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詞人辛棄疾簡介及代表作
辛棄疾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宋代詞人辛棄疾簡介及代表作,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辛棄疾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qū)遙墻鎮(zhèn)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生于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著有《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由于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開禧北伐前后,相繼被起用為紹興知府、鎮(zhèn)江知府、樞密都承旨等職。開禧三年(1207年),辛棄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贈少師,謚號“忠敏”。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志,以功業(yè)自許,可是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著名詞作《水調歌頭·帶湖吾甚愛》、《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滿江紅·家住江南》、《沁園春·杯汝來前》、《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現(xiàn)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辛棄疾代表作
辛棄疾現(xiàn)存詞600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辛棄疾部分詞詩詞:
《青玉案·元夕》、《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清平樂·村居》、《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戲作》、《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阮郎歸·耒陽道中為張?zhí)幐竿乒儋x》、《鷓鴣天·戲題村舍》、《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鷓鴣天·送人》、《鷓鴣天·代人賦》、《玉樓春·戲賦云山》、《鵲橋仙·己酉山行書所見》、《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采桑子·此生自斷天休問》、《西江月·遣興》、《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鐘》、《露天曉角·旅興》、《卜算子·修竹翠羅寒》、《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家壁》、《鷓鴣天·著意尋春懶便回》、《鷓鴣天·和子似山行韻》、《鷓鴣天·一片歸心擬亂云》、《鷓鴣天·和子似山行韻》、《鷓鴣天·讀淵明詩不能去手,戲作小詞以送之》、《鷓鴣天·欲上高樓去避愁》、《生查子·游雨巖》、《生查子·漫天春雪來》、《生查子·去年燕子來》、《浣溪沙·父老爭言雨水勻》、《南鄉(xiāng)子·舟中記夢》、《南鄉(xiāng)子·好個主人家》、《定風波·再用韻和趙晉臣敷文》、《粉蝶兒·和晉臣賦落花》、《千年調·蔗庵小閣名曰卮言,作此詞以嘲之》、《最高樓·醉中有索四時歌者為賦》、《最高樓·吾擬乞歸,犬子以田產未置止我,賦此罵之》、《新荷葉·和趙德莊韻》、《丑奴兒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沁園春·靈山齊庵賦時筑偃湖未成》、《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漢宮春·立春日》、《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滿江紅·游南巖和范廓之韻》、《滿江紅·暮春》、《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水調歌頭·舟次揚洲和人韻》、《水調歌頭·盟鷗》、《水調歌頭·和馬叔度游月波樓》、《水調歌頭·我志在寥闊》、《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念奴嬌·書東流村壁》、《念奴嬌·賦雨巖》、《念奴嬌·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木蘭花慢·席上呈張仲固帥》、《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水龍吟·為韓南澗尚書壽甲辰》、《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賀新郎·甚矣吾衰矣》、《賀新郎·把酒長亭說》、《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賀新郎·賦水仙》、《賀新郎·賦琵琶》、《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玉樓春·風前欲勸春光住》、《蝶戀花·送祐之弟》、《臨江仙·金谷無煙宮樹綠》、《一剪梅·記得同燒此夜香》、《一剪梅·中秋元月》、《瑞鶴仙·賦梅》
辛棄疾人物評價
陸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大材小用古所嘆,管仲蕭何實流亞。
劉宰《上安撫辛待制》:命世大才,濟時遠略。挺特中流之砥柱,清明寒露之玉壺。十載倦游,飽看帶湖之風月;一麾出鎮(zhèn),迥臨越嶠之煙霞。上方為克復神州之圖,公雅有誓清中原之志。
劉克莊《辛稼軒集序》:公所作,大聲鞺鞳(tāng tà),小聲鏗鍧(kēng hōng),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其秾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
徐元杰《稼軒辛公贊》:摩空節(jié)氣,貫日忠誠。紳綬動色,草木知名。《陽春白雪》,世所共珍。秋水瓢泉,清哉斯人。
辛棄疾典故
義斬義端
金主完顏亮遷都燕京之后,一些長期受奴役和壓迫的漢人再也忍無可忍,終于扛起了反金大旗,其中聲勢最浩大的一支隊伍是山東境內揭竿起義的一支隊伍,領頭的耿京是一位農民出身的濟南人,為了響應義軍的反金義舉,時年22歲的辛棄疾,也乘機拉起了兩千人的隊伍投奔耿京。很可惜的是,在這一時期,年輕的辛棄疾并沒有機會在軍事舞臺上展現(xiàn)他的過人才華,當時,義軍首領耿京對這個前來投軍的秀才并沒有過多的青睞,只命他做了一名無足輕重的文官,掌管文書和帥印。在此年中發(fā)生的一件事,令耿京對辛棄疾從此刮目相看。
事情是這樣的,當初和辛棄疾一塊兒來投奔義軍的還有一個和尚,他的名字叫義端,是辛棄疾的拜把子兄弟,這個叫義端的和尚本身就是個守不了清規(guī)戒律的花和尚,因為受不了在義軍里當差的苦頭,竟偷偷的盜走了經由辛棄疾保管的帥印,準備去金營里邀功。義端和尚本身曾經也是一小股義軍的頭頭,是被辛棄疾說服一起投奔耿京帳下的,耿京盛怒之下也找不到別人,只得拿辛棄疾問罪。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辛棄疾自己也是理屈詞窮,自知交友不慎,羞愧難當,當場向耿京立下了軍令狀,追回帥印。
當晚,辛棄疾帶了一小隊人馬埋伏在了去往金營必經的路上,果然,天快亮了的時候,那義端和尚真的騎馬來到,辛棄疾不由分說,一個箭步竄了出來,一刀將那義端和尚砍下馬來,那和尚一見是殺氣騰騰的辛棄疾,嚇得魂飛魄散,當即跪地求饒說:“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頭青兕,您力大能拔山,將來定有大造化。您饒了我的小命吧!”,面對這樣貪生怕死的變節(jié)份子,嫉惡如仇的辛棄疾哪里肯聽,不由分說,手起刀落,義端身首異處。
名士相會
鵝湖山、靈山、博山等地,都是辛棄疾常去尋古覓幽的地方。鵝湖山下的鵝湖寺,在通往福建的古驛站旁。1175年農歷六月初三至初八,著名學者朱熹、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等在鵝湖寺舉行了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鵝湖之會”(第一次鵝湖之會)。鵝湖因而成了文化勝地。辛棄疾常去鵝湖游憩。
1188年秋天,陳亮寫信給辛棄疾和朱熹,相約到鉛山紫溪商討統(tǒng)一大計。但后來,朱熹因故推辭了這次鉛山之會。這年冬,到了相約之期,辛棄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養(yǎng)息等待陳亮。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輝映白雪皚皚的大地,辛棄疾在瓢泉別墅扶欄遠眺,一眼看見期思村前驛道上騎著大紅馬而來的陳亮,大喜過望,病痛消散,
下樓策馬相迎。兩人在村前石橋上久別重逢,感慨萬端:佇立石橋,沐浴著雪后初晴的夕陽,縱談國事,為金甌殘缺而痛心疾首,愛國之情洶涌澎湃于胸,拔劍斬坐騎,盟誓為統(tǒng)一祖國奮斗不止。辛棄疾在與陳亮別后寫的《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中發(fā)出“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吶喊,正是這種豪情壯志的寫照。
辛棄疾和陳亮這次會晤,瓢泉共酌,鵝湖同游,長歌相答,極論世事,逗留彌旬乃別,成為文壇佳話。后人為了紀念這兩位愛國志士,將這次會晤稱為第二次“鵝湖之會”,將期思村前的石橋稱為“斬馬橋”,并在橋旁建了斬馬亭。至今,當?shù)剡流傳辛棄疾和陳亮“斬馬盟誓”的故事。斬馬亭還在,雖經歷風雨,仍有不少刻有“斬馬亭”字樣的釉瓦覆蓋其上,為鉛山縣文物保護單位。
哭祭朱熹
朱熹病逝時,他的學說已被宣布為“偽學”,在當權者韓侂胄一派的壓力下,許多朱熹的門人弟子不敢前往吊唁,而被朱熹“斷過財路”的辛棄疾卻不畏禁令,前往哭祭,并留下了一句留傳千古的悼詞:“所不朽者,垂萬世名,孰謂公死?凜凜猶生!”
拓展:辛棄疾的主要成就
文學成就
思想內容
辛棄疾有許多與陸游相似之處:他始終把洗雪國恥、收復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yè),并在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中寫出了時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熱情與憤慨。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他不像陸游喜歡寫作詩歌尤其是格式嚴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詞這一更宜于表達激蕩多變的情緒的體裁。
辛棄疾在詞史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于內容的擴大,題材的拓寬。他現(xiàn)存的六百多首詞作,寫政治,寫哲理,寫朋友之情、戀人之情,寫田園風光、民俗人情,寫日常生活、讀書感受,可以說,凡當時能寫入其他任何文學樣式的東西,他都寫入詞中,范圍比蘇詞還要廣泛得多。而隨著內容、題材的變化和感情基調的變化,辛詞的藝術風格也有各種變化。雖說他的詞主要以雄偉奔放、富有力度為長,但寫起傳統(tǒng)的婉媚風格的詞,卻也十分得心應手。如著名的《摸魚兒·淳熙亥己……》,上闋寫惜春,下闋寫宮怨,借一個女子的口吻,把一種落寞悵惘的心情一層層地寫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腸蕩氣,用筆極為細膩。他的許多描述鄉(xiāng)村風光和農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樣樸素清麗、生機盎然。如《鷓鴣天》的下闋: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以及《西江月》的下闋:“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于簡樸中見爽利老到,是一般人很難達到的境界。所以劉克莊《辛稼軒集序》說:“公所作,大聲鞺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以來所無。其秾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這是比較全面也比較公允的評價。
辛詞和蘇詞都是以境界闊大、感情豪爽開朗著稱的,但不同的.是:蘇軾常以曠達的胸襟與超越的時空觀來體驗人生,常表現(xiàn)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這種參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從沖動歸于深沉的平靜,而辛棄疾總是以熾熱的感情與崇高的理想來擁抱人生,更多地表現(xiàn)出英雄的豪情與英雄的悲憤。因此,主觀情感的濃烈、主觀理念的執(zhí)著,構成了辛詞的一大特色。
藝術風格
宋詞在蘇軾手中開創(chuàng)出一種豪放闊達、高曠開朗的風格,卻一直沒有得到強有力的繼承發(fā)展。直至南渡之初張元干、張孝祥、葉夢得、朱敦儒等人以抗金雪恥為主題的詞,才較多繼承了蘇軾的詞風,起到一種承前啟后的作用。但他們的這一類詞作,主要是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為內心激情所支配的結果,而沒有成為有意識的藝術追求,也沒有更大幅度地向其他題材拓展,所以成就不是很高。到辛棄疾出現(xiàn)在詞壇上,他不僅沿續(xù)了蘇詞的方向,寫出許多具有雄放闊大的氣勢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視一切陳規(guī)的豪杰氣概,和豐富的學養(yǎng)、過人的才華,在詞的領域中進行極富于個人特色的創(chuàng)造,在推進蘇詞風格的同時也突破了蘇詞的范圍,開拓了詞的更為廣闊的天地。
在他的詞中,如“將軍百戰(zhàn)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賀新郎》),“夜半狂歌悲風起,聽錚錚、陣馬檐間鐵。南共北,正分裂”(《賀新郎》),乃至“恨之極,恨極銷磨不得。萇弘事、人道后來,其血三年化為碧”(《蘭陵王》),都是激憤不能自已的悲怨心聲,如“天風海雨”,以極強烈的力度震撼著讀者的心靈。辛棄疾也信奉老莊,在詞中作曠達語,但他并不能把沖動的感情由此化為平靜,而是從低沉甚至絕望的方向上宣泄內心的悲憤,如“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水龍吟》),“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幾。白發(fā)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賀新郎》),“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浪淘沙》),這些表面看來似曠達又似頹廢的句子,卻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極高期望破滅成為絕望時無法銷磨的痛苦。
而他的英雄的豪壯與絕望交織紐結,大起大落,反差強烈,更形成瀑布般的沖擊力量。如《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從開頭起,一路寫想象中練兵、殺敵的場景與氣氛,痛快淋漓,雄壯無比。但在“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憐白發(fā)生”,點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夢想,事實是白發(fā)無情,壯志成空,猶如一瓢冰水潑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驚栗震動。
在意象的使用上,辛棄疾也自有特點。他一般很少采用傳統(tǒng)詞作中常見的蘭柳花草及紅粉佳人為點綴;與所要表達的悲涼雄壯的情感基調相吻合,在他的筆下所描繪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種奔騰聳峙、不可一世的氣派。如“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水龍吟》),“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滿江紅》);他所采摭的歷史人物,也多屬于奇?zhèn)ビ⒑馈㈠捶挪涣b,或慷慨悲涼的類型,如“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的李廣(《八聲甘州》),“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永遇樂》),“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zhàn)未休”的孫權(《南鄉(xiāng)子》)等等。這種自然和歷史素材的選用,都與詞中的感情力量成為恰好的配合,令人為之感奮。
所以,同屬于豪放雄闊的風格,蘇軾詞較偏于瀟灑疏朗、曠達超邁,而辛詞則給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飛揚之感。
不過,以上只是指辛棄疾詞中主流部分的藝術風格而言。
辛棄疾和蘇軾在詞的語言技巧上都是有力的開拓者。前人說蘇軾是以詩為詞,辛棄疾是以文為詞,這當然有些簡單化,但確實也指出:到了辛棄疾手中,詞的語言更加自由解放,變化無端,不復有規(guī)矩存在。在辛詞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間語言,如“些底事,誤人那。不成真?zhèn)不思家”(《鷓鴣天》),“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誰解相憐,又把愁來做個天”(《丑奴兒》),也有夾雜許多虛詞語助的文言句式,如“不知云者為雨,雨者云乎”(《漢宮春》),“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賀新郎》);有語氣活躍的對話、自問自答乃至呼喝,如“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南鄉(xiāng)子》),“杯,汝來前!”(《沁園春》)也有相當嚴整的對句,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破陣子》)……。概括起來說,辛詞在語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語義流動連貫,句子往往寫得比較長。文人詞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躍地連接句子構成整體意境的方式,在辛詞中完全被打破了。但并不是說,辛棄疾的所謂“以文為詞”不再有音樂性的節(jié)奏。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動的語氣的同時,他仍然能夠用各種手段造成變化的節(jié)奏。如《水龍吟》中“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意義聯(lián)貫而下,在詞中是很長的句子,但卻是頓挫鮮明,鏗鏘有力,決不是把一段文章套在詞的形式中而已。
辛詞在語言技巧方面的又一大特色,是廣泛地引用經、史、子各種典籍和前人詩詞中的語匯、成句和歷史典故,融化或鑲嵌在自己的詞里。這本來很容易造成生硬艱澀的毛病,但是以辛棄疾的才力,卻大多能夠運用得恰到好處、渾成自然,或是別有妙趣,正如清人劉熙載《藝概》所說:“任古書中理語、廋語,一經運用,便得風流”。以《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篇為例,百余字的篇幅,敘及孫權、劉裕、劉義隆、拓跋燾、廉頗五個歷史人物的事跡,而與作者所要表達的主觀情感、意念絲絲入扣;不僅內涵極為豐厚,而且語氣飛動,神情畢露,實在是不容易的事情。
當然,辛棄疾的詞時常也有過分散文化、議論太多,以及所謂“掉書袋”即用典用古語太多的毛病,但不管怎么說,他確實把詞大大地改造了;他的詞不僅是 “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而且是任何“意”和“事”都能表達得很自由很充分。這樣,詞的創(chuàng)作才完全擺脫了羈絆,進入了自由的境界。
藝術造詣
辛詞現(xiàn)存六百多首,是兩宋存詞最多的作家。其詞多以國家、民族的現(xiàn)實問題為題材,抒發(fā)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如《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水調歌頭》(千里渥洼種)、《滿江紅》(鵬翼垂空)等,表現(xiàn)了恢復祖國統(tǒng)一的豪情壯志;《駕新郎》(細把君詩說)、《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等,表現(xiàn)對北方地區(qū)的懷念和對抗金斗爭的贊揚。《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賀新郎》(老大那堪說)、《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永遇樂》(千古江山)等,表現(xiàn)對南宋朝廷屈辱茍安的不滿和壯志難酬的憂憤。這些作品大都基調昂揚,熱情奔放。
此外,其描寫農村景物和反映農家生活的作品,如《清平樂》(茅檐低小)、《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玉樓春(三三兩兩誰家女)等,都富有生活氣息,給人以清新之感。其抒情小詞,如〈丑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等,寫得儲蓄蘊藉,言短意長。辛詞繼承了蘇軾豪放詞風和南宋初期愛國詞人的戰(zhàn)斗傳統(tǒng),進一步開拓了詞的境界,擴大了詞的題材,幾乎達到無事無意不可入詞的地步,又創(chuàng)造性地融匯了詩歌、散文、辭賦等各種文學形式的優(yōu)點,豐富了詞的表現(xiàn)手法,形成了辛詞的獨特風格。
辛詞以豪放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勵、嫵媚,兼而有之。他善于運用比興手法和奇特想象,對自然界的山、水、風、月、草、木都賦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他還善于吸收民間口語入詞,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別出新意。但也有些作品因用典、議論過多而顯得晦澀、呆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聲家為變調,而異軍突起,能于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吳衡照《蓮子居詞話》說:辛稼軒別開天地,橫絕古今,論、孟、詩小序、左氏春秋、南華、離騷、史、漢、世說、選學、李、杜詩,拉雜運用,彌見其筆力之峭。”
書法成就
故宮博物院藏南宋辛棄疾的《行書去國帖》為紙本,行書十行,為酬應類信札。末署“宣教郎新除秘閣修撰權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辛棄疾札子”。中鋒用筆,點畫規(guī)矩,書寫流暢自如,于圓潤爽麗中不失挺拔方正之氣象。曾經過元朝趙孟頫,明黃琳、項元沛,清朝永理等鑒藏,《書畫鑒影》著錄。
【宋代詞人辛棄疾簡介及代表作】相關文章:
清朝詞人納蘭性德簡介及代表作04-10
宋代詩人楊萬里簡介及代表作04-02
我最喜歡的宋代詞人蘇軾作文08-09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及其主要作品03-08
清代詩人袁枚簡介及代表作03-18
唐代詩人杜牧簡介及代表作04-01
唐代詩人賀知章簡介及代表作04-01
唐代詩人李白簡介及代表作03-29
現(xiàn)代作家葉圣陶簡介及代表作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