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歷史故事:不識車軛
善于學(xué)習(x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善于學(xué)習(xí),不可一世,蠻橫無禮,愚蠢可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歷史故事不識車軛,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典故】
車軛是駕車時(shí)套在牲口脖頸上的一種木制駕具,略微彎曲有點(diǎn)像個“人”字形。
一天,一個鄭國人走在路上撿到一個車軛。因?yàn)樗麖奈刺走^牲口駕車,所以不認(rèn)識這是個什么東西。回家后,他拿著車軛去問鄰居說:“這是個什么東西?”
鄰居告訴他說:“這是車軛。”
雖然這個鄭國人知道了自己手里拿的這根彎木棒叫作“車軛”,但畢竟印象不深,他并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第二天,這個人又在路上撿到一個車軛,他又拿去問鄰居,鄰居回答說:“這是車軛。”
誰知這個鄭國人聽了以后,竟大怒。他說道:“先前那個東西,你說是車軛,現(xiàn)在這一個,你又說是車軛,路上哪來這么多的車軛呢?我看這分明是你在騙我,你不是個好東西。”他說著、罵著,竟然抓起鄰居的衣領(lǐng)同他打起架來。
一個人遇到了疑難事情,往往要請教別人。可是這個鄭國人,既想請教別人,又不虛心,還要懷疑別人。他不知道自己的愚昧無知,卻懷疑別人在欺騙自己。如此自以為是而又蠻橫無理的人,真是愚蠢可笑。
原文:
鄭縣人有得車軛者②,而不知其名,問人曰:“此何種也③?”對曰:“此 車軛也。”俄,又復(fù)得一,問人曰:“此是何種也?”對曰:“此車軛也。”問者大怒,曰 :“曩者曰車軛④,今又曰車軛,是何眾也?此女欺我也⑤!”遂與之斗。
【注釋】
①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②鄭:古地名,在今陜西省渭南縣境。軛:讀è餓。套在 牲畜頸部,以便牽引的器具,形狀略似人字形。
③何種:何種物體。
④曩:讀nǎng囊。先前。
⑤女:同“汝”,你。
【歷史故事:不識車軛】相關(guān)文章:
有眼不識泰山成語故事11-14
學(xué)富五車歷史典故04-14
學(xué)富五車的歷史典故06-14
歷史經(jīng)典故事06-21
北人不識菱改寫02-25
關(guān)于先禮后兵的歷史故事10-09
關(guān)于孔子的歷史故事10-22
蘇秦刺股的歷史故事08-03
故宮歷史的傳說故事09-13
蘇聯(lián)戰(zhàn)爭歷史故事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