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清明作文9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作文 篇1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杜牧描寫清明的一首詩。
清明節(jié)里,人們祭祀死去的親人,心里充滿悲傷。所以謂之欲斷魂嘛!清明節(jié)里,人們還會干什么呢?還會禱告上帝(俗稱老天爺),祭祀烈士!
在掃墓之前,我們聽了老爺爺對往事的回憶。他說:日本侵略中國時,把中國踐踏的不成樣子,中國人奮起反抗,組成了紅軍隊伍。我們農村人也得反抗,抗戰(zhàn)隊伍叫做土八路。這紅軍歷盡苦頭,兩萬五千里長征啊!他們翻雪山,過草地,吃草根,多么艱苦啊。他們因為俄,喪失了生命!你們生活在這個無戰(zhàn)爭的年代,有這么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一定要好好珍惜。將來把祖國健身的更強大!
聽完老爺爺的`講述,我們邁著沉痛的步子走向了烈士墓,一路上,我再也沒有言語,心想著過去的抗戰(zhàn)日子。那是多么的艱苦,使人聲淚俱下。那時,日本人侵入中國,對我國實行三光燒光殺光搶光,我國人民奮起反抗,組成了紅軍隊伍,開始兩萬五千里長征。一路上,我國隊伍翻雪山,過草地,吃盡了苦頭;一路上,又有多上中國人失去生命?!毛主席指揮紅軍取的了勝利,苦日子才到了頭!現在,我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生活,奔上了小康社會,農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這樣,我們就放松警惕,揮霍金錢么?回答是否定的!先烈們?yōu)榱诉@一天,甚至付出了生命,我們能把先烈們的勞動毀于一旦么?我們能辜負先烈們的希望么?能讓先烈們白白犧牲么?當然不能!我們應居安思危,時刻警惕,不能再讓中國被侵占,被傷害了!
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在這個美好,舒適的壞境中,我們應該去努力,去奮斗,,去報效祖國,共同建設美好的明天!
清明作文 篇2
今天竟然放假了!為此我又得出了一結論:近代乳臭未干的應試教育終究抵不過內力雄厚的傳統(tǒng)文明。
我感慨萬千,先輩!后生在此有禮了!
我由衷的感謝先輩門以大無畏的革命斗爭精神,用淋漓的鮮血為后輩們爭取了一點能放松、反省的`時間。我很驕傲我繼承了先輩們那種苦中作樂的樂觀。面對“清明33張”這曾經而又依然令蔡倫自豪前年的東西而無畏懼。
看到十字路口一堆堆紙灰能給麻木的人們帶來一絲良知,我感到很欣慰。“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一堆堆,如火山一般,即將噴薄而出警世醒目的鮮血。
大概由于節(jié)日的緣故,我臉上掛不住笑容。
我做了幾張卷子,以表達對烈士的瞻仰。
清明作文 篇3
蘭溪鄉(xiāng)下,清明節(jié)前七后三這些日子,家家都會去上墳,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在空氣中彌漫開濃重的硝煙,天似乎也照應著,陰沉的有些黯淡,時常也會間歇的來場雨,充刷著這悲哀的場景。
孩子并不被這悲傷的情緒影響,在家圍著媽媽,焦急的等待,鍋中的頭屜清明粿快點出籠。鍋沿已然被水汽氤氳,媽媽終于掀開鍋蓋,一股熱浪撲面而來,小心的噓開水汽,清明粿一個個齊整整的,圍成一圈圈,圓乎乎,水水潤潤,白的如玉,青的滴翠,黃的敷金。孩子冷不丁從媽媽的胳肢窩下,偷偷的伸手去鍋里,卻被媽媽果斷的撥開,媽媽手指輕輕的按按,挑出一個,哈著,待它已經溫溫的,遞給孩子。孩子狠狠地一口,便留下大大的一個豁嘴。媽媽笑著叱罵,"這么急,是餓死鬼投胎的",之后又"呸呸"的暗自責備自己。孩子三兩口就消滅掉清明粿,媽媽已經將兩個清明粿疊在碗中,連筷子一塊遞給孩子,孩子卻從碗里撿起一個,一轉身就飛奔著跑出廚房,去找小伙伴了。
這場景已經過去近四十年了,回想起來還是這么真切溫暖。
媽媽現在還會在清明節(jié)前,早早的打來電話,問我是否要吃,而我總會說多點青粿,不為著那股子清香,咬著有些粘牙的粿皮時,總會想起父母漸漸斑駁的白發(fā),頭腦里不斷浮現出一個個去世的`親人,音容宛在,想著自己卻倥傯盛年,這種惆悵和自責混雜著,隨著淋漓的雨點,不斷敲打著自己的內心,逝者如斯,活著珍重。
街上的清明粿沿街叫賣著,人們三三兩兩的會到攤前買幾個,似乎,就為著嘗個味,當清明粿成為老一輩的記憶,當孩子們不再能想起清明粿制作的細節(jié)時,也許清明節(jié)更多的東西會被遺忘。
我還是會在清明節(jié)時去吃一口清明粿,因為有家的滋味。
清明作文 篇4
冬有冬的來意,
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憶一把。
一條枯枝影,青顏色的瘦細,
在午后的窗前拖過一筆畫;
寒里日光淡了,漸斜……
就是那樣的
相待客人說話
我在靜沉中默啜著茶。——題記
閉上雙眼,靜聽身邊的喧囂,我累了。聽雨點敲打著窗,心境就像桌上的那杯茶,平靜淡然。也許心靜才是最大的祥和,才是我所追求的幸福。
推門而出,眼前看到的總有著八苦中的某一種。許多人在為生計而忙碌,為了生活在打拼,可生活不會一帆風順,會碰上許多意想不到的災苦,但哭泣、發(fā)怒、吵架、斗毆都是沒有用的,保持內心的平靜,保持心臺清明,維持一顆冷靜的頭腦,用不同的視角去開拓出一個全新的未來才是正確的選擇。很多人在追名逐利,在從平民變成高高在上的官員的時候,開始變得不再滿足于現狀。這些身處高位的人被膨脹的欲望禍害了自己的'一生,盡管享樂了一時,卻會在自己的一世留下沉重的敗筆,如果能保持心臺清明,用雪亮的眼睛去辨別是非,還會落得現在的下場嗎?
世事變遷,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也在隨著時光的流逝在改變。現在的人追求快節(jié)奏的生活,也喜歡在閑時去旅游,在各地留下自己的足跡。我不喜歡遠行,對我來說,坐在一張干凈的書桌面前,手捧一本書,耳塞一對耳機,桌上放一杯水就是我所追求的幸福。林徽因說過:“盡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濤聲依舊,只要我們消除執(zhí)念,便寂靜安然。”在這污濁的世界保持潔身自好是困難的,可是如果自我放縱,放縱欲望,你的內心永遠不會平靜,而會整日在提心吊膽中度過。不求一生轟轟烈烈,但求心安理得,保持心臺清明。
佛語有云:“寧靜而致遠。”在心境平和的同時,才能冷靜思考、做事。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做到寵辱不驚很難。那你能為別人對你的大力贊許不生出些許自豪之情嗎?你能為別人的諷刺、咒罵而無動于衷嗎?你能為自己的辛勤付出在收獲時卻付諸東流而不感到氣餒嗎?人生來有七情六欲,不可能做到平靜對待生活中每一件事,所以我們更要做到心臺清明。
閉上雙眼,將喧囂隔離身邊,心中淡然,在下午品一杯清茗,守得心臺清明。
清明作文 篇5
八月六日的早上,我們一家三口乘坐火車去開封,只用了三個小時,找完賓館,又去了大相國寺,也沒什么好玩的。
第二天早上,我們去了開封最有名的清明上河園,媽媽告訴我:“清明上河園是按照清明上河圖建設的`。”果然,一進門我就看到了清明上河圖上面的橋,它叫虹橋,非常壯觀,橋的上面是用木頭做的,下面是用水泥鋼筋做的,有二十多米長,下面有一條河,叫汴河,水很清澈,三米深,我們走到橋上,一眼望下去,感覺特別高。
這時,有兩艘船行駛過來,媽媽說,水上表演要開始了,讓我認真看,我就一直盯著那兩艘船,期待著會有什么表演,故事是這樣的:有一艘運糧船在河上行駛,突然,一艘船迎面行駛過來,擋住了運糧船的去路,在那艘船上,站著三個官,說要檢查運糧船,但運糧船上的人不讓,他們就打了起來,然后,來了一個人,是包大人,他很神氣,也很公正:你們讓開,讓這艘船過去。沒辦法,三個官只好讓出了路。
還有一個很厲害的表演,叫“氣功噴火”,我聽了這個名字覺得這個表演很奇特,人怎么會噴火呢?表演開始了,有一個年輕人,手里拿著一塊煤塊,然后,他把地上碗里的汽油喝了,臉上有一種很難受的表情,之后,他把煤塊點燃放進嘴里又快速拿出來,他一噴,就有一團火焰,我很驚訝。之后,我們又看了很多表演,去了很多地方。
清明作文 篇6
清明節(jié)是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老家有個上墳的講究。
這天,天氣陰沉沉的。我和老爸、老媽早早就出發(fā)開車趕往老家。高速路上各種車輛川流不息。我想:“他們是不是跟我們一樣祭拜祖先?”
回到老家只見爺爺早就準備好了上墳的東西。我,二爺、小叔、爺爺、老媽一同出發(fā)祭拜老爺。我們找到了老爺的墳墓,老媽和小叔用鐵鍬飛快的除去了墳頭的雜草。爺爺先拿出水果和食品給老爺獻在石桌上,又拿出老爺生前最愛喝的.白酒。我們都跪在地上,爺爺在最前面給老爺燒了紙錢,最后把白酒倒在土里。希望老爺在天國有錢花有酒喝。修了墳我們就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下起了小雨,老媽說:“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古人寫的真好!
清明作文 篇7
清明節(jié)是中國二千多年來民間祭祀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祭祀是一種生者對逝者的懷念與敬重。
清明懷故掃墓,在祭祀逝者時,感恩之情便會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護,感念父母的生養(yǎng)之恩,表達自己對親人的誠敬之心等,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課,使靈魂深處的道德理性被喚醒。
風輕輕煙雨疏稀,情切切清淚幾許。每年清明時分,我都要攜妻回到故鄉(xiāng),在父母的墳前祭奠。跪在父母雙親的墓前,擺放幾樣小菜,點燃一對蠟燭,敬上三炷佛香,獻上一束白花,焚一疊紙錢,灑幾盅美酒,感念父母的生養(yǎng)之恩;寄托父母的無限哀思;緬懷父母的音容笑貌。
紙錢悠悠化煙去,清香裊裊寄哀情。望著忽聚忽散的煙火,看著飄忽不定的燭光,父母雙親的身影,如同胡楊樹上飄落的花絮在眼前紛揚。紅燭淚,紙錢飛,一聲一句化香灰,墳前跪述思念情,寸草墓旁風雨吹。
每到清明時節(jié),都是我思念泛濫的季節(jié)。想起那些塵封的往昔,點點滴滴,都像一股股清泉,滋潤著我的靈魂。
歲月如梭,彈指間父母雙親相繼去世已有二十多年了,思念如渴,牽掛流長。往事歷歷再現,一切又好似昨天。雙親的面容、身影,時常浮現在我眼前。
我閉上雙眼除了淚水,還仿佛看到了冥冥之外的另外一個世界。蒼蒼白發(fā)的父母,寂寂之中站在十字路口。還是當年常穿的布衣被風吹起,身影在風中瑟瑟發(fā)抖。也許他們正仰望蒼穹,渴望知道人世間的兒孫們是否在今天想起了他們,兒孫們是否一切安好。
佛說:感恩方知足,關愛則付出,舍得方無悔,珍惜則幸福。此時的幸福不等同于享受,也許前者更偏向于心靈的陶冶,與實用的功利無關。
清明,踏青祭掃,仿佛人世間的哀與樂都交織在這一天。緬懷追思的心緒,清新明快的心境匯聚在一起。這一天悲傷的成份并不很多,相反,節(jié)日的氣氛倒顯比較濃厚,因為掃墓是與天堂里父母的一次聚會。
先讓久違的'父母品嘗幾樣家鄉(xiāng)可口的小菜,再干一杯醇厚的老酒,向他們告知家族里的悲歡信息,嘮叨幾句自己的心思,祈禱父母保佑子孫幸福安康。如此一來,清明祭祀對親人的思念就變得更加真實了許多。
清明,除了祭奠賦予我們生養(yǎng)之恩的父母外,還應追憶些什么?在一片縈繞著惆悵與哀思中,理解了逝者如春花秋葉,寂寞輪回的自然規(guī)律,我的心情自然也就淡然了許多。
清明,故鄉(xiāng)墓園下著淚雨的天空,不再是晴空萬里,無數的亡靈等待著親人的到來,那些再長的鞭炮,再多的紙錢,或許只是心靈深處贖過的表現。人死了,這些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他們需要的是活著時的盡孝,哪怕只是喂一口飯,梳梳頭,與他們說說心里話,都可能像暖流一樣流過彼此的心田。
與其死后祭拜,不如生前孝敬。生前盡了孝,心中無遺憾。善待吧,善待一切應該善待的人。我不想看見或聽到陰陽相隔的悔恨,我討厭那種虛情假意的作態(tài)。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我們應該重視當下,珍惜親情,關愛家人,不要在將來面對他們的死亡離去時,再感到悲切和懊悔。
有位老者說過:“老小孩,老小孩,父母老了就是小孩,孝敬父母不如把父母當成子女。”我贊成這種觀點。想想不是嗎?中華民族的一代代傳承到了今天,父母給予子女的何其多,而子女回報父母的卻是何其少啊!有幾個父母不是時刻惦記著孩子的,又有多少孩子在時刻惦記著父母呢?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萬里兒不愁。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無聲的,而子女對父母的愛卻是有聲的、有限的。子女有病,父母揪心,牽腸掛肚;父母有病,子女問問看看,父母就已很知足了。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而子女的家可不一定是父母的家。當今社會,人情世道都在變,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啊。
現時社會飛速發(fā)展,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壓力都很大,父母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還是要少點交際,少點應酬,找點空閑,擠點時間,常回家看看。父母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我們的這種行為,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下一代。
我雖不信天堂之說,但心之深處,卻難免不自覺地往那些虛無飄渺的事上聯想,暗自祝福,愿天上也有一個人間,愿已故的父母都能安康快樂。
風飄飄紙灰飛揚,雨瀝瀝淚如泉涌。忽然間我發(fā)現自己老了許多,不知不覺中感到了人生的疲憊。驀然回首,墳前那棵胡楊樹已萌發(fā)出了無限生機,泛綠的枝條隨風搖曳著,仿佛在向我頻頻招手,替天堂里的父母收下了我的深深眷戀。
清明作文 篇8
3月31日,學校組織我們來到韶山——毛主席的故鄉(xiāng)。
一路上,蜿蜒起伏的山連綿不斷,環(huán)繞著清澈明亮的小溪,給人一種說不出的美。蔚藍的天空上飄著幾朵潔白可愛的云,偶爾還有幾只靈巧的小鳥飛過,讓人感覺仿佛在仙境之中。轉眼間,我們就來到了荊岳長江大橋。大橋十分壯觀,乍一看像一座巨大而精巧的藝術品,走在橋上,感覺十分平穩(wěn),我為祖國能建設出這樣的橋感到無比的自豪!
我們首先參觀的是毛主席故居——毛主席以前的'家。
毛主席以前的家十分寬敞,墻壁是水泥,但家里的擺設十分簡單,連椅子也極為少見。看到這一切我似乎明白了:毛主席雖然家境不是太差,但他勤儉節(jié)約,胸懷天下,終成一代偉人!
中午吃完飯后,我們來到了毛主席銅像廣場。我們面對毛主席銅像,沉痛地悼念了他老人家。同學們都表明,今后一定要好好學習,并獻上了代表我們心意的小白花。
悼念完毛主席,我們來到了毛主席紀念館。毛主席紀念館記錄了毛主席的一生的事跡。我印像最深的還是那個油塑:開國大典時,毛主席莊嚴地宣布新中國的成立,身后站著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這就是老師們常提起的開國大典的情景。
在毛主席遺物館里,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毛主席用過的鉛筆。那些筆削得十分尖利,主席的一生,總是那樣地勤奮好學。
活動圓滿結束了,我們愉快地回到了監(jiān)利。
清明作文 篇9
春天來了!溪水叮咚叮咚地唱著歌,柳樹迎著微微的春風跳著舞。溫暖的陽光照著大地,一望無際的田野邊,長著一種野花,葉子散發(fā)著陣陣清香,沁人心脾。人們喜歡把一種叫艾的葉子和面粉裹在一起,這種食物就叫艾青團。
爺爺圍好圍裙,帶上塑料手套,做起了艾青團。先把艾青和面粉揉在一起,干了,放一些水,用力地揉,面團變成了淡綠、青綠和深綠,可漂亮了。手也癢癢了,忍不住也想揉幾下,說:“爺爺,讓我揉揉吧!”爺爺馬上答應了,他又拿了一副手套給我。戴上手套,雙手一碰到面團,感覺涼涼的,很舒服也很好玩。賣力地揉了起來。過了不久,面團終于揉好了,已經分不出哪個是葉子,哪個是面粉,青綠色。開始分面團了,爺爺把面團捏成長條形,跟油條差不多,又用手捏成一小團一小團,每團和乒乓球一樣大。速度很快,非常均勻,就像變魔術一樣。
青團分好了,現在要裹餡了。我們一共做了兩種餡,一種是用黑豆做成的`餡,叫豆沙餡,還有一種叫做咸菜筍絲餡,也非常可口。爺爺拿起一個青團,熟練地用手指把青團的中間打了一個洞,再把青團的洞變大,把餡裹進去,再一捏,一個漂亮的青團做好了。一個、兩個、三個、四個,艾青團從爺爺的手里變出來,小巧玲瓏,可愛極了。
蒸青團,把青團放入高壓鍋里。蒸好后,青團變大了許多,香氣撲鼻。清明節(jié)晚上,屋外燈光閃閃,月亮的光柔柔地照在大街上。屋內的人們其樂融融,吃著美味的艾青團又說又笑……
【清明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清明作文02-05
清明的作文【精選】07-04
清明的作文07-07
清明的作文【經典】09-16
(精選)清明的作文09-28
清明的作文07-05
清明的作文(精選)09-04
(精選)清明的作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