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作文4篇[合集]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月亮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月亮的作文 篇1
站在陽臺上,我抬頭望著窗外的月亮,今天是中秋節(jié),月亮格外的圓,但是被一層薄薄的灰蒙蒙的霧遮住了,沒往常那么亮,就像戴著面紗。望著月亮,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在家鄉(xiāng)過中秋的情景。
太陽下山了,人們忙碌起來,奶奶和媽媽一起在院子里擺上了一個桌子,上面放著許多果品,有蘋果、梨、柿子、月餅等,還有一支香斗,正一縷縷向上冒著煙。大人們在廚房里忙著炒菜做飯,希望有一頓豐盛的團圓飯,我們幾個小孩子,都不約而同地聚集在一起,興高采烈地吃著自己抓來的.糖果,一起捉迷藏。有時,我們還會做一個一個奇形怪狀的燈籠,常常做成“四不像”。
天稍黑點,我們一起來到舞臺下看燈展,那里已裝飾好很多燈籠,像個主題樂園,有兔子燈,有長龍燈,有月亮燈,有長的,有圓的,有方的,這些燈做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都是村里每家巧手做的,燈籠下面掛著許多字謎,有難的有簡單的,孩子們報出了字謎答案,就可以領到自己心愛的小禮品,當我們拿著許許多多禮品滿載而歸時,飯早已準備好了,聞見飯菜的香味,我狼吞虎咽地吃著團圓飯。飯后大家都來到后院里吃著月餅,賞著月亮,我喜歡一邊吃著月餅,一邊津津有味地聽爺爺給我講故事,嫦娥奔月、吳剛砍桂樹,想著月亮里的玉兔,我漸漸進入了夢鄉(xiāng)。
夜深了,月亮已過了對面樓頂的上方,烏云散了,月亮亮起來了。我腦海里冒出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不知道家鄉(xiāng)的月亮亮不亮,小朋友和奶奶有沒有望月思念呢?秋風吹過,月光下家鄉(xiāng)蘆葦塘的蘆葦還在向風招手嗎?
月亮的作文 篇2
靜謐的夜晚,尉(蔚)藍色的天空上星星一閃一閃的,月亮也在星星的映稱(襯)下顯得更美了。看久了,就覺得只要風一吹微笑著的月亮就會搖搖晃晃地掉到樓下的院子里。
月亮的微笑就如同一把神奇的鑰匙,悄悄地打開了幻想國度的'大門。
突然感覺到了一陣微風吹來,把(我)帶到了月亮的跟前。我嚇了一跳,朝下望去我的家小得就像螞蟻洞一樣。
這時一顆調皮的小星星把我朝月亮推得更近了一些,我才發(fā)現在月亮的缺口處有一個通向里面的小門,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走了進去,只見里面金碧輝煌漂亮極了!
忽然我聽到有人在哭泣,我便尋著哭聲的方向朝里走,我先是看見了一大片的蓮花池。但哭聲的方向卻在蓮花池的中央。我只好圍著蓮花池繞著走,走著走著我發(fā)現蓮花池中有一個小亭子,里面坐著一位美麗的仙女,好像里面的那個人發(fā)現了我,便于從里面飛了出來,我定睛一瞧,原來是嫦娥姐姐,我好奇地問道:“你為什么要哭呀”?
我望著她那雙已經哭得又紅又腫的眼睛和已經比墨汁還要黑的黑眼圈,她傷心地說:“我好想回到人間,也不知道我父母最近生活得好不好,后羿有沒有因為練武而沒有好好吃飯……”我說:“你不要哭了,要不你去求求玉帝讓后羿和你的父母每個月來(團聚)一次吧!”嫦娥有些驚訝的望著我。嫦娥真按我的辦法去請求,玉帝終于答應了她。
所以每個月,月亮都會被嫦娥的淚一點一點地遮掉,但每個月總被嫦娥他們一家人的笑聲所填滿……
每個人的心中一定都有屬于自己的月亮,無論悲傷還是歡樂,只要抬起頭望一望天上的月亮,澎湃的心情都會如一泓清泉緩緩地平靜下來。
窗外,皎潔的月光一瀉千里,星星也不知什么時候消失了。
月亮的作文 篇3
初一年看,像眉毛,初二看,眉毛彎,初五六,掛鐮刀,初七八,像小船,初九十,切半圓,十五六,像玉盤。蘇軾有句詞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同學們都知道,月亮是有圓也有缺的,那么,它缺在哪里,圓,又在哪里呢?
初一的時候,月亮細細的,彎彎的,好像一道黃眉毛,這是新月。新月很小,光芒也是朦朦朧朧、明明暗暗、模模糊糊的,好似一張潔白朦朧的輕紗,籠罩著大地。
到初七八的`時候,月亮逐漸地豐滿起來,猛一看,天上好像有一只搖搖晃晃的小船朝這邊駛過來呢!小船上,坐著許許多多的小調皮精靈,它們笑著,跳著,叫著,一不留神,骨碌碌,從船上掉了下來,便三五成群的,滾到大地上的各個角落里。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十五六的月亮,又大又圓,怪不得李白曾說過:“幼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這時的月亮,像一個體態(tài)豐滿的貴婦人,她用手帕掩著臉頰,含著笑顏,步子緩慢的慢慢悠悠地走來走去。
月亮的變化,有陰也有晴,有圓也有缺,它就像我們人一樣,有喜也有悲。有怒也有樂,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懂得那種復雜的滋味。
月亮的作文 篇4
中秋祭月
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jié)日,正式定為中秋節(jié)。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tài),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tài),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yè),玩月游人,達旦不絕。
民間拜月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時代的關系,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jié)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tǒng)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愿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jié)俗的主要形態(tài)。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月亮的作文】相關文章:
月亮的傳說作文-月亮作文01-25
月亮月亮我問你作文04-16
月亮的作文[經典]11-13
月亮的作文08-06
月亮的作文[精選]08-06
【精選】月亮的作文07-26
(經典)月亮的作文07-22
月亮的作文(經典)10-05
月亮的作文(經典)08-08
【經典】月亮的作文09-30