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國學經(jīng)典作文匯總十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經(jīng)典作文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1
我的媽媽是一位教師,記得在我剛剛會牙牙學語的時候,她就開始叫我背誦《三字經(jīng)》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但那時的我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等到我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開始邊領(lǐng)我讀邊給我解釋其中的意思了。一點一點的講給我聽,使我慢慢地懂得了:一個人從小就應該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禮讓誠信。長大以后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做人、做事。
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跟著媽媽讀了《三字經(jīng)》、《千字文》和部分《論語》、《中庸》等經(jīng)典書目,其實我也有很多的愛好,比如彈琴,下圍棋、學畫畫等,但是每天晚上媽媽帶我讀經(jīng)典是我一天當中最快樂的時光。通過讀經(jīng)典讓我從中獲取了許多知識,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弟子規(guī)》中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靜聽。父母責,須敬承。”這句話就告訴我們?nèi)绻改冈诮心悖惚仨毤皶r回答;如果父母讓你做什么事,你要及時去做;如果父母在教導你,你必須要好好聽;如果父母在責罵你,你應該認真接受。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上小學三年級了,在老師的辛勤教育下,認識的字更多了,我漸漸地能自己讀好多的經(jīng)典了,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句子,有時向爸爸媽媽請教,有時翻查《古漢語字典》,從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常常在寫作文時,許多好的經(jīng)典詞句都被我引用上去,還受到了老師的夸獎,真是高興極了。
我深深的感到古老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就像甘甜的“乳汁”一樣,在不斷的哺育我茁壯成長。有句話不是常說:好東西要讓大家分享嗎?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背誦經(jīng)典吧!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2
我在上幼兒園的時侯,爸爸媽媽就教我讀了《三字經(jīng)》中的一些內(nèi)容,但那時候人小,只能趕個口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中的含義不甚了了。最近,上了四年級的我,再次用心地讀了《三字經(jīng)》,我不由得發(fā)自內(nèi)心地驚嘆這文化經(jīng)典的魅力。《三字經(jīng)》,語言簡潔,卻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道理,難怪這本啟蒙讀本,歷經(jīng)七百多年的歲月滄桑,依然被人們熱情地傳送。《三字經(jīng)》,我喜歡你!
當我讀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識義。”時,我就能欣然接受父母的指教和老師的批評,能坦然面對成長中的失敗,因為我知道:一塊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一個人,如果不去接受嚴格的教育就無法真正的成長為一個明事理的、富有才華的人。
當我讀到“香九齡,能溫席”時,我就為自己曾經(jīng)因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眾星捧月般呵護我時,我以小皇帝自居而臉紅。而每當此時,我的眼前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景:東漢年間,嚴寒的冬夜,九歲的黃香用自己小小的身軀暖溫被窩,等爸爸媽媽安睡。每當此時,我就很想為父母做點什么,我回為自己那下晚班歸來的爸爸送上拖鞋,遞上熱茶;為干家務累得腰酸背痛的媽媽捶背。
有一次,爺爺過生日,家里來了好幾個和我大小差不多的孩子,當媽媽把剛洗好的一盤草莓放到桌子上時,我們幾個孩子便哄搶起來,都想挑最紅最大的,媽媽見狀,對搶的最起勁的我說:“忘了‘融四歲,能讓梨’了嗎?”我從盤子上移開了抓滿了紅紅的草莓的手,很有禮貌地請小表兄弟、表姐妹們先吃,他們看我很有禮貌,也都表現(xiàn)得謙讓起來。
《三字經(jīng)》,這本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奇葩,是南宋王應麟送給我們少年兒童的禮物,它內(nèi)容豐富,韻律優(yōu)美,膾炙人口,讀起來富有趣味而又能啟迪人認識世界,去不斷完善自己。我喜歡這本難得的啟蒙讀本,我喜歡這寶貴的精神佳肴!我喜歡《三字經(jīng)》,我也希望它能滋養(yǎng)更多的小朋友的心靈。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3
經(jīng)典如黑夜中的一顆明星,點綴夜空;她又如沙漠中的一顆小草,點染沙土;而在當今,她似一個知識庫,點亮我們的心靈。
——題記
經(jīng)典誦讀,她像是一位魔術(shù)師,變化莫測,委婉奇妙,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處處都能觸碰到她的芳蹤……
“漫步山間,潺潺的溪水踩著自然韻律的拍子,卷著紅紅的楓葉,擊打在凹凸不平的石塊上,叮叮咚咚、清清脆脆……”如此美麗的景色,如此飛珠濺玉的聲音!我認為,這就是經(jīng)典誦讀特有的委婉、奇妙。
自古以來,五千年的傳統(tǒng)美德始終是中華民族的立足之本,從小,我們便在孔融讓梨的故事中學會謙讓,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明白堅持,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懂得回報,在將相和的故事中理解寬容。這些耳熟能詳?shù)墓适拢诓恢挥X中教會我們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一個個看似普通而又平凡的小故事,卻擔負著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大使命。“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滴水穿石的堅持不懈,滋潤萬物的慷慨無私,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水,便是對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tǒng)美德最好詮釋。
小時候,我較為喜歡做的事莫過于捧著那本《唐詩三百首》誦讀。詩詞中的蘊味總能讓我揣摩許久,我能體會到“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憂國憂民;能體會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之心;能體會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孤獨寂寞……
午后,絲絲縷縷的陽光穿過玻璃鋪在書房的地板上,像是哪只饞貓不小心打翻蜜罐,灑一地金燦燦的甜蜜。我捧起《論語》,輕輕翻開閱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反復地讀著,慢慢地領(lǐng)悟著。
不知不覺中,我沉浸在灑滿陽光的書房中,沉浸在那亙古不變的'濃郁墨香中,流連忘返,無法自拔……
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江海”,我們作為中華千千萬萬兒女的一份子,就應該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將這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傳承下去,雖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力量就會大大。將國學經(jīng)典傳承下去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它是最璀璨的一顆星,照亮中華文明。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4
國學經(jīng)典有一次,我和媽媽去看書法展覽,進了書法展覽門口。首先,我看到的是一段文字: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的書寫藝術(shù),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鐘鼎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于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書法一直散發(fā)著藝術(shù)的魅力。中國書法是一種很獨特的視覺藝術(shù),漢字是中國書法中的重要因素,因為中國書法是在中國文化里產(chǎn)生、發(fā)展起來的,而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漢字為依托,是中國書法區(qū)別于其他種類書法的主要標志。我國的書法家有許多,比如:蘇軾、朱熹、歐陽修、郭沫若、朱熹、王寵、唐寅、憨山、王文治、陳鴻壽、等等。其中,蘇軾和朱熹、賀知章,令我映象深刻因為,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三年級了,已學過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一首詩和永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去了解國學經(jīng)典。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5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廣博精微,而國學經(jīng)典中更是蘊藏著中國五千年的智慧精髓。國學經(jīng)典不僅是中國悠久傳承文化的明證,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立身處世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化是中華文明傳承數(shù)千年的重要載體,內(nèi)容博大精深,流傳的經(jīng)典浩如煙海。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名族的浩瀚星海,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著中華文化的精神。于是,千百年中國傲立于東方,歷史長河金鯉化龍,浩瀚的廣宇群星燦然,炎黃挺起五岳的脊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韻。“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是辛稼軒吶喊的兩宋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是譚嗣同面對名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何為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名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jīng)、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為國學?不就是經(jīng)得起那時間洗煉而沉淀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后還能給人以深刻啟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淀嗎?
《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古文觀止》、《唐詩宋詞》、《孫子兵法》……這些經(jīng)典著作高度濃縮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精華,包含了中華民族生存的大智慧,讓我們從這些經(jīng)典中汲取營養(yǎng),用經(jīng)典智慧的鑰匙開啟現(xiàn)代各學科知識的寶庫。
國學經(jīng)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紐帶,是炎黃子孫奮斗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還記得精忠報國的岳飛,力抗金兵,保家衛(wèi)國,即使皇帝昏庸,奸臣當?shù)溃瑓s依然誦出“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民族氣概!
還記得一代梟雄曹操,東臨碣石,釃酒臨江,即使歲月染白了他的須發(fā),仍舊高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壯懷好歌!
還記得亂世漂泊的李清照,將國家之恨紡成染柳煙濃,吹梅笛怨的哀愁,縱然簾卷西風,瘦比黃花,仍舊吟出“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豪言壯語!
那或鏗鏘或柔美的詞章,濺落在歷史的長河里,激起遙遠的絕唱!
國學的經(jīng)典,華夏的輝煌,成就了偉大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梁!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jīng)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偉業(yè),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6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給我們留下了眾多耳熟能詳?shù)膰鴮W經(jīng)典。國學就像一杯淡雅幽香的茶,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就理解了。
《論語》中寫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其意思是:消逝的時光就像河水一樣,不分晝夜地向前流去。
時間珍貴,是金錢買不來的。魯迅先生說過:“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
時間對于軍事家來說,珍惜時間就是勝利。紅軍要飛渡金沙江,夜以繼日地行軍,其目的就是爭取時間,奪取勝利。可見珍惜時間是多么重要,這關(guān)系著祖國的生死存亡。
時間對于學者來說,也是無比的珍貴。學者只有珍惜時間才能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價值,為人類的文明發(fā)展開拓出一片新的知識天地,科技才能進一步發(fā)展,為祖國的騰飛奉獻自己的才華。反之,不珍惜時間,碌碌無為的過日子,明日復明日,不但毀了自己的前程,還給國家?guī)斫?jīng)濟上的損失。
在不知道《論語》中的這句話和魯迅先生說的這句話之前,總是每天抱怨時間為什么過得這么慢,想要快點長大,離開學校這所“監(jiān)獄”。就每天混日子,整天無所事事。上課時,聽會講后發(fā)會呆,再聽會講后發(fā)會呆;作業(yè)就是不管你對或者錯,只要寫完了就行了;考試時,選擇題不會寫的就瞎蒙,蒙對幾個是幾個,所以,成績一直處于中游。直到現(xiàn)在到了初中了,才明白過來學習很重要,知道了那兩句的意思和含義,也知道了時間其實流逝的很快。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懂得了珍惜時間,那兩句話我也會牢牢記在心里,直到永遠。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7
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從口頭創(chuàng)作的民歌到貴族祭祀的樂歌,口中喃喃地念著這五百多年的人間百態(tài),心中有然而生的敬仰與盎然,似細水,長流……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好一個癡情人!
獨立風中,仿佛自己所懷念的戀人真的就在河的那邊。逆流而上,順流而下,只要心中還保留著那份強烈的感情,道路漫長難行怎樣?崎嶇難攀怎樣?坎坷回旋又有何妨?
大片碧綠的蒹葭和癡情人內(nèi)心積攢的感情相交融,和癡情人離情別緒的感受相一致,于是,蒹葭成了離愛情最近的植物……
芣苡
找回灑遍山村的每一個角落,被青蔥的樹木掩映的山坡無處不洋溢著生氣。添加婦女興高采烈的前去采集芣苡。
時而拾起掉落地上的芣苡,時而一把一把的從莖上捋取芣苡,時而手持衣襟兜著摘來的芣苡,時而把衣襟把衣襟掖在腰間用來裝芣苡……
怎樣清麗明朗的意境!
怎樣愉快喜悅的心情!
怎樣熱愛勞動的人民!
低眸,繼續(xù)淺吟這首回環(huán)復沓的小詩,哦不,是這首贊歌——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擷之……
君子于役
都說,黃昏最容易勾起人們對遠離家鄉(xiāng)的親人的懷念,雞兒回窩,牛羊歸圈,有一次沐著夕陽的余暉遠眺,服役的丈夫卻依舊不知歸期。山村婦女那深深切切的思念誰人知?那無可奈何的愁煩誰人懂?只一聲深情的呼喚沖口而出:“曷至哉?”
只是,戰(zhàn)爭的殘酷,征伐的頻繁,又怎是一個山村婦女所能左右的?滿腹惆悵,滿腹惦念,即使喊出,天各一方,又怎能聽見?
閉目呆立,那迷離悵惘、深沉綿渺的畫面在眼前徐徐展開——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呵!干嗎苦苦的追尋所謂神圣、所謂深刻?看看手中的《詩經(jīng)》,不正是么?聽聽“雎鳩”的歡快鳴叫,聞聞“東山”的戰(zhàn)火硝煙,看看“七月”的悲慘生活,在《風》、《雅》、《頌》的每一個角落,感悟——不朽的經(jīng)典!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8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漢字是人們智慧的結(jié)晶,而國學經(jīng)典更是漢字文化的精髓所在。前不久,我觀看了《國學小名士》電視大賽這一節(jié)目之后,就像推開了一扇神奇的大門,讓我穿越在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燦爛文化中。
人人都皆知,百善孝為先。在國學經(jīng)典《孝經(jīng)》中的一句話使我深深的領(lǐng)悟了這個道理:“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人的身體四肢、毛發(fā)皮膚,都是父母賦予的,不敢予以損毀傷殘,這是孝的開始。人在世上遵循仁義道德,有所建樹,顯揚名聲于后世,從而使父母顯赫榮耀,這是孝的終極目標。所謂孝,最初是從侍奉父母開始,然后效力于國君,最終建功立業(yè),功成名就。”我們一定要孝順父母,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上體現(xiàn)出對父母對的愛。我們應該每周為父母洗一次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來報答父母對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
《國學經(jīng)典》我們必須牢記的國學文化,所謂經(jīng)典是指傳統(tǒng)的,對后人影響深遠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詞句,警示的格言,都給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識的拓展。對傳統(tǒng)經(jīng)典做到耳熟能詳,無疑是讓我們在享用傳統(tǒng)文化精華的精神盛宴,可是我們呢?每天都在浪費時間,不學無術(shù),每天昏昏的度日,所以我覺得非常慚愧——對不起老師和父母。當我看到那些選手們激情洋溢的演講,我的內(nèi)心備受鼓舞,他們就是我的榜樣,我要努力學習。以后我要多看書,多讀報,來豐富我的知識。
《國學小名仕》這一節(jié)目讓我認識到了國學經(jīng)典的重要性。同學們,中國國學經(jīng)典博大精深,一定要好好認識一下,好好來學習一下國學經(jīng)典。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9
有人說,學習就要端正態(tài)度,好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小編收集了國學經(jīng)典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國學經(jīng)典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早心,報得三春暉。
讀完這首詩,我有很多感觸,或許,大家認為母親為兒女操勞是應該的,確實,世界上最無私最溫暖的莫過于母愛!但是,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母親為我們操勞時,皺紋已悄悄爬上了她的臉頰,那烏絲般的黑發(fā)以快被那白發(fā)慢慢取代,母親對我們的愛是永遠無限的,對我們的恩情我們是永遠無法報答的。
母親,一個神圣的名字;母親,一個光榮的稱呼;當母親為你精心準備飯菜,為一家人默默奉獻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會對母親充滿深深的感激之情,當你生病了,是不是母親第一個把你送到醫(yī)院,可母親生病了呢?她是一推再推,一個勁兒的說:“沒事沒事,一會兒就好了。難道真的沒事嗎?不!母親只是不想讓你擔心罷了,她害怕你擔心她自己,會影響學習。當母親責備你時,你會心中不滿嗎?會認為她管得太多嗎?不!她是在愛你!沒有一個母親愿意責備自己的孩子。就算是在責備你,但她的心會比你更難受&hllip;多關(guān)心關(guān)心自己的母親吧!不要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哪怕是幫她洗洗碗也好!
親愛的母親,用任何詞語也形容不了你對她的愛!
國學經(jīng)典作文 篇10
“弟子規(guī) 圣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今天上午,李老師在教室里為我們主辦了一場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弟子規(guī)》主題性活動。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被命為人生的第一步,天下第一規(guī)。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行為規(guī)范。在李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同學們已經(jīng)把其中的前三章內(nèi)容背得滾瓜爛熟,我也早早把自己準備發(fā)言的資料準備好,高興而又激動地迎接這一活動的到來!
這次活動的主持人是李靜宜和王子騫這兩位同學。李校長、雷校長等學校領(lǐng)導也來參加活動。
活動開始了,我們進入了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女生前,男生后,背誦《弟子規(guī)》第一章內(nèi)容:“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我們用最洪亮的聲音,有節(jié)奏地背誦著。當我們背完之后,學校領(lǐng)導給我們鼓起了熱烈的掌聲!
接著,我們進入了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談一談自己學習《弟子規(guī)》后有什么收獲。同學們談的收獲各不相同,有的同學說自己與父母頂嘴的壞毛病改掉了,有的同學說與姐姐吵架的壞習慣改掉了;有的同學說與小伙伴相處融洽了,不再斤斤計較了……
很快,我們又進入了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表演有關(guān)《弟子規(guī)》的故事、相聲、小品……這些精彩的節(jié)目,讓在座的學校領(lǐng)導、老師及同學們大開眼界!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小藝講給大家的《黃香溫席》的小故事。李小藝不愧是我們班的“金嗓子”,她的表情很自然、聲音洪亮,語速也很適當。《黃香溫席》的故事讓我們很受啟發(fā),內(nèi)容是告誡我們從小要學習小黃香,學習他孝敬父母的行為!
最后,我們進入了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由主持人命題,讓同學們來搶答,答對者有神秘禮物哦!當時,我暗暗地為自己加一把勁!因為,我也早已準備好了!“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幾句話的大意是什么?當主持人的話音剛落,教室里的同學們刷地一個全都舉起了手來,像一片茂密的小樹林一樣……我也爭先恐后高高地舉起了我的右手臂。“王一!”主持人叫到了王一的名字。王一神情自若地站起來,很流利又很準確地回答了這幾句話的大意,她還得了神秘禮物——一塊奶糖!我也發(fā)言了一次,得了一塊奶糖,我感到非常非常高興!也感到這塊奶糖非常非常甜,因為這是用自己的實力得來的……
通過這次《弟子規(guī)》主題性活動,我覺得自己變了,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我學會了關(guān)愛他人,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我變得有禮貌了……《弟子規(guī)》真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國學經(jīng)典啊!我一定要把它好好地學完!!!
【國學經(jīng)典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國學的作文精選-國學12-22
國學征文:學國學 考國學作文11-24
踏著國學的腳步作文-國學01-24
有關(guān)國學的作文大全-國學12-22
國學經(jīng)典的作文08-08
經(jīng)典的國學作文08-08
經(jīng)典國學的作文08-08
國學的作文11-26
國學的作文09-28
學國學、品國學、悟國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