影響下的變化。
在謝利博士指導(dǎo)下,信件內(nèi)容很感人:沒有你的時光和旅程對我來說毫無意義,與你相愛是我所做過的最輕松的事。在我活著的每一天,我都會深深地感覺到遇見你的那天我已經(jīng)愛上你,今天我愛你,余生我也一樣愛你。我想這是內(nèi)心深處對妻子和家庭厚重的愛,才愿意接受這種改變吧。
托尼睡前親吻妻子小照片的鏡頭,故事最后托尼妻子與謝利博士擁抱時說謝謝你幫他修改信件的鏡頭,都讓我心頭一暖,不得不說中年婦女感動的鏡頭真的不一樣。影片所傳遞的關(guān)于家庭、關(guān)于夫妻、關(guān)于親情的相處之道,是我們這代人需要思考的。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13
以前聽過一句話“每個女孩,都是自己的女王”,可即使如此,也總會有那么多女孩在對比中感到自卑,甚至感到孤獨。沒有一個人是天生高貴,也沒有一個人是天生卑賤;沒有一個人是天生合群,也沒有一個人是天生孤獨。孤獨,其實只是自卑的一個最高的境界罷了。綠皮書里有一個人,似乎是認定了自己是孤獨的人,一個天生應(yīng)該孤獨的人“我不夠白,也不夠黑,甚至不夠男人”,將自己劃為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明明是男人,卻又不配是男人。一個人,是要自卑到了一個什么程度,才能將自己困在如此窄小的一個孤獨圈子里生存,更何況是一個天才。
唐·雪利,一個近乎音樂天才的存在。近日也在看《傅雷家書》,本已感嘆于傅聰?shù)牧钊梭@嘆的音樂天賦,接近夸張的領(lǐng)悟力,對音樂的極度敏感使傅聰可以在短于常人的時間里完成超出常人的成就。而唐·雪利,據(jù)電影里對他的介紹,從3歲便開始演出,14個月內(nèi)到白宮表演2次,雙博士……同樣是學(xué)藝術(shù),雖然不是一個領(lǐng)域,但我仍然可以感受到這個人是一個在音樂方面的天才。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問題,至少在1962年的美國,尤其是美國南部的致命問題——他是黑人。
在談這部電影之前,一個必要的功課便是了解背景。在南北戰(zhàn)爭結(jié)束的近100年內(nèi),黑白兩色人種在美國,尤其是美國南部仍然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我是現(xiàn)代的黃種人,在沒有種族歧視的中國,不明白當(dāng)時由膚色而引起的沖突,但大概和中國古時候的元朝時的分化無異。似乎是在這些社會,總是要有一種人天生被別人踩在腳底,而還有一些人這天生高高在上。電影里頭有一個片段,男主人公托尼,一個白人,再向南行的路上因為車子壞了,而只好將車子停在路邊修理。而他的老板雪利也下了車,一望無垠的田野里盡是他的黑人同胞。他望著他們,他們也望著他。一個帶著探究,為何一名黑人可以讓白人為其服務(wù);一個帶著心酸,明明是同類,為何命運殊途。其實那些黑人只不過代表了當(dāng)時美國的絕大部分的黑人罷了,也許若不是獨特的天賦,他也許也是那些人中的一員。我莫名想起一句和這部電影無關(guān)的話:當(dāng)你凝望深淵時,深淵也在凝望你。稍稍改了一下,當(dāng)你凝視別人的心時,別人也在凝視你的心。
一開始看到《綠皮書》很迷茫,不知道故事,只知道這部電影似乎很好看。男主人公托尼是一名有嚴重種族歧視的白人,他原本是一家夜總會的保鏢。但是因為夜總會暫停營業(yè)而暫時試去了工作,只好去拜托朋友去找工作。經(jīng)朋友的介紹,遇見了黑人音樂博士雪利,作為雪利的司機與雪利一起一路向南。在黑人備受白人歧視的美國南部,托尼和雪利更是經(jīng)歷了一系列他們在北方不可能經(jīng)歷的屈辱事件……
想起《唐探1》當(dāng)中的經(jīng)典的一場對話,“一張紙怎么立起來?”,折了一折,再立“這樣”。一面為陰,一面為陽,暗示著萬物皆有兩面。而人,更是如此。在托尼和雪利的《綠皮書》之旅中,他們生為白人和黑人,存于底層和富裕階層,長于大家庭和孑然一身奮斗于世,恰如陰陽、黑白,互為對立,卻最終融合。俯仰人世,皆是如此,立于人間,晦暗難明,卻在溝通、交流中最終互相理解,成為摯友。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14
最近總是在家呆不住,要出去逛逛,走走,沒事的時候特別喜歡看電影。所以,說走就走,買了兩張《綠皮書》電影票,和閨蜜興致勃勃的奔向電影院了!
你要問我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什么內(nèi)容,我可以用一句話總結(jié)為:一個白人和一個黑人的故事。但故事并沒有那么簡單,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意裔美國人保鏢托尼,他被聘用為世界上優(yōu)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注意,這里的托尼是白人,唐是黑人)。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回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雖然是一部外國影片,說的也是英文,但絲毫沒有影響觀眾的觀感,影片中主角之間的對話時而幽默,時而憤怒,時而悲傷,我們是完全沉浸在其中的,可以說拍得非常好了!
今天,我主要想說的是托尼(白人)的一系列變化,真的特別有意思!
影片的開始,托尼的妻子叫了兩個黑種人到家里修理東西,臨走的時候,他的妻子倒了兩杯水給那兩個黑人喝。結(jié)果,等黑人走后,他一直不停地看向那兩個杯子,眼神里透露出藏不住的不適感,最后還是沒忍住,把那兩個黑人喝過的杯子毫不猶豫的丟到了垃圾桶。看到這里,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種族歧視這一思想,可后面發(fā)生的事情卻讓人意想不到。
由于托尼需要錢,而暫時又沒有工作,唐又給的價錢到位,所以,即使他打心里不是很樂意為唐服務(wù),但誰會跟錢過不去呢,于是他們就成為了合作關(guān)系,也是一道風(fēng)景,一個白人為黑人工作!
剛開始的時候,托利連唐的行李都不愿意碰,就因為他是黑人,每次開門都要用手絹擦車門,可以看得出來,他是真的打心底不愿意接觸唐的!
可是,隨著巡演的進行,一路上他們之間雖然有磕磕碰碰,也有吵吵鬧鬧,漸漸地,托尼發(fā)現(xiàn)唐并不是那么討厭的,他感覺到唐并不是真正的開心,唐經(jīng)常一個人坐在那里發(fā)呆,喝酒,于是,托尼試著靠近唐。
他們之間總之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比如托尼鼓勵唐吃炸雞,還是用拿著吃,要知道唐是非常不愿意接受這樣的方式的,畢竟他可是受過很好的教育和教養(yǎng)的人,這也恰恰是托尼和唐有意思的地方,原本地位低下的黑人唐才應(yīng)該過著底層人民的生活,可他卻是有著高超技藝的鋼筋家,但依舊不被白人接受,人們只是拿他當(dāng)演奏的老黑看待!比如唐被酒吧的白人欺負,托尼伸出援助之手,救唐出來。再比如由于天黑,路況不好,他們誤入了村莊,被警察關(guān)起來,就因為該區(qū)域不允許黑人進入,最后還是唐打電話給高層,才獲救了!這樣的事情一路上發(fā)生了很多,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也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
到最后,唐和托尼居然成了可以擁抱,可以互相傾訴的朋友,這期間是兩顆心的逐漸靠近,其實,也是兩個人的自我救贖和彼此救贖!影片的最后,唐來到托尼家,跟他們一起過圣誕節(jié),皆大歡喜,托尼也不再排斥黑人了,因為他收獲了朋友,唐!
其實,整部電影看下來,既詼諧又引人深思。就因為膚色不同,就剝奪了他們做為人的權(quán)利,不讓他們靠近白人的生活區(qū),不讓他們和白人一起吃飯,哪怕你是很著名的演奏家,依然享受的是低人一等的對待。盡管高中歷史也學(xué)過,三角洲貿(mào)易,那些被賣的黑人奴隸,他們的生命簡直還不如螻蟻,真的有些可憐他們!好在,唐有作為一個人的尊嚴,雖然活得辛苦了些,孤獨了些,最終也收獲了朋友,收獲了自尊,收獲了自己的人生!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15
TonyVallellonga,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白人,有一個完整的家庭,但沒有錢,沒有固定的工作,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性格也是粗俗、無禮、貪財,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種族歧視者。他曾把黑人用過的杯子扔進垃圾桶,為了50塊錢不顧身體健康去參加大胃王比賽。他成為Don的司機,最初也只是為了錢罷了,可他卻在這一次長途旅行中,讓自己的內(nèi)心得到升華。
DonShirley,黑人鋼琴家,有著很高的修養(yǎng)。在這段旅途中,Tony與Don,一個白,一個黑,一個優(yōu)雅,一個粗俗,形成巨大的反差和喜劇效果。但也是因此,兩人相互不理解,甚至因此而吵架。
當(dāng)時的社會制度也是十分不公平的,尤其在種族隔離時期的美國南部,黑人受到的是非人的虐待。Don前一秒還是在舞臺上演出的鋼琴家,下一秒就成為了其他人口中的nigger,在旅行途中,他去酒吧會被人毆打,上廁所會被拒絕,即使這樣,他還是會留下一個優(yōu)雅的微笑。從此可以看出,他的內(nèi)心是孤獨的,他的高雅的行為,不只是個人素養(yǎng)的表現(xiàn),還是他防身的一把槍,保護自己尊嚴的工具。
Tony在Don被欺負時,以自己帶了槍為理由要挾欺凌者把Don放了,后來Don確實獲得了自由——但也被無情地趕出來了。
后來得知,Tony是有槍的,最初他只是不敢掏出來。因為膚色的差異,在Tony眼中,一個白人為一個黑人開槍是不值得的,因為他歧視黑人。他深知Don是一個有素質(zhì)的人,而不是blackshit,但是他沒有勇氣開出這一槍。
在旅行過程中,Tony得知Don有一個破碎的家庭,一個身在遠方不知處的表哥,他卻沒有勇氣去聯(lián)系他,沒有勇氣去重拾這段往事。但從另一個角度講,Don又是偉大的,他敢于向南方藐視黑人的白人貴族推崇黑人的藝術(shù)。就像他被白人歧視,又得不到黑人農(nóng)民的認同一樣,Don是一個矛盾的個體,而他之所以不能突破這種矛盾,不能舉起這把槍,是因為他無法逾越心中的成見。
這一切的轉(zhuǎn)變是從那一場雨中的故事開始的。
因為在日落鎮(zhèn)搭載黑人,警察要求Tony和Don下車。Tony知道,Don是一個優(yōu)雅到不愿意用手吃炸雞的人,當(dāng)然也不愿意淋雨,因此和警察爭吵起來,警察堅持把Don趕下車,并且稱意大利人Tony是halfnigger,Tony一氣之下打了警察一巴掌,也因此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
Tony也是第一次理解到Don的不易。Tony經(jīng)歷過一次被歧視就感覺屈辱,Don又經(jīng)歷了多少次!
從此,愚鈍的小人物Tony,覺醒了。他重拾了那在多年底層生活中丟棄的尊嚴,在Don再次陷入困境時,Tony拿出了槍。也是看透了人性的矛盾,告訴Don,世界上有太多的孤獨者害怕邁出第一步。Don也是在Tony的開導(dǎo)下,走出了這第一部。在被拒絕用餐是,他沒有像以往一樣隱忍,而是果斷拒絕演出,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也是放下了藝術(shù)家的架子,和黑人同胞在夜店里演出,露出真心的,而不是為了禮貌的微笑。
在影片的最后,Don也是舉起了自己心中的那把槍,從容地走進白人家庭。他的南下巡演,本就是為了能夠在白人面前展示才藝,改變黑人的命運,有這樣的結(jié)果,也就說明他成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哪吒》中,哪吒說:人心中的成見像一座大山。那么《綠皮書》,就是外國版的哪吒。Don和Tony打破心中的成見,舉起人心中的那把槍——尊嚴,又何嘗不是一種逆天改命?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16
《綠皮書》是由彼得·法拉利執(zhí)導(dǎo),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
講述了意裔美國人保鏢托尼,他被聘用為世界上優(yōu)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回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影片于2018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jié)首映;2019年3月1日在中國內(nèi)地上映。影片于2019年1月榮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最佳剪輯多項提名。1月,馬赫沙拉阿里憑第25屆美國演員工會獎電影最佳男配角、第72屆英國電影學(xué)院獎最佳男配角、2019英國自由電影獎最佳男配角獎。2月25日,演員馬赫沙拉阿里憑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電影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
這個電影很獨特,很動人心弦。
首先,感受到自己身為中國人的幸運!
中國有56個民族,是個大家庭,但是,沒有種族歧視,大家和睦相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自己的國土上,哪里都如自己的家園。這是多么幸運啊!唐雖然是世界上優(yōu)秀的鋼琴家,雖然是嘉賓,但是,不能與主人一起進餐,不能與主人共用廁所,即使是在賓館這樣的公共場所。這在泱泱華夏,真是顯得不可思議!
一個硬幣有兩面。幸運的另一面是什么?是責(zé)任。所以,我們要自律精進,立身行道,讓全世界共享的寶貴財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得到更好地繼承與弘揚,支持更多的人和諧相處,支持更多的生命活出尊嚴與色彩!
其次,感受到人生的風(fēng)雨兼程。為了實現(xiàn)更加高遠的目標,更有價值的目標,我們難免遇到忍氣吞聲忍辱負重的時候。猶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唐選擇巡回演出,雖然收入更低,更加辛苦,更多風(fēng)險,但是,如果不與白人打交道,就失去生命感召生命的機會。
人生立正行遠,但是,正路不等于是筆直的,一帆風(fēng)順的。
再次,感受到修行的重要性。有句話我印象深刻,是這么說的:“一個人,不管心地多好,如果脾氣不好,都不能算是個好人。”托尼在旅途中,有幾次因為沒有管理好自己的心情動手打人,結(jié)果其中一次惹來麻煩,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差點錯過演出。
還有,感受到不管世界如何,外在如何,我們都可以創(chuàng)造頗多的可能性。托尼與唐,差點沒有談攏;經(jīng)過磨合,竟然同住一個房間,甚至在圣誕夜,唐竟然走近托尼的家。
同時,感受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理應(yīng)有所為有所不為。唐在一些事情上是一個有原則的人。比如,解手要去洗手間,還有,不能偷別人的東西,以及每次彈琴都全身心投入等。“流俗眾,仁者稀。”別人如何,我們也許無法改變,但是,自己如何,我們可以作主。“命自我作,福自我求。”
還有,感受到一個事情的結(jié)果往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唐的天賦與才華,因為他身處種族歧視的國度,所以,他的地位與影響力,他的生命價值與幸福指數(shù)受到嚴重影響。有一次,他一個人出去,想喝兩杯,沒想到被人欺凌,僅僅是因為是黑人。幸虧托尼智慧解圍,否則,后果更糟。
最后,感受到人生意外無處不在,驚喜無處不在。我們需要珍惜緣分,活在當(dāng)下,需要“只問耕耘,不問收獲”,需要“因上全力以赴,果上自在隨緣”。托尼與唐,一個是白人,一個是黑人,哪里容易想到,從應(yīng)聘司機開始,竟然會發(fā)生這么多彼此成全的故事,竟然成了好朋友?
在此,謝謝為了這次活動精心準備與無私奉獻的所有家人們!
衷心祝愿大家從中學(xué)習(xí)多多,因此過得更加美好!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17
在剛剛結(jié)束的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綠皮書》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和最佳男配角的三個獎項。
今天,這部影片已在全國上映了。
誠摯地推薦給大家,真的很好看。
你不用管美國媒體的評價,你就從中國觀眾的角度看,就可以了。
在超級英雄3D電影滿天飛的當(dāng)下,這樣本身就不貴的2D電影,真的是良心之作。
好電影一年看不了幾部,去影院觀看吧!跟我在我的破筆記本電腦上看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關(guān)于這部電影的影評,可以用兩個詞概括:幽默有趣,感人至深。
我永遠記得大學(xué)時的系主任給我們上精讀課時,跟我們說過的一句話:反差越大越是美。尤其是喜劇。一黑一白,黑的是拿到三個博士學(xué)位的鋼琴演奏家,白的是連字都認不全的"白丁".反差如此之大,兩人三觀碰撞出來的大火星子呼呼地冒啊!一個白人受雇于一個黑人當(dāng)全職司機,現(xiàn)如今是很正常也很平常的事,但故事的背景偏偏設(shè)在1962年,那時,種族隔離制度還沒有被廢除……各種反差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本著對大家負責(zé)的原則,我不能劇透,僅僅舉兩個反差的例子。
影片中的黑人鋼琴家對自己有著很高的要求,堅決不肯降低專業(yè)水準,他只演奏古典音樂作品,什么李斯特啊,肖邦啊,根本不關(guān)心當(dāng)時流行的黑人音樂,他也不關(guān)注流行音樂圈。但照常理來說,黑人最擅長的應(yīng)該是爵士樂,這就是一種反差。所以,影片最后在那個黑人專屬的小酒館里,黑人鋼琴家雖然打破自己的原則演奏了爵士樂,但他卻特別開心。他對于自我身份的糾結(jié)得到了暫時的釋懷。爵士樂最大的特點是:即興創(chuàng)作。大家看的時候可以注意一個細節(jié),酒館里的表演者們先演奏了一個調(diào),然后黑人鋼琴家開始跟上,這就是知音,你起個頭,給個調(diào),我就可以跟你合奏了。
我最喜歡的一場戲是吃肯德基炸雞的那場戲,爆笑。時光倒退到上世紀90年代,要是中國的老百姓能吃上一頓肯德基,得高興一個月,可以成為自己炫耀的資本,因為很貴!!!曾經(jīng)一度,中國老百姓覺得肯德基也算是"高端食品"了。反差之下,在美國,肯德基不是什么高端食品,肯德基店也被認為是黑人常去的店。《綠皮書》中的黑人鋼琴家是不吃炸雞的,黑人不吃炸雞,這本身就是一種反差。反而男主白人司機狂吃炸雞,這也是一種反差。
炸雞被提及兩次。第二次在南方莊園,主人用炸雞招待黑人鋼琴家,他臉上的表情非常不自然。
"炸雞",在影片中是有特定含義的。
男演員馬赫沙拉-阿里,憑借這部影片剛剛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的最佳男配角。而就在兩年前,他憑《月光男孩》獲得了第89屆奧斯卡的小金人,也是最佳男配角。厲害啊!演技真的是好!影片中的幾段鋼琴演奏場景,每一個場景,鋼琴家的情感都是不一樣的,因為他每到一個州,每到一個城市,遭遇都各不相同,這些遭遇會影響他每次演出的心情。作為一個黑人,面對各種歧視,他一貫選擇的是隱忍和接受,但從長期來講,情郁于中,自然要發(fā)之于外,最后一次,他終于爆發(fā)了……
影片的節(jié)奏把握的非常好,語言也特別好。
好劇本,好演員。
總之,各種反差是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沉重的主題用喜劇的形式呈現(xiàn),看著不沉重,溫暖感人。就像一場春夜喜雨,潤物細無聲。
好電影,再一次傾情推薦。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18
最近不知道為什么感覺好像讀書已經(jīng)無法深入進去,老是在看頁碼,好像是為了完成一本書的任務(wù)而去讀書一樣,實際上自己在欺騙自己,就像李尚龍說的,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看了相關(guān)的心理文章,沒有必要做給誰看,也沒有必要老是讓自己陷入不停的自責(zé)當(dāng)中,應(yīng)該通過一定的途徑來提高自己,靈魂是否真正得到救贖只有自己知道。
不得不佩服抖音,誰都無法抗拒,就像警察說毒品一樣,不過如果利用好了都是也能獲取一定的啟示,當(dāng)然這點毒品不具備。某個小視頻提示應(yīng)該看點好的電影,高曉松的大部頭《魚羊野史》提到的好多電影都沒有看過,甚至有的都沒有聽說過,我對外國人名字有點頭疼,尤其是翻譯過來的,受多年學(xué)習(xí)外語的影響,英文寫出的名字倒還是記得住,這可能就是慣性記憶的能力,正如我們的工作,看來人過四十不學(xué)藝從人體衰老的規(guī)律上是有一定道理的。
本來是想寫這個電影的,不知不覺中寫了不少與電影無關(guān)的內(nèi)容,為什么看這部電影呢?主要還是要從如何選擇做起,一個人必須要有思考的時間,這樣才會提高,我把自己關(guān)在辦公室里,思考了一段時間,覺得還應(yīng)該從奧斯卡獲獎最佳影片看起,于是就有了這部《綠皮書》,當(dāng)時是我只是欣賞。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會讓你有點黑白顛倒的感覺,電影的內(nèi)容非常的簡單,一句話就可以總結(jié)出來,一個白人司機載著黑人藝術(shù)家到處演出的故事,之所以能夠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就是因為他所表達的內(nèi)容,一個矛盾接一個一個矛盾,讓你停不下來。
在我們的印象中高貴、優(yōu)雅、受過高等教育的白人在電影中是一個社會底層、沒有文化、連情書都不會好好寫的KTV領(lǐng)班,說白了就是一個打手;而印象中一定是位于社會底層、素質(zhì)底下、衣不蔽體,滿嘴污言穢語,靠出賣自己的體力生存的黑人在電影中是受過高等的教育、精通多門語言、獲得過三個博士學(xué)位,并且全國知名的著名鋼琴藝術(shù)家,正如郎朗,但一定別弄混了,他是中國人。
白人司機黑人老板本身就充滿著諷刺意味,尤其電影所反映的是在那個上世紀70年代之前,美國到處充滿著種族歧視,黑人地位低下,不能同白人住同一旅館、一同就餐即使是上層社會的黑人也要承受著歧視,忍受著無法融入高層社會的痛點,正如華人在當(dāng)今的美國社會一樣。
好的電影如品一壺上等好茶,一定要仔細品味其中的味道,讓茶香在唇齒間慢慢滲入,體驗茶水一點點流入咽喉時那種回甘的感覺,電影中的好多鏡頭值得仔細體味,任何一部最佳影片都有獲獎的道理,一次很難獲取全部的信息,尤其是對于這種存在語言障礙、文化障礙、信息障礙的電影,如有時間還需要多次品味,正如肖申克的救贖,每次看都體會不一樣,都會從電影中的某一個橋段想到某一個人,某一件事
一直到電影看完,也沒有弄明白的就是電影的名字,可能在看定影的時候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細節(jié),那就是是男主出發(fā)前從朋友那里拿到的一本書這就是綠皮書。這是一本專門為黑人定制的旅行手冊,里面列出了哪些餐館和旅館是允許黑人進入的。通過電影中時間的推移,可以慢慢的體會到美國社會對黑人的歧視。
最近自己做了一件事真正的幫助了一個人,就是不知道對方是否真正能夠意識到,真正的朋友之間的友誼很多時候體現(xiàn)在一種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上,如果不能做到這點,就無法成為真正的朋友,所以好多人的一生中沒有真正的朋友,所有的人在他的交往中都是過客,真正需要的時候只有痛苦。
不管別人推薦的人生必看電影是什么,我自己會把《綠皮書》歸到人生必看的電影系列中,它會讓我慢慢懂得如何把復(fù)雜的事情通過簡單的故事表達出來,懂得人性,懂得交友,懂得珍惜,懂得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19
今天看完了美國電影《綠皮書》,給我非常大的震撼,這是一部描述黑人音樂家雪利的故事,這位黑人音樂家不僅是音樂天才,他還取得了心理學(xué)和樂理學(xué)等博士學(xué)位,是一位兼具音樂天才和修養(yǎng)、學(xué)識的黑人,在美國享有很高的聲譽,他還是前美國總統(tǒng)肯尼迪的朋友。就是這么一位出色的美國黑人,卻得不到應(yīng)有的尊重。
故事是這樣展開的,他受公司的委托,要到全美巡回演出,需要一位司機兼保鏢,公司為他選擇這樣的一個人真是煞費苦心,在面試了很多位之后,還是沒有讓他稱心如意。這時,一個意大利血統(tǒng)的美國人名字叫托尼,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于是,他讓人聯(lián)系了托尼,并且對托尼進行了面試,當(dāng)托尼走進雪利的辦公室時,他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這間辦公室堪比國王的宮殿,里面寶物應(yīng)有盡有,都是世界上一些奇珍異寶,如果說他是阿拉伯的一位猷長,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當(dāng)托尼看到眼前是一位黑人時,頓時改變了主意,因為白人從來就瞧不起黑人,更別說為黑人開車了。但是,雪利得知托尼可以為他擺平很多事情,因其在業(yè)界小有名氣,所以雪利極力挽留托尼留下為他開車,并且答應(yīng)了托尼提出的一切要求。
于是,托尼在合同上簽了字,雪利的管家給了托尼一本綠皮書,上面都是雪利巡回演出的一些路線圖和所住的旅館名稱和地點。他們巡回演出的路線是從紐約出發(fā)一路向南。在北方他們無需擔(dān)心什么,但是,他們一路向南卻是令人十分擔(dān)心的事情。
因為當(dāng)時,黑人解放時間并不長,他們別說在社會上有地位,能夠不受白人打罵已經(jīng)很不錯了,而托尼在處理這些事情上面很有一套,這就是雪利非堅持要托尼擔(dān)任他司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一路向南,當(dāng)走到印第安那州漢諾威市演出時,工作人員居然用一架破舊的鋼琴讓雪利演奏,鋼琴里面全是垃圾,當(dāng)托尼看到這種情形,讓工作人員換一架鋼琴時,工作人員居然說一個黑人哪有那么挑剔,被托尼打了之后工作人員才換成了一架指定鋼琴。
他們走到肯塔基州路易斯威爾市時,雪利只能住在專門為黑人準備的旅館,而托尼卻可以住在環(huán)境和條件都比較好的旅館里。雪利為了解悶出去喝酒,居然被一群白人毆打,托尼趕到才解了圍;當(dāng)他們在北卡羅來納州,雪利演出大獲成功,并得到很高的贊揚,但當(dāng)其去廁所解手時,卻被工作人員攔下,因為他們在外面一棵大樹下用木板給雪利專門搭建了一個廁所,其實就是平時民工用的那種簡易廁所,雪利看到后拒絕使用,最后他們寧愿推遲半個小時演出,也不肯讓雪利用他們的廁所解手。無奈之下,雪利只能回到自己居住那家旅館上廁所,這往返需要半個多小時。
在佐治亞州的梅肯市,托尼讓雪利買件西裝,雪利走進西裝店時,店主看到他是黑人堅決不讓雪利試穿衣服,非要雪利先買下來,如果不合適他們再修改。而白人客人卻可以先試穿再決定買不買;在密西西比州杰克遜市,因雪利是黑人居然無故被抓,在他和司法部長通電話后,才得以脫身。
雪利在臺上倍受尊重,這是因為他的藝術(shù)才華,但是,他到了臺下,人們并沒有把他當(dāng)成藝術(shù)家,而還是把他當(dāng)成普通黑人對待。他本可以在紐約市卡內(nèi)基音樂廳拿著幾倍于巡演的工資,還不受白人歧視,過著優(yōu)雅舒適的生活。但是,他并沒有這樣做,而是走出去巡演,以他的藝術(shù)天才來讓人們改變觀念。
托尼曾經(jīng)問過同事,雪利為什么非要受著屈辱,還要堅持演出。同事告訴他,天賦固然重要,但是,觀念的改變更為重要。雪利就是要和總統(tǒng)肯尼迪一同來改變美國對黑人的歧視,而雖然他很有錢,但是人們并沒有給他應(yīng)有的尊重,他是用他的精湛技藝,和高尚的人格來感化這個世界,并最終獲得了人們的尊重。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 篇20
電影的背景設(shè)定在1962年,次年馬丁·路德·金做出了那個著名的演講“I have a dream”。不太了解美國歷史的觀眾,也能了解到當(dāng)時黑人被白人隔離、歧視的情況。作為黑人,要依靠旅游指南《綠皮書》,才能在旅程中準確地找到接納黑人的餐館和旅店。
電影的主角,一個是著名黑人鋼琴家唐·雪利,他需要往南部巡演,而越到南部人們對黑人的歧視就越嚴重,為了保證演出的順利進行,他需要一個活泛的人做他的司機;另一個主角是白人混混托尼·利普,失業(yè)在家的他需要一份工作養(yǎng)家糊口,于是他來應(yīng)聘這個司機的職位。在一番糾結(jié)后,托尼·利普接受了這個工作,于是這段向南巡演的“冒險”開始了。
唐·雪利有兩個身份,一個是被當(dāng)時白種人不恥的黑人身份,一個是被當(dāng)時上流階層引以為貴賓的藝術(shù)家鋼琴家身份。這兩個身份,使得他的遭遇是分裂開來的,一方面他能在演出臺上獲得熱烈的掌聲與恭維,另一方面在臺下,他又是被歧視、被隔離、被侮辱,甚至是被毆打的對象。黑人身份,使得他被白人隔離,這也使得他對黑人身份下意識地排斥,拒絕聽黑人音樂,拒絕吃黑人喜歡的食物炸雞,拒絕玩黑人喜歡玩的游戲,這導(dǎo)致了黑人群體也把他當(dāng)成異類。這使得唐·雪利非常孤獨,既不屬于白人,也不屬于黑人,同時造成他對自我認知的偏離。
而托尼·利普就比唐·雪利簡單多了。他是意大利人,是一個白人混混,身上有不少毛病——聒噪、行為粗鄙、貪小便宜、同時受環(huán)境影響與生俱來地歧視黑人。但他同時也是一個溫和的丈夫慈愛的父親,并且他總有一種能力能夠很好地解決問題。
兩人剛上路的時候,其實是互相都有些瞧不上對方的。托尼·利普瞧不上黑人,甚至他的親戚認為他一定干不了一個星期就會跑路的;而唐·雪利也隱隱不喜托尼·利普的市儈和無賴的樣子。
在觀看了唐·雪利的第一場演出后,托尼·利普就折服于唐·雪利的才華下的,他贊賞唐·雪利對于音樂的天賦;而唐·雪利在托尼·利普的嘮嗑中慢慢打開了自己的心房,讓他看到自己的孤獨、疑惑與憤懣。
在南下一路上遇到的各種意外事件,使得兩人交心,兩人都因為彼此成為了更好的人。
電影的高潮,在最后一站如約而至的到達了。在最后一站中,唐·雪利被禁止去演出地的餐廳吃飯,被羞辱的唐·雪利決定不進行演出。餐廳的管理員想要賄賂托尼·利普說服唐·雪利,被托尼·利普一拳頂?shù)搅藟ι稀_@里體現(xiàn)出托尼·利普成長的完成,如果是從前那個貪財市儈的托尼·利普一定會收下賄賂后勸服唐·雪利,就算沒有賄賂,他也應(yīng)該會攔住唐·雪利的,畢竟若是沒有完成所有演出,他是收不到尾款的。
然后倆人去了提供黑人用餐的橘鳥餐廳,在這里,唐·雪利完成了他的演出,體現(xiàn)了他成長的完成。他不再排斥黑人的食物,不再特立獨行地下意識與自己的同胞隔離,不再在意鋼琴是不是施坦威,完成了自己對黑人身份的認可。
電影看到結(jié)尾,放了幾張老照片,說這段故事源于真實事件,倆人在之后的歲月依然維持著友誼,直到2013年倆人雙雙離世。看完電影的時候,就在想這份友誼是多么得珍貴與不易啊,兩人身份對立,階級對立,卻能相識相知,并將這份友誼維持到死去。
不過后來看背景資料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事實并非如此,倆人就是普通的雇傭關(guān)系,甚至唐·雪利還開除了托尼·利普,倆人之后也沒有什么聯(lián)系。唐·雪利的親屬對這部電影表示了不滿,說這部電影的構(gòu)思主要取決于托尼·利普的敘述,而沒有怎么參考唐·雪利的角度,甚至丑化了他。
看來故事終究是故事,現(xiàn)實還是太真實了一點
【綠皮書觀后感1200字】相關(guān)文章:
《綠皮書》觀后感03-13
《綠皮書》觀后感09-14
《綠皮書》觀后感12-11
綠皮書觀后感07-16
《綠皮書》觀后感10-08
《綠皮書》觀后感07-02
《綠皮書》觀后感05-29
綠皮書觀后感【推薦】08-29
綠皮書觀后感作文06-26
《綠皮書》觀后感范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