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與時間賽跑的物理學家薛其坤的故事
他既探索如何同量子世界交流,又保持同外界、學界的對話;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等光環(huán)籠罩著他,他更習慣學生叫他“薛老師”;他說,實驗室生活與其說是刻苦,不如說是忘我,科學發(fā)現(xiàn)沒有第二,需要爭分奪秒,沒有退路……他就是與時間賽跑的物理學家、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發(fā)現(xiàn)者薛其坤。今天小編就來分享與時間賽跑的物理學家薛其坤的故事,希望讀者喜歡。
與時間賽跑的物理學家薛其坤的故事
勵志人生
薛其坤的人生經(jīng)歷,可謂是“知識改變命運”的最好注腳。對此,清華大學物理系前主任朱邦芬院士說,“其坤出生成長在貧困的沂蒙山區(qū),少時的艱苦生活練就了他特別能吃苦的堅韌性格。他遇到過許多困難,但總是樂觀面對。”薛其坤自己則開玩笑地說,之所以要來北京讀研,是因為家里困難,想在研究生畢業(yè)后能找個好工作改善生活。
在山東大學本科畢業(yè)后,薛其坤被分配在曲阜師范大學當物理教師。盡管以“孔子故里”而著稱,曲阜在山東省并不算是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曲阜師大的學生們畢業(yè)后大都當中學教師。為了改變命運,他和自己的學生一樣踏上了考研之路。在經(jīng)歷兩次失敗后,他終于在第三次考研時取得成功,成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
考入中科院物理所當研究生后,他的科研道路也并非坦途。1990年碩士畢業(yè)時,已經(jīng)有了家庭和孩子的薛其坤選擇了繼續(xù)讀博。
1992年,日本東北大學教授櫻井利夫來中國訪問,要從中科院挑選中日聯(lián)合培養(yǎng)的博士生,薛其坤獲得了去日本東北大學留學的機會。
這是薛其坤學術生涯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點,然而這個轉(zhuǎn)折點卻充滿汗水和磨難。
櫻井利夫的實驗室被稱為“7-11”實驗室,學生每天早七點之前必須到實驗室簽到,晚十一點以后才能離開,中午無午休,僅有吃飯時間。
在被“7-11”魔鬼式作息制度折磨的同時,薛其坤還要忍受不懂日語的精神折磨。由于聽不懂導師指令,他經(jīng)常受到導師嚴厲指責。導致導師和同學們一起做實驗時,他不敢碰儀器,只在一邊怔怔地看。
不少去日本學習的同學受不了這樣的煎熬,“逃”了回去。薛其坤卻從剛上學的兒子電話里背給他聽的課文里找到了力量:“我是中國人,我愛自己的祖國……”
他選擇留下來,為中國人爭口氣。他每天第一個到實驗室,最后一個離開。漸漸地,導師的話能聽懂了,實驗儀器也會操作了,憑借扎實功底和超常付出,他最終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順利拿到博士學位。
1996年,薛其坤開始在國際物理界嶄露頭角。1999年,他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回國工作。
追求極致
2012年10月的一個晚上,薛其坤收到學生短信,他們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跡象。
薛其坤立即組織團隊人員,設計實驗方案,部署實驗細節(jié),實施檢測實驗。
接下來幾天的實驗中,團隊成員用“誠惶誠恐”形容當時的心情。25800歐姆,所有人期待著這個標志性的數(shù)值。數(shù)據(jù)不停地跳動著,15800、20000、25800!數(shù)據(jù)停住了!
世界量子物理學將記住這一刻——在美國物理學家霍爾于1880年發(fā)現(xiàn)反常霍爾效應130多年后,人類終于實現(xiàn)了其量子化。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特征性行為順利得到驗證:材料在零磁場中的反常霍爾電阻達到量子電阻的數(shù)值并形成一個平臺,同時縱向電阻急劇降低并趨近于零。
結果揭曉當天,薛其坤帶了兩瓶香檳,與團隊合影,留下這珍貴的回憶。這天,離2008年10月實驗開始已整整4年。
對于量子霍爾效應,薛其坤打了個比方:普通狀態(tài)下的電子運動軌跡是無序的,時有碰撞。量子霍爾效應里的電子在外加磁場的情況下,運動在“高速公路”上,分道行駛。
而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中,無需在材料中加外磁場,即可實現(xiàn)電子的“分道行駛”。這解決了外加磁場在實際應用中“價格昂貴”“體積龐大”“不適于便攜式電子設備”這幾大難題。
薛其坤介紹,拓撲絕緣體上實現(xiàn)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由美國斯坦福大學華裔科學家張首晟等人在2008年首次提出。然而實際中,能夠制出滿足實驗需求的拓撲絕緣體材料絕非易事。
薛其坤及其團隊卻勇敢擔起使命。
開始,他們沿國際上技術路線進行嘗試,總是失敗。漸漸地,他們探索用不同元素和結構來生長材料。1000個樣品,一次次生長、測量,一次次不順利、調(diào)整,再生長、再測量……終于,一個個激動人心的成果接踵而至:2010年,完成對1納米到6納米厚度薄膜生長和輸運測量;2011年,實現(xiàn)對拓撲絕緣體能帶結構的精密調(diào)控,使其成為真正的絕緣體,去除了體內(nèi)電子對輸運性質(zhì)的影響;最終利用外加柵極電壓實現(xiàn)了對其電子結構的原位精密調(diào)控。
超導領域研究
在超導研究領域,薛其坤帶領研究團隊發(fā)展了低溫分子束外延材料生長技術,2004年觀測到量子尺寸效應導致的超導溫度的量子振蕩現(xiàn)象。該成果在固體物理學的發(fā)展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礎意義,薛其坤因此獲得2010年第三世界科學院物理獎和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獎勵。
最近幾年,薛其坤研究團隊首次把分子束外延技術用于鐵基高溫超導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類全新的低維高溫超導體系,使界面超導成為高溫超導領域的一個全新研究熱點,引領了國際學術研究方向。
近年來,薛其坤作為首席科學家先后承擔了科技部的量子調(diào)控重大研究計劃項目,主持了國家基金委的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項目和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等多項重要研究任務。在拓撲絕緣體、低維超導和納米科學等三個物理學的熱點研究方向上,他的團隊的研究水平已居于世界領先行列。
“科學研究不能急功近利”
“攻關卻不急躁”是薛其坤團隊成員始終恪守的信條。在進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實驗過程中,曾有半年時間,一點兒進展都沒有,這對團隊成員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但薛其坤耐得住性子,他追求的是實驗數(shù)據(jù)的嚴謹性和實驗的精確性。
“科學研究從來都急不得”,薛其坤關注的是扎扎實實的基本功訓練,他對學生的要求是,“要在類似條件下把實驗做到同行里最好的水平,不能急功近利”。
在學生眼里,薛其坤樂觀、幽默、充滿活力,愛好廣泛,大部分時候,對他們都非常和藹,還經(jīng)常會買好吃的“賄賂”他們;但對實驗技術與科研訓練,薛其坤對他們的要求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寫報告,一個標點符號的錯誤,他都會挑出來;操作儀器,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都要養(yǎng)成習慣,要做到閉著眼睛都能操作無誤。
薛其坤認為,嚴謹認真是一個科研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品質(zhì)。“實驗過程中用到的設備總價值大概 3000多萬人民幣,一個操作失誤,可能幾萬、十幾萬就沒有了。如果沒有精湛的實驗技術和細致操作,很難實現(xiàn)重大的科研成果。”
“國家連續(xù)多年對基礎科學領域的投入都是大幅度增長,這對搞基礎研究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比較成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習慣傳承下去,讓研究少走彎路。”薛其坤說。
高情商
薛其坤是學術圈里公認的高情商科學家。他總是善于找到頂級的合作伙伴,也知人善任,讓每一個人人盡其用。比如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科研團隊中,馬旭村、陳曦、王亞愚、何珂等年輕科學家都非常優(yōu)秀,而且都最大程度地釋放出了創(chuàng)造力。
“科學家不僅需要有智商,也需要有情商。現(xiàn)在的科學研究,尤其是科學實驗,都需要團隊作戰(zhàn)。此外,情商高也有利于國際學術交流,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作為教授,薛其坤在培養(yǎng)學生時,除了嚴格要求他們的基本功,也十分重視情商的培養(yǎng)。
“要從本質(zhì)上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能力,你要學習和人打交道,你要在儀器上和很多人一起合作,要學會怎么做科學研究。”薛其坤經(jīng)常如此教育學生,“未來,當你從執(zhí)行者變成指揮者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學會做這類高水平科研是更重要的,比發(fā)論文重要。”
常翠祖的經(jīng)歷印證了這一判斷。他是薛其坤的一名博士,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實驗成功后,他博士畢業(yè),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當博士后,幫助MIT的研究組重復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結果,成為一名“準指揮者”。MIT的教授對常翠祖的工作非常滿意,在薛其坤赴美開會時,特地請他吃飯,感謝他培養(yǎng)出了一流人才。
“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yǎng)不出杰出人才?”這是錢學森在2005年曾提出的沉重問題。現(xiàn)任清華副校長的薛其坤,對這個問題持有樂觀的態(tài)度,并寄厚望于現(xiàn)在的年輕學子。
“解答‘錢學森之問’的癥結在于時間。科學來不得半點馬虎,人才培養(yǎng)也要循序漸進,不能躍進。我這一輩人接受正規(guī)的系統(tǒng)科學訓練已經(jīng)很晚,需要比別人更加刻苦才能彌補這個差距。但現(xiàn)在的孩子們不一樣,他們智力水平高,又從小受到了完整科學訓練,我國這些年對科研的投入也遠非從前可比,一流的實驗室和科研團隊會越來越多。”薛其坤認為,只要我們國家的發(fā)展勢頭保持下去,跟國外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新一代研究者,未來就將作出更大貢獻。文/韓爽
【與時間賽跑的物理學家薛其坤的故事】相關文章:
我和時間賽跑的故事作文08-27
與時間賽跑07-31
與時間賽跑03-15
與時間賽跑02-18
我和時間賽跑的故事作文3篇09-03
與時間賽跑作文12-12
和時間賽跑02-10
與時間賽跑作文11-17
與時間賽跑的作文02-21
時間賽跑作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