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風家訓作文集錦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yōu)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家風家訓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
俗話說的好,“不成規(guī)矩,何以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guī),家有家風。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必不可少的成份。
而在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首先要善良和誠信。有一次,我放學回家,在一條小巷里,我扔了許多玻璃球。我不知道媽媽什么時侯在我身后,媽媽看見了嚴厲地批評并教育我;“你怎么能這樣子呢?怎么可以隨便扔垃圾”。“我”我有點迷惑不解,感到媽媽在生氣,但又委屈的說。“你這樣可能會讓別人摔倒,這就等于在害別人”。媽媽激動地說。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的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媽媽看到我意識到錯誤后,又輕輕地撫摸我的額頭,親切地說:“還記得你上次騎自行車吧, 你被石頭絆倒的時侯哭的很厲害,但現(xiàn)在你卻反過來仍玻璃球,你覺得你做法對嗎?我可不要看到下次你這樣”。說完,媽媽便露出笑臉讓我把玻璃球撿起來。
誠乃做人之本:信,乃美德之基。從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一個星期五下午,我的同學給我打電話,讓我星期六早晨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掛斷電話開心地跳起來。到了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媽媽為我做好了可口的早飯,剛吃好,天就下起了大雨,我有點猶豫是去找同學一起到敬老院還是待在家里呢?這時,媽媽說:“你應該去,難道你忘了我教你的那句話
——誠信乃做人之本嗎?”我恍惚了一下,快速地拿起了雨傘,穿起
雨衣,向敬老院出發(fā)。雖然我的衣服被淋濕但我心里卻是暖暖的,因為我信守了承諾。
我們的國家是由千千萬萬個幸福的家庭組成的,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只有每個人認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穩(wěn)定、和諧、繁榮、強大!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2
習慣決定命運,而習慣的養(yǎng)成與家風有很大關(guān)聯(lián)。因為家風就是一種家庭熏陶,這種熏陶是潛移默化的,是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影響的。家風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在我們?nèi)松鷼v程中必不可少,對我們的成長起著巨大的作用。而自信,就是我家的家訓。自信是劍,幫我擊穿自卑懦弱;自信是盾,幫我抵擋流言蜚語;自信是光,幫我驅(qū)除黑暗陰冷;自信是火,幫我點燃絢爛人生!
力量是成功之本,自信是力量的源泉。自信在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有著巨大的推動力。它就像一個漢堡包被自負和自卑夾在中間,上面是自傲,下面是自卑。它們之間有著明確的界限,如果往上邁一步,就會成為目中無人,夜郎自大的驕傲之人。如果往下跨一步,則會成為畏手畏腳,自慚形穢的懦弱之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不留神就會陷入自負與自卑之中,只有時時刻刻警醒自己,掌握好自信的度。這樣才會奪回自信,不然就會陷入自負自卑的魔掌中。
記得美國作家愛默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秘訣”,是啊,無論做什么事,你只要充滿信心,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對自身力量的一種確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才能實現(xiàn)所追求的目標。自信是成功的一種必要條件,是成功的源泉,自信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我肯定與相信。
自信的人,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道理,依靠著必勝的信心,在艱苦的搏擊中,駛向成功的彼岸。在面臨選擇的時候,在猶猶豫豫的時候,我都會想起父親的教導。自信像一座燈塔,照亮我前行的路;自信像一顆明星,指引我前進的方向;自信像一眼甘泉,澆灌我自卑的心靈;自信像一支畫筆,畫出我精彩的人生!
自信,就是我家的家訓。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3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唐代李紳的詩,讀來朗朗上口,是婦孺皆知的佳句。我從小就伴隨著這一首詩長大。這首詩也成了我家的家風家訓。
我在家是個比較懂事的女孩子。有一天中午,媽媽對我說:“穎穎,今天我采茶葉要晚一點兒回來,你能幫先煮飯嗎?”我爽快地答應了。后來我和好朋友一起到河邊打水蕨去了,不知不覺,天色就暗了下來。我想起了媽媽的吩咐,就趕快回到家來煮飯。我拿著電飯鍋裝了一碗米,對著水龍頭讓自來水把米沖干凈。沒想到嘩嘩嘩的水把米沖出來了,鍋里的米最多只有一半了。“我心里想:沒事,再去裝點米來洗一洗不就行了嗎?”我剛準備去裝米,不料我爸爸賣茶葉回來了,他見到我高興地說:“乖女兒,又幫媽媽煮飯了。”我嚇了一大跳。爸爸來洗手了,看見水池里全是米。他嚴肅地對我說:“你這是怎么弄的,你知道這米是怎么來的嗎?你先把《憫農(nóng)》這首詩背給我聽一聽。我只好把詩句認真地背了一遍。爸爸接著又耐心地教育我:“這首寫了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愛惜,來,我們一起來把米撿起來吧。”
我耐心地撿著米,爸爸對我說了很多。我體會到了爸爸身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勤儉節(jié)約。這天吃晚飯時,我吃的很香,連掉到桌子上的飯粒,都撿了起來吃了。媽媽看到我吃飯的樣子高興地說:“我們的穎穎今天又長大了一歲,我也會心的笑了。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4
一個星期六的晚上,我高高興興地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吃晚飯。光頭強的電視快要開始,我把還剩半碗的飯放一邊,說剩下的飯我不吃。爺爺很不高興,說不能浪費糧食,這些飯我是可以吃完的,不能因為要看電視就剩飯。
爸爸這時候和我講起他小時候的故事。爸爸小時候在隊長大,爺爺上班要按時出門。爸爸就把碗里剩下的米飯倒到水溝。后來被爺爺發(fā)現(xiàn),爸爸被爺爺狠狠地懲罰。
原來,爺爺小時候,國家比較窮,糧食經(jīng)常不夠吃,常常吃不飽飯,卻要做很多事情。作文那時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飽飯,所以爺爺特別珍惜糧食。爺爺說,米飯來之不易,那天看到爸爸浪費糧食就特別生氣。爸爸挨罰后,就記住不能浪費糧食。
爸爸說,現(xiàn)在國家富強,家里不再擔心吃飽飯的問題,但是勤儉節(jié)約、不鋪張浪費的傳統(tǒng)不能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將來對我會很有幫助。
這時候,奶奶說起以前的事,買東西要憑票,買米用糧票,買肉用肉票……逢年過節(jié),更要起個大早,天不亮就要趕到鎮(zhèn)上去排隊,起碼要等四五個小時才能買到定量的菜。特別時有一段時間,大家都很不愛惜糧食,結(jié)果糧食被浪費完后,沒有吃的,大家只能餓肚子,去山上挖樹葉吃。現(xiàn)在想來,真是艱苦啊!
聽著聽著,我感到很不好意思。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平時吃飯還總是挑三揀四。現(xiàn)在想想,爺爺奶奶的童年生活真是令我匪夷所思啊!想到這兒,我看著桌上的飯菜,慚愧地笑笑,然后慢慢地吃起來,恍然間發(fā)現(xiàn)原本不愛吃的食物原來也是那么的可口。
在特別的日子里憶苦思甜,雖然那個時代的灰暗早已遠去,但我們的光明生活確是要需要我們的“成長”才能一直到永遠!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5
記得有一次,我的月考成績還不錯,回家后把試卷拿給我的爸爸看。我的爸爸一看,板著臉,指著試卷上一個紅叉叉說:”這么簡單的題怎會出錯呢?“我以為我的爸爸會看我的分數(shù),沒想到他竟會注意這些細枝末節(jié)。他讓我坐下,然后和我將那些錯題的思路和答案。在他的幫助下,我終于明白了錯題的解法。還有一次,我的爸爸突然問我:”那次小測驗你考得怎么樣?“我疑惑不解,問道:哪次小測驗?”“就是上個星期二中午的那次。”我終于想起了,那個星期二的早上,我對他說了一句中午要測驗,我的爸爸竟然到現(xiàn)在還記得!我以為只有大考他才會問,沒想到這些小考他竟然也會重視。
我的爸爸經(jīng)常重視我的學習情況,還經(jīng)常教育我要想家庭興旺,就一定要重視教育,他還說爺爺在他小時候也經(jīng)常這么說他。于是,我明白了不受到教育就不能使家庭興旺,之后我也經(jīng)常向我的爸爸問一些學習上的問題,還經(jīng)常接受他的批評與指導。除此之外,媽媽也經(jīng)常關(guān)心我作文方面的情況,給我一些好的建議與指導,還給我買了很多課外書,告訴我要多看課外書,這樣對寫作很有益處。在這樣一個教育家庭中,我不斷努力著。
我的家風是我成長的航標,他是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并不斷促使我向成功的道路走去。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6
“百事孝為先,千事德為重,萬事勤為本。”在我們家,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發(fā)生著成千上萬種事情,自然少不了孝、德、勤。
我的奶奶因勞累患了風濕病,雙腿還得了關(guān)節(jié)炎。爸爸每天下班后,即使累得精疲力竭,也要抽空閑時間給奶奶洗腳,按摩腳底和各個關(guān)節(jié)。只見他端來一盆溫水,輕輕抬起奶奶的腳,幫她脫下襪子,把奶奶的腳小心翼翼地放進盆中,泡在水里,又輕輕地按摩著奶奶的腳和各處關(guān)節(jié)。奶奶那長滿皺紋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這樣日復一日,奶奶的腳開始恢復了。但爸爸依然堅持每天給奶奶洗腳。
除了孝行,我家德風也挺好。這天,媽媽去菜場買菜,一時匆忙帶少了錢,到達菜場時才發(fā)現(xiàn),便不停想辦法。賣菜的人,似乎看出了媽媽的焦慮,便主動開口:“沒帶錢也沒事,明天還也行。”媽媽猶豫了一會,答應了。第二天,媽媽遵守約定,去找賣菜的老奶奶,把錢還了。
在家中,勤儉節(jié)約也很重要。記得一年前的暑假,外婆來我們家,她不僅勤勞,還很節(jié)約。一大早不到6點鐘便起床去小區(qū)晨練,7點鐘之前回來做早飯,早飯做好了,又擼了擼袖子,把家里從里到外打掃得干干凈凈。中午燒飯,外婆經(jīng)常把淘米水留著,我好奇地問:“外婆,您這水干嘛留著?”說著,便把水倒掉。外婆大叫一聲:“別倒!”隨即嘆了口氣,“這盆水本來是要用來洗碗的。”“啊?”我頓時傻了眼。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家訓。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7
每個家庭都應該有家訓,我們家的家訓出自《朱子家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這其中還有個故事。
小的時候我并不珍惜糧食,吃飯時總是很浪費,爸媽怎么說我也不聽,他們總跟我講各種道理,其中就有“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但那時我并不能體會勞動辛苦,資源寶貴等這樣抽象的話,爸媽覺得,只有親身實踐了才會懂得。所以在我七八歲時,就有了那次周末的活動。
一個陽光明媚的周六,我們?nèi)チ宿r(nóng)田,體驗挖紫薯。剛到那里,我興致勃勃,信心十足,想著一定要挖十袋八袋紫薯回家,從土里挖東西還不簡單嗎?但當我試著拎起鏟子時,我的信心也隨著落在地上的鏟子灰飛煙滅了——那把鏟子真的好重!如果我連鏟子也拎不起來,還談何挖紫薯,但看到爸媽已經(jīng)拎起鏟子和袋子走進田里,我也只好吃力地拖著鏟子跟在爸媽后面。
到了田里,太陽正熾熱地烤著大地,我一鏟一鏟奮力地挖紫薯,過了不久就汗流浹背,可還沒有多少收獲,我禁不住有些想放棄,但看到不遠處也有不少的農(nóng)民伯伯在干活,他們卻毫無怨言,我想到我平時吃到的飯菜都是他們這樣辛苦地種出來的,我也重新有了動力,努力地挖起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太陽已經(jīng)快要下山了,我們身邊已經(jīng)堆起了三個裝滿紫薯的袋子,我不由得喜笑顏開,雖然十分辛苦,但我也有了自己的勞動成果。這些成果是多么來之不易,而到了這時我才真正明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含義,也從這時開始,我覺得浪費糧食是一件不尊重他人勞動的事,我也不再浪費了。我也明白了勞動的光榮和意義,我至今一直記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家訓,它在我的成長過程當中一直伴隨著我。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8
家是沃土,我是在這沃土中拼命生長的樹苗。我身體的歪正,身為沃土的家說了算。
“君子訥于言而敏于行”是我在家常聽到的一句話,也是父母親經(jīng)常教育我的一句話,而我聽了幾乎幾年,終于知道了它真正的含義和父母對我的要求和期盼:在說話的時候要三思而后說不要口無遮攔,信口雌黃;而在做事的時候要積極敏捷,不要拖泥帶水。正如父母親的意思,就是讓我做一個爽快果斷,不優(yōu)柔寡斷的“訥于言而敏于行”的君子。
《哈佛家訓》中就有許多感人的家庭故事,不傷害他人的自尊心,不嘲笑他人的缺點,不破壞別人的幸福,不打斷別人夢想的翅膀。在那緊密的字里行間,透漏著該怎樣為人處事的奧秘。在我的小臥室里,有這么一個書架,書架上有這么幾本爸爸媽媽送給我的書:《哈佛女孩劉亦婷》、《告訴世界我真棒》、《絕望鍛煉了我》、《有一種心態(tài)叫承受》。慢慢地,我明白了這幾本書的`的含義,雖然這書中有些道理我不懂,但是我依然明白著父母對我的期望——做一個勇敢快樂的人。
以前,我跟爸爸媽媽到酒席吃飯時,客人總是問我一些無聊的問題,而我也總是傻傻的回答客人一大堆沒用的話;吃東西時總是不顧別人的想法。可就在往后的日子里,爸爸媽媽并沒有去直接批評我,而是跟我講一些我似懂非懂的故事,漸漸地,我懂事了,也知道父母為什么要講給我那些不懂的故事,我也明白了爸爸那良苦的用心。
爸爸媽媽是這片沃土勤勞的園丁,澆灌著我這棵幼嫩的小苗,那一點點肥料和一滴滴汗水成就了我這棵小苗的健康成長。
“相信自己,改變自己,超越自己,超越世界,超越現(xiàn)實”。它是我的座右銘,它是由我的家風給予我的信念,使我閃耀成長。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9
默默地捐助微薄之力已經(jīng)成為我們家人的習慣。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總會拿出零錢教導我悄悄地放在那些用來收集捐款的碗里或盒子里,這是我記憶里經(jīng)常上演的情景。
走在大街上,經(jīng)常能看到一些乞討的老幼病殘或是賣藝求助的人,每當遇到此種情境,高大壯實的爸爸都會靜靜地彎下身去捐款,有時有人會嘲笑說那些困難的人是假裝可憐的,但他不理會,還是常常會奉獻。看到這情景,我的心里涌動著暖流,仿佛也看到了爸爸心里的憐憫之光。媽媽常教育我們姐弟:“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父母悄悄地幫助了很多人,又不讓其他人知道,也不圖別人的回報,他們以言傳身教樹立“樂善好施”的家風。爸爸特別熱情好客,經(jīng)常會在家里招待客人,并且教導我們要笑臉相迎、禮貌周到,不能以貌取人,不能親疏有別。有一次,弟弟因為其他的事情在生悶氣,不肯與客人一起就座吃飯,爸爸告訴他:“如果你在客人面前生氣,客人可能就會誤以為你不歡迎他們。客人來了,就要熱情地招待,任何時候都要學習不能讓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別人。”弟弟認識到了自己的失禮之處并加以改正,我也更加懂得了如何為別人著想。
我家的家風家訓就像一顆顆溫暖的種子,長成了茂盛的家園,結(jié)出了各種甜蜜、美好的果實。我真希望每個家庭的家風家訓都能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合力書寫色彩斑斕的中華圖畫,合奏一曲曲動人心弦的民族之聲!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0
每個家庭都是社會上的一個小細胞,但一個完美的家庭卻需要好的家風家訓,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就是——勤儉節(jié)約。
我小的時候經(jīng)常看到奶奶從早上天蒙蒙亮就起床去田里干活,一直到晚上天黑才回來。爸爸見了說:“你們年齡都這么大了,應該在家里好好休息了。”奶奶卻說:“我干了一輩子農(nóng)活了,怎么能閑下來呢?再說田里還有很多事要干,人要勤勞不能懶惰。”我在旁邊聽著也記住了奶奶的話。
爺爺很節(jié)約,有一次天快黑了,我正準備開燈,手剛碰到開關(guān),爺爺就在旁邊喊到:“別開,天還亮著呢,不要浪費。”這聲音把我嚇了一跳,然后我小聲嘀咕著:“天都這么黑了,怎么不開燈呢?”爺爺說:“現(xiàn)在屋里還是能看見的,你們老師沒告訴過你們要勤儉節(jié)約,不能浪費嗎?”聽了爺爺?shù)脑挘覠o言以對。
奶奶也是這樣的人。奶奶經(jīng)常從出租屋去我們家都是走過去的,因為出租屋離我家比較遠,至少要走半小時的路程,爸爸實在看不過去了,就問:“你為什么不坐公交車呢?出門就是車站,下車就到家了,不省事嗎?”奶奶卻說:“走走不是更健康嗎!”其實我們心里都知道,奶奶是舍不得公交車費錢。
雖然沒有人把我們家的家風家訓用白紙黑字寫出來,貼在墻上,但全家人都知道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因為它已深入我們每個人的心里了。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1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我認為家訓就是家中的規(guī)矩,是一個家的道德標準,是不可或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家的家訓就是:“孝順”“自強”。
我家的家訓首先體現(xiàn)在“孝順”上。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孝敬老人。爸爸媽媽不僅用語言教育我,還用實際行動向我展示了何為“孝順”。
我家大爺爺已經(jīng)70多歲了,沒有成家,無兒無女。爸爸媽媽對待大爺爺就像對爺爺奶奶一樣,每周都去看他,檢查補齊大爺爺所需藥品和生活用品。大爺爺牙不好,爸爸媽媽都會買香蕉和柿子等容易咀嚼的水果給他吃。為讓大爺爺按時吃飯,媽媽爸爸每天都會讓我打個電話給大爺爺,甜甜的喊上一聲“大爺爺要按時吃飯、按時吃藥哦!”大爺爺都會哈哈大笑道:“好,好,好!”爸媽的這種行為讓我佩服,潛移默化中影響了我。
我家的另一條家訓,就是媽媽常說的“自強”。媽媽爸爸都出生在弟妹眾多的農(nóng)村家庭,他們都勤勞勇敢,自立自強,遇事不依賴別人,不怨天尤人。找工作、買房,都是靠自己。我家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爸爸媽媽靠自己的雙手打拼來的。正因為如此,媽媽早早地教會我洗衣服、整理家務,讓我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這條家訓養(yǎng)成了我積極樂觀的處事態(tài)度,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第一反應總是積極解決問題,始終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
好的家風來自好的家訓,這樣好家風的家庭自然能立本樹人。我自豪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更自豪有這樣的家風、家訓,讓年幼的我可以在“風雨”中茁壯成長。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2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中華民族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向來重視家教,經(jīng)過一代一代相傳,家訓就演變成了“家風”。家風培養(yǎng)出了一個人的性格,一個人的好壞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家風的好壞。
自古以來,先人們就極重視家風家訓,諸葛亮的《誡子書》,朱熹寫給他兒子的家書,讓他好好讀書,還有《傅雷家書》等等。
我家的家風家訓是:孝敬長輩;勤奮努力;尊師重道;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記得有一次放學回家,媽媽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我便自己盛好一碗開始吃。只聽媽媽說,“可以這樣嗎?”我恍然大悟,拍拍腦袋,把大家的飯盛好,等長輩上座了才開始吃。老爸看見了,便夸我說“對嘛,這才是懂禮貌、孝順的孩子。”我笑了笑。
還有一次,家里的水管壞了,我們打電話讓人來修,可是等第二天,我們都忘記了這件事,到外婆家去了。走到半路,我忽然想到今天不是有人來家里修水管嗎?我立即告訴了媽媽,媽媽一拍腦袋說道:“呀,我怎么忘記了,快回家吧。”
媽媽立刻往家趕,我追上媽媽說:“都走這么遠了,還要回去嗎?叫他下次再來吧。”
“當然要回去了,跟人家約好,就不能失信于人,別讓人家等著了。”等我們剛到家,修水管的師傅就來了,熱情地把家里的水管修好了。
這些就是我家的家訓,孝敬長輩不僅僅是我們的家風家訓,更應該是我們一生的責任。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3
家風是一個家的全貌,家風是在自己家好家風的基礎(chǔ)上去認識別人家中的優(yōu)良美德。家風就是做善事,不求回報;家風就是為人老實,不干壞事;家風就是小小舉動創(chuàng)美德;家風就是常做好事,無怨無悔;家風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國。
我的第一個家風是誠實守信。父母從小教育我們要誠實守信,不可欺騙他人。有一次,我和一個好朋友出去玩,我們約定在星期六早上玩,我因為有事所以忘了,后來,我把這件事和媽媽說了之后,媽媽說做人要誠實守信。后來我向朋友說明了沒來的原因,并且向他道了歉,他就原諒我了。我們又和好如初。
我的第二個家風是努力學習。小學時候有一次因為貪玩數(shù)學考了60分,我十分失望。我向媽媽說了分數(shù),媽媽愣了三分鐘,然后說:“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孩子,可怕的不是跌倒,而是跌倒后不站起來。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學習,還不算晚。”我便十分努力地學習。又是一次數(shù)學考試,我得了100分。
我還有家風是樂于助人。以前我不愛幫助別人,有人向我問問題就以不會為由拒絕。可是有一次我有一道題不會做,想問別人卻想起了以前自己的行為,我的同桌看到了,就立刻幫我講題。我被感動了以前他向我問問題,我卻拒絕他了,現(xiàn)在他依然肯教我,我十分感動。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yǎng)成了許多好品質(zhì),我十分感謝它。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4
門口的小樹都已經(jīng)長得這么高了,她的成長是因為有春風、有細雨哺育著她,滋潤著她……
從小母親便教育我,雖然我們家沒有別的人家富有,可就算這樣,也不能做出對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情。原來,我只是把它當成一句不重要的話,可我所經(jīng)歷的一件事,讓我深深的記住了它。
小時候,和媽媽去超市,看到在貨架的縫里有一個撥浪鼓。那是出于孩子的好奇,我就偷偷把它藏到了衣服下面。出了超市(撥浪鼓不是超市貨品,是顧客遺忘丟下的)。
之后,我偷偷的把它拿出來,好奇的擺弄著。這時,媽媽過來了,她看到我手中的波浪鼓,問我從哪來的。我吞吞吐吐地說:“別——別人給的。”“誰給的?”“我——”最后,還是露了餡。媽媽顯得很是生氣,但她還是沉著脾氣,她蹲下來,雙手放到我的肩膀上:“你想玩,可以,媽媽可以給你買,但是,我們不能偷。”我突然憋紅了臉,不知道說什么。她又接著說:“我要讓你永遠記住這件事,給你一個教訓。這樣,你自己拿著它扔到垃圾箱里,永遠不要玩這個了。”我乖乖的拿它扔到垃圾箱里去了。事后,我覺得我很舒心。
經(jīng)歷過這件事,我才真正的懂得了母親最開始和我說的那句話。
門口的樹苗好像又長高了一大截,那是因為她經(jīng)歷了一件使她一生難忘的事情。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5
在中國最典型的家庭就是三代同堂,我家就是這樣的一個普通的家庭,一家5口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我家兩位老人都是犟脾氣的人,雖然為了某件事能爭得面紅耳赤,但他們對晚輩還是很體貼的。每天大早為大家準備好飯菜,而且他們分工的很默契。甚至有時為了給我們換口味,大清早上街去買我們喜歡吃的早點,使我們每天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學習。他們也時常變換著晚飯的花樣,給我們?nèi)轿坏纳攀碃I養(yǎng)補充。
老人心好脾氣急,作為小輩自然要多多謙讓,這樣才能家庭和睦溫馨。好在兒子是家里的紐帶,雖然他給大家制造了許多麻煩,但更多的是給大家?guī)砹丝鞓贰S浀糜写蝺鹤恿璩靠人缘昧酥夤苎祝爝沒亮我們就急著起床抱著孩子上醫(yī)院看病。我們怕驚醒老人休息,盡量小聲說話、整理衣物,兒子似乎理解了我們的意思,也盡量不咳出聲,我們?nèi)嗽跊]有驚動到老人后,匆匆出了門。在我們給兒子看好急診,配好藥,等護士來掛吊瓶時,天快亮了。兒子這時提醒我說:“媽媽,現(xiàn)在給爺爺、奶奶打個電話吧,他們起床沒看見我會擔心的。你告訴他們我在看病,讓他們不要著急,我打完吊針就好了。”兒子的提醒讓我和他爸爸感到孩子長大了。我趕忙拿起手機向家里報個信。爺爺聽到后急脾氣馬上就上來了,一邊在電話里詢問孩子病情,一邊在電話里責備我們怎么孩子又生病了。我知道老人也是擔心孩子,就忙著勸慰,也沒把老人責備的話放心上。兒子聽見電話里聲音挺響的,就奪過電話說:“爺爺,我們現(xiàn)在在跟病菌作戰(zhàn)斗,很辛苦的。你要保存實力給我們做營養(yǎng)的早餐的哦,我們回來要補充營養(yǎng)的,這樣我就好得快了。”說著,電話兩頭都樂呵呵得笑了。
這就是我的家雖然普通,但很溫暖。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集錦15篇】相關(guān)文章: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集錦15篇)10-27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熱】11-18
【薦】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1-18
【熱門】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1-17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推薦】11-17
【熱】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1-16
【推薦】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1-16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精】11-15
我的家風家訓作文【熱門】11-15
【精】我的家風家訓作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