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舒適為話題的議論文
有這樣一幅漫畫:一個女孩蜷縮在透明玻璃瓶中,雖然空間很小,卻能夠安靜地閱讀。愜意如斯,幸福感自不必說,但玻璃瓶擋住外界干擾的同時,卻也束縛住了女孩的活動空間。
舒適并不必然是好事,一個人長時間處在“舒適地帶”,會形成慣性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定勢,即便得到了安靜、穩(wěn)定、閑適,失去的東西卻多得多。心理學將人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分為舒適區(qū)、學習區(qū)和恐懼區(qū),每個人都樂于在自己有限的最適區(qū)里展開常規(guī)活動,把壓力降至最低,把焦慮拒之門外。離開心理上的`“安樂窩”,總會有接納新事物的不適感。可如果不去打破舒適區(qū)的枷鎖,怎能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
“舒適地帶”于為官從政者也不例外。從前,一些干部“一杯茶、一張報、一天會、一臺車、一席宴”的標配,如同溫室一般將自己籠罩在安逸中,當官甚至被人視作“天底下最容易的事”。但凡需要加班熬夜或者下基層蹲點,一些“嬌氣”官員在心態(tài)上和身體上都難以適應。不僅工作環(huán)境,做事方式上同樣存在“舒適傾向”:習慣被周圍人捧著、慣著、寵著,卻不愿在群眾的監(jiān)督下做事;習慣在鮮花和掌聲中爭取功名,卻不愿到默默無聞的崗位上奉獻付出;習慣在順風順水中打“順風球”,卻不愿在山重水復時開山辟路……
過于講求“舒適地帶”,創(chuàng)業(yè)勁頭可能會被磨平,改革動力可能會被耗光。群眾中有聲音說,“日子過得舒服,是官員缺少改革動力的重要原因”,可謂切中要害。更關鍵的是,由舒適安逸走向奢靡享樂,可能只有一杯酒、一根煙的距離。包下酒店常住,出入高檔會所宴飲游樂,不遵守工作時間外出打高爾夫,這些做法固然讓身心舒服,可作風之患也因之而起。古人云,宴安鴆毒,不可懷也。此中深意,不言自明。
安于“舒適地帶”,其實是一種精神上的貧困。把自己關在“城堡”里太久,精神上必然缺乏追求和闖勁,陷入一種簡單層次上的自我重復,很難有進步和改觀,這就是“內卷化效應”。克服“內卷化”,避免自我懈怠、自我消耗,需要靠外界的紀律規(guī)矩約束,也要靠自我嚴格要求。就像組織“不能在‘溫室’里培養(yǎng)干部”一樣,干部自身也要有走出溫室、打破安逸的自覺,才能走出精神和追求上的洼地。多一些本領恐慌,不畏難不避險,越是硬骨頭越要啃,黨員才有黨員的樣子,公仆才有公仆的本色。
人畢竟不是僅僅為自我舒適而生,黨員干部更應在個體冷暖安危之外,有更高的理想追求、更大的自我期許。“牧民省長”尕布龍,哪里工作最苦最累就會出現(xiàn)在哪里,從副部級崗位卸任后投身山林綠化。獨龍族干部高德榮“用身影指揮人,而不是用聲音指揮人”,風餐露宿,傾盡全力帶領老鄉(xiāng)致富。放棄了優(yōu)渥待遇,他們卻都收獲了不平凡的人生,得到百姓的交口稱贊。
民之所望,施政之所向。群眾的滿意度和舒適度,遠比干部自身的舒適度更值得付出心血。
【以舒適為話題的議論文】相關文章:
跳出舒適圈議論文07-02
以高度為話題的議論文10-18
以目標為話題的議論文10-25
以修養(yǎng)為話題的議論文12-28
以勇氣為話題的議論文11-01
以慢為話題的議論文10-22
以回報為話題的議論文10-05
寬容為話題的議論文12-01
以成功為話題的議論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