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節(jié)習俗的作文 推薦度:
-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習俗的作文實用(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jīng)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習俗的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習俗的作文 篇1
今天端午節(jié),外公一大早就已經(jīng)開始忙綠了。外公把從田埂那割回來的艾枝插在了門頭上。外婆在泡下午包粽子用的糯米。我和姐姐還有小弟在院子里玩。
這時,我90多歲的太婆聽到了我們的聲音,滿臉慈祥的從房間里走出來。手里拿了幾個早就準備好了的漂亮香包,給我們小孩戴在了胸前。我低頭聞了一下香包,有股淡淡的艾草香味。太婆突然又想起了什么事。轉(zhuǎn)身走進了房間里,拿出了一支毛筆和一個杯子。來到了我們面前。太婆在我們小孩子的額頭上用毛筆,蘸了一下雄黃寫了一個“王”字。可愛的太婆一邊寫,一邊嘴里還念叨著“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轉(zhuǎn)眼間,到了吃午飯時間了。我的“大廚外婆”。做了好多好吃的。有肥而不膩的.紅燒肉、鮮美無比的油燜大蝦、香酥味鮮的炸小黃魚清脆可口的拌黃瓜、香氣撲鼻的臘肉燒黃鱔、還有一小盤黃澄澄的咸蛋黃。看著一桌豐富的菜肴,我可真是垂涎三尺呀!我數(shù)了一下問媽媽:“不是說要吃五黃嗎?怎么只有四黃呢”媽媽偷笑著說:“還有一黃在這呀!手里拿著一小瓶雄黃酒”。我們大家都笑了。
吃完午飯后,太婆和外婆都已經(jīng)開始在包粽子了。只見她們一手拿著挽好型的粽葉,一手抓起一把糯米,就左纏右繞的,一個個精巧玲瓏的粽子呈現(xiàn)在了我們面前。精彩極了!太婆還和說了屈原的故事。讓我知道了粽子的由來。
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jié),讓我了解到了很多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習俗及傳統(tǒng)文化知識。真可以說是收獲滿滿。
習俗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xiāng)是九江,在過年的時候,可有很多特別的習俗呢!
過年前夕,家家戶戶掛滿臘肉、臘魚和臘腸,像是在為人們提前宣告新年的來臨,又像是在爭斗誰更有喜氣。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訂年貨,有的'還在打掃衛(wèi)生,還有的正在分配紅包,雖然累得滿頭大汗,但我們臉上的喜悅卻是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除夕來臨,街道上空無一人,家家燈火通明,鞭炮聲絡(luò)繹不絕,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團聚在一起,手烘著溫暖的火,正愜意地吃著由“頂級廚師”婆婆親自現(xiàn)做的可口飯菜。可為什么大家并沒有“大飽口福”呢?嘿!這你都不知道?當然是為大吃幾碗“壓軸菜”——八寶飯啦!八寶飯俗稱我國的年夜飯,是由甜糯米和幾種干果拌成的飯,據(jù)說吃這一年就萬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飯后,便到最令人激動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發(fā)紅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獻殷勤,逗得爸爸媽媽直樂,大人們才給我們“小費”,可“小費”也不是白拿的,還要幫大人們在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lián),這對聯(lián)也是我國過年時的著名傳統(tǒng)習俗之一,紅運來臨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同。街道上人來人往,知道這是為什么嗎?有句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咱們九江人也同樣好拜年這口。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都要去別人家拜個年,說上幾句祝福,以示祝別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興旺。
怎么樣?你想不想也來體驗體驗九江過年時的習俗?
習俗的作文 篇3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
端午有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的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成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每逢端午節(jié),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酒,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到了,我們一家吃著粽子,唱著歌曲:“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真好聽!媽媽和奶奶包的粽子味道不一樣,有甜的、咸的,真好吃!
習俗的作文 篇4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jié),真熱鬧,大街小巷有年味道。”這是小時候,阿婆教我的家鄉(xiāng)過年時的童曲。現(xiàn)在大多忘干凈了。但是,家鄉(xiāng)那一道道繞過青山的年味道中的年規(guī)(習俗)我可一樣沒忘。
我是南方人,春節(jié)的習俗比北方多許多。
小時候,在農(nóng)村的阿婆家住,阿婆和阿爹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村人,每逢過年,規(guī)矩可多了,例如:全村人湊在一塊打糟米(年糕用的主要原料)時,未出嫁的姑娘家是不可以去湊熱鬧,阿婆每次都不讓我去,說什么姑娘家看打糟米會嫁不出,我信以為真,就不去了。可現(xiàn)在我也弄不清楚是真是假。那時的我只能在家偷喝八春酒。八春酒是一種藥酒,是用黑棗、荔枝、桂圓、杏仁、陳皮、枸杞、薏仁米,外加上幾粒橄欖。泡上幾個月,打開來,酒香加藥香,那才叫一個鮮美,阿婆是老一輩的人,是做八春酒師太,村里很多人都找她學。阿婆對村民們說:“八春酒,是強健身體的,還可以明目。”阿婆是不讓我喝酒的,說什么太補了,小孩不可以喝的。我偏不信,等外婆去打糟米時,我就跑過去偷喝,村里人每家一個地窖,我家也不例外,阿婆總是把竽頭、春筍,當然還有八春酒了放在地窖里。那時候,我小,總覺得外婆家酒缸好大,不過真的好大,我那時會拿那種專門舀竹勺舀起來喝。許多次,都暈睡在地窖中,阿婆找我時,那才叫一個哭笑不得。
家鄉(xiāng)人并不貪喝八春酒,那是因為喝八春酒是一種習俗。村里哪一家沒釀八春酒,如果不釀的話,來年一定是禍害不斷;相反,釀了酒的人家是一定紅運當頭,年年全家健康的。
再說一說我們的年席吧。我們的'年席不是一家辦的,而是全村人辦,一家分配一個任務(wù),東家包餃子,西家自是煮臘肉了。再把各家桌子搬到最寬闊的地方并成一排,一起過年。平時,有大人上席,小娃子就不可以上席的,可年席不同啦,大人坐一塊,小孩坐一塊,可熱鬧了。
民俗是人類文明的積淀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代表著一個民族特色和文化。
習俗的作文 篇5
跳火,是我們這里的舊習俗。在人們的心底里,正月十五晚上放火,意味著財運;火勢越高,家里的財運就越旺;跳火,意味著可以擺脫病魔,平平安安。因此,就是在前幾年地不長稿,做飯無柴的情況下,人們也要想方設(shè)法弄來些柴禾放火、跳火。但人們也沒有因此而財運旺盛,相反,他們整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 這兒年,黨的政策好了,農(nóng)民的日子好過了,不愁吃,不愁穿,柴火堆得滿地都是。因此,放的火一年比一年高;跳火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今年的正月十五晚上,更是如此。 明月懸掛天空,照得大地如同白晝。放火開始了!上至80歲拄著拐杖的老太太,下至剛能行走的孩童,都走出家門參加跳火來了。
火著了,火焰呼呼作響,直躥夜空,有兩人多高。這時候最活躍的,要數(shù)姑娘小伙子了。你看,這是鳳鳳,只見她把長長的`辮子向身后一甩,倒退幾步,然后起跑。等跑近火堆前,身子向上一躍,像只輕盈的燕子,只在火中一閃,就“飛”過去了。那二狗子,前些年還是村里有名的懶漢,現(xiàn)在卻是全縣出名的勤勞致富模范。這會,他見鳳鳳跳了過去,也想跟著跳過去。可剛跑了兩步,又退了回來,直往自己身上瞧。
原來,他著一身嶄新的新子衣服,怕火星濺上著了。小順子在一旁,用狡詐的眼光瞧著二狗子,嘻笑道:“怎么? 二狗哥,不敢跳?我鳳鳳姐都跳過去了。”二狗子瞪了小順子一眼,二話沒說,就朝火堆奔去,就在他剛躍起身,向火跳的當兒,只聽小順子一聲喊:“新衣服著了!”二狗子一慌,身體失去平衡,“撲”地坐到了地上。 這時,小順子爹走出人群要去跳火。小順子媽急了,忙過去阻攔:“順子他爹,別逞能了,你又不是十七八,快五六十的人了,也不怕你的老骨頭摔壞!”然而,他還是掙脫了小順?gòu)尩氖帧K鹑チ恕?火越燒越猛,火焰越竄越高。以至于天空中的明月也遜色多了。火光中,人們正忙著跳水.他們跳著,跳著……
習俗的作文 篇6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叫做“年”的怪物,頭長尖角,異常兇猛。每到除夕,就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百姓,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年”怕火光和炸響,于是,每到除夕,人們都要放爆竹。
相信大家也一樣,除夕那天也放煙花了吧!放過的同學肯定知道,煙花爆炸后會留下一團團的煙,煙慢慢往上飄,飄呀飄呀,漸漸消失了。你以為它們不存在了?不!知道除夕那天,哪來的那么濃的霧霾嗎?絕大部分是由這些煙一點一點累積而成的。
今年,由于很多原因,南京迎來了罕見的大霧霾,中央氣象臺發(fā)布了好幾次橙色預(yù)警和紅色預(yù)警,PM2.5指數(shù)一再發(fā)飆。面對這樣恐怖的事實,人們是怎樣做的呢?答案是,繼續(xù)“爆竹聲中一歲除”。人們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使過年期間的PM2.5指數(shù)再次發(fā)飆竟高達到600~1000微克/立方米超過300微克/立方米就是重度污染了,中央氣象臺發(fā)布了紅色預(yù)警。盡管如此,人們還是一如既往的“遵守”著傳統(tǒng)習俗,難道,這樣殘忍的顯現(xiàn)實都不能使人們自覺點兒嗎?
這樣的事情也不是不能避免的,想想倫敦,它曾被人們說是“霧都”,連名字都和霧有關(guān),那霧得有多大,可想而知。但是,現(xiàn)在你到倫敦去,沒有了騰云駕霧的感覺。因為倫敦的人們早就意識到了霧霾的'恐怖性,積極地配合政府。英國政府通過改進汽車技術(shù),鼓勵人們購買排氣量小,或者使用天然氣、電池的低污染汽車,大力扶持城市中心車流量等多種手段來改善人類的生活對空氣造成的污染。既然英國人做的到,那為什么我們中國人卻做不到?
今年,我們?nèi)也患s而同的提出要少放些煙花。過年期間,我們?nèi)抑环帕藘蓲炫谡獭2粌H如此,給親戚朋友們拜年時還提醒他們少放一些。如果每個人都能少放一點,那藍天就能看的清楚一點。煙花也是要花錢買的,少放一些,不僅可以保護環(huán)境,還可以省些錢,豈不是一舉兩得?
如果平時放的多的人今年放少一點,平時放的少的人今年就放一點,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再次看見南京的藍天!
【習俗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習俗的作文05-02
習俗的作文05-10
習俗的作文05-11
習俗的作文05-12
習俗的作文05-13
習俗的作文05-07
習俗的作文05-08
習俗的作文05-08
習俗的作文05-05
習俗的作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