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的作文匯總[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xiàn)。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故鄉(xiāng)的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故鄉(xiāng)的作文 篇1
每當讀到“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詩時,我就想起了自己的故鄉(xiāng)——嘉興。
轉眼間,到了20xx年9月29日,我已經(jīng)離開故鄉(xiāng)二十年了,于是我決定坐火車回故鄉(xiāng)看一看,我一下車,就匆匆忙忙的走向我小時候生活過的那個小鎮(zhèn)——新簧鎮(zhèn)。我的心一直“撲通,撲通”地跳著,奶奶已經(jīng)在鎮(zhèn)前等我了,奶奶現(xiàn)在頭發(fā)蒼白,左手拄著一根拐杖,走起路來慢慢吞吞,右手時不時敲一下背。我扶著奶奶來到了以前住的那個家,當我看見門口那一把甘蔗刀時,便想起了小時候被磕在甘蔗刀上的`那件事:那一天,天氣很熱,知了不停的叫著,這時一個鄉(xiāng)親買來了幾根甘蔗,我們家正好有甘蔗刀,我自己便去家里拿甘蔗刀了,拿著刀回來時我被一塊石頭絆倒了,正好磕在刀鋒上,鮮血直流,還好及時到醫(yī)院縫了一針,至今頭上還留了一塊疤。我走進家里,家中的幾株仙人掌花全凋謝了,但綠油油的葉子還在,那天我和爸爸在屋檐上拿下了五株仙人掌,回家種在花盆里,澆水,填土。家里衛(wèi)生間的墻都裂開了,角落里布滿了蜘蛛網(wǎng),當我看到那張小椅子時,便想起了奶奶小時候喂我吃飯的情景。我兩只手里各拿著一個玩具,在沙發(fā)上拼命的玩,奶奶只好坐在旁邊一口一口的喂我。
我走出屋子,來到以前讀過的幼兒園。走進幼兒園一看,以前我們種的幾棵樹現(xiàn)在已經(jīng)枝繁葉茂了。那是一次植樹節(jié),老師讓我們在圍墻邊植樹,每8人為一組,每組種一棵,我們聽了興高采烈地跑到了圍墻邊,有的人挖洞,有的人種樹,有的人澆水,有的人把樹固定好。雖然我們?nèi)巳硕紳M頭大汗,但是我們非常快樂。我戀戀不舍地走出了幼兒園,坐火車又回到了杭州。
人生就像一場夢一樣,童年就像夢中最美麗的片段。雖然我長大了,這場夢依然美麗!
故鄉(xiāng)的作文 篇2
我想,我的魂應該是屬于故鄉(xiāng)的吧!不然,怎么會時常魂牽夢繞,怎么會難以割舍對它深深的依戀呢?依稀記得,許多年前,當孑然一身的自己,背起空空的行囊踏上異鄉(xiāng)的土地時,故鄉(xiāng)就已經(jīng)變成了我名副其實的異鄉(xiāng)。關于她的一切都融入了腦海里,濃縮成了一抹烙痕,雋永地刻入我的生命,化成了年華里斑駁的記憶……
記憶模糊消失在眼中的原風景。一望無垠的大地,寬廣遼闊的大平原,孕育了白山黑水間的蕓蕓眾生,讓我有了一份難以割舍的情懷。與故鄉(xiāng)作別的日子里,一直深深懷念。那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淳樸的鄉(xiāng)音鄉(xiāng)情,還有那記憶中的原風景,時常在腦海浮現(xiàn)。誰的故鄉(xiāng)不美麗,誰對家鄉(xiāng)不依戀,這是所有游子的心里話。猶記得,兒時故鄉(xiāng)的四季,永遠是心中最美的圖畫,也將我的黑白色人生裝點。
醉美在故鄉(xiāng)之春。當冰雪消融之時,萬物復蘇,春風便搖擺著身子,悄悄爬上了白楊樹的枝頭,將僵硬的枝條撫慰。殘雪消融的大地上,干枯的小草縱情地吸允著冰雪的溫潤,柔軟著枯黃的身子,從衰敗中倔強地挺起了卑微的頭顱,從容地擠出了地平線。或許,只需一個晴好的早晨,約上童年的玩伴,一起感受春的美麗。踏著輕盈的步伐走出室外,迎著清爽的微風,身披朝露,輕嗅空氣中飄來泥土的陣陣芳香,耳畔鳥鳴啾啾,清脆悅耳。此刻,只需沉思閉目,便撞進了故鄉(xiāng)溫情的懷抱里,融入了詩意的情懷。
或者,微風輕拂的晴日里,在湛藍的天空下,獨自前行,感受晨起的美。遠望,薄霧飄渺的清晨里,農(nóng)家小院低矮的土坯煙囪里,那一縷縷裊裊升起的炊煙,在風的愛撫下,瞬間化作一條清晰的弧線,漸漸升騰向了廣闊的天際,剎那沒了影子,透露出無比的寧靜祥和。安靜的農(nóng)家小院里,不斷地傳來伙伴們追逐打鬧的歡聲笑語,母親責怪孩子淘氣的叫罵聲,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回憶那一張張充滿稚氣的笑臉,心中充滿了溫暖,時間的推移,伴隨著故鄉(xiāng)的老去我們也一起在緩緩流淌的歲月中悄然成長。
此刻,如極目遠望,鄉(xiāng)村的春色一覽無遺。那一排排挺拔的白楊樹,英姿勃發(fā),綠意盎然,舒展著偌大的枝冠,默默地與故鄉(xiāng)守候成一道永恒的風景線。近處,一座座低矮的土坯房,斜臥在院落外的一段土坯殘墻,一口陳舊的老水井,一盤古老的石磨,三三兩兩的鄉(xiāng)親,嬉戲奔跑的孩童,閑散無聊的家禽和大牲畜,在陽光下悠然自得,構成了一幅和諧的圖畫。如此春色,如同一壺散發(fā)著醇香的陳年老酒,在細細回味的時光中,一起沉淀著故鄉(xiāng)的滄桑,跟年輪做最真實的交錯。
如果說故鄉(xiāng)的春,是一抹生命的印痕,繁衍萬物生生不息的開始。那么,故鄉(xiāng)的夏則熱情如火,讓溫暖更加的實實在在。拔節(jié)的玉米,滾滾的麥浪,身披綠色毛毯的莊稼院,將是生命延續(xù)的根基。兒時的自己,時常頂著烈日奔跑在林蔭路上,與姐姐一道去給忙農(nóng)活的父親送飯,便少不了一路嬉戲玩耍。
這時,身后總能傳來姐姐溫情的叮囑,“慢點,別摔了。小心些,等等我!”提著飯盒和水壺的姐姐緊張地呼喊著奔跑中的我,也許她是怕極了我摔倒后的哭鬧吧!“你來追我啊!”如此的時刻,自己總是頑皮不已,扮出鬼臉毫無顧忌地撒嬌調(diào)皮,來換取姐姐的緊張,滿足自己的小虛榮。此情此景,遠遠就看見我們送飯的父親,便放下手里忙的鋤頭,飛奔過來。一邊接過姐姐遞來的井水,一邊擦抹著臉上的汗水,對我的頑皮給與嗔怪。“又不聽話了,別跟你姐鬧,都是我給你慣壞了!”父親的言語間帶著責備,眼神里卻帶著笑意,無比的溫情。
時光催人老,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交錯疊加著人的心情。如今,那片莊稼地里,還有父親的身影嗎?那昔日的`畫面還會再現(xiàn)嗎?溫情全然不在,物是人非,轉變了一切,那片父親寄托厚望的土地,早也換成了鬢角已斑白的哥哥,將我童年的記憶掩蓋在時光中,不能迂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哥哥在守候著父親的唯一財富,守候著我已老去的故鄉(xiāng)。這便是故鄉(xiāng)留給我最溫暖、最凄涼的回憶,久久不肯在腦海中散去……
喜歡故鄉(xiāng),更喜歡金燦燦的秋。看著豐收的果實綴滿了枝頭,終于盼來了期待已久的收獲,喜悅也用涌上心頭。秋天里,籬笆小院總是堆滿了玉米棒子,紅火火的辣椒也掛滿了低矮的土墻。每到此刻,農(nóng)家人臉上洋溢著喜悅,充滿著知足,感受著秋的回饋。也許,對于秋天,我的記憶永遠是最深刻的吧!或許跟自己的名字有關,還是跟某一個秋天的心情有關,早已分不清了。只記得,那個秋天里,摯愛的父親悄然離去,伴著纏綿的秋雨,帶著深深的遺憾,與我,做了生離死別,便永生難忘了。秋,其實是美好的季節(jié),它見證了收獲,可也預見了無數(shù)的生死輪回,從而濃縮了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凄涼了我的無限鄉(xiāng)愁,將渴望溫暖的心陷入了冬的冰冷之中。
故鄉(xiāng)的冬是冰冷而純凈。喜歡冬,也喜歡雪的素白,更喜歡溫暖的火炕。冰雪覆蓋的冬來臨之際,飄雪的日子里,總喜歡跑出室外與潔白的雪傾心邂逅。六個瓣的雪花,如梅花一樣的孤傲,清涼而純凈,飄飄然降落在茫茫大地,點綴著冬的蒼涼,陪伴著我和我的故鄉(xiāng)。冬凝重了時光的腳步,斑駁了歲月的痕跡,厚重了生命的堅強。大地蒼茫,白雪皚皚,光禿禿的白楊樹依舊守望著日益渺小的故鄉(xiāng),站立成永恒的風景。
有人說,我是愛故鄉(xiāng)的,我的心屬于故鄉(xiāng),我的情也時刻凝固在故鄉(xiāng)的任意一個角落,不曾改變。然而,當年華逐漸老去,將一些記憶掩埋的時候,站在異鄉(xiāng)的這頭,突然間會感到茫然和不安。故鄉(xiāng),多年來,你在我心中的分量到底有多少?你給我的記憶到底有多深?我對你的情感到底有多重?也許此刻,蒼白無力的語言又如何說得清……
時間是驗證一份情感的最佳途徑。多年飄泊在外的日子,與故鄉(xiāng)獨處的歲月少之甚少,也逐漸依稀模糊,但仍魂牽夢縈。關于故鄉(xiāng)的每一個季節(jié),每一處風景,每一個我生命成長中的片斷在我的眼中永遠是最美,最原始、最溫暖、最純凈的一方天堂。
常聽人說,依戀故鄉(xiāng),就會平添鄉(xiāng)愁。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鄉(xiāng)愁,也總有打不開的情結。伴隨著時光的老去,時常有一種念舊的情結在內(nèi)心激蕩。或許,是異鄉(xiāng)漂泊久了,對故鄉(xiāng)的情感自然會日益濃烈,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想起故鄉(xiāng)的那山、那水、那些人、還有熟悉的泥土味道,依稀在耳畔回響著質(zhì)樸的鄉(xiāng)音,腦海里回旋著熟悉的畫面,并在內(nèi)心珍藏一份不舍的情懷。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再次品讀賀知章的《回鄉(xiāng)偶書》內(nèi)心仍激動不已。好久沒有回故鄉(xiāng)了,故鄉(xiāng)還會記得我嗎?那充滿歡笑的鄉(xiāng)村,還會如昨天一樣的溫馨吧!品一口清澈的井水,苦澀中帶著甘甜,來滋潤情感的荒蕪。那盤鄰家大嬸時常轉動的石磨還在嗎?那曾經(jīng)給我溫暖的豆?jié){還能再次端到我眼前,并溫柔地說:“慢慢喝吧,孩子,嬸子給你特意留的。嬸子知道你想娘,以后,就當嬸子是娘吧!”瘦弱的雙手端起熱乎乎的豆?jié){,貪婪地喝著,眼里卻飽含著淚水。那是幼小的自己最深刻的回憶,知曉,那不是一碗普通的豆?jié){,那里已經(jīng)盛滿了善良嬸子滿滿的母愛。記憶最深的也許是最難割舍的吧,無數(shù)次思念故鄉(xiāng),卻無數(shù)次拋棄故鄉(xiāng),回憶這一切,心底永遠帶著愧疚。
物是人非,人長大了,故鄉(xiāng)便老了。那些曾經(jīng)駐足在自己生命中,給與自己溫暖的人或者事物,已經(jīng)成為過去,沉淀成了自己滄桑的容顏。故鄉(xiāng)老了,她還能等我回去嗎?四季里美麗的風景依舊如昨吧!那些兒時的伙伴還會記得我們曾經(jīng)純真的情感嗎?莊稼地里父親溫情的話語還能和昨日一樣再現(xiàn)嗎?鄰家嬸子我又拿什么報答你的一片好心呢?一切的一切讓我迷茫,這是那個曾經(jīng)純真的自己嗎?這是我最美麗的回憶嗎?時常感嘆,歲月的蹉跎,抱怨生命的匆忙,可自己的腳步為何總是姍姍來遲,將故鄉(xiāng)揉成了碎片,裝進了我如同過客的行囊……
“想家了,就回來吧!我等你回來,盼望相逢的那一刻”。這是冥冥中故鄉(xiāng)給我的暗示,卻讓我負擔不起。我想,我不配思念故鄉(xiāng),應該做一個被故鄉(xiāng)遺棄的孩子吧!不然,我怎么會想起故鄉(xiāng)淚流滿面,哽咽失聲,會陌生茫然呢?捫心自問,我愛故鄉(xiāng)嗎?不愛。假如我愛,為什么我沒有時常和她親近,廖慰她思念我的痛苦。假如我愛,為什么我不能靜下心來,抽出閑暇陪她幾日,哪怕一分一秒,也不枉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假如我愛,為什么昔日的記憶偶爾才能涌入腦海,成了遺忘呢!
一抹鄉(xiāng)愁,總能勾起對故鄉(xiāng)的懷念,刻入生命的歷程中。一片深情的思念,如何奔赴不到故鄉(xiāng)的眼前,終究變成遺憾。人到中年,總是無法走出故鄉(xiāng)那一方水土,渴望與故鄉(xiāng)相聚,卻總是身不由己,糾葛滿腹。時常在夜深人靜之時,靜靜立在窗前,透過漆黑的夜色,眺望故鄉(xiāng)的方向,深深思念。然,此刻,心里清楚地知道,滄桑巨變,斑駁了記憶,沉淀了年華,無法企及的永遠是盼望。光陰的流逝,歲月的變遷,阻隔住自己的不僅僅是這深邃的長夜,還有那遙不可及的遠方。漂泊之路的背后,是我永遠不曾遺忘和看不見的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的作文 篇3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地方的中國味,它們是豐富多彩的、悠久深長的、表現(xiàn)地方特色的“味道”。漳州味也是如此。
——題記
漳州的“味道”豐富多彩,其中也有一些讓人眼睛發(fā)亮的美味——面食、豆花、鍋邊糊、貓仔粥......其中的.面食是手抓面和鹵面:手抓面——它是漳州特有的地方風味小吃。它的名字源于吃它的時候要把面卷起來用手抓著吃,所以得名手抓面。吃起來是香味十足,油而不膩;鹵面——它在漳州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早先每年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吃鹵面是紀念屈原,現(xiàn)已發(fā)展成四季均吃鹵面。鹵面營養(yǎng)高,色、香、味俱全,好不美味。我也不一一多說了,讓我們直奔下一幕! 第二幕:悠久風俗情
我跟你們說,其實漳州人原來是中原人。后來將中原的傳統(tǒng)風俗帶入閩南一帶,漸漸把中原的風俗與閩南各地風俗融合在一起,漸漸把中原的風俗與閩南各地風俗融合在一起,呈現(xiàn)出明顯的屬于漳州的地方特色。不信你看——除夕圍爐:每年舊歷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家家貼春聯(lián),并且還會“倒”貼”福”字在家門上,寓意“福到;早上祭祀祖先,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晚餐,這叫圍爐,寓意“全家團聚,平安幸福”晚餐豐盛、氣氛隆重。除了魚肉外,一定要有剛,因為剛寓意“財寶”;也要有甜點,因為寓意“全家生活甜蜜”;飯后還要給兒童壓歲錢,用紅紙包裹,寓意“孩子們紅紅火火火地成長”;最后,除夕之夜還要燈火通宵,門前掛紅燈籠,這叫“守歲”。除了這個,漳州還有一個“回娘家與連尾甘蔗”的風俗,內(nèi)容太多了,我就不多講了。其實漳州還有文藝色彩,你看—— 第三幕:多彩文藝秀
漳州里的文藝也很多,有“竹馬戲”、“大鼓涼傘”、“薌劇”、“布袋木偶戲”......其中“薌劇”讓我印象深刻。“薌劇”早先源于九龍江流域,九龍江又稱薌江,故稱薌劇。現(xiàn)廣泛流傳于漳州、廈門、臺灣等地。小時候到現(xiàn)在我經(jīng)常和爺爺奶奶去看薌劇,里面分位生、旦、凈、丑,表演很夸張,講話很委婉,并且還刻意安排情節(jié),把人物心境表現(xiàn)出來,靈活巧妙地把本地的風土人情表現(xiàn)出來,閩南氣息非常濃郁。讓人流年忘返。最后,我還想講一下漳州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去看! 第四幕:漳州歷史行
據(jù)我的印象和翻閱書籍中。漳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漳州在我眼里是一個“文化古都”,是一個“水果之鄉(xiāng)”,更是一個我最喜的“美好家園”。漳州曾有許多偉人來過——如:倡議“讀書有三到”的文人“朱熹”,抗我英雄“戚繼光”,反清的“孫中山”......歷史十分悠久。 漳州是漂亮的沿海地區(qū),有美好的文藝生活,是有豐富水果的“水果之鄉(xiāng)”,有歷史悠久的“文化古都”。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我愛漳州!
故鄉(xiāng)的作文 篇4
我從來不羞于向別人介紹我的家鄉(xiāng)。
多好聽啊,吳儂軟語,舌尖輕輕兩轉,就是那個讓我自豪的小城名字。兩個字中,都帶有“水”,只有水,才這般利萬物而不爭,無怪乎人們常說“上善若水任方圓”。
我們生于水邊,長于水邊。一條條河穿城而過,一種水特有的風味,略帶些腥氣,卻又是那般富于生機。莽直的漢子來了,莫想再那般的魯鈍,內(nèi)向的姑娘來了,也會變得開朗明媚起來。這就是我們水鄉(xiāng)人,慧質(zhì)而又明媚。
靠水吃水,家鄉(xiāng)水產(chǎn)極多,白魚、馬鯽,龍蝦、螃蟹,都是家鄉(xiāng)的名片。一年四季都鮮嫩肥美的白魚是我的所愛,它徜徉于家鄉(xiāng)的一朵朵浪花中,間或一魚躍,似乎帶起的那水珠,就是我思鄉(xiāng)的寄托。
每年,就是這個時候,蟹肥了。
豐子愷曾寫過,他的父親如何教他吃蟹。小錘,小鑷子一樣不少。至于吃完剩不下肉,殼完整地拼成一只蝴蝶……
對上天的賜予懷有感激,淳樸的家鄉(xiāng)人不會浪費任何的美味,但就是因為這是“河神”對勤勞的家鄉(xiāng)人的犒勞,所以,回歸自然,這才是吃蟹人心中應謹記的真諦。
蟹的做法,最經(jīng)典、純粹的是清蒸。我喜歡守在鍋前,一點點地聞著那縷香,突然,香氣在某個瞬間,演繹到了極致,盈滿了鼻尖,仿佛金色的'蓓蕾,一點點地醞釀,突然,飽漲得不能再飽漲了,于是“嘭”地綻了開來。聞到這香,心中便升騰起一種抑不住的欲望。
家鄉(xiāng)的廚師一點點摸索技法,“蟹宴”中又有了很多新品種,比如“賽螃蟹”,味似螃蟹,實是菜蔬所制的贗品。
離家求學,又有了一味名菜“蟹黃湯包”。蟹黃為母蟹所有,為蟹各部位之精品,由此可知,這湯包該是何等珍饈了!第一次去吃,誰知皮那般薄,筷子輕輕一戳就破裂了,不知怎么,我想起了螃蟹活生生時嬌俏的模樣。或許用“嬌俏”形容是不妥的,但我著實想不到更貼切的詞來形容它的健美而富于生機。可是那般嬌俏卻一瞬間化為了灰燼,它突然四肢僵硬,隨后四散飛向了每一個角落,獨獨那踽踽獨行的樣子深深印入我的腦海。
它應該在家鄉(xiāng)的湖水中嬉戲!它可以在溫軟的湖泥中筑窩!而今,它躺在了餐盤,依然四肢健全,仿佛下一秒會揮舞著大螯!它還是會被人生生肢解,被烹飪成各式菜肴,從此長眠于異地,長眠于外鄉(xiāng)人的肚腹中,僅僅滿足了那個人的口腹之欲,最終成為泥淖。
突然間沒有了食欲,因為水鄉(xiāng)才是它們的歸宿。
小時候,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舅舅,姨媽,哥哥,姐姐,每個人臉上都有歡欣。八月十五的月亮真圓啊,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吃蟹,是那般歡樂。
國慶回家了,媽媽天天買蟹回來,只是清蒸,卻吃不出從前的味兒來。
爸爸說,許是沒到時候吧,孩子嫌不好吃。
過去了那么多天,蟹該熟透了吧?我要——回家了嗎?
又是一年蟹肥時了。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水鄉(xiāng)柔美了小鎮(zhèn)的風物、明媚了家鄉(xiāng)人的性情,而水鄉(xiāng)的美食也滋潤了游子的舌尖,讓人難以忘懷。那縈繞在舌尖上的蟹味,不僅是美食的味道,更是一種情懷,一種追憶。可隨著對那些氤氳著親情和懷舊的味道的螃蟹大餐的回憶,小作者對螃蟹的憐惜之情又流轉在字里行間,思美食而又不舍,引動了我們每一個人心底的柔軟和溫暖。
【適用話題】故鄉(xiāng)的回憶、舌尖上的幸福、節(jié)日思緒……
【故鄉(xiāng)的作文】相關文章:
故鄉(xiāng)的山水,故鄉(xiāng)的云作文01-02
故鄉(xiāng)的城,故鄉(xiāng)的人作文04-18
記憶中的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作文02-15
故鄉(xiāng),故鄉(xiāng)02-25
故鄉(xiāng)的什么作文_故鄉(xiāng)的什么作文03-27
故鄉(xiāng)的作文(精選)10-13
(精選)故鄉(xiāng)的作文05-05
故鄉(xiāng)的作文[精選]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