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魯迅的作文7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魯迅的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魯迅的作文 篇1
在我開始識字的時候,我所知道姓魯的只有三個。一個是倒拔垂楊柳的梁山好漢魯智深,再一個是班門弄斧中說的那個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魯班,我還模模糊糊的記得有個叫魯迅的,我只知道他的文章很難懂。上了五年級學了《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才覺得他充滿了正義感。從此我開始讀魯迅的文章,魯迅便在我心中樹立了高大的形象。它比魯智深還英勇,比魯班還聰明,是一個把雜文視為匕首和刀槍,勇于跟反動派作斗爭的偉人。
在眾多的作家群中,魯迅是突出的一個,也是特殊的一個。與其他舉世矚目的文豪相比,人們不禁要發(fā)出疑問:僅僅是寫些短小的結構雜文,小說的魯迅,何以在世界文學史上獨樹一幟,放出奪目的異彩?是的,魯迅沒有莎士比亞的累累巨著,沒有盧梭的長篇自傳,也沒有雨果那曲折、動人的小說情節(jié)。然而他的確是位偉大的作家,因為他首先是位偉大的戰(zhàn)士。他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卻異常地清醒與敏銳,他不屈地戰(zhàn)斗著、抗爭著,以思想作劍,寸筆為槍,劃存漫漫長夜,挑出些許亮色。
讀魯迅的作品,實際上是在了解魯迅的為人。他敢罵,罵茍延喘、陰險狡詐的“落水狗”,罵奴顏卑膝,貌似中庸的偽君子;他敢論,論國民眾生的劣根本性,論轟轟烈烈的大革命的悲劇之源;他敢抨擊,抨擊狂人眼中“吃人”的世界,抨擊把孔乙己推上絕路的封建禮教;報敢吶喊,為艱辛而麻木地生活著的閏土,為愛四大權力壓迫的祥林嫂。他嫉惡如仇,使那些反動御用的文人們捉襟見肘,心驚肉跳,使病態(tài)社會的千瘡百孔暴露無遺。他的幽默中閃爍出睿智與深刻,內中包含的是一顆憂憤深沉的愛國之心!
這,就是魯迅。他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他消失了,又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這就是我心目中的魯迅先生,讓我們發(fā)揚魯迅精神,把病態(tài)社會的千瘡百孔暴露無遺,人人內心中包含著一顆憂憤深沉的愛國之心吧!
魯迅的作文 篇2
尊敬的魯迅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仰慕您的中學生,我十分敬佩您,對于您的品德,文章以及您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氣概。
先生,第一次認識您時,是從初中的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開始的,在書中,您在百草園的趣事讓我十分向往,事實上,里面的游戲有些我也玩過,不過我卻總是認為沒有您書中講的那樣有趣。三味書屋那樣的地方我不知道,但在您的描述下,我想即使有那樣多的課業(yè),但那樣的樂趣,就足以讓人滿足了吧。
在那之后,您的文章,我也讀了不少,我在您的文章中,忽然明白了這個世界的另一面,有悲有傷,有得有失,不全是童話。《貓。狗。鼠》中您似乎對于貓的討厭有些偏執(zhí),但在后來,理解了一些含義后,便也明白了原因,那樣的偏執(zhí),也是有道理的。
我聽過您的故事,您用筆桿做武器,用文字攻擊那些“文人墨客”,您用一支筆,譜寫了您的一生,您用一生,講述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故事。
您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描繪的世界,該是當時的一個心靈的寫照,那樣一個人吃人的社會,良心,道德,全部泯滅。
《狂人日記》的結尾,故事中的我,最后的結局,該是被吃了吧!但我卻愿意他死里逃生,畢竟在當時,他是那樣的純良。又或許,死亡,才是故事最好的結局。
一名仰慕您的中學生
20xx年xx月xx日
魯迅的作文 篇3
1936年10月19日,一個穿著灰色毛衣的男人躺在萬國殯儀館的棺材里。他那因勞累而黑了好幾圈的黑眼圈,略有些深了,應是前夜很晚還在工作。他的面容還是那么的慈善,一點恐懼也沒有。嘴角略有些下沉,那是種悲憤,對時光流逝的悲憤。
記得曾有篇課文記載了魯迅先生生前的一個夜晚:傍晚,一個黃包車夫的腳被玻璃渣給扎到了,一瘸一拐地拉著他的黃包車。經過魯迅先生門前時,魯迅先生連忙叫住他問他怎么了?當他說被玻璃渣扎到時,魯迅先生一面將他請進家門,一面讓家人拿來藥品。車夫即使百般拒絕,也犟不過魯迅先生。魯迅先生拿著鑷子將玻璃渣一塊一塊兒地將玻璃渣取出來,并給他包扎好。然后將剩下的藥品連帶一些錢塞給了他,讓他好好養(yǎng)傷。那車夫含著熱淚道謝后,慢慢地離開了魯迅先生的家。那時魯迅先生暖化了車夫的心!
“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魯迅先生曾說過這樣的話。每天他只睡三到四個小時,其他時間要么在工作,要么在與客人談話。他逝世前,仍然在寫日記。魯迅先生總是惜時如命。他用筆桿向青年傳達自由和民主,反抗權威的思想。激發(fā)愛國主義的精神,他是思想革命文化的貢獻者。
19日午,魯迅先生的棺材被蓋上了棺槨,前來送葬的人很多:青年、學生、工人、作家……甚至乞丐。他們大多都舉著標語“民魂永存,魯迅先生走好”,魯迅從此被他們銘記在心中。
魯迅先生雖已逝世,但他永遠活在了我的心中,他那偉大的形象,永遠激勵著向他學習。
魯迅的作文 篇4
他穿著顏色并不鮮艷的長衫,很瘦,面色微微有些發(fā)黃,胡須好像隸體字寫的“一”字。
他叫魯迅,我們都認識他。
我第一次認識魯迅大概是五六年級時吧,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中,魯迅給我的印象是和藹的,總是把別人放在自己之前的。
再一次認識魯迅就是《我的朋友魯迅》了,這本書中的魯迅給我的感覺不再僅僅是一張名片,一副照片,而是一個真實的形象,一個會哭會笑的魯迅,一個可以讓人走近的魯迅。
大文學家和我們,又有什么區(qū)別呢?魯迅曾經也會犯錯,也懂幽默。他曾經也是孩子,是那個在百草園翻墻根,捉小蟲的孩子,是那個在三味書屋偷偷溜到院子里玩的孩子。
他愛孩子、愛他人、愛所有的青年人。他總是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得少。無論是幫助受傷的洋車夫,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賣給愛書青年兩本書,還是借給受了騙的女人100元,這些看似很小的事,都會影響那些人一生吧。
“只要一無所有、生活困難的人有需求,能幫忙的話幫一把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現在的社會,人心冷漠,人們?yōu)榱朔乐故茯_,禁錮了自己的愛心,而魯迅先生提醒了我們:“能幫忙的話幫一把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而直到生命的盡頭,魯迅先生都在以自己的視角和方式改變著世界,他影響了,也依然在影響著很多人。或許他離我們很遠,在我們的眼里僅僅是課文中那個鐵骨錚錚的“文思革”,但其實,他離我們也很近。
偉大的魯迅是孤獨的,孤獨的魯迅需要我們走近。
魯迅的作文 篇5
今天,我、媽媽、弟弟,還有阿姨一家一起去紹興玩。
我們坐了一上午的車子,好不容易來到了紹興—魯迅的故鄉(xiāng)。魯迅是我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還是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帶著好奇,我們走進了魯迅的家。首先看到的是帶著濃厚紹興味道的富家宅院。向四周一看,到處都是房間。東邊前半間是客廳,那里是魯迅吃飯會客的地方。西邊前面是魯迅繼祖母蔣氏的臥室。她性格幽默,孫子們都很喜歡她。蔣氏經常給年幼的魯迅講:”貓是老虎的老師“,”水漫金山“等民間故事和傳說,給魯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樓上的東邊是魯迅原配夫人朱安的臥室。她和魯迅性格不同,魯迅對她更是無感情可言。穿過蜿蜒曲折的長弄堂,便是美麗的花園——百草園。百草園名稱雖雅,但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平日里也只是種一些蔬菜瓜果,但那卻是魯迅小時候的樂園。小時候的魯迅經常和小伙伴來這里玩耍。正是因為這樣,魯迅才被家人送到三味書屋讀書練字。長大后他還是非常留戀這個承載著童年歡樂的樂園。
走過長長的小路,映入眼簾的是魯迅筆下的風情園。臺內有一方400平方米清澈見底的水池。水中的魚兒在盛開的荷花叢中游來游去。看著看著,眼前的場景不禁讓我聯想魯迅故居 ,到了魯迅小時候在這里嬉水逗魚的情景。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而我卻對眼前的美景依依不舍,帶著期待踏上了回家的路……
魯迅的作文 篇6
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他以筆為武器,永遠為人民而戰(zhàn)……他,雖然已經逝世,但依然活在人民心中;他,雖然生命已經終結,但精神永垂不朽。他就是我們的“民族魂”——魯迅先生!
我眼中的魯迅先生,是在學習了課文之后才了解他,崇敬他的。從前的我只知道我國有一位大文豪名為魯迅,對他的著作卻不屑一顧。但學習了課文之后,魯迅先生的高大形象漸漸地在我腦海中扎了根。
他熱愛祖國,曾在日本留過學得他本可以穿著一身優(yōu)雅紳士的西服,卻天天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不離身。他頑強不屈,勇于斗爭。當時的社會無比黑暗,反動勢力也無比猖狂,不斷地搜刮民脂民膏,窮苦人民的生活幾乎沒有一絲曙光。而魯迅先生用他那銳利的筆寫下了一篇篇猶如鋒利匕首的文章,刺向了敵人的心臟,使敵人們一次又一次的恐慌,于是對他進行了殘酷的迫害,但魯迅先生依舊不屈不撓,就如他那短短的刷子似的頭發(fā),那么堅硬,不肯彎曲。
“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這就是無私奉獻的魯迅先生。他為了孩子們能多方面吸收知識,翻譯了外國童話《表》與《小約翰》,他為了喚醒沉睡中的中國人民振興中華,“歷盡艱辛”翻譯并自費出版了《毀滅》等等,創(chuàng)作了許許多多的作品,辛苦了一生。魯迅先生家的女傭也說:“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厲害,還三更半夜地寫文章。”這樣辛苦的工作,為我們民族做貢獻,怎會不讓與魯迅先生只有一面之緣的阿里覺得他瘦呢?但是,魯迅先生瘦得精神,瘦得有力!
魯迅先生是一株野草,更是一個英雄,是他點燃了幾代中國人奮發(fā)的星火,是他用銳利的眼光為我們指引前進的道路。如今,魯迅先生已經離開我們七十六年了,但他雖死猶生。不管時代如何變遷,滄桑如何巨變,魯迅先生的精神都將與我們同在!
魯迅的作文 篇7
我國有這樣一位大文豪: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fā)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胡須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他,就是魯迅。
以前我并不了解魯迅,只是時常從大人們口中聽起而已。說到魯迅,我知道他是一位大文豪,并沒有深入的了解。這個學期通過一組課文的學習,我才真正走近魯迅,了解魯迅。
讀著《少年閏土》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個魯迅:他的家景良好,但卻處在一個黑暗的封建社會,只能被關在高墻大院之內,對所處環(huán)境感到深深的不滿,因而羨慕見多識廣的閏土,喜愛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
讀著《我的伯父魯迅先生》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個魯迅:他很忙,他日理萬機,但又能從百忙之中抽空出來給侄女翻譯童話書,詢問侄女的學習情況并教導她讀書、學習要認認真真,不能馬虎。魯迅先生很幽默、樂觀,積極的與反動勢力作斗爭。他還很關心勞苦大眾,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
讀著《一面》讓我看到了這樣一個魯迅:他關心進步青年,憂國憂民。他很累,他的健康已讓完全沒有休息的艱苦工作吞噬了,他把一生的時光交給了我們的民族,他真是一位越老越堅強的戰(zhàn)士!
讀著《有的人》讓我看到了這樣的一個魯迅:他雖然已離開了人世,但精神卻永遠留在別人的心中。他愛憎分明:憎惡反動派,卻對吃不飽穿不暖的勞苦大眾傾囊相助,給予關心。“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正是他的真實寫照。
經過本組課文的學習,魯迅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個勤勉的,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的人。他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甘愿做人民的公仆。
經過本組課文的學習,讓我了解了魯迅。我想,我也要好好學習,發(fā)揚魯迅的精神:關心別人,節(jié)約時間,多看書,多動筆,為國家作出貢獻,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
以我眼中的魯迅為題的作文五
魯迅先生,是我國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在他所有的文學作品中,我們都能感受到他那種深切真實的感情,和高尚的愛國情操。在他所生活的年代里,彌漫著封建黑暗的氣息,那個污濁的社會,不但沒有讓他成為一個普通的“受眾”,反而成為一個擁有高尚人格的作家,就像高爾基的作品《童年》之中的阿廖沙一樣。
起初,面對日益衰微的舊中國,魯迅先生和孫中山一樣在學醫(yī),就在快學成時,魯迅先生才真正意識到:想要救國,光憑身體上的健康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從思想上喚醒民眾,自由的束縛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束縛。從那以后,魯迅先生便棄醫(yī)從文,真正開始從思想上讓民眾覺醒。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有無數的人因魯迅的文章而徹底醒悟,可也有人企圖讓魯迅先生“碰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依然拿起筆,堅定不移的寫著,即使前方有無數的暴風雨,他也會說“:我所走的路,為的是全中國的人民,,他們不了解我,我沒有怨言,我堅信,我所走的路,一定是對的。”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變成了路。”
在為革命做出偉大貢獻的同時,魯迅先生還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狂人日記》,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
在現我的眼中,魯迅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我欣賞他的作品,對他的作品,無論何時,我都是滿懷期望地去閱讀,在他的作品中,我時刻感受到那一種對于文學的熱愛。如果說文學創(chuàng)作是魯迅的生命,那么他的對于文學的熱愛,就是控制它整個生命的靈魂,假如當初魯迅沒有放棄學醫(yī),可能到現在,我們都還沒有覺醒!
在若干年后的今天,在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的今天,我們記起了無數的革命先烈,他們都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做出偉大貢獻。但是別忘了,還有一個人;還有一個以筆為武器的普通作家;一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偉大革命家,魯迅。
魯迅是一個普通的人。
是一個站在我們中間的人。
是一個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的人。
我聽見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的作文】相關文章:
魯迅話題作文:與魯迅的對話01-09
魯迅故里讀魯迅作文05-30
魯迅作文11-17
魯迅作文01-11
魯迅話題作文:讀《魯迅》有感01-08
魯迅話題作文:走近魯迅先生01-14
魯迅話題作文:游魯迅故居01-12
走近魯迅—游覽魯迅的故居作文11-25
高中我讀魯迅作文-魯迅12-18
夢見魯迅作文800字-魯迅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