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下冊國學作文
【篇一:我喜歡的國學經典】
我們知道,國學里面有著中國璀璨的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們深深的去學習,那么同學們最喜歡的國學是什么呢?
我喜歡的有《論語》,因為論語里邊有孔子的一些講座,他告訴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記得其中有一篇《學而》,這一篇主要寫的是讀書與做人的關系,強調了嚴于律己,仁愛他人。在《論語》中,孔子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慢,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yǎng),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種踏實態(tài)度與質樸的精神長期影響著一代一代的中國人,成為中華傳統思想的文化中的精華內容。
我還喜歡的一本書是《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已到手,我就迫不及待的讀起來,這本書收錄的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經典的代表篇章,他們分別從讀書的方法,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與朋友交往的方法、做人的.骨氣、求學的志向,愛國的情感等方面對少年朋友做了具體而細致的指導,旨在把同學們培養(yǎng)成為有禮貌,講道理,品行端,情操美、志氣高、眼界闊、心胸廣的一代新人,在繼承民族優(yōu)秀傳統的同時,弘揚民族文化,真正做到古為今用,而且所選文章都是剔除了封建思想糟粕的精品,節(jié)節(jié)語言精妙,手法獨特,富有哲思,啟人心智,相信還會對提升同學們的文學修養(yǎng)與氣質內涵大為有益。
這兩本書,旨在使我們能夠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該怎么做的道理。這就是我喜歡的兩本書,我從中還學到了許多知識。
【篇二:國學經典】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長江、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她們用甘甜的乳汁哺育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而作為新一代的我們,從小就該懂得傳承中華文化,使中華文化發(fā)揚光大!
我們世世代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我們講中國話、寫中國字,做中國事,將中國人做人的道理。我們有5000年的文明史,這是全世界各種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續(xù)至今……而沒有中斷的文明。
在當今這個發(fā)展迅速的社會中,常常會有被人忽略掉的文明。我們不能無動于衷,我們應該積極地投入到傳承中華文化的活動中。
還記得《弟子規(guī)》嗎?這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文化。從小時候起,就開始學習《弟子規(guī)》了,《弟子規(guī)》里面都是古人的圣言,這些圣言感染著我,使我在成長中遵循著中華文化。比如:在學校里見到老師主動問好,見到同學點頭微笑……在家里,聽父母的話,主動幫父母干家務活,孝順長輩……懂得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等。這些是一個人在時代發(fā)展中該有的基本品質。
這次的'讀書活動又讓我可以多了解些中華文化了。我會認真對待這次活動,將這次的文明主題牢牢記下。我發(fā)現自己傳承的中華文化還遠遠不夠。我要抓住這次機會,更加完善自己的中華文化。一個人首先要愛國,才會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我會比以前更加愛國。在成為國之棟梁的前提下,我要勤奮學習,對凡事不墨守成規(guī),敢于創(chuàng)新。我希望自己做的這些將來可以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
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要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撐起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篇三:國學經典伴我成長】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的長河中,也誕生了許多經典名著。而這些名著,既引人入勝,又讓人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
我從小就知道像“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樣的詩句,但那時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覺得挺順口。后來明白了意思,體會到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這首詩也許是我最早接觸到的詩了吧。
然后我又從書本上接觸到了其他的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讓我明白了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后來,我不僅僅局限在古詩這方面了,我還閱讀了《西游記》《三國演義》這樣的名著,《西游記》中的孫悟空擁有火眼金睛,能識破妖怪的偽裝;還擁有定海神針——金箍棒,能大能小,打得妖怪眼冒金星、落荒而逃;還能七十二變,變成各種各樣的東西。《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用空城計,嚇退司馬懿15萬大軍,他是我最崇拜的人。
到現在,詩句與四大名著也滿足不了我的求知欲,我便開始看老聃的《道德經》與莊周的《南華經》這兩本書,雖然還沒看完,但是我相信我會看完的。
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熱愛中國,也熱愛中國的文學經典。國學經典,伴我成長!
【三年下冊國學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國學的作文精選-國學12-22
國學征文:學國學 考國學作文11-24
六年級下冊國學經典作文01-26
踏著國學的腳步作文-國學01-24
有關國學的作文大全-國學12-22
三年級國學作文02-03
學國學、品國學、悟國學01-28
有關國學的作文:我與國學01-28
國學的作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