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霍英東的奮斗創(chuàng)業(yè)史
霍英東,1923年5月生。原名官泰,祖籍廣東番禺,生于香港。7歲喪父。12歲進香港皇仁英文書院,因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而輟學。當過渡輪加煤工、機場苦力、 修車學徒、鉚工等。1992年11月至1996年11月任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霍英東的奮斗創(chuàng)業(yè)史,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霍英東的奮斗創(chuàng)業(yè)史
在港臺的億萬富翁中,霍英東的知名度可以說是最高的。這不僅因為他個人資產大約有130億港元,在1993年又當選為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然而,霍英東的出身,也許要算億萬富翁中最苦的一個!
他的祖籍是廣東番世界創(chuàng)業(yè)實驗室禺,但是從他的祖父開始,全家就離開了陸地,長年居住在舢板上,被人稱為“舢板客”,甚至貶稱為“水流柴”,“家仔”。
1923年,霍英東就出生在這樣的舢板上。他最初的名字叫霍好釗,后來改叫霍官泰;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年輕氣盛的他自己改名英東,意思是要“英姿勃發(fā)于世界的東方”!
霍英東的父母靠著一只小駁船,在香港做駁運生意,也就是從無法靠岸的大貨輪上,將貨卸上自己的駁船,再運到岸邊碼頭。霍英東7歲那年,在一次風災中,他的父親因為翻船被淹死了。
僅僅過了50多天,霍家的小船又一次翻在大海里,兩個哥哥葬身魚腹,連尸體都沒有找回來!母親死命抱住一塊船板,僥幸被過路的漁船救下一條命。當時霍英東因為在海邊找野蠔,不在船上,才躲過了這場災難。
霍英東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舊式的渡輪上當加煤工。可是他的身體實在太單薄了,顧得上鏟煤就顧不上開爐門,剛上崗就被辭退了。那幾年中,霍英東簡直 像俗話說的“倒霉人喝水都牙痛”。不過,早年的艱辛和挫折,并沒有打垮霍英東,他在不斷的失敗中,取得了經驗,積蓄起力量,等待著機會,他堅信自己總有崛 起的一天!
賺到第一筆大錢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霍英東終于以敏感的眼光,捕捉到了一個發(fā)財?shù)臋C會。日本侵略軍投降后,留下了很多機器設備,價錢很便宜,但稍加修理就可以用,也可 以賣出不錯的價格。霍英東很想做這種生意,于是他成了個讀報迷,專門注意報紙上拍賣日軍剩余物資的消息,及時趕到現(xiàn)場,以內行的目光挑選出那些有價值的, 大批買進,迅速修好后賣出。由于缺少資金,他難以放手大干。
有一次,他看準一批機器,并且在競買中以1.8萬港元中標。有一個工廠老板也看中了這批貨,愿意出4萬港元從他手中買下,霍英東凈賺了2.2萬港元,這是他在那幾年中賺到的最大一筆錢了,為他積累了最初的資本。
香港的“土地爺”
抗美援朝戰(zhàn)爭結束后,霍英東就預料到,香港航運事業(yè)的繁榮,必然會帶來金融貿易的發(fā)展,而這又將促進商業(yè)及住宅樓的開發(fā)。于是他搶先把經營重點轉向了房地產開發(fā)。
1954年12月,霍英東拿出自己的120萬港元,另向銀行貸款160萬港元,在香港銅鑼 灣買下了他的第一幢大廈,并創(chuàng)辦了“立信建筑置業(yè)有限公司”。開始,他也和別人一樣,自己花錢買舊樓,拆了后建成新樓逐層出售。這樣當然可以穩(wěn)妥地賺錢, 可是由于資金少,發(fā)展就比較慢。
一個偶然的事件,令霍英東得到了啟發(fā),他決定以采取房產預售的方法,利用想購房者的定金來蓋新房!這一創(chuàng)舉使霍英東的房地 產生意頓時大大興隆起來,一舉打破了香港房地產生意的最高紀錄。
當別的建筑商也學著實行這個辦法時,霍英東已經賺到了巨大的財富。他當上了香港房地產建筑商會會長,會內有會員300名,擁有香港70%的建筑生意。所以有人把霍英東稱為香港的“土地爺”!
“海沙大王”
霍英東還有個美稱叫“海沙大王”,也來自他在經營上的創(chuàng)新。上世紀60年代,香港實業(yè)界人士很少進入淘沙業(yè),因為它需要的勞力多,投資大,而獲利相對較 少。但霍英東從建筑業(yè)的廣闊前景預見到淘沙業(yè)也必將有大發(fā)展,所以大膽地吃起了這只“螃蟹”。
1961年底,他花費巨款,從泰國進口了一艘大挖泥船,命名 為“有榮四號”。香港經濟起飛后,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紛紛拔地而起,對建筑材料黃沙的需求量極大,霍英東的淘沙船隊因此財源滾滾,成了他的又一株“搖錢樹”。
富貴不忘回饋社會
2004年雅典奧運會后,獲得金牌的中國體育健兒訪港。霍英東給來訪的金牌選手總計大約2800萬港元的重獎。
從1992年的第25屆奧運會之后,“霍英東體育基金”就開始撥款獎勵在奧運會上奪得獎牌的內地奧運選手和中國香港選手。奪得金牌的選手獲得一枚重一公斤的純金金牌及8萬美元獎金;亞軍獲得半公斤重的金牌和4萬美元獎金,季軍獲得0。25公斤重的金牌和2萬美元獎金。
記得霍先生曾經作過這樣的解釋:“捐贈體育項目, 并非僅僅由于我本人喜歡體育運動,而是基于體育運動本身對于國家進步,民族興盛的重要作用。”
他扳著指頭給我算了一筆賬:“國家每年撥予教育的經費達四百 多億人民幣,撥予體育僅十多億。當然,相對于11億人口,還遠未能說教育經費已經足夠,但海外華人、港澳同胞之中,捐資興學的人士畢竟比襄助體育者多得 多。因此我尤其愿意在體育方面,貢獻自己一份小小的努力。”這么多年來,霍英東向國人所捐贈的巨款中,有五分之一直接捐贈予體育項目。
霍英東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
初嘗"小老板"滋味
從鏟煤工到到機場苦力,最后到倉庫磅米工,兩年左右的時間里,霍英東前前后后干過六七種工作,每次都干不了多長時間就被老板解雇或自動辭工。他覺得自己不適合于幫老板打工,自己成為小老板成為他當初最熱切的念頭。
1943年,霍英東獲得了人生第一次成為老板的機遇。在母親劉氏的鼓動和游說下,召集了10多個親戚朋友,湊了一些本錢開雜貨店。在灣仔堅拿道西鵝頸橋,一間名為"有如"的雜貨店悄然開張了,正是這家"有如",邁出了霍英東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步,它讓兩年來一直在外面打工受苦受氣的霍英東初嘗小老板"的滋味。"有如"做的是小本薄利的生意,經營的貨品主要有咸魚、咸菜、腐竹、粉絲……都是家庭每日所用食品。雖然是大伙合資經營的,但實際上別人是出錢,具體出力管理的主要是霍英東一個人來經營。一手一腳,19歲的霍英東把這個小雜貨店作為創(chuàng)業(yè)人生的一個起點,精心經營。
每天清晨6點鐘,霍英東就第一個開店門做生意。門板每塊約有百來斤,身子瘦弱的霍英東就一塊一塊地將門板搬托出去。店門一開,附近的居民陸續(xù)前來買東西。有時會一下子涌來太多顧客,霍英東就叫其他店員到路邊招呼他們,想辦法不讓他們跑到別的雜貨店去。
商人天賦初露鋒芒
在經營上,霍英東的商人天賦初露鋒芒。因為是雜貨店,賣的都是小貨品,所以顧客一般都買很多種。霍英東掌秤的功夫一流,他拿著秤,每次總能把秤尾向上翹起,看得顧客個個滿意;他的心算又快又準,算完還要歌詠般讀出來。霍英東曾津津有味地回憶說:"繁忙時,我時常要面對十幾二十個顧客,這就要面面俱圓。經營雜貨,一定要懂得揣摩顧客心理,比如顧客來買一斤片糖,你先稱14兩,然后再加一塊,口里還說,大嬸,不夠么?再加一塊!其實加了兩塊后才夠16兩。但顧客卻很高興,對我有一種信任感。還有,開店須有敏捷的頭腦,一定要把顧客買貨的錢迅速算出來,慢了就會影響生意。"
欲成大事者,必會有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經歷。但霍英東隨時都會體現(xiàn)出自己高人一等的判斷力。據霍英東自己回憶:"在的那段日子里,吃頓飯也不得安寧,因為要隨時招呼客人。只要有客人進來,就算只是買一塊南乳,也得去應酬。這還不算,伙計個個飯量都很大,所以總是吃不飽。那時我盛飯要講技巧,第一碗裝少些,快快吃完,到第二碗就得裝滿,而且還用飯勺壓緊,這樣就能裝多些。吃完第二碗,就再也沒飯?zhí)砹恕?
隨著創(chuàng)業(yè)大師的天賦初現(xiàn),"有如"生意日漸興隆。"有如",也成為霍英東日后構建商業(yè)帝國的一塊奠基石。
【霍英東的奮斗創(chuàng)業(yè)史】相關文章:
創(chuàng)業(yè)史讀書筆記(通用15篇)01-25
關于創(chuàng)業(yè)史讀書筆記(通用15篇)03-04
奮斗02-04
關于奮斗的作文:奮斗的美01-15
高中關于奮斗的作文:奮斗實現(xiàn)夢想 - 體裁奮斗作文01-14
永不磨滅的意志——奮斗奮斗05-05
奮斗永恒的旋律作文-奮斗作文01-25
奮斗的寄語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